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90)
- 2023(17550)
- 2022(14788)
- 2021(13445)
- 2020(11192)
- 2019(25478)
- 2018(25002)
- 2017(49182)
- 2016(25943)
- 2015(28811)
- 2014(28529)
- 2013(28104)
- 2012(25672)
- 2011(23247)
- 2010(23056)
- 2009(21057)
- 2008(19975)
- 2007(17343)
- 2006(15080)
- 2005(12997)
- 学科
- 济(127495)
- 经济(127381)
- 管理(75966)
- 业(71329)
- 企(59553)
- 企业(59553)
- 方法(52894)
- 数学(46438)
- 数学方法(45877)
- 农(29146)
- 中国(28301)
- 业经(28096)
- 地方(26850)
- 财(26528)
- 学(24266)
- 农业(19558)
- 制(19088)
- 贸(18715)
- 贸易(18707)
- 易(18075)
- 产业(18021)
- 理论(17627)
- 环境(17348)
- 技术(17319)
- 和(17129)
- 务(16569)
- 财务(16498)
- 财务管理(16464)
- 地方经济(16248)
- 企业财务(15645)
- 机构
- 大学(373007)
- 学院(372264)
- 济(160976)
- 经济(157909)
- 管理(151048)
- 理学(132224)
- 理学院(130849)
- 管理学(128636)
- 管理学院(127969)
- 研究(123086)
- 中国(88924)
- 京(77190)
- 科学(74034)
- 财(69075)
- 所(59460)
- 财经(56852)
- 中心(55370)
- 农(54581)
- 研究所(54497)
- 业大(53520)
- 经(51802)
- 江(51789)
- 经济学(50058)
- 北京(48062)
- 范(47659)
- 师范(47215)
- 院(45134)
- 经济学院(45000)
- 财经大学(42540)
- 农业(42473)
- 基金
- 项目(261019)
- 科学(207223)
- 基金(191514)
- 研究(191397)
- 家(165838)
- 国家(164504)
- 科学基金(143209)
- 社会(123955)
- 社会科(117756)
- 社会科学(117728)
- 基金项目(101532)
- 省(101140)
- 自然(91914)
- 自然科(89803)
- 自然科学(89786)
- 自然科学基金(88178)
- 教育(87143)
- 划(84300)
- 资助(78545)
- 编号(76955)
- 成果(60623)
- 重点(57889)
- 部(57795)
- 发(56325)
- 创(54316)
- 课题(51867)
- 国家社会(51811)
- 创新(50695)
- 教育部(50332)
- 科研(49582)
- 期刊
- 济(173393)
- 经济(173393)
- 研究(108753)
- 中国(61585)
- 管理(55512)
- 学报(55163)
- 科学(51874)
- 财(51419)
- 农(48699)
- 大学(42775)
- 学学(40502)
- 教育(34878)
- 农业(33893)
- 技术(33697)
- 经济研究(29391)
- 财经(28099)
- 融(28014)
- 金融(28014)
- 业经(27889)
- 经(24246)
- 问题(22294)
- 技术经济(19903)
- 图书(18494)
- 统计(17731)
- 商业(17399)
- 科技(17366)
- 理论(17331)
- 现代(16668)
- 业(16550)
- 策(16129)
共检索到527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家旗 薛飞 付雅梅
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供给-需求双重视角,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产业间结构升级、制造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不仅能够有效促进产业间结构优化,还能够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内部技术结构的优化。(2)数字经济能够通过刺激投资需求和提高劳动力禀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但目前数字经济通过促进消费需求提升制造业结构升级,以及通过优化资本配置带动服务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均未能实现。(3)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效果更为明显。数字经济未来发展应着眼于消费和投资需求拉动,合理配置行业领域资本投入,培育高素质劳动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娜 高晓鹏
以数字经济发展所驱动的“数字变革”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新契机。本文通过阐述数字经济影响产业结构的内在机理提出理论假说,利用我国2011-2019年城市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发展的多维产业升级效应,同时重点检验需求结构演变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在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以及转型速度等多个维度均具有显著的促增效应;需求结构演变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和转型速度提升的重要路径,但尚未在产业结构合理化中得到凸显;同时,数字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特征,地区间需求结构演变的差异为之提供了合理的解释。本文研究对助推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政楠 茹少峰 张青
基于1986~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市场容量、市场效率与市场内部结构三个方面构建市场规模变化综合指标体系,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市场规模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规模变化能够显著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且这种促进作用随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提升而逐渐增强;空间效应分析表明,市场规模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性;机制分析表明,市场规模变化通过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类机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据此,应多措并举促使市场规模质升量长,并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发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君锐 买生 刘磊
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16—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试验区设立的创新效应。结果表明:第一,试验区设立能促进企业创新,各试点政策的创新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智慧城市创建>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第二,试验区设立通过降低交易成本、集聚人才资源、促进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数字化转型,进而激励企业创新;第三,试验区设立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在位企业中更显著,且相比于渐进式创新,试验区设立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更显著。此外,试验区设立对毗邻城市企业创新有正向扩散效应,对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城市的企业创新有负向虹吸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谷源 张忠宇 邵皖宁 成春林
将数字经济具象化,构建七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通过冲击模拟研究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经济效应,并以209个地级市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并从“共同度”“富裕度”两个维度推动共同富裕进程;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推动共同富裕的中介变量,数字经济发展越快的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边际影响越强;从数字经济的二级指标看,数字技术、数字金融、互联网经济平台均有助于提升“富裕度”,但数字技术对“共同度”的影响不显著。对此,建议大力引导数字经济赋能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更重视解决数字技术的负外部性问题,让数字经济红利更好为全体人民共享,从而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晨 蔡曦 张中华
在中国经济迈入新发展阶段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决定了经济发展质量。在信息化时代,要想推动产业结构优化,需要充分发挥数字信息产业的关键性作用。本文基于2001—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从供给侧来看,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通过产业发展效应和创新效应两方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在需求侧方面,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通过优化信息需求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异质性分析发现,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在不同地区、市场环境、城市规模、行政等级、经济发展阶段和服务业发展阶段的城市中具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具有明显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合理制定和推行信息产业相关政策,有利于促进产业数字信息化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和供给质量,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树广
一个国家产业结构升级能力与其所拥有的人口数量、质量及其结构状况紧密相关,产业结构升级亦会对人口结构产生回馈效应。文章从供需双重视角,构建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框架和计量模型,揭示人口规模、人口职业、人口分布、人口素质、人口年龄、人口性别等方面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口结构的影响,认为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具有相互反映与相互影响的特点,并提出推动二者良性互动的措施。
关键词:
人口结构 产业结升级 互动 机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岳林 秦取名 王苗苗
文章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三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基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及其分项指标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影响机制以及空间效应。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及三个分项指标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影响技术创新间接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且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玉
文章基于构建空间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检验,并利用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对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空间依赖性和区域聚集特性;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作用;科研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移动互联网发展水平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作用,信息技术市场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没有显著的影响等研究成果。文章提出加大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政策扶持、完善数字经济创新环境和金融支持体系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发挥数字经济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玉
文章基于构建空间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检验,并利用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对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空间依赖性和区域聚集特性;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作用;科研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移动互联网发展水平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作用,信息技术市场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没有显著的影响等研究成果。文章提出加大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政策扶持、完善数字经济创新环境和金融支持体系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发挥数字经济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晓慧
文章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中介视角,以2015—2019年中国31个省份为样本考察了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效应来看,数字经济能够显著地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表现出规律性的区域异质性,促进作用强度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从中介效应来看,在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中,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为25.17%,即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作用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最强,东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弱。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唐晓华 孙元君
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按地理位置划分为四个经济区域,研究环境规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及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产生滞后效应,环境规制滞后一期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东北、中部及西部地区环境滞后一期对其区域经济发展均产生抑制作用;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在经济发展相对发达地区呈现倒U型关系,在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地区呈现U型关系;从间接效应看,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区域经济增长均产生显著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区域异质性,环境规制通过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也表现出异质性,在东北地区及东部地区环境规制通过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提升抑制区域经济增长,中西部地区相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肖叶 刘小兵
本文以2001-2014年期间数据为样本,基于税收总量与税收结构双重视角,实证分析了税收竞争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1)从税收总量来看,税收竞争抑制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税收结构来看,增值税竞争与营业税竞争促进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企业所得税竞争则抑制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从门槛模型估计结果来看,税收总量竞争与企业所得税竞争均抑制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且估计系数分别呈现出递减与递增趋势的单一门槛效应;而增值税竞争与营业税竞争均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但估计系数分别呈现出递减趋势的双重门槛效应与递增趋势的单一门槛效应。(3)从分时间段的回归结果来看,2008年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改革与2012年实施的"营改增"并没有对上述结果产生实质性影响。随后在进行子样本与变量替代的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税收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宇豪 陈英葵
本文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数字经济驱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机理,即通过增加要素流动节点和管道、提升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增进各要素之间良性互动,来调整改善产业规模、产业效率及产业结构,促进产业更加紧密融合发展。并进一步基于261家地级市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地区数字经济表现出一定的集聚效应,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周边也是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且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促进了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推产业向中高端发展迈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琦 肖素萍 李梦欣
数字经济作为新技术革命引致的新经济形态,能够通过驱动产业结构升级,有效促进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本文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中介视角,以2011-2018年中国285个城市为样本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的生态效率,这一结论在进行变量替换、分阶段回归以及引入工具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数字经济对生态效率的提升效用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呈现中部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低的不平衡空间结构特征。(3)存在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生态效率提升的中介传导路径,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作用于中国城市生态效率提升的重要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