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70)
- 2023(21167)
- 2022(17628)
- 2021(16171)
- 2020(13683)
- 2019(30903)
- 2018(30326)
- 2017(57697)
- 2016(31316)
- 2015(35024)
- 2014(34703)
- 2013(34783)
- 2012(32066)
- 2011(29257)
- 2010(29178)
- 2009(27715)
- 2008(27437)
- 2007(24460)
- 2006(22061)
- 2005(20110)
- 学科
- 济(146193)
- 经济(146007)
- 业(106048)
- 管理(104210)
- 企(92541)
- 企业(92541)
- 方法(58862)
- 数学(48419)
- 数学方法(47990)
- 财(39751)
- 农(39286)
- 业经(38245)
- 中国(36854)
- 制(29491)
- 地方(28152)
- 学(28014)
- 农业(27074)
- 务(26194)
- 财务(26120)
- 财务管理(26086)
- 企业财务(24780)
- 贸(24722)
- 贸易(24705)
- 易(24010)
- 和(23868)
- 技术(22525)
- 理论(22164)
- 体(21589)
- 环境(21523)
- 银(21385)
- 机构
- 大学(464914)
- 学院(463155)
- 济(197729)
- 经济(193893)
- 管理(181293)
- 研究(161212)
- 理学(155550)
- 理学院(153843)
- 管理学(151526)
- 管理学院(150677)
- 中国(123576)
- 京(99764)
- 科学(97900)
- 财(91707)
- 所(82206)
- 农(81706)
- 研究所(74574)
- 财经(72700)
- 中心(71407)
- 业大(70198)
- 江(69074)
- 经(66132)
- 农业(64236)
- 北京(63362)
- 经济学(60560)
- 院(57542)
- 范(57285)
- 师范(56678)
- 州(54678)
- 经济学院(54365)
- 基金
- 项目(307118)
- 科学(241423)
- 基金(224731)
- 研究(221348)
- 家(197388)
- 国家(195770)
- 科学基金(167293)
- 社会(143030)
- 社会科(135703)
- 社会科学(135665)
- 基金项目(118367)
- 省(118123)
- 自然(108060)
- 自然科(105453)
- 自然科学(105423)
- 自然科学基金(103610)
- 教育(99285)
- 划(99204)
- 资助(92263)
- 编号(87734)
- 成果(71184)
- 重点(68805)
- 部(68024)
- 发(65828)
- 创(64690)
- 课题(60162)
- 创新(60080)
- 国家社会(60037)
- 科研(58273)
- 教育部(58139)
- 期刊
- 济(226075)
- 经济(226075)
- 研究(139973)
- 中国(90518)
- 学报(76334)
- 农(75322)
- 财(72512)
- 管理(70877)
- 科学(69193)
- 大学(57285)
- 学学(54182)
- 农业(51368)
- 融(42180)
- 金融(42180)
- 教育(42051)
- 技术(38796)
- 财经(37294)
- 经济研究(36195)
- 业经(35608)
- 经(32107)
- 问题(29242)
- 业(28843)
- 技术经济(24872)
- 贸(23186)
- 世界(22365)
- 图书(21980)
- 科技(21807)
- 版(21777)
- 现代(21530)
- 理论(20917)
共检索到699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于世海 许慧欣 孔令乾
基于改进的HK方法,放松规模报酬不变假定,估算中国制造业行业的资源误置程度,并结合中国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考察数字经济水平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水平整体上降低了中国制造业资源误置程度,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经济水平对资源误置的改善作用在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生产率企业存在明显异质性;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水平通过降低成本和提升技术创新而显著降低了中国制造业资源误置程度,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韦庄禹
研究目标: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基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制造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特征事实,考察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微观制造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拓展了Hsieh和Klenow(2009)对宏观资源配置效率的测算框架,测度上市公司制造业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法和工具变量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考察期内,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我国制造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水平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态势;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提升中西部地区制造业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但对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不显著;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提升一般城市和人口规模小于等于500万人的城市内制造业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但对重点城市和人口规模大于500万人的城市内制造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不显著;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提升非国有制造业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但对国有制造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不显著;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提升垄断性行业内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但对竞争性行业内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不显著。研究创新:利用企业实际产出规模与最优产出规模的差异来衡量制造业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考察了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不同企业所有制、不同行业下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价值:为经济新常态下制造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 资源配置效率 上市公司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蕾蕾 盛丹
环境立法是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的重要手段,但其能否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是评估环境立法政策效果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地方环境立法的设定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运用倍差法考察环境立法对行业资源配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地方环境立法有助于缩小行业内生产率离散程度,实现行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一方面,环境立法通过提高企业平均生产率而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而且低生产率企业的生产率水平提高幅度大于高生产率企业,引起行业生产率离散程度缩小;另一方面,环境立法通过抑制低生产率企业进入和促进低生产率企业退出而达到优化企业之间资源配置的作用。此外,环境立法的资源配置效应具有企业层面和地区层面的异质性,环境立法只有对高研发强度的企业才能起到优化行业资源配置的作用;较之非国有企业,环境立法对国有企业的行业资源配置作用更大;高强度的执法力度是保障环境立法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关键。
关键词:
地方环境立法 生产率离散 资源配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龚关 胡关亮
本文在Hsieh & Klenow(2009)提出的测算资源配置效率方法的基础上,突破了模型规模报酬不变的限制,提出以投入要素的边际产出价值的离散程度作为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指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微观数据,本文首先采用Levinsohn-Petrin(2003)半参数估计方法估计出行业的要素产出弹性,然后结合一个涉及异质产品的垄断竞争模型计算得到:若资本和劳动均为有效的配置,1998年我国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将提高57.1%,而2007年将提高30.1%;此外,在这10年里,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10.1%,而劳动配置效率的改善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7.3%。...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尹恒 李世刚
本文提出一个同时估计替代弹性(溢价)、要素产出弹性、企业异质性(包括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结构估计框架,尝试把资源配置文献朝"微观化"发展方向推进。运用1998~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本文的估计结果表明中国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空间平均达到160%。结构估计的一个重要优势是反事实分析,它显示未来10年里即使只释放出配置效率改善空间的一半也能保证每年3.85%的经济增长率,改革"红利"仍然十分丰厚。反事实分析还表明,与地区(省)内扭曲相关的资源误置约占60%,地区(省)际约占40%;消除省际扭曲、实现全国统一有效的大市场,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也能增加约70%的总产出。因此,应该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缓解和消除行业内、地区间的各种扭曲,实现高质量增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欧阳志刚 陈奕景 陈熹
本文以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间和不同类别企业间金融资源配置的现实背景,构建金融资源配置扭曲导致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分析框架,测度中国制造业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及其扭曲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研究发现:(1)制造业行业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高,而行业内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在行业内配置中,债务配置效率和融资规模配置效率相对较低。(2)在样本期内,制造业总体金融资源配置扭曲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损失年均为37.30%,其中,行业内和行业间配置扭曲导致的生产率损失年均分别为31.54%和5.76%。在行业内配置扭曲导致的生产率损失中,债务配置扭曲和融资规模配置扭曲是主要来源。金融资源配置的“所有制歧视”比“规模歧视”导致的生产率损失大,且非国有和小规模企业内部配置扭曲导致的生产率损失较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各类金融资源配置扭曲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损失显著减少。(3)重点产业前期金融支持政策形成的“好”扭曲不同于传统非重点产业的“坏”扭曲,随着重点产业的发展,“好”扭曲会缓解,全要素生产率损失也会因此下降,“好”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这一作用规律对当前金融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元元 张建清
本文着重分析了制造业空间集聚或制造业省际间二元边际下资源配置效率的演化,并根据企业视角下资源配置效率变化的分解结果,结合新新经济地理理论和外部性理论对资源配置效率或产业集聚效率的演变机制做出了相应阐释。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二元边际下省际间资源配置效率变化来源于产业集聚与生产率异质的互动作用;(2)中国制造业在省际间的资源配置整体有效但却有恶化趋势,其中集约边际下的资源配置效率有所改善,而扩展边际下的资源配置效率逐渐恶化,前者源自技术进步对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而后者主要源自中国产业集聚较高的拥挤效应和较低的技术外部性。本文的分析还揭示出"企业进入悖论"问题的存在,这意味着将生产率与产品质量同...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振
本文引入一个与传统索洛余值方法相一致、同时具有微观基础的总生产率增长分析框架,采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微观数据,实证考察了外资进入对制造业技术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整体总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源于资源再配置效率,而外资的进入是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重要渠道之一。外资企业的总生产率增长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其技术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也均高于制造业整体均值。样本考察期间,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有所改善,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不断提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安苑
以税收和补贴作为切入点,考察了中国制造业内部的财政资源再配置对制造业整体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在1998-2007年间,中国各地区的制造业内部均存在着较为显著的财政资源再配置,其中补贴的再配置尤为明显;第二,财政资源的再配置对制造业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均未发生显著影响;第三,通过对生产率主要组成成分的分解发现,财政资源再配置显著促进了劳均资本积累和技术效率的改进,但抑制了技术进步;第四,通过对体制性约束的分析表明,市场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对生产者的保护和对政府行为的规范,能够显著缓解财政资源再配置对技术进步的负面影响。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天华 董志强 许华杰
目前,对于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争论愈演愈烈,争论的焦点问题在于大城市是否能够促进经济效率的提升。发展经济学的最新研究发现,资源配置效率改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因此,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可能是大城市经济表现更好的重要原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随着城市规模的上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逐渐提高,当城市达到一定规模时,继续扩张反而会降低企业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的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城市规模扩张带来的产业多样化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能有效降低生产要素在企业间的错配程度,但与之相随的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的加深则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天华 董志强 许华杰
目前,对于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争论愈演愈烈,争论的焦点问题在于大城市是否能够促进经济效率的提升。发展经济学的最新研究发现,资源配置效率改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因此,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可能是大城市经济表现更好的重要原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随着城市规模的上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逐渐提高,当城市达到一定规模时,继续扩张反而会降低企业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的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城市规模扩张带来的产业多样化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能有效降低生产要素在企业间的错配程度,但与之相随的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的加深则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殷醒民
一、问题的提出 80年代以来,中国的工业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然而中国的工业发展有着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工业低集中度的逐步下降,二是工业经济效益的下降趋势。(Yin,1995) 中国的工业发展是建立在地方工业化的基础上的,各级地方政府组建企业和管理企业,企业数目甚多,形成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原子型”结构特点。中国的中小企业占据了中国工业经济的重要地位。根据对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统计,1980年,拥有1,000多劳动力以上的企业占有的工业劳动力为41.4%,而1,000劳动力以下的企业则占有工业劳动力的58.6%,并占有工业产出的45.2%。到1990年,1,000劳动力以下的企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沈运红 黄桁
将数字经济水平细分为数字基础建设水平、数字化产业发展水平、以及数字技术创新科研水平三个方面,依托浙江省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改进后的熵值法探索这三类因素对传统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具体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三种因素均能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其中数字技术创新科研水平由于其成果应用具有较小的时滞性,发挥的正向影响作用最大。
关键词:
数字经济水平 制造业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丛屹 俞伯阳
选取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静态面板OLS和动态面板GMM方法检验数字经济对中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从总体上提高了中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但是这一结果在区域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从东、中、西部地区划分来看,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最为显著;从南、北地区划分来看,则是北方地区更为显著。鉴此,我国应加快建设均等化数字基础设施,加强多样化数字设备科学应用,全方位提升劳动者数字技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范冬梅 黄汉民 钱学锋
Foster等人放宽规模报酬不变条件后,理论证实了全要素生产率价值的离散程度包含扭曲、技术效率和需求冲击等因子,这对传统使用全要素生产率价值离散度衡量资源误置的方法提出了挑战。基于Foster等人提出的方法,本文重新测算了1999~2007年间中国制造业行业的资源误置程度,发现基于不同的全要素生产率估计方法测算的资源误置程度在绝对值上存在差异,使用工业增加值测算的资源误置程度偏大。进一步地,控制企业异质性投入与需求因素后,资源误置水平至少下降了22.6%。这表明,如果忽略测量误差和企业异质性因素,现有相关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误。本文的研究对于准确评估并认识中国制造业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方法,有利于今后对该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