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55)
2023(15806)
2022(12839)
2021(11359)
2020(9562)
2019(21418)
2018(20565)
2017(38157)
2016(20478)
2015(22754)
2014(22517)
2013(22309)
2012(20913)
2011(19178)
2010(19529)
2009(18470)
2008(17364)
2007(15871)
2006(14098)
2005(12779)
作者
(63757)
(53417)
(53320)
(50715)
(33559)
(25710)
(24282)
(20874)
(20097)
(18833)
(18353)
(17635)
(16900)
(16702)
(16617)
(16591)
(16136)
(15719)
(15373)
(15349)
(13364)
(13117)
(12840)
(12382)
(12063)
(11850)
(11631)
(11615)
(10751)
(10553)
学科
(105207)
经济(105120)
管理(58734)
(57622)
(46103)
企业(46103)
方法(40960)
数学(36712)
数学方法(36449)
中国(29291)
(27531)
金融(27529)
(25663)
银行(25602)
(24689)
(24528)
(24398)
地方(24382)
业经(22451)
(20580)
(19436)
(17652)
贸易(17642)
农业(17210)
(17111)
(15669)
财务(15644)
财务管理(15610)
企业财务(14897)
环境(14336)
机构
大学(306774)
学院(305851)
(137324)
经济(134725)
管理(113514)
研究(108547)
理学(97953)
理学院(96857)
管理学(95326)
管理学院(94774)
中国(86168)
科学(67072)
(63226)
(60284)
(59392)
(56180)
研究所(51474)
中心(50930)
业大(49158)
财经(48599)
农业(47240)
(45380)
经济学(44361)
(44093)
经济学院(40062)
北京(39501)
(38002)
(37072)
师范(36559)
(36294)
基金
项目(204670)
科学(159887)
基金(148789)
研究(143831)
(131914)
国家(130839)
科学基金(110635)
社会(94106)
社会科(89494)
社会科学(89461)
(80885)
基金项目(78777)
自然(70795)
自然科(69201)
自然科学(69172)
自然科学基金(67992)
(67709)
教育(64060)
资助(59833)
编号(55965)
重点(46731)
(45741)
成果(44823)
(44398)
(43776)
创新(41127)
国家社会(40033)
科研(39836)
计划(38910)
课题(38445)
期刊
(149347)
经济(149347)
研究(88892)
中国(58151)
学报(54553)
(52989)
科学(47185)
(46836)
(40437)
金融(40437)
大学(39917)
管理(39799)
学学(38196)
农业(34718)
经济研究(25934)
财经(25242)
技术(24423)
教育(23020)
业经(22525)
(21800)
问题(19346)
(18462)
技术经济(17081)
(15601)
科技(15475)
统计(15231)
(15061)
理论(14828)
商业(14563)
(14199)
共检索到457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汪晓文  谢美琳  田雨琦  
定量分析数字经济与科技金融效率关系,运用SBM模型对2015—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科技金融效率进行测算,并建立Tobit模型对科技金融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剔除环境因素后,大多数地区的科技金融效率下降,并且区域间的差距较大;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数字化程度指数、高技术企业利润额、高技术产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对科技金融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地方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对科技金融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依据结论提出在数字经济下加大对科技金融的支持力度、合理配置科技金融资源、创新人才引进模式、优化风险规避方式、推动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嘉莹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快速创新,而流通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本文通过2013-2019年30个省份(除西藏、港澳台地区外)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滞后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金融科技对流通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对流通业效率提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不仅促进了当地流通业效率的提升,同时也促进了邻近地区流通业效率的提升;城镇化率和政府干预具有直接效应,城镇化率的提升对本地流通业效率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政府干预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对本地流通业效率提升具有负向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德尼·波  方晓  
中央银行应随时准备协助市场进行必要的转型,以维护和发展一个稳健且具有适应性的欧洲金融生态系统,确保我们的货币和金融体系保持自主我们所处的世界越来越数字化,技术进步之下,新产品与服务不断涌现,既简化又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金融领域亦不例外,创新活动也正在沿着一条历史轨迹,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世界。正如圣艾修伯里(法国作家)在《风、沙和星辰》中写的:"正因完美,故能自掩其存在。"然而,这种由繁向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科  
继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之后,人类已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继土地、劳动、资本等之后的又一重要生产要素。数字经济时代,数据生产要素化的原因、难点以及由此产生的数字经济核算问题值得深入研究。研究发现,数据作为数字化的载体,具有非竞争性、边际成本趋近于零和价值存在不确定性等特征;在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上,应建立数据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协同联动机制、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机制和反垄断机制。数据所有权的模糊、数据的可复制性和信息悖论导致了数据资产确权、交易和定价的困难。数据生产要素化过程中,数字经济面临统计挑战,传统GDP核算方法会产生GDP规模的漏统计和增速被低估。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数据生产要素的价值,应在个人隐私权益和经济收益之间进行合理取舍;完善数据交易机制设计,解决交易中的信用问题;转变测算思路,通过界定数字经济,识别核算主体和界定产业活动,构建新的数字经济核算体系;引入新兴技术,改善数字经济核算体系,使数据要素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推动力。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熠  张昕智  
技术进步是推动金融业发展与变革、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特别是在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3.0能够优化金融业资源配置方式、创新金融业支付结算业态、提升信息收集与传递效率、优化金融业风险管理模式以及通过“金融乐高”形式为金融业提供全新可能性。同时,金融科技能够通过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产业基础建设来助力我国经济转型。在加强金融科技战略部署、促进金融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要重视金融科技相关风险管理与防控,建立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业监管体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爱萍  
结合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改变,从企业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着手,对物流企业营销能力的重要影响要素进行分析,为提高物流企业营销能力水平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杜宁  赵骏  
人类社会如今正快速步入数字经济时代。《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已达38.6%,增速是GDP增速的3倍多。2021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琦  袁芳英  
电影票房收入是衡量电影消费市场价值实现的重要指标,也是拉动数字消费的重要载体。本文构建包括消费者特征、电影产品特征、数字环境特征对电影消费影响的指标体系,运用Python采集2017-2019年合计830部中国电影产品相关特征因素数据集,通过stacking算法对三类经典模型进行五折交叉折叠训练,构建票房预测模型。研究发现:模型融合视角下创新设计的电影票房预测模型泛化能力更强,拟合优度更佳,预测误差更低;新情境下电影消费影响因素中的编剧历史作品票房影响力、数字化渠道营销物料投放量、演员历史作品票房影响力、电影类型以及舆论热点等因素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数字经济时代应提升高品质文化内容创新能力,审慎对待流量效应;进一步规范网络环境,加强网络生态治理;鼓励多元化的数字内容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新宇  
[目的]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提升农产品品牌资产,对构建新型品牌农业格局,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方法]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模型,对有过实体店和互联网购买农产品经历的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研,分析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营销策略(即服务策略、体验策略和传播策略)、数字特征及品牌内涵对农产品品牌资产的影响。[结果]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的服务策略能正向影响品牌忠诚;体验策略能正向影响品牌认知和品牌联想;传播策略正向影响品牌联想;数字特征正向影响品牌认知和品牌联想;品牌内涵则能同时正向影响品牌认知、品牌联想和品牌忠诚。[结论] 第一,企业可以根据农产品品牌资产的不同需求,采用针对性的营销策略。第二,在技术波动和竞争强度的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可以使用机器学习等新技术,同提升农产品运营效率。第三,企业要深入挖掘品牌内涵,根据不同品牌类型选择高效宣传方式。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晓芳  
数字与普惠的有机结合,改变了普惠金融的行业面貌和经营模式,促进金融服务更广泛、更深入、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提高各类群体的金融可得性,不仅能从整体上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还可通过增加高质量产品供应、激发内需活力,促进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国梁  
利用数字经济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构筑资金池是当前经营行为金融化实践样态的共同指向。实体产业和金融业的界限日益模糊且实体产业资本正规模化地向金融领域蔓延,而以互联网为支撑的各种金融工具则突破了传统金融管制藩篱,经营行为金融化由此呈现双重系统性特征。从生成逻辑来看,经营行为金融化是金融监管体制、金融模式创新、旺盛投资需求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放任其发展将会威胁消费者资金安全、加剧资本无序扩张、强化经济体的空心化,因而急需从法治角度寻求规制经营行为金融化之道。既有规范已经彰显对经营行为金融化的限制导向,但在规范体系、规范对象、规范主体等层面欠缺系统性。通过对“存款”的扩大解释,可以将经营行为金融化纳入《商业银行法》第11条的规制视野。为实现强化监管和鼓励创新的平衡,在引入《商业银行法》第11条的同时要保持规制的适度谦抑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兴国  
作为传统金融产业与现代互联网技术深入融合的产物,金融科技在发展中既面临传统金融风险,也存在底层技术风险。因此,传统金融监管体系难以适应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突出表现为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难以平衡等问题。文章以欧盟金融科技监管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欧盟金融科技监管的法律规范制定、监管体系及监管模式特征与优势。结合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构建了中国金融科技协同监管体系,并分别从金融科技监管框架的建立、金融科技监管手段与法律规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设路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雷  邱勋  刘欣  王雨婷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App已成为金融科技企业开展数字化营销和线上服务的主渠道,研究金融科技App用户满意度与忠诚度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收集某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企业688位App用户的一手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技术接受模型提出研究假设,估计完整的结构方程,实证检验金融科技App用户满意度与忠诚度的关系,研究发现:感知易用性、信息实用性和营销功能正向显著影响金融科技App用户满意度,而感知有用性、界面亲近性的影响不显著。同时,金融科技App用户满意度会转化为忠诚度。基于此,提出改进App交互设计、提升信息内容质量、完善代销产品准入和风控机制、优化App营销功能、实施全生命周期服务等建议,以期提升金融科技企业数字化营销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用户需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兴国  
作为传统金融产业与现代互联网技术深入融合的产物,金融科技在发展中既面临传统金融风险,也存在底层技术风险。因此,传统金融监管体系难以适应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突出表现为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难以平衡等问题。文章以欧盟金融科技监管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欧盟金融科技监管的法律规范制定、监管体系及监管模式特征与优势。结合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构建了中国金融科技协同监管体系,并分别从金融科技监管框架的建立、金融科技监管手段与法律规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设路径。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祝凌瑶  周丽  柳虎威  
由于政府数字化发展产生大量的政府数据,数据量的增加带来数据质量管理问题,因而建立健全政府数据质量的管控机制是现下数字化政府的当务之急。本文以博弈论为基础,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1和地方政府2三方关于政府数据质量管理问题的演化博弈模型,考察三方在政府数据质量管理问题上的行为及其稳定性分析,运用数值仿真进行模拟,探究博弈系统的演化轨迹及稳定状态。结果发现各地方政府进行政府数据质量管理不能自发达到均衡状态,中央政府参与监督和管理是促进各地方政府有所作为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各地方政府进行政府数据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最后从机制设计角度分析中央政府的参与对各地方政府进行政府数据管理的推进作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