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92)
2023(11025)
2022(8160)
2021(7025)
2020(4889)
2019(10820)
2018(10306)
2017(18723)
2016(9695)
2015(10783)
2014(10491)
2013(10332)
2012(9744)
2011(9098)
2010(9190)
2009(8457)
2008(7868)
2007(7076)
2006(6553)
2005(6081)
作者
(28790)
(24700)
(24309)
(23392)
(15576)
(11407)
(10797)
(9420)
(9242)
(8573)
(8488)
(7885)
(7841)
(7710)
(7578)
(7525)
(7173)
(7102)
(6997)
(6643)
(6131)
(5814)
(5724)
(5693)
(5587)
(5541)
(5169)
(5026)
(4873)
(4740)
学科
(70532)
经济(70487)
管理(27484)
(23605)
方法(19898)
地方(18123)
数学(17623)
数学方法(17518)
(17387)
企业(17387)
业经(16598)
中国(15616)
(14218)
地方经济(12725)
产业(10895)
农业(10353)
(10294)
环境(9686)
信息(9328)
总论(9296)
(9079)
信息产业(8806)
(8664)
金融(8661)
(8556)
(8393)
贸易(8383)
(8271)
(8058)
(7808)
机构
学院(151438)
大学(148536)
(77226)
经济(75946)
研究(55346)
管理(54560)
理学(46631)
理学院(46126)
管理学(45555)
管理学院(45259)
中国(41293)
(31776)
科学(29957)
(29780)
(26458)
经济学(26426)
财经(25418)
中心(24559)
研究所(23879)
经济学院(23659)
(23337)
(23132)
(21279)
(20172)
(19709)
师范(19535)
财经大学(18801)
北京(18722)
业大(18612)
(18297)
基金
项目(100061)
科学(79638)
研究(77402)
基金(72193)
(62343)
国家(61812)
社会(53277)
科学基金(53217)
社会科(50745)
社会科学(50735)
(39216)
基金项目(36561)
教育(34725)
(31698)
编号(30688)
自然(29376)
自然科(28719)
自然科学(28713)
自然科学基金(28194)
资助(28025)
成果(24213)
(24137)
国家社会(23916)
重点(22848)
课题(21836)
(21693)
(21227)
发展(20521)
(20209)
创新(19852)
期刊
(91638)
经济(91638)
研究(50152)
中国(30796)
(23102)
管理(22492)
(20174)
学报(19762)
科学(18801)
经济研究(16801)
教育(16704)
技术(16152)
大学(15935)
学学(15003)
(14245)
金融(14245)
农业(14094)
财经(13688)
业经(13143)
(12172)
问题(11627)
技术经济(9779)
(9058)
世界(8494)
统计(8253)
(7663)
国际(7615)
(7432)
商业(7414)
经济问题(7407)
共检索到236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明明  刘俊显  
经济数字化发展已势不可挡,如何发挥数字经济的优势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已经成为当前数字经济治理、共同富裕战略优化的必然要求。数字经济生产力能够正向赋能共同富裕,通过提升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助力实现共同富裕。但是,数字经济生产力背后的技术依赖以及资本支撑可能会异化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若要发挥数字经济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助推力,就必须推动数字经济生产力与共同富裕之间的良性互动,突出数字经济生产力的社会属性、完善数字经济生产力的监督管理体系、构建数字经济生产力的责任承担和公正分配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明明  刘俊显  
经济数字化发展已势不可挡,如何发挥数字经济的优势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已经成为当前数字经济治理、共同富裕战略优化的必然要求。数字经济生产力能够正向赋能共同富裕,通过提升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助力实现共同富裕。但是,数字经济生产力背后的技术依赖以及资本支撑可能会异化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若要发挥数字经济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助推力,就必须推动数字经济生产力与共同富裕之间的良性互动,突出数字经济生产力的社会属性、完善数字经济生产力的监督管理体系、构建数字经济生产力的责任承担和公正分配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依铭  郑媛媛  费荣荣  
文章在构建我国数字经济以及共同富裕指数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我国共同富裕的影响效果、推进路径以及城市特征差异,并考察在不同共同富裕发展水平下数字经济赋能效应的差异性表现。结果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赋能效应,并且在解决样本自选择偏误、遗漏变量等内生性问题以及更换模型、增加稳健标准误后结果依然稳健。(2)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劳动力投入以及科技水平均是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推进路径。(3)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智慧试点城市、中心城市、大城市以及东部地区显著。(4)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共同富裕水平越高,数字经济所发挥的赋能作用也越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振家   彭正德  
新质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向更高层级跃升的产物,对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特定功能。新质生产力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在全民共建和成果共享中筑牢共同富裕的社会保障,以高质量发展提升共同富裕的品质。受发展条件的制约,当前新质生产力在赋能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科技创新发展不充分不协调限制了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技术鸿沟”的潜在风险引发社会不平等扩大化的隐忧,技术要素对社会生活的渗透给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带来挑战。因此,需要重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培育,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共同富裕的支撑力量,加快形成新型生产关系,强化共同富裕的产业基础,在文化发展和技术治理中厚植共同富裕的精神根基,发挥新质生产力对推进共同富裕的正向功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任福兵   郭倩蓉  
流量经济是数字时代催生的新兴经济模式,对实现共同富裕作用重大。纵观理论、实践和价值三个维度,助力生产力发展是流量经济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的物质基础、运用数字赋能是流量经济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的新质生产力、以人民为中心是流量经济为实现共同富裕遵循的价值追求。当前,流量经济凭借巨大的发展基数和潜力,为促进经济复苏以及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发展动能,但也面临着发展主体联动不足、营商环境尚需优化、运营模式后备力不足、创新发展动力不足等现实挑战。因此,实现流量经济助力共同富裕持续向好发展,要着力从主体共生、平台共建、载体共享、发展共荣四个方面夯实举措。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清香  李仙娥  
共同富裕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和最强音,蕴含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鲜明特征。选取2011—2021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以及区域异质性进行经验分析。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是赋能共同富裕的新动能,且这种助推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作用机制分析可知,数字经济通过发挥创新效应、协同效应、普惠效应等构筑共建机制、共富机制以及共享机制推动充分发展、平衡发展和共享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以上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更换核心解释变量等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因此,要依托数字经济发展创造社会成员平等公平参与共建与共富的条件和机会,提升致富能力,进而创造丰盈的社会物质财富和丰裕的精神财富,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发展成果普惠共享,进而破解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助力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兴锋   王斌   王力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两大维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动态GMM及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我国共同富裕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表现出“东强西弱”的时空非平衡性;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具有明显的驱动效应,且数字经济主要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市场配置和创业带动三种渠道提高共同富裕水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夏杰长  刘诚  
中国进入共同富裕正好与数字经济在时间上吻合。随着中国逐步进入数字时代,未来共同富裕必然以数字经济为依托,两者也有很强的契合性。本文从数字经济视角辨析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宏观经济一般性增长,即"做大蛋糕";数字经济可以促进区域产业分散化、城乡协调以及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均衡性增长,即"分好蛋糕";数字经济还可以弥补公共服务短板、提升政府服务能力以及促使数字基础设施更充分和均衡,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当然,数字经济也可能导致劳动力结构性失业等问题,需要在政策设计上尽可能扬长避短,从而事半功倍地推动共同富裕事业持续稳健前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晓明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数字经济是新生产力的代表,涵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等多维内容,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等多维特征。要科学研判和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和路径,充分发挥其变革和赋能作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德华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其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党建等方方面面。在这个理论宝库中,以下四个方面的论述和思想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一是关于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论述;二是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论述;三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四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以上四个方面的论述分别从基本经济制度、经济运行和管理体制、根本任务和目标上廓清了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的种种模糊认识,阐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邓小平的上述思想是正确认识和解决当代中国一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向云  陆倩  李芷萱  
数字经济正在引领中国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已经成为推进共同富裕发展的新动能。本文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三个维度测度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从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两个维度测度了共同富裕发展水平,进而利用2011—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赋能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发展,既具有提升总体富裕水平的“做大蛋糕”效应,又具有推进共享富裕的“分好蛋糕”效应,但目前“做大蛋糕”效应更强。(2)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重要传导机制,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可加快共同富裕发展。(3)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发展的效果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西部地区、数字产业化维度和数字经济高水平发展阶段的赋能效果更明显。上述结论对探索我国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周文  施炫伶  
“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与“全面小康社会”接续的、提档升级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共同富裕是政治经济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富裕”属于生产力范畴,“共同”属于生产关系范畴,共同富裕体现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全面准确理解共同富裕需要把握其内涵特征,包括全民性与全面性、共创性与共享性、渐进性、差异性,以及对福利国家模式的超越性。本文在总结共同富裕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一是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汇聚共同富裕的“合力”;二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共同富裕提供制度活力;三是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四是以乡村振兴着力补齐共同富裕的“短板”;五是大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亮亮   邢云文  
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蕴含着深厚的逻辑机理,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原理,吸收和借鉴对历次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变革的有益启示,凝结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艰辛探索与实践历程,高度契合于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追求。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数字经济与产业经济融合度不高、数字平台垄断与共同富裕价值理念相悖、数字鸿沟与阶层固化趋势凸显等现实问题,成为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新的问题指向。站在新发展阶段,需要从聚焦数字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聚焦数字经济与产业经济深度融合、聚焦数字治理以超越数字资本逻辑、聚焦收入分配改革汇聚共同富裕合力四个方面求突破,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拓展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实践进路。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蒋永穆  亢勇杰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数字经济是全球发展的未来趋向,二者都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主题,具有强烈的互动耦合性。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升社会生产效率、拓宽发展渠道、加快产业绿色转型、优化市场运行机制、丰富个体社会生活促进共同富裕。但同时也应看到,在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数字经济必然要追求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进而在多个维度给社会发展带来潜在风险和挑战。因此,要在充分研判各类风险的基础上,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深化数字经济质量变革、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打造高效节能产业模式、构建包容互信数字生态、营建自由普惠数字生活,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稳步实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小涵   王立娟  
本文立足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视角,在系统梳理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理论基础上,利用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可显著推动共同富裕,该结论经过诸多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作用机制分析发现,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是数字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重要中介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高科技创新水平地区和东部地区,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更强。根植于此,提出应强化数字赋能,提升数字新质生产力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差异战略,加快缩小区域经济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