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11)
- 2023(18433)
- 2022(15599)
- 2021(14273)
- 2020(11925)
- 2019(27302)
- 2018(27239)
- 2017(52453)
- 2016(28549)
- 2015(32437)
- 2014(32923)
- 2013(32861)
- 2012(30858)
- 2011(28217)
- 2010(28565)
- 2009(26456)
- 2008(26044)
- 2007(23346)
- 2006(20583)
- 2005(18705)
- 学科
- 济(137150)
- 经济(137027)
- 管理(79909)
- 业(76369)
- 企(61261)
- 企业(61261)
- 方法(54696)
- 数学(47379)
- 数学方法(46916)
- 中国(35772)
- 农(34381)
- 地方(32422)
- 业经(30344)
- 学(28786)
- 财(28378)
- 农业(23430)
- 贸(22623)
- 贸易(22610)
- 制(22160)
- 易(21791)
- 银(19940)
- 银行(19881)
- 环境(19821)
- 和(19714)
- 融(19635)
- 金融(19632)
- 理论(19405)
- 行(19092)
- 地方经济(18239)
- 技术(18237)
- 机构
- 大学(423618)
- 学院(422126)
- 济(175607)
- 经济(171748)
- 管理(162867)
- 研究(149499)
- 理学(139629)
- 理学院(137964)
- 管理学(135682)
- 管理学院(134915)
- 中国(111203)
- 科学(93268)
- 京(91800)
- 财(77873)
- 所(77426)
- 农(71846)
- 研究所(70370)
- 中心(66841)
- 江(63659)
- 业大(63120)
- 财经(61821)
- 北京(58755)
- 范(57599)
- 师范(57060)
- 农业(56246)
- 经(55874)
- 院(53700)
- 经济学(52950)
- 州(51513)
- 经济学院(47475)
- 基金
- 项目(279580)
- 科学(218264)
- 研究(204327)
- 基金(200258)
- 家(174588)
- 国家(173102)
- 科学基金(147083)
- 社会(127707)
- 社会科(120925)
- 社会科学(120892)
- 省(109973)
- 基金项目(106311)
- 自然(94652)
- 教育(92958)
- 划(92485)
- 自然科(92332)
- 自然科学(92307)
- 自然科学基金(90633)
- 编号(84303)
- 资助(82457)
- 成果(69027)
- 发(63440)
- 重点(62917)
- 部(61084)
- 课题(58353)
- 创(57277)
- 创新(53504)
- 科研(53056)
- 国家社会(51956)
- 教育部(51800)
- 期刊
- 济(202073)
- 经济(202073)
- 研究(127971)
- 中国(83367)
- 学报(67531)
- 农(65528)
- 科学(61952)
- 管理(59291)
- 财(58329)
- 大学(49923)
- 教育(46844)
- 学学(46761)
- 农业(45089)
- 融(38170)
- 金融(38170)
- 技术(37615)
- 业经(32459)
- 经济研究(32259)
- 财经(30300)
- 问题(26157)
- 经(25937)
- 图书(23867)
- 业(23399)
- 技术经济(22557)
- 理论(20471)
- 科技(19805)
- 商业(19755)
- 贸(19432)
- 资源(19210)
- 版(19031)
共检索到636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建林 杨世明
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快部分。而作为促使新技术、新业态逐步成形并对传统产业、商业模式形成颠覆性影响的理论创新范式,现有研究对数字经济理论及其发展脉络尚缺系统梳理。文章基于科学计量研究方法对数字经济领域理论起源、知识演化进行纵向与横向整合分析,结果表明:长期以来数字经济领域研究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尤其近几年出现爆发式增长;数字技术、企业竞争、网络与平台以及生态系统理论相互渗透共同构成数字经济的重要知识基础;数字经济研究主题包含企业动态能力、开放创新、吸收能力、创新生态系统和价值创造五个逐步演化升级的核心聚类;数字经济理论框架大体由研究方法、关键特征和创新机制三个层次构成。该研究对认识数字经济领域发展与演化规律及其后续理论拓展与实践指导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科学计量 理论演化 知识图谱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建林 杨世明
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快部分。而作为促使新技术、新业态逐步成形并对传统产业、商业模式形成颠覆性影响的理论创新范式,现有研究对数字经济理论及其发展脉络尚缺系统梳理。文章基于科学计量研究方法对数字经济领域理论起源、知识演化进行纵向与横向整合分析,结果表明:长期以来数字经济领域研究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尤其近几年出现爆发式增长;数字技术、企业竞争、网络与平台以及生态系统理论相互渗透共同构成数字经济的重要知识基础;数字经济研究主题包含企业动态能力、开放创新、吸收能力、创新生态系统和价值创造五个逐步演化升级的核心聚类;数字经济理论框架大体由研究方法、关键特征和创新机制三个层次构成。该研究对认识数字经济领域发展与演化规律及其后续理论拓展与实践指导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科学计量 理论演化 知识图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勇 蒋蕊 张敏 骆琳
为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大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数字经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区域内发展不充分问题,文章基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进行界定,据此构建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空间错位修正的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2015—2020年中国30个省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时空演化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两极分化较为明显,从时间上看,样本研究期内各省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升有降,大多数省份均在上升但增速不高,从空间上看,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特征,同时具有较强的集聚性且大部分省份处于低水平地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晓玲 周国富
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山西省107个县域为基本的研究对象,采用2000—2011年的县域人均GDP数据,定量分析了这12年间山西省县域经济的时变特征、空间相关性及其演化趋势。结果显示: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显著;晋南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晋北和晋中地带,县域经济发展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集聚,但远未形成能够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稳定的核心区域。在晋北和晋中地带没有出现以大同、太原等盆地县域为中心的带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县域集聚群,仅在晋南地带出现了以临汾等盆地县域为中心的较高发展水平的县域集聚群;县域经济增长的热点区域自2004年趋于消失,县域经济增长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迁 潘建成 杜建国
This paper uses GDP per capita,rural per capita net income and urban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to depict Chines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based on which,the inequality index GEM and polarization index TW are applied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inequality and polariz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aggregation level of nation,belt and province from 1993 to 2003.According to the results,the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concerned about the inequality and polariz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imultaneously.When measures are made to decrease the national inequality,that in coast region should be concerned especially.Moreover,polices applied to reduce disparities should be made on lower level.
关键词:
不均衡 极化 GEM TW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春雅 杨静 敖星
文章以中国知网“CSSCI”数据库中2012—2022年相关文献为样本,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数字经济研究知识图谱,回顾与总结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结果显示,数字经济研究有如下特点:(1)研究热点可分为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升级与企业转型、数字经济赋能政府治理、数字人才培养与数字素养提升以及数据隐私保护与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五个方面;(2)研究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探究不同维度上我国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平衡点与协调度,二是探讨全球数字化趋势下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数字贸易模式,三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高效数字协同治理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映雪
梳理农村集体经济相关研究脉络并预测其发展方向,能为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参考。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1世纪以来农村集体经济研究样本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相关研究文献数量总体上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乡村振兴、成员权、特别法人、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集体经济领域中研究基础最好以及热度持续性最强的议题;实现形式、成员资格、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等议题也具备一定的基础和热度。农村集体经济研究当前主要围绕土地制度、乡村治理、乡村振兴展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乡村治理、乡村振兴战略有望延续成为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江绥 何炼成
本文首先指出应该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进行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并探讨了选择企业作为新发展经济学微观层次上的研究对象的原因。其次,本文指出由于现代演化经济理论能够较好地以基于每个个体的演化模型来架起沟通微观经济行为(比如企业行为)和宏观经济规律(比如工业化)的桥梁,所以将企业放在演化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中进行考察是合适的,与新发展经济学在本质上是兼容的。最后,本文以晚清官督商办企业为例,用演化经济学的思想和概念对其产生和发展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不可能成为推动中国实现工业化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
发展经济学 企业 演化 官督商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文超
文章基于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的方法,以黄河流域313个县域的人均GDP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10—2018年黄河流域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性的时空演化情况。结果显示:2010—2018年黄河流域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性的绝对程度在拉大,相对程度在不断缩小,同时呈现着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而且空间集聚的程度在不断强化。从空间集聚的形态看,"高-高"型县域主要集聚在内蒙古、陕西和山西的北部,少数分布在山东;"低-低"型县域主要集聚在黄河上游的西部地区;"低-高"型的塌陷型和"高-低"型的极化型县域相对较少。2018年,"高-高"型县域有局部扩散的现象,"低-低"型县域出现了向西扩散和向山西转移的趋势,"高-低"型的极化型县域数量明显增加。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县域经济 时空演化 ESDA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新艳 罗必良 罗明忠
本文测度了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差距,并引入结构分析方法揭示县域经济发展差距演化的结构性机理。分析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后的5年间,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差距经历了一个先扩大后缩小的动态变化过程,但变动幅度不大。总体差距的空间结构表现为珠江三角洲、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间的差异对全省总体差距起主导作用;在三大地带中,粤北山区内的相对差异最大;总体差距形成的产业主导因素是第二产业发展的非均衡性,而第三产业空间不平衡程度对总体差距的作用日益凸现。并以此量化分析结论为基础,从空间和产业视角提出了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差距 分解 广东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正华 徐小平 杜建国
本文主要采用测度熵(GEM)和极化(TW)相结合方法,从不同集聚层次对1993—2005长三角人均GDP(GDPPC)、农村居民纯收入(RPCI)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UPCI)进行不均衡和极化演化分析,得出计算结果,根据结果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建议政府在低水平集聚层次上进行决策可以有效地降低区域不均衡。
关键词:
不均衡 极化 GEM TW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信烨 李富强 李子峰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事关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CSSCI来源的1252篇中文文献进行多维度分析。研究发现:(1)我国数字经济研究关注度持续上升;(2)数字经济的相关研究跨界融合性较强,形成了较多细分聚类,大致分为基于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数字技术研究、新型经济形态研究、数据治理研究和数据流通研究五个主题;(3)2017年是该领域演化中明显的分界线,呈现出较多突现关键词和新聚类。因此,后续研究应强化基于数字经济的高质量研究,关注数字化转型问题,拓展围绕数据要素的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戴德宝
文章从文献统计方面说明我国低碳经济的研究概况,然后对低碳经济模式进行了分类总结性分析,通过给出集成模型说明低碳经济是一个综合而全面的系统工程。通过分析,一方面,可以获得对低碳经济概念的充分了解,包括国内外的来源、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另一方面,可以明白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及未来机遇和挑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伟丽 李建新
首先界定了行政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然后从行政区经济联系、经济增长及经济差异等三个方面入手构建了行政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分析了我国行政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趋势。结论表明:①我国多数省份仍然处于协调发展度较低的水平,仅有少数沿海发达省份的协调发展度较高。而且,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其所辖各地市之间协调发展程度较高,而经济较不发达的省份其所辖各地市之间协调发展程度也较低。②四大区域协调发展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其中,东部的协调发展度平均值保持在0.6左右,中部的协调发展度处于0.3左右,西部的协调发展度为0.2左右,而东北的协调发展度为0.1左右。③从空间格局的演化来看,向上转移的多为沿海省份,只有少数属于西部,而向下转移的多为西部省份,只有少数属于东部;保持不变的省份占全国总数的60%以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新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与发达国家和其他后进国家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使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震撼世界的成就。本文从国内与国际的角度分析了产业结构的演化过程,特别对于主要特征、原因、存在的问题及未来走向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 演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