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70)
- 2023(9753)
- 2022(7585)
- 2021(6420)
- 2020(4859)
- 2019(10700)
- 2018(10558)
- 2017(19819)
- 2016(10335)
- 2015(11628)
- 2014(11852)
- 2013(11961)
- 2012(11860)
- 2011(11324)
- 2010(11798)
- 2009(10898)
- 2008(10542)
- 2007(9650)
- 2006(9149)
- 2005(8861)
- 学科
- 济(75186)
- 经济(75135)
- 管理(26701)
- 业(25418)
- 地方(23884)
- 中国(21265)
- 企(18307)
- 企业(18307)
- 业经(18269)
- 方法(17081)
- 农(15851)
- 地方经济(15372)
- 数学(14349)
- 数学方法(14283)
- 融(12197)
- 金融(12197)
- 学(12065)
- 产业(11757)
- 发(11591)
- 银(11550)
- 银行(11537)
- 行(11359)
- 农业(11321)
- 制(10385)
- 贸(10056)
- 贸易(10046)
- 信息(9793)
- 环境(9643)
- 总论(9639)
- 易(9552)
- 机构
- 学院(165670)
- 大学(163873)
- 济(81808)
- 经济(80244)
- 研究(68261)
- 管理(57542)
- 中国(52227)
- 理学(47121)
- 理学院(46480)
- 管理学(45904)
- 管理学院(45557)
- 科学(37941)
- 京(36388)
- 所(35329)
- 财(34876)
- 研究所(31439)
- 中心(29598)
- 江(27110)
- 财经(26458)
- 农(26265)
- 经济学(26223)
- 院(24209)
- 北京(24185)
- 范(23851)
- 经(23752)
- 师范(23649)
- 经济学院(23152)
- 州(21916)
- 科学院(21107)
- 省(20419)
- 基金
- 项目(98170)
- 科学(77202)
- 研究(75529)
- 基金(69207)
- 家(59504)
- 国家(58965)
- 社会(50239)
- 科学基金(49667)
- 社会科(47769)
- 社会科学(47758)
- 省(38957)
- 基金项目(35085)
- 教育(32348)
- 划(31862)
- 编号(30265)
- 发(29054)
- 资助(27791)
- 自然(27551)
- 自然科(26845)
- 自然科学(26840)
- 自然科学基金(26352)
- 成果(25748)
- 发展(24295)
- 展(23867)
- 重点(22536)
- 课题(22305)
- 国家社会(21439)
- 部(20838)
- 创(20098)
- 创新(18910)
- 期刊
- 济(108329)
- 经济(108329)
- 研究(60044)
- 中国(40516)
- 农(26038)
- 财(25007)
- 管理(24885)
- 学报(22079)
- 科学(21695)
- 融(20892)
- 金融(20892)
- 教育(18522)
- 经济研究(18460)
- 农业(17759)
- 大学(17035)
- 业经(16636)
- 学学(15763)
- 技术(15662)
- 财经(14133)
- 问题(13526)
- 经(12470)
- 贸(10883)
- 世界(10787)
- 国际(10485)
- 技术经济(10250)
- 业(9284)
- 图书(9233)
- 商业(8899)
- 经济问题(8787)
- 经济管理(8575)
共检索到286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德林 王晓玲
本文从发展数字经济的视角,分析数字经济的基本特征与本质,提出在数字经济时代,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数字经济的后发优势,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在数字经济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数字鸿沟 数字经济 信息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芳 丁又双 袁康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享有后发优势 ,但是中国经济的后发优势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先发优势而言的 ,因而属于比较优势。另一方面 ,中国只有通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才能在事实上真正享有后发优势 ,进而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先发优势 后发优势 比较优势 经济全球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鹤
知识经济时代发展中国家有后发优势吗? 新的历史条件下后进国家在学习、创新和精神上的“优势”都难以发挥。知识经济时代的确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机遇,那就是一边发掘知识资源、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一边利用发达国家的产业调整,加速实现工业化。然而,只有部分基础较好的国家发展的机会较大,别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将面临巨大挑战。广大发展中国家只有团结起来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才能普遍享受到知识经济的好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雄 韩锦绵 张文瑞
文章测算了我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和基于碳排放效率的绿色经济增长指数,并从技术进步角度分析和探究数字经济赋能绿色经济增长的机制,从相对差距的视角论证数字化程度较低的城市发展数字经济的驱动因素及后发优势。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能够显著地促进绿色经济增长,是提升碳排放效率、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2)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促进技术进步赋能绿色经济增长;(3)数字经济在相对落后的城市存在后发优势,发展数字经济是缩小城市差距、实现区域协调的重要手段;(4)在数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中存在隧道效应,该效应是相对落后城市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因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罗影 汪毅霖
在全球化遭遇逆流和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头号制造业大国的时代背景下,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等后发国家的传统优势已经无法支撑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既是因为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本身具有局限性,更是因为按照“萨缪尔森的忧虑”中的逻辑,中国的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产业升级会损害美国的利益,故后者有激励对前者采取遏制策略。所以,中国经济未来的高质量发展系于新的国家竞争优势,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上的自主创新活力。为此,中国需要有全面而完善的“竞争性产业政策”、适度而有效的“指令性产业政策”以及反映二者间协调配合的“混合性产业政策”,从而方可避免“阿明的提醒”中的不利局面,顺利推进国家竞争优势的培育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完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孟令国
人口红利问题可以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我国总的人口红利仍处于高峰期,但由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人口红利的实现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表现出时差性,结构性的人口红利正在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逐步转移。东部地区的后发优势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获取第二次人口红利,而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是继续实行劳动力转移获得第一次人口红利。因此,应实行地区差别化的政策,形成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级差梯度,即东部地区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中西部地区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为主。农业现代化可以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而针对不同年龄劳动力进行培训、给农民工提供保障性住房、营造归属感则是缓解"民工荒"的长久之策。
关键词:
人口红利 经济增长 后发优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汪青松 卢卫强
比较优势战略的有效性受到了众多经济学家的质疑。发展中国家在采取这种战略时,最大的问题在于比较优势往往难以实现,不能够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如果后发国家利用后发优势,则可以弥补比较优势战略的这一难题。对于中国来说,应该立足于比较优势,利用后发优势进行不断的“学习”,使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增强其综合国力
关键词: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后发优势 后发劣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侯高岚
虽然同属于“东亚模式”,但日本和台湾在信息化赶超过程中却形成了显著不同的模式,并导致了二者在新经济条件下经济赶超的失败和成功对比;以日本和“四小龙”为借鉴,东亚发展中国家在新经济条件下,只有充分利用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才能成功实现经济赶超;为了实现东亚经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重塑“东亚模式”。
关键词:
新经济 后发优势 东亚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岳立 马丽
基于对发达国家经济与环境发展历史轨迹的描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揭示了经济发展和环境退化之间的动态演进过程,并不断地被环境经济学界的许多研究所充实和完善。文章通过对EKC的解读和我国所处的工业化阶段的分析,论证了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突破该曲线的平稳通道,并阐述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由两难到双赢的跨越式发展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EKC 循环经济 后发优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侯高岚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释了"后发优势机制"的核心在于外部动力的内生化;然后通过剖析出口导向战略,分析了发展中经济利用外部市场的正负作用,对后发优势机制的核心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结合本文所强调的后发优势机制的核心,简要评议全球性金融危机下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关键词:
后发优势机制 经济追赶模式 中国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琳娜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 ,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知识经济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中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归根结底是要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关键词:
知识经济 产业结构 后发优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享清
后发优势的实质是后发国家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具有在技术、制度、发展经验等方面向发达国家学习的广阔空间,并且具有强烈的学习动力,即具有学习优势。它能否转换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关键取决于后发国家的学习能力。因此,江西老区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应以大开放为主线,以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工业化进程为核心,以提高学习能力为关键,以改革为动力,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
后发优势 老区 跨越式发展 江西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利芳 熊昆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在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的同时,却掩盖不住国家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事实。作为与发达国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要么迎头赶上,要么就被淘汰出局。后发优势——作为指导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就具有了新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利用后发优势发展本国经济应采取的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童锋 张革
数字经济在中国具有独特的网民优势、后发优势、制度优势等发展优势。中国引导数字经济从低起点到高速增长,促进供给结构优化,数字经济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并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正在推动新的模式出现。但在数字经济强劲崛起过程中,网络安全的威胁也日益增加,使数字经济发展面临威胁。研究提出构筑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助推发展共享经济、助力数字经济成果共享、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经验、构建新网络安全体系对中国发展数字经济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任少波
后发国家的高等教育在发展意识、资源网络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后发优势。在新科技革命浪潮之中,中国现代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既具有普遍性的后发优势,又在组织与制度、社会与生态、文化与学统上展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如何因应数字化时代,以数字思维和数字技术抢占未来先发契机、革新中国大学办学治学模式、延展和重构跨越式发展的后发优势是重要的时代课题。近年来,浙江大学将数字化改革作为主线,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的质效、科研创新的活力、文化传承创新的深度以及大学智治的水平,为中国大学以更大的后发优势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提供实践案例。
关键词:
数字化 一流大学 后发优势 发展新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