- 年份
- 2024(9826)
- 2023(13960)
- 2022(11289)
- 2021(9990)
- 2020(7890)
- 2019(17942)
- 2018(17429)
- 2017(33239)
- 2016(17935)
- 2015(19474)
- 2014(19529)
- 2013(19287)
- 2012(18528)
- 2011(17137)
- 2010(17455)
- 2009(16174)
- 2008(15653)
- 2007(13931)
- 2006(12646)
- 2005(11875)
- 学科
- 济(102766)
- 经济(102679)
- 管理(50879)
- 业(48266)
- 企(37844)
- 企业(37844)
- 方法(34431)
- 数学(30437)
- 数学方法(30156)
- 中国(27687)
- 地方(27233)
- 农(22871)
- 业经(22789)
- 财(20128)
- 学(18204)
- 地方经济(16575)
- 制(16181)
- 农业(16007)
- 融(15980)
- 金融(15980)
- 银(15003)
- 产业(14988)
- 银行(14963)
- 贸(14937)
- 贸易(14925)
- 行(14580)
- 环境(14515)
- 易(14321)
- 发(14120)
- 技术(12220)
- 机构
- 大学(265585)
- 学院(265563)
- 济(123787)
- 经济(121507)
- 研究(100383)
- 管理(97616)
- 理学(83327)
- 理学院(82256)
- 管理学(81011)
- 管理学院(80507)
- 中国(76090)
- 科学(58460)
- 京(56678)
- 财(55548)
- 所(51325)
- 研究所(46355)
- 中心(43841)
- 财经(43722)
- 农(42854)
- 江(40186)
- 经济学(40073)
- 经(39759)
- 北京(36556)
- 范(36410)
- 院(36327)
- 师范(36057)
- 业大(35936)
- 经济学院(35842)
- 农业(33118)
- 财经大学(32400)
- 基金
- 项目(173256)
- 科学(138050)
- 基金(127121)
- 研究(126134)
- 家(111188)
- 国家(110306)
- 科学基金(94545)
- 社会(84384)
- 社会科(80356)
- 社会科学(80335)
- 省(66783)
- 基金项目(66080)
- 自然(58634)
- 自然科(57315)
- 自然科学(57305)
- 教育(56756)
- 自然科学基金(56333)
- 划(56140)
- 资助(52239)
- 编号(48780)
- 发(43194)
- 重点(39863)
- 成果(39455)
- 部(38625)
- 国家社会(36110)
- 创(35495)
- 发展(35258)
- 课题(34726)
- 展(34697)
- 创新(33379)
- 期刊
- 济(145304)
- 经济(145304)
- 研究(87050)
- 中国(56193)
- 财(40875)
- 农(39626)
- 学报(39585)
- 管理(38717)
- 科学(37740)
- 大学(30335)
- 学学(28562)
- 融(28534)
- 金融(28534)
- 农业(27335)
- 教育(27017)
- 经济研究(25448)
- 技术(23244)
- 财经(22751)
- 业经(22300)
- 经(19871)
- 问题(18414)
- 业(14937)
- 技术经济(14925)
- 世界(14924)
- 贸(14669)
- 统计(13435)
- 商业(13293)
- 国际(13206)
- 资源(12314)
- 策(12249)
共检索到418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良贵 王立勇 孙久文
通过构建包含数字经济部门的DSGE模型,数值模拟数字经济结构(包含数字设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变化对高质量发展效应的作用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结构变化对研发效率的影响大于对闲暇时间的影响,对“闲暇时间-研发效率”动态关系变化下高质量发展效应的影响显著;数字设施的快速发展可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决定了高质量发展效应变化,产业规划政策上需要关注数字设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间的“逐级扩张效应”;数字产业化存在“破冰期”,在初始阶段高质量发展效应会被抑制,但随着规模增加会快速得到提升;数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会呈现倒“U”型走势,政策上需要防控数字经济盲目扩张,合理优化数字经济结构,可以更好地提升高质量发展效应。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小娟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经济结构性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回顾经济结构转型的一般规律,发现从农业到制造业,再到服务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路径;集群和分散是区域结构升级的内在动因;需求变动是经济结构升级的核心动力。通过回顾美国、日本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经验,并结合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转型现状,本文总结了美国和日本经验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四大启示:一是释放消费需求、倒逼产业结构升级;二是释放市场潜能、谨慎运用行政力量;三是研发创新技术、获得持久竞争优势;四是协调区域发展,构建内部升级路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卿前龙 毕斗斗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柯昆昆 吴亮 丁淑云
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对乡村振兴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瑞士、日本的典型山地农业发展经验,从资源禀赋、科技创新、制度引领三个维度对比剖析中外山地农业发展路径,构建中国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实践模式。研究发现:资源禀赋是山地农业发展的根本支撑,土地、人才、资金融合创新农业资源综合利用途径,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科技创新是山地农业发展的关键动力,融入创新要素的农业生产技术,能有效激活农业发展活力;制度引领是山地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在财政、金融、生态保护等方面为农业发展搭建良好环境。三者相互融合,能有效提升山地农业全要素水平,助推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史丹 孙光林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引。本文利用2008-2019年我国大陆30个省市区(未包括西藏)面板数据,在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和中介效应方法,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提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改善经济发展质量。研究内在机制发现: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高金融效率和缓解资本错配程度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即存在"数字经济发展→提高金融效率与缓解资本错配→改善经济发展质量"的传导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翔 吕腾捷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国外发达国家相继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中国也开始逐步面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是,传统经济学较为轻视工作之外的时间研究,由此导致对民生问题和经济问题的平衡性分析不足。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闲暇时间经济理论,基于闲暇配置开拓了劳动经济学的新视角。在肯定闲暇替代效应的基础上,该理论开创性地分析了闲暇对工作的互补效应,从家庭经济学和时间配置研究方面揭示了闲暇的微观经济效应。在此基础上,该理论又进一步研究了闲暇内的消费、人力资本积累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内生作用,由此带来一系列基于闲暇的宏观经济研究。这类研究为探索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思路和启示。
关键词:
闲暇时间 工作效率 创新能力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葛翔宇 叶提芳 胡超斌
笔者通过构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基于1994年~2012年中国和丹麦的经济数据探讨了收入税、闲暇时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收入税和闲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该国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对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的中国,收入税和闲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的增长,而对处于后工业发展阶段的丹麦,较高的收入税水平和闲暇时间对经济增长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内生经济增长 闲暇时间 收入税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旭昆 徐俊
本文将闲暇视为一种重要的消费资源 ,通过建立一个闲暇时间约束模型 ,以此来分析闲暇时间的变化对消费的影响 ,并说明“假日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
关键词:
闲暇时间 耗时性消费 省时性消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曾春燕 卿前龙
闲暇时间是个人可自由支配时间,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的普遍化是闲暇时间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闲暇时间是现代社会一种新的财富形式,是一种具有正的边际效用的消费品,是由人类劳动创造的"真正的财富",它本身就是生产力。
关键词:
休闲 闲暇时间 经济性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向阳 陈佳毅 范玲
基于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理,构建二者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和加权平均法评估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字经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评估并分析二者耦合协调度水平,进而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中国省际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二者耦合协调水平的分布具有较高一致性,均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水平较高,西部地区较低;二是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指数与数字经济指数发展较为一致,数字化产业发展指数呈现东部地区高,中部和西部地区低的态势;三是经济发展活力指数与经济发展效率指数的分布大致相反,创新驱动能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较为一致,表明创新驱动是影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高质量发展 耦合关系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丁松 李若瑾
基于中国2011—2019年2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本文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潜在影响、作用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1)区域数字化能促进该城市高质量发展,但对邻近城市高质量发展并未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区域数字化层面,数字经济对低渗透融合率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低于中高水平地区;在高质量发展层面,只有中等水平的城市,数字经济才对地区高质量发展表现出促进作用。(3)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改善物质资本配置效率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但由于服务业扩张的“鲍莫尔病”现象,虽然数字经济改善了人力资本配置效率,却不能提升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曹建飞 孙一迪 高省亮
数字经济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对赋能我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11—2020年的数据,测度了我国31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和高质量的发展水平,以服务业效率为切入点,分析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实证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对邻近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并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特征。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服务业效率是数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门槛效应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越过门槛值后,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因此,提出扩大服务业中数字经济渗透率,助力服务业领域数字技术创新,加快西部地区进行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等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慧泉 简兆权 毛世平
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区域创新创业的视角,实证检验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各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经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大。(2)促进区域创新创业是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数字经济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3)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能促进本地区高质量发展,但会抑制邻近地区高质量发展。研究意义:加深了对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影响机制与异质性的理解,为中国数字技术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创新创业 高质量发展 空间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馨梅 陈思宁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引领作用,有利于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本文构建数字经济和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字经济和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并构建固定效应、中介效应、面板门槛和空间误差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影响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影响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渠道;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存在非线性和空间溢出的特性。为加快推进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应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及应用,实施区域差异化的数字经济政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维福 韩克勇 陈阳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利用2011—2021年中国省级数据,实证研究了自主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自主创新显著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结构升级是自主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渠道;调节效应分析显示,数字化水平在自主创新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正向调节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东部地区和高创新水平地区,自主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更大。因此,应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多措并举推动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打造良好的数字环境,实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释放经济高质量发展潜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