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76)
- 2023(14692)
- 2022(11621)
- 2021(10399)
- 2020(8418)
- 2019(18852)
- 2018(18373)
- 2017(35143)
- 2016(18211)
- 2015(20186)
- 2014(19830)
- 2013(19570)
- 2012(18356)
- 2011(16115)
- 2010(16562)
- 2009(15627)
- 2008(15499)
- 2007(13929)
- 2006(12654)
- 2005(11791)
- 学科
- 济(105412)
- 经济(105298)
- 业(80879)
- 企(74292)
- 企业(74292)
- 管理(68937)
- 方法(34419)
- 业经(34109)
- 农(27908)
- 财(26983)
- 数学(25334)
- 数学方法(25148)
- 中国(22645)
- 地方(22490)
- 农业(20743)
- 务(19584)
- 财务(19576)
- 财务管理(19561)
- 企业财务(18495)
- 技术(17612)
- 理论(17322)
- 制(17107)
- 和(16573)
- 学(16250)
- 策(16137)
- 划(15574)
- 体(14759)
- 贸(13188)
- 贸易(13178)
- 地方经济(13158)
- 机构
- 学院(274484)
- 大学(269412)
- 济(126922)
- 经济(124734)
- 管理(109151)
- 理学(93241)
- 理学院(92284)
- 管理学(91254)
- 管理学院(90704)
- 研究(89323)
- 中国(70421)
- 财(58480)
- 京(55779)
- 科学(49697)
- 财经(46223)
- 所(42912)
- 江(42227)
- 经(41812)
- 中心(40409)
- 经济学(39989)
- 农(39454)
- 研究所(38291)
- 经济学院(35781)
- 北京(34689)
- 业大(34282)
- 范(34147)
- 师范(33908)
- 财经大学(33844)
- 州(33257)
- 院(32217)
- 基金
- 项目(174076)
- 科学(140405)
- 研究(133677)
- 基金(128517)
- 家(109602)
- 国家(108283)
- 科学基金(95579)
- 社会(90212)
- 社会科(85462)
- 社会科学(85439)
- 省(68243)
- 基金项目(67576)
- 教育(59102)
- 自然(57519)
- 自然科(56188)
- 自然科学(56172)
- 自然科学基金(55223)
- 划(55006)
- 编号(53606)
- 资助(49872)
- 成果(42696)
- 发(39344)
- 创(39330)
- 重点(38390)
- 国家社会(38388)
- 部(38291)
- 业(36739)
- 课题(35947)
- 创新(35902)
- 制(35072)
- 期刊
- 济(154744)
- 经济(154744)
- 研究(86700)
- 中国(51559)
- 财(49151)
- 管理(46409)
- 农(37624)
- 科学(34836)
- 学报(33214)
- 大学(26813)
- 技术(25869)
- 农业(25690)
- 学学(25332)
- 业经(25153)
- 经济研究(24892)
- 融(24822)
- 金融(24822)
- 财经(24465)
- 教育(24327)
- 经(21507)
- 问题(19800)
- 技术经济(17348)
- 业(15804)
- 世界(15427)
- 现代(14772)
- 贸(14527)
- 商业(13653)
- 财会(13332)
- 经济管理(12886)
- 国际(12498)
共检索到423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海就 王东亮
本文以哈耶克的“感觉的秩序”和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企业家精神”作为理论视角,说明数据的来源、生成、价值等问题,试图重新确立数字经济研究的微观基础。其中,感觉的秩序包括联结和分类这两个原理,它构成了数字经济的心理学基础;企业家精神则是指人的心智对逻辑的运用,其特点是米塞斯强调的“二元论”。数据的价值问题是数字经济的核心,但是企业家需要借助于市场价格才能对数据的价值做出判断,因此“价格”与“二元论”共同构成了数字经济的经济学基础,而体现企业家精神的判断又是在企业家的感觉秩序中实现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海就 王东亮
本文以哈耶克的“感觉的秩序”和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企业家精神”作为理论视角,说明数据的来源、生成、价值等问题,试图重新确立数字经济研究的微观基础。其中,感觉的秩序包括联结和分类这两个原理,它构成了数字经济的心理学基础;企业家精神则是指人的心智对逻辑的运用,其特点是米塞斯强调的“二元论”。数据的价值问题是数字经济的核心,但是企业家需要借助于市场价格才能对数据的价值做出判断,因此“价格”与“二元论”共同构成了数字经济的经济学基础,而体现企业家精神的判断又是在企业家的感觉秩序中实现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刚 陈敬之
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将促使企业家把更多的才能配置到生产性活动中;反之,不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则会促使企业家把更多的才能配置到非生产性活动中。因此,完善产权保护制度能够促进企业家精神的繁荣。文章使用4期CGSS调查数据研究证实,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可显著提高个人的创业概率,平均而言,产权保护指数每提高一个标准差,个人的创业概率将会提高0.8个百分点左右。但是,产权保护制度对个人创业概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显著提高"低收入组"的创业概率,但对"高收入组"创业概率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显著提高了个人从事"自我雇佣"的创业概率,但对个人从事"自己是老板"的创业概率的影响不...
关键词:
产权保护 企业家精神 才能配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庄子银
本文建立了一个内生化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中企业家精神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和源泉。这里,我们强调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持续技术创新和模仿,企业家是风险的承担者,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微观组织机制。本文研究表明,在长期,具有强烈企业家精神的经济比企业家精神微弱的经济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这不仅解释了经济增长的源泉,而且解释了跨国间人均收入的差距。本文是对资本主义精神研究思路的扩展,为企业家持续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提供一个合理的内生化的解释。本文的政策含义十分明显,一国增强企业家研发投资的努力的财政、税收和货币政策的调整,法律和文化制度的变迁,对一国的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持续创新 长期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莉 耿素娟 章刘成
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绩效和区域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阶段的不同区域可能也有差异。本文基于2014-2018年部分新三板中小企业的数据,测算其企业家精神指数,利用应交增值税将企业绩效与经济增长结合,建立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绩效、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家精神能够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和经济增长;相比于东部和西部,企业家精神对中部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带动作用较大。应该重点培育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企业绩效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亚丽 项本武
城市聚集经济是指产业活动在城市聚集所产生的促进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外部规模经济收益。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大样本数据,构建企业生产率决定模型,对中国城市聚集经济的微观基础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城市本地投入-产出联系、劳动力市场共享、技术外溢为企业提供了显著的外部规模经济,构成了城市聚集经济的微观基础,其中,本地投入-产出联系影响最强,技术外溢次之,劳动力市场共享较弱。基于分行业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不同微观基础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基本结论一致。强化城市聚集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实现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的关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陆余音 徐素敏 张倩 袁煜 李勇峰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改革已成了人们议论和思考的焦点.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请上海部分经济专家以及国有、乡镇、街道企业的“老总”们举行座谈.会议气氛相当活跃.中国有句俗话叫作“屁股决定脑袋”.换句雅致的话,叫作“存在决定意识”.每人所处的地位、境况不同,因而也就有着不同的苦衷和心声;然而,大家却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企盼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尽快完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一平 陈家和 王伟
本文利用2002—2010年城市审计信息和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探讨了经济责任审计对民营企业家时间配置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经济责任审计增加了民营企业家用于外出参与市场活动的时间,其作用渠道在于经济责任审计改善了政商关系。更重要的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正面影响主要集中在初创企业、中小型企业和没有政治网络的民营企业家群体中。随着经济责任审计规模不断扩大,民营企业家努力经营企业的积极性显著提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谷 黄英 冯勤
一、经济伦理特性与经济秩序样式 经济秩序的伦理基础,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又称“意识形态”。用诺斯教授的话说,是一种与人们有关世界是否公平的道德和伦理方面的评判交织在一起的行为方式。它的主要作用表现为:有效率的经济伦理或意识形态,具有确认并强化现行秩序符合义理或凝聚某个团体的功能,替代或辅助产权界定,以克服经济秩序运行中的搭便车、道德危险和偷懒现象。 一致的有效率的伦理基础,不仅是减少经济秩序交易费用的重要制度基础,而且,它对经济主体创新和进取精神的推动,具有和产权界定匹敌的巨大作用。正是在这个立场上,日本政府在1884年经济白皮书中强调了伦理精神使资本和法规运转起来的重要性,指出:“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宁昌会 毛传阳
国际宏观经济领域的研究正逐步成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国际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最新发展是建立在Obstfeld和Rogoff(1995)的杰出贡献的基础上的。Obstfeld和Rogoff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建
企业家精神作为一种企业的资源和组织能力,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其租金水平更加缺乏弹性。在网络治理的机制下,以资源型的价值报酬递增形式,成为企业持续性竞争优势源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鑫鑫 惠宁
文章从企业家精神视角切入,利用2006—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创新价值链维度考察数字经济驱动区域创新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区域研发创新能力和区域转化创新能力的提升,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中部地区的研发创新溢出效应最高,东部地区的转化创新溢出效应最为显著。从影响机制来看,激发企业家精神是数字经济驱动区域创新的重要机制,其中转化创新阶段的中介效应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区域研发创新能力和区域转化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分别呈现正向的边际报酬递增和“N”型的非线性特征,同时这种非线性影响受到企业家精神的门槛约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小玄 刘芍佳
一、导言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意愿性的目标似乎是可以适用于任何经济实体,既然它们作为经济人,似乎就理所当然地以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为目标。因此,国内外的有关中国国有企业的研究文献,也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假定它们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然而,利润最大化这个...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秀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高产
集聚经济有很多潜在的源泉,其中一些已被马歇尔所提出,包括知识外溢、劳动力市场蓄水池和投入品共享等。后来的一些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国内市场效应、消费经济性和寻租相继进入了经济学家的视野。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研究,全面揭示了城市集聚经济产生的原因和趋势,并在最后的结论中进行了评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