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44)
- 2023(8545)
- 2022(6253)
- 2021(5293)
- 2020(4118)
- 2019(9002)
- 2018(8465)
- 2017(15548)
- 2016(7509)
- 2015(8336)
- 2014(8243)
- 2013(8172)
- 2012(7797)
- 2011(7422)
- 2010(7912)
- 2009(7791)
- 2008(6439)
- 2007(5908)
- 2006(5726)
- 2005(5525)
- 学科
- 济(60120)
- 经济(60090)
- 融(25034)
- 金融(25034)
- 管理(21961)
- 银(21864)
- 银行(21864)
- 行(21339)
- 业(20158)
- 中国(19610)
- 地方(18407)
- 企(16725)
- 企业(16725)
- 方法(14438)
- 业经(13962)
- 数学(13010)
- 数学方法(12973)
- 地方经济(11951)
- 中国金融(11025)
- 制(10960)
- 财(10586)
- 产业(10362)
- 总论(9235)
- 信息(9201)
- 农(9060)
- 信息产业(8750)
- 学(8191)
- 体(8002)
- 农业(6978)
- 务(6746)
- 机构
- 学院(117606)
- 大学(116798)
- 济(64937)
- 经济(63801)
- 研究(43430)
- 管理(41253)
- 中国(40260)
- 理学(34258)
- 理学院(33910)
- 管理学(33548)
- 管理学院(33320)
- 财(29384)
- 京(23188)
- 经济学(23119)
- 财经(23050)
- 中心(21318)
- 科学(20909)
- 经(20802)
- 所(20616)
- 经济学院(20606)
- 研究所(18290)
- 融(17871)
- 金融(17569)
- 江(17510)
- 银(17435)
- 财经大学(17075)
- 银行(16861)
- 行(15808)
- 人民(15761)
- 院(15263)
- 基金
- 项目(70204)
- 科学(55682)
- 研究(55476)
- 基金(51272)
- 家(42738)
- 国家(42374)
- 社会(39338)
- 社会科(37610)
- 社会科学(37600)
- 科学基金(36846)
- 省(26966)
- 基金项目(25643)
- 教育(23291)
- 编号(21957)
- 划(21184)
- 资助(20485)
- 自然(18907)
- 自然科(18455)
- 自然科学(18453)
- 成果(18407)
- 自然科学基金(18120)
- 发(17680)
- 国家社会(17567)
- 重点(15860)
- 济(15608)
- 发展(15586)
- 经济(15471)
- 展(15360)
- 课题(15080)
- 部(15080)
共检索到200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晓芳
数字与普惠的有机结合,改变了普惠金融的行业面貌和经营模式,促进金融服务更广泛、更深入、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提高各类群体的金融可得性,不仅能从整体上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还可通过增加高质量产品供应、激发内需活力,促进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普惠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德尼·波 方晓
中央银行应随时准备协助市场进行必要的转型,以维护和发展一个稳健且具有适应性的欧洲金融生态系统,确保我们的货币和金融体系保持自主我们所处的世界越来越数字化,技术进步之下,新产品与服务不断涌现,既简化又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金融领域亦不例外,创新活动也正在沿着一条历史轨迹,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世界。正如圣艾修伯里(法国作家)在《风、沙和星辰》中写的:"正因完美,故能自掩其存在。"然而,这种由繁向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国梁
利用数字经济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构筑资金池是当前经营行为金融化实践样态的共同指向。实体产业和金融业的界限日益模糊且实体产业资本正规模化地向金融领域蔓延,而以互联网为支撑的各种金融工具则突破了传统金融管制藩篱,经营行为金融化由此呈现双重系统性特征。从生成逻辑来看,经营行为金融化是金融监管体制、金融模式创新、旺盛投资需求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放任其发展将会威胁消费者资金安全、加剧资本无序扩张、强化经济体的空心化,因而急需从法治角度寻求规制经营行为金融化之道。既有规范已经彰显对经营行为金融化的限制导向,但在规范体系、规范对象、规范主体等层面欠缺系统性。通过对“存款”的扩大解释,可以将经营行为金融化纳入《商业银行法》第11条的规制视野。为实现强化监管和鼓励创新的平衡,在引入《商业银行法》第11条的同时要保持规制的适度谦抑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汪晓文 谢美琳 田雨琦
定量分析数字经济与科技金融效率关系,运用SBM模型对2015—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科技金融效率进行测算,并建立Tobit模型对科技金融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剔除环境因素后,大多数地区的科技金融效率下降,并且区域间的差距较大;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数字化程度指数、高技术企业利润额、高技术产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对科技金融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地方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对科技金融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依据结论提出在数字经济下加大对科技金融的支持力度、合理配置科技金融资源、创新人才引进模式、优化风险规避方式、推动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熠 张昕智
技术进步是推动金融业发展与变革、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特别是在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3.0能够优化金融业资源配置方式、创新金融业支付结算业态、提升信息收集与传递效率、优化金融业风险管理模式以及通过“金融乐高”形式为金融业提供全新可能性。同时,金融科技能够通过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产业基础建设来助力我国经济转型。在加强金融科技战略部署、促进金融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要重视金融科技相关风险管理与防控,建立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业监管体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苍舒 沈艳
本文梳理我国新金融业态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并以网络借贷为切入点从规模、所有制、资金净流入3个角度来刻画新金融业态的风险特征,采用VaR、CoVaR、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来识别并测度新业态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经济金融不确定性及舆情的关系。研究发现,出险前网贷平台普遍面临较大的资金流压力,而规模较大、利率异常的平台出险会加大网贷系统风险;网贷行业出险对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不确定性存在溢出效应,而舆情不是网贷平台出险的决定因素。研究表明,应重视新业态风险对正规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和金融不确定性的溢出效应,并建议建立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制度、明确准入机制、大力发展监管科技并实行穿透式监管、加强对风险预警和缓释机制的建设。
关键词:
新金融业态 风险 识别 测度 防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丁灏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并列为涉外金融领域的重点工作。然而,在数字经济时代,跨境金融服务衍生出个人金融信息泄露风险、金融机构业务运营风险、金融服务数据垄断风险和国家宏观经济安全风险,对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国内审慎监管机制和国际金融监管规则带来严峻挑战。为防范跨境金融服务的数据风险,本文提出“国际+国内”“贸易+监管”双层复合型治理路径,即国际协同治理跨境金融服务数据风险,明晰跨境金融服务数据的监管原则、硬化跨境金融服务的数据软法规则。同时,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定、重塑跨境金融服务数据的监管机制,完善跨境金融服务数据的监管手段,增强中国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的法治保障。
关键词:
跨境金融服务 金融服务数据 金融监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伟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迎来全面提速发展期,新兴技术与互联网平台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变革传统金融业态,引领金融数字化转型,促进金融包容性增长。然而,金融科技创新催生了诸多监管挑战,金融发展、金融稳定、金融公平等价值追求难以平衡。着眼于数字经济时代金融发展的特征,金融监管难题的样态与技治主义的破解之道得以显现。数字化的金融创新应配套以新技术为基础的监管制度,从协调数字金融监管职能、完善数字金融征信体系、规范数字金融市场、优化监管沙盒等维度,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技治主义也应符合行政决策和监管的基本原则,把技术和技治主义纳入法治轨道。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初昌雄 周丕娟
全球气候的变化促使世界各国向低碳经济转型,低碳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金融创新。碳金融就是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创新的产物。文章从节能减排项目的资金支持和碳交易及其衍生产品方面,分析了低碳经济背景下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创新活动以及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金融 碳交易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秦荣生
作为新一届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副会长,我将积极参加协会的各项活动,深入内部审计实践调查研究,为内部审计转型和发展献计献策,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内部审计协会的领导人。在此我与广大内审人员分享关于数字经济时代内部审计转型的一些感悟。数字经济时代已不可阻挡地到来了。数字化转型无疑已经成为我国内部审计转型升级的重要关键词,拥抱信息化技术的程度越深,其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就会越高。目前,从内部审计研究和实践看,我国内部审计与国际先进内部审计的差距,已经不再是内部审计程序
关键词:
内部审计 被审计单位 内部审计转型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斐然
当前,中国的数字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并正在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数字经济必将带来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使得传统监管制度与产业政策遗留的老问题更加突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更加不容忽视。面向未来新的商业模式与组织治理、监管环境的变化,内部审计需要积极探索数字化环境下的审计新模式,紧跟客户需求,改变人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斐然
当前,中国的数字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并正在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数字经济必将带来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使得传统监管制度与产业政策遗留的老问题更加突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更加不容忽视。面向未来新的商业模式与组织治理、监管环境的变化,内部审计需要积极探索数字化环境下的审计新模式,紧跟客户需求,改变人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彦明 高梦娇
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数字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动能转换、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的新引擎,以信息化为本质和核心特征的数字经济不仅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更对以信息加工和处理为核心业务的资信评估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直面冲击、迎难而上已成为资信评估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杜宁 赵骏
人类社会如今正快速步入数字经济时代。《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已达38.6%,增速是GDP增速的3倍多。2021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亚钧 雍志强 吴富佳
论文认为当今世界进入全球金融经济时代 ,而不是知识经济时代。现代金融经济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网络化、知识化和信息化的经济形态。在这一时代 ,一国经济发展需要特别关注金融系统的开放、安全与运作效率。
关键词:
世界经济 全球金融经济时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