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4)
- 2023(12488)
- 2022(9687)
- 2021(8542)
- 2020(6409)
- 2019(14067)
- 2018(13796)
- 2017(25233)
- 2016(13333)
- 2015(14813)
- 2014(14910)
- 2013(14818)
- 2012(14133)
- 2011(13313)
- 2010(13693)
- 2009(12639)
- 2008(12183)
- 2007(11062)
- 2006(10430)
- 2005(9913)
- 学科
- 济(82059)
- 经济(82006)
- 管理(35585)
- 业(30887)
- 地方(25595)
- 中国(23713)
- 企(22385)
- 企业(22385)
- 业经(20320)
- 方法(19525)
- 农(19391)
- 学(16861)
- 数学(16315)
- 数学方法(16165)
- 地方经济(15799)
- 环境(15152)
- 农业(13872)
- 发(13382)
- 融(13170)
- 金融(13169)
- 银(12685)
- 银行(12669)
- 产业(12479)
- 行(12467)
- 制(11487)
- 财(10674)
- 信息(10637)
- 和(10431)
- 贸(10223)
- 贸易(10210)
- 机构
- 学院(205704)
- 大学(202036)
- 济(91307)
- 经济(89351)
- 研究(82358)
- 管理(70873)
- 中国(62628)
- 理学(58659)
- 理学院(57842)
- 管理学(56863)
- 管理学院(56474)
- 科学(50003)
- 京(45059)
- 所(42545)
- 财(39923)
- 研究所(38442)
- 中心(36433)
- 农(34028)
- 江(33357)
- 财经(30567)
- 院(30222)
- 范(30198)
- 师范(29887)
- 北京(29651)
- 经济学(28638)
- 业大(28133)
- 经(27518)
- 州(27084)
- 农业(25971)
- 科学院(25630)
- 基金
- 项目(131340)
- 科学(103274)
- 研究(98325)
- 基金(92559)
- 家(81343)
- 国家(80639)
- 科学基金(67672)
- 社会(63491)
- 社会科(60237)
- 社会科学(60225)
- 省(52768)
- 基金项目(47948)
- 划(44152)
- 教育(42625)
- 自然(40267)
- 编号(39598)
- 自然科(39136)
- 自然科学(39129)
- 自然科学基金(38367)
- 发(36282)
- 资助(36191)
- 成果(32433)
- 重点(31001)
- 发展(29333)
- 课题(29116)
- 展(28818)
- 部(27088)
- 创(26926)
- 国家社会(26882)
- 创新(25262)
共检索到338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亚品
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打造数字经济生态系统,能够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本文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界定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的内涵框架,阐述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生态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总结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的运行特征,即整体性、多样性、自组织性、创新性、共生性。从夯实基础、组织重构、改革先行、创新驱动和发展保障五个方面,提出打造我国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的现实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童锋 张革
数字经济在中国具有独特的网民优势、后发优势、制度优势等发展优势。中国引导数字经济从低起点到高速增长,促进供给结构优化,数字经济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并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正在推动新的模式出现。但在数字经济强劲崛起过程中,网络安全的威胁也日益增加,使数字经济发展面临威胁。研究提出构筑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助推发展共享经济、助力数字经济成果共享、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经验、构建新网络安全体系对中国发展数字经济至关重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伟 周青 郑登攀
通过理论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发现,"互联网+"创新生态系统是由机构创新者和个体创新者组成的线上与线下结合的生态化创新组织体系,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基于互联网的知识资源配置;正式合作组织与网络社群相结合的组织模式;根植于互联网思维的创新方法论。在技术社会系统理论的视角下,上述特征是互联网的技术属性和制度属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互联网的技术属性提升了信息处理效率,促进了创新主体的互联网化转型;互联网的制度属性表现为使用信息技术的惯例和偏好,使互联网化的创新主体整合为生态化组织体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于泳波 贾佳慧 吕馨雪
创新创业是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立足县域发展不平衡现实,找到适合的双创组态路径是关键。基于TOE理论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湖北省53个县市为样本,分析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组态路径。结果发现:(1)单独的创新创业要素不构成引致县域经济高发展水平的必要条件;(2)存在3条实现县域经济高发展水平的组态路径,分别是“智力—资金—市场”双创资源主导、“智力—平台”双创能力主导、“智力—市场”双创政策助力型路径,其中,人力资源是促进县域经济高发展水平的核心条件,市场和平台对政策具有明显的补充作用;(3)抑制县域经济发展的组态路径有4条,分别是“金融—市场”、“智力—基础设施”、“金融—平台”和市场抑制型路径,均表明市场规模发挥不可或缺的核心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新岗 黄银云 桂文龙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与创新生态系统存在相似性。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的团队建设,其组织特征是凸显成员优势互补性与研究覆盖面的校企“双师”结构化团队,目标特征是以高水平建设推动“双师型”教师个体及“双师”结构团队形成,工作特征是以“双师”团队协作实施模块化教学深化“三教”改革,路径特征是以打造校企校际共同体与“双师”结构团队并举推动教学创新。在团队建设路径上,应强化党管人才工作,组织化制度化夯实学校主体责任;细化团队建设规划,规范化特色化保障团队协同创新;落实团队建设举措,系统化实践化提升团队教师能力;固化团队建设成果,综合化体系化梳理团队特色影响;深化信息技术赋能,数字化智能化助推教师教学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徐晔
人工智能引发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性、系统性变革。本研究"先破后立",按照"理论分析—目标确立—实践路径"的逻辑框架,借助"生态系统即结构"理论模型,分析了我国工业社会高等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实然样态,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信息社会高等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应然样态:高等职业教育智能生态系统,明确提出培养"完整职业人"是高等职业教育智能生态系统构建的起点和最终归宿,并立足我国传统实践哲学的框架,从"道""法""术""器"四个层面探究了高等职业教育智能生态系统的实践路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玉帛 张贵 王宏
在阐释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理念的基础上,从创新生态和韧性双视角出发,识别了系统韧性特征,分析了系统韧性演化机理和演化成功条件,采用fsQCA方法探究了冲击和系统韧性的条件组态对数字经济产业的影响。研究表明:多样性、进化性、流动性、缓冲性和网络性是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基本特征;路径创造和破坏创新是系统实现韧性演化成功的主要作用机制;系统韧性演化成功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的高冲击和高韧性;冲击和系统韧性高位的匹配协调对数字经济产业保持高发展水平至关重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旭文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与网络电子商务平台的壮大,以电子商务企业为核心并集聚一系列物流、银行、广告公司等配套企业的电子商务产业化集群现象日益显著,电子商务系统呈现出生态化的特征。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现状,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形成、内涵、特征以及其演化路径展开探讨。文章最后结合阿里巴巴集团的案例,从实证角度为笔者关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及其演化路径的理论分析提供了现实依据,对我国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构建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生态系统 演化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时见 周虹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是组织或个人通过各种途径为高校教师提供一系列的持续支持和服务,促进其在教学价值观、教学能力、教学学术方面的发展。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受教育政策导向、学校发展环境和教师个体差异的影响,在实践中需要确立科教融合的大学理念,建构有利于教学发展的制度环境,健全教师教学发展的质量标准,引导高校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师发展 教学发展 高校教学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锋娟 章光琼 张思 刘清堂
数据驱动的精准教研已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新型教研形态。文章明确了精准教研的内涵和特征,总结了精准教研在理论、技术、方法和工具等方面的新发展,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融通导向,从专业取向、社会取向和生命取向三重维度指出精准教研赋能教师专业高质量发展、助推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服务师生群体生命发展的价值取向,并从政策引领、教研生态构建、多模态数据驱动、人机协同机制、教师素养提升和区(校)示范引领六个方面指出了促进精准教研未来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大数据 精准教研 价值取向 发展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宝鼎 刘佳
生态旅游模式在近年来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市场需求变化升级的背景下得以产生和发展,并逐渐构成旅游产业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不同于传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生态旅游强调对旅游自然资源的保护,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旅游环境景观,是当今旅游界讨论和研究较为深入的热点问题之一。生态旅游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在社会上形成了诸多认识误区,因此针对生态旅游的科学管理刻不容缓。本文从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内涵、遵循原则和发展路径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旅游经济管理 生态经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佑启
本文从系统学的角度 ,探讨了农村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可持续性特征 ,并对我国农村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现状进行了评价 ,在深入分析我国农村生态系统影响因子的基础上 ,提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农村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农村生态系统 结构调整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尚海洋
生态系统是生命支持系统。对人类生存与生活质量有贡献的所有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统称为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以长期服务流的形式出现,与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服务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只有一小部分能够进入市场被买卖。本文回顾了生态系统服务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并探讨和梳理了生态系统服务在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中,如何融入了市场机制和支付体系的历程。
关键词:
环境效益 经济学分析 生态补偿 市场机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中浩 聂甜甜 高阳 孙诗萌 高峻
长江经济带是当前中国人地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之一。近些年来,长江经济带的快速发展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深入了解生态系统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其耦合协调关系,对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服务价值时空格局的基础上,剖析了两者耦合协调关系及其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1995~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显著上升态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虽整体变化幅度不大,但在2005年以后降幅明显,这与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期保持一致。与此同时,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间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态势,各省市耦合协调度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2)重庆、江苏、安徽和四川等省市在研究期内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生态系统保护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使这四地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型地区逐步步入生态系统服务滞后型之列,表明这些省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长江经济带内经济较发达的下游和中游省市面临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间的权衡难题,而经济欠发达的上游省市则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马伟龙 任平 曾雨晴
研究目的:全面认识耕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时空演变过程和演变特征。研究方法:采用影子工程法、替代市场法测算了1998—2012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县(区、市)耕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并借助Geo Da和Arc GIS软件,分析了耕地涵养水源价值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1)1998—2012年间,成都平原经济区耕地涵养水源价值总体呈现急剧减少向缓慢减少的变化趋势,其中,1998—2003年耕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从276.49×108元/a,减少到234.95×108元/a,年变化率为3.31%;2003—2012年耕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从234.95×108元/a,减少到223.77×1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