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88)
2023(16659)
2022(13996)
2021(12772)
2020(10668)
2019(24153)
2018(24070)
2017(45643)
2016(24446)
2015(27666)
2014(27763)
2013(27313)
2012(25146)
2011(22865)
2010(23123)
2009(21675)
2008(21025)
2007(18891)
2006(16841)
2005(15348)
作者
(71517)
(59486)
(59116)
(56340)
(37852)
(28287)
(26949)
(23327)
(22632)
(21263)
(20283)
(20213)
(18896)
(18739)
(18287)
(18274)
(17700)
(17404)
(17049)
(16995)
(14821)
(14488)
(14221)
(13452)
(13414)
(13300)
(13144)
(13009)
(11993)
(11449)
学科
(115419)
经济(115285)
管理(77014)
(70301)
(59051)
企业(59051)
方法(45101)
数学(38693)
数学方法(38298)
中国(29259)
(27542)
业经(26701)
(24820)
地方(24203)
(23776)
(22450)
(18956)
银行(18919)
(18026)
(17939)
金融(17934)
理论(17902)
(17153)
贸易(17143)
(17116)
财务(17046)
财务管理(17006)
(16863)
(16579)
(16425)
机构
大学(360696)
学院(357540)
(149756)
经济(146514)
管理(142064)
理学(121635)
理学院(120311)
研究(119082)
管理学(118377)
管理学院(117713)
中国(92012)
(76289)
(72381)
科学(70569)
(58586)
财经(56852)
中心(53846)
研究所(52836)
(52755)
(51398)
(50241)
业大(48737)
北京(48616)
经济学(46053)
(46020)
师范(45657)
(43100)
(42804)
财经大学(42216)
经济学院(41097)
基金
项目(237811)
科学(187615)
研究(177171)
基金(173093)
(148737)
国家(147527)
科学基金(127900)
社会(113521)
社会科(107569)
社会科学(107541)
(91788)
基金项目(91150)
自然(80922)
教育(80579)
自然科(78999)
自然科学(78986)
自然科学基金(77553)
(76455)
编号(72454)
资助(71012)
成果(59763)
重点(52418)
(52345)
(49906)
课题(49518)
(49328)
国家社会(46926)
(46434)
创新(46042)
教育部(45728)
期刊
(171340)
经济(171340)
研究(112665)
中国(69767)
(55684)
管理(54001)
学报(52368)
科学(48266)
(45674)
大学(40442)
教育(38244)
学学(37886)
(36067)
金融(36067)
技术(31545)
农业(30998)
财经(28676)
经济研究(27705)
业经(25588)
(24467)
问题(21230)
图书(20245)
理论(18627)
技术经济(18479)
实践(16773)
(16773)
现代(16308)
科技(16137)
统计(15569)
(15364)
共检索到539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金成  莫赐聪  
我国始终坚持数字经济发展与安全的良性互动,而日益严峻的网络风险对现有数字经济体系形成巨大威胁。单纯依靠市场治理难以解决网络风险问题,亟需建立公共治理与私人治理相结合的网络风险分散机制框架,以应对不断演变的网络风险格局。本文在剖析网络安全保险角色定位及供需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数字经济时代横纵结合的多层级网络风险分散机制整体框架,并进一步分析其实施环境与实施方案,以期解决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安全问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福扬  曾广波  彭祝斌  
在高科技风险投资的众多风险中 ,投资环境不完善造成的环境风险以及由于投资者经验不足 ,不能巧妙运用各种投资技巧所引起的经验风险是两种主要的风险。本文着重从政府如何改善投资环境以降低环境风险以及投资者如何运用各种投资技巧来降低经验风险两个方面探讨风险投资的风险分散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凤兰  李晓林  包双宝  
农业生产对自然界的严重依赖性,迫使农户寻找有效分散自然风险的手段。农户的自然风险分散机制主要有非正规机制和正规机制两种。本文采用议题驱动法对现有研究农业风险分散机制的文献进行了评述,讨论了农户分散天气风险的传统方式;农业保险市场中的市场失灵问题;农业保险市场中的政府介入问题;农业保险的创新等主要议题。文章以农业风险分散机制的发展历程作为逻辑脉络来展开,帮助读者了解现有文献对农业风险分散机制的研究发展到了怎样的一个阶段,并对这一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金成  莫赐聪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在其快速发展中也暴露出各种网络安全风险。网络风险呈现出频繁性、隐蔽性以及高度破坏性特点,给数字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隐患。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将网络安全列为营造良好数字经济生态的重要一环。本文分析了数字经济时代的网络安全风险、网络安全保险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网络安全保险市场的发展机遇、存在的问题,挖掘了国外网络安全保险的先进发展经验,并从保险公司、网络安全企业以及政府监管部门三方面,提出了网络安全保险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化解网络安全保险风险,促进我国数字经济的良性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白玉培  
农业生产与发展关乎农民的利益,也影响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持续提升。所以,对于农业生产,我们应当有足够的认识以及充分的关注。农业保险,是一种农业风险分散机制,它在保障农业稳定生产与发展、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均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它是国家支持农业生产的重要政策。不过,在农业保险承保量逐渐递增的同时,巨灾保险的赔偿等问题也逐渐涌现,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建设刻不容缓。基于此,以再保险为出发点,分析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建设的优化策略,以期促进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琴英  
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管理机制,应该在支持农业发展上有所贡献。本文基于风险管理角度,首先简要概括了农业风险、农业保险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间的关系,然后分析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及其风险分散机制脆弱的表现及原因,建议我国应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的农业保险及其风险分散机制,并探讨了具体对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彭伟斌  
在知识社会,由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个人与企业的生产活动、经济活动以及其他社会活动,都需要更多地依赖于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合作与协同成为社会的主要工作模式,网络成为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交流的便捷工具。它的形成大大消除了知识应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袁幕琴  
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意义深远。农业巨灾损失一旦发生,往往吞噬农业保险公司的所有准备金和资本金,严重冲击农业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制约着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十七大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意味着业内和社会长期关注的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取得重要突破。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卓志  王禹  
生猪价格风险较大,本文提出发展生猪价格保险产品,以此来稳定生猪价格及市场供应。首先分析了生猪价格保险的社会福利效应,投保生猪价格保险后可以获得保险保障,同时将产生提高农民收入、稳定物价水平以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等正外部效应;其次,从传统可保风险理论的局限性入手,提出可保风险的实质是风险可控、价格可厘定,进而分析生猪价格风险的可保性,系统提出生猪价格保险的风险转移体系,包括再保险、财政补贴的巨灾保障、期货及债券等工具;最后,提出发展生猪价格保险的相关政策建议,建议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财政补贴支持、建立再保险体系、发展相应的期货及债券产品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彤  
我国巨灾风险的发生频率高、损失巨大的特点,决定了风险分散形式的多样性;我国构建巨灾保险的风险分散机制的形式,是在政府主导下,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国外保险巨头等组织成为保险联合体。我国巨灾保险风险分散机制的构建,实质上就是一种综合性体系的创新构建。其中,巨灾再保险、巨灾证券化、巨灾保险基金是巨灾风险分散的主要形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邓国取  孟小雨  朱选功  
我国农业巨灾频发且损失巨大,但是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农业巨灾风险分散现实的基础上,以共生理论为指导,分析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分散共生模式及其演进机理,探讨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探索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分散路径依赖,希望以此推动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亚宁  
保险是数字经济时代之网络安全治理的重要制度工具。网络安全风险的广泛性和严重性、传统企业保险在保障网络安全风险上的内在不足,以及网络安全保险在网络安全风险管理方面的独特优势,决定了应当发展用于网络安全治理的网络安全保险。但制度模式及承保范围的不明确,以及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网络安全保险未来的发展。对此,可从三个方面构建应对之道:其一,网络安全保险不仅适用于企业也适用于政府机关等公共机构,针对公共机构和某些重要企业应当实行网络安全强制责任保险,且政府应当在保险信息获取和赔付能力强化以及网络安全法规完善等方面履行相应职责;其二,网络安全保险的保险标的为被保险人因网络安全受损而遭受的经济损失,过失及意外所致的损失应当属于承保范围,罚款则应被排除在外;其三,对于逆向选择、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之难题,应当通过保险法上的规范机制和保险业中的实践机制综合予以应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述磊  刘翠花  
本文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互联网使用、社会网络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及其传导渠道,并对不同年龄段群体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使用和社会网络能够显著提升劳动者就业质量。互联网使用不仅直接正向影响就业质量,而且还可以通过社会网络的增强作用,间接提升就业质量。运用工具变量,纳入遗漏变量和替换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传导渠道结果显示,互联网使用有助于拓宽劳动者信息渠道和提高教育工作匹配度,进而提升就业质量。不同年龄段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互联网使用对不同年龄段群体就业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效应。因此,应进一步扩大互联网普及率,注重提升劳动者互联网使用技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宽劳动者社会网络,以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永坡  王琦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劳动者工作搜寻渠道发生了极大变革。基于数字经济时代工作搜寻模式变革、网络招聘发展及其内在逻辑分析,运用2019年的微观调查数据,验证了网络招聘政策对劳动者工作搜寻渠道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1)工作渠道的多样化体现为岗位信息投放方式、劳动力供需信息传递方式以及求职者与企业沟通方式的多样化,推动变革的内在动力主要是数字经济新政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劳动者素质普遍提升和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分割。(2)网络招聘政策对劳动者工作搜寻渠道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政策效应在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领域都非常显著;相比非国有部门,网络招聘政策对国有部门的影响更为显著,说明国有部门的政策执行力更强。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劳动力求职特别是与网络招聘相关的法律制度,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就业公共服务质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冯文丽  苏晓鹏  
农业风险具有系统性特征,大灾风险是农业保险与生俱来的风险。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即解决农业保险人赔不起、保证农业保险可持续经营的机制,是农业保险制度建设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对我国建立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的原因、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建设缺乏系统性顶层设计、公司层面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存在不足、地方政府层面的分担机制复杂多样不完善、中央政府层面的分担机制如何建立尚无明确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完善公司层面的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完善再保险体系和分保机制及建立财政支持的国家大灾风险基金等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