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69)
- 2023(19435)
- 2022(16042)
- 2021(14810)
- 2020(12243)
- 2019(27493)
- 2018(27251)
- 2017(51779)
- 2016(27500)
- 2015(30708)
- 2014(30584)
- 2013(30548)
- 2012(28308)
- 2011(25643)
- 2010(26211)
- 2009(24782)
- 2008(23730)
- 2007(21327)
- 2006(19284)
- 2005(17818)
- 学科
- 济(135398)
- 经济(135265)
- 业(97418)
- 管理(89959)
- 企(85655)
- 企业(85655)
- 方法(50288)
- 数学(40097)
- 数学方法(39742)
- 中国(38264)
- 业经(37682)
- 农(35551)
- 财(33601)
- 地方(32163)
- 融(28779)
- 金融(28778)
- 银(27517)
- 银行(27478)
- 行(26611)
- 制(26198)
- 农业(25448)
- 学(23664)
- 务(23372)
- 财务(23300)
- 财务管理(23271)
- 技术(22396)
- 理论(22290)
- 企业财务(22087)
- 和(21729)
- 贸(21060)
- 机构
- 学院(401719)
- 大学(399707)
- 济(173329)
- 经济(169784)
- 管理(159951)
- 研究(137998)
- 理学(136009)
- 理学院(134556)
- 管理学(132719)
- 管理学院(131979)
- 中国(110483)
- 京(86234)
- 科学(81043)
- 财(79708)
- 所(69194)
- 农(62893)
- 中心(62709)
- 财经(62607)
- 研究所(62163)
- 江(61036)
- 经(56734)
- 北京(55416)
- 业大(55311)
- 经济学(52459)
- 范(51371)
- 师范(50941)
- 院(49803)
- 州(49715)
- 农业(48635)
- 经济学院(46975)
- 基金
- 项目(259605)
- 科学(205170)
- 研究(194899)
- 基金(187662)
- 家(161391)
- 国家(159912)
- 科学基金(138620)
- 社会(124677)
- 社会科(118293)
- 社会科学(118261)
- 省(101869)
- 基金项目(98919)
- 教育(87285)
- 自然(86939)
- 自然科(84922)
- 自然科学(84905)
- 划(83956)
- 自然科学基金(83423)
- 编号(79739)
- 资助(76634)
- 成果(64861)
- 发(59213)
- 重点(57534)
- 部(56700)
- 创(55826)
- 课题(54632)
- 创新(51532)
- 国家社会(51416)
- 项目编号(49680)
- 教育部(49098)
- 期刊
- 济(204718)
- 经济(204718)
- 研究(126824)
- 中国(82774)
- 管理(65091)
- 财(62603)
- 农(58618)
- 学报(56410)
- 科学(54613)
- 融(48531)
- 金融(48531)
- 大学(43614)
- 教育(42403)
- 学学(41003)
- 农业(40056)
- 技术(37005)
- 业经(33550)
- 经济研究(32408)
- 财经(31967)
- 经(27563)
- 问题(25714)
- 技术经济(22847)
- 业(22285)
- 图书(20766)
- 现代(20024)
- 理论(19743)
- 科技(19579)
- 贸(19228)
- 世界(19146)
- 商业(19018)
共检索到627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熠 张昕智
技术进步是推动金融业发展与变革、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特别是在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3.0能够优化金融业资源配置方式、创新金融业支付结算业态、提升信息收集与传递效率、优化金融业风险管理模式以及通过“金融乐高”形式为金融业提供全新可能性。同时,金融科技能够通过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产业基础建设来助力我国经济转型。在加强金融科技战略部署、促进金融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要重视金融科技相关风险管理与防控,建立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业监管体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雷 邱勋 刘欣 王雨婷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App已成为金融科技企业开展数字化营销和线上服务的主渠道,研究金融科技App用户满意度与忠诚度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收集某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企业688位App用户的一手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技术接受模型提出研究假设,估计完整的结构方程,实证检验金融科技App用户满意度与忠诚度的关系,研究发现:感知易用性、信息实用性和营销功能正向显著影响金融科技App用户满意度,而感知有用性、界面亲近性的影响不显著。同时,金融科技App用户满意度会转化为忠诚度。基于此,提出改进App交互设计、提升信息内容质量、完善代销产品准入和风控机制、优化App营销功能、实施全生命周期服务等建议,以期提升金融科技企业数字化营销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用户需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德尼·波 方晓
中央银行应随时准备协助市场进行必要的转型,以维护和发展一个稳健且具有适应性的欧洲金融生态系统,确保我们的货币和金融体系保持自主我们所处的世界越来越数字化,技术进步之下,新产品与服务不断涌现,既简化又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金融领域亦不例外,创新活动也正在沿着一条历史轨迹,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世界。正如圣艾修伯里(法国作家)在《风、沙和星辰》中写的:"正因完美,故能自掩其存在。"然而,这种由繁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汪晓文 谢美琳 田雨琦
定量分析数字经济与科技金融效率关系,运用SBM模型对2015—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科技金融效率进行测算,并建立Tobit模型对科技金融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剔除环境因素后,大多数地区的科技金融效率下降,并且区域间的差距较大;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数字化程度指数、高技术企业利润额、高技术产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对科技金融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地方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对科技金融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依据结论提出在数字经济下加大对科技金融的支持力度、合理配置科技金融资源、创新人才引进模式、优化风险规避方式、推动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苍舒 沈艳
本文梳理我国新金融业态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并以网络借贷为切入点从规模、所有制、资金净流入3个角度来刻画新金融业态的风险特征,采用VaR、CoVaR、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来识别并测度新业态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经济金融不确定性及舆情的关系。研究发现,出险前网贷平台普遍面临较大的资金流压力,而规模较大、利率异常的平台出险会加大网贷系统风险;网贷行业出险对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不确定性存在溢出效应,而舆情不是网贷平台出险的决定因素。研究表明,应重视新业态风险对正规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和金融不确定性的溢出效应,并建议建立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制度、明确准入机制、大力发展监管科技并实行穿透式监管、加强对风险预警和缓释机制的建设。
关键词:
新金融业态 风险 识别 测度 防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晶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信息与数据的整合,为企业赋能并创造了重大价值。在数字经济深入推动的背景下,保险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均发生了重大变化,数字化战略转型也一度成为了保险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此外,在构架转型动因——转型过程——转型成效框架的同时,还需精准把握客户的需求,提高自身功能水平,真正实现其目标,即拥有数据便拥有了资源,拥有客户便拥有了市场。《新保险时代:金融科技重新定义保险新未来》一书紧紧把握了数字经济这一大背景,对保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康霖 虞群娥
当代,金融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金融作为一种产业有着自身的特点。阐述金融业的产业特征,分析当代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对于明确我国金融业定位,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金融业 金融商品 股份制度 网络金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莫易娴
2013年我国互联网金融呈现爆发式增长,互联网金融实现金融供给需求的无缝链接和全时空开放交互的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逐步引发了金融机构脱媒现象。本文将从互联网金融研究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互联网金融的本质特点,比较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差异,探索我国未来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竞争与合作以及金融业发展前景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
传统金融 互联网金融 模式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元
金融与科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古往今来,金融业一直对新技术保持高度敏感,是科技成果应用最广最深的行业。历史证明,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使金融与科技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助推金融业培育新优势、发挥新作用、实现新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金融业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业务流程、拓宽客户渠道、提升服务质效,推动金融服务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为金融业贯彻落实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提供了不竭动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琳 王筱依
商贸流通业数字化发展是产业数字化的典型表现,而实现产业数字化则是我国数字经济建设的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商贸流通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发展既是行业自身转型所需,也是协同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商贸流通业数字经济发展模式中,产城融合模式和产融结合模式是商贸流通业实现数字化发展的两大突出模式。但是,商贸流通业的数字化发展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制约了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基于此,本文分别从政策、技术和行业三个维度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商贸流通 要素 数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嘉莹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快速创新,而流通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本文通过2013-2019年30个省份(除西藏、港澳台地区外)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滞后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金融科技对流通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对流通业效率提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不仅促进了当地流通业效率的提升,同时也促进了邻近地区流通业效率的提升;城镇化率和政府干预具有直接效应,城镇化率的提升对本地流通业效率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政府干预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对本地流通业效率提升具有负向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兴国
作为传统金融产业与现代互联网技术深入融合的产物,金融科技在发展中既面临传统金融风险,也存在底层技术风险。因此,传统金融监管体系难以适应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突出表现为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难以平衡等问题。文章以欧盟金融科技监管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欧盟金融科技监管的法律规范制定、监管体系及监管模式特征与优势。结合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构建了中国金融科技协同监管体系,并分别从金融科技监管框架的建立、金融科技监管手段与法律规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设路径。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数字经济 欧盟监管 协同监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兴国
作为传统金融产业与现代互联网技术深入融合的产物,金融科技在发展中既面临传统金融风险,也存在底层技术风险。因此,传统金融监管体系难以适应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突出表现为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难以平衡等问题。文章以欧盟金融科技监管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欧盟金融科技监管的法律规范制定、监管体系及监管模式特征与优势。结合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构建了中国金融科技协同监管体系,并分别从金融科技监管框架的建立、金融科技监管手段与法律规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设路径。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数字经济 欧盟监管 协同监管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晓芳
数字与普惠的有机结合,改变了普惠金融的行业面貌和经营模式,促进金融服务更广泛、更深入、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提高各类群体的金融可得性,不仅能从整体上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还可通过增加高质量产品供应、激发内需活力,促进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普惠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