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76)
2023(11740)
2022(9292)
2021(8206)
2020(6699)
2019(14975)
2018(14946)
2017(28242)
2016(14952)
2015(16980)
2014(17354)
2013(17247)
2012(16146)
2011(15237)
2010(15651)
2009(15204)
2008(14750)
2007(13589)
2006(12597)
2005(11929)
作者
(45744)
(38183)
(38132)
(36444)
(24171)
(17787)
(17302)
(14672)
(14352)
(13579)
(13166)
(12532)
(12451)
(12279)
(11896)
(11878)
(11272)
(11066)
(11044)
(10773)
(9957)
(9293)
(9092)
(8785)
(8748)
(8629)
(8370)
(8243)
(7738)
(7387)
学科
(86298)
经济(86205)
管理(50882)
(42239)
(34854)
企业(34854)
方法(27642)
数学(24401)
数学方法(24141)
中国(22872)
业经(19764)
(19746)
(19380)
地方(18379)
(17168)
(15287)
银行(15273)
(14701)
(14345)
(14013)
金融(14011)
(13606)
地方经济(12846)
(12709)
贸易(12699)
产业(12448)
(12329)
环境(11991)
农业(10908)
体制(10626)
机构
大学(237904)
学院(236066)
(110638)
经济(108406)
管理(87681)
研究(82292)
理学(73590)
理学院(72807)
管理学(71763)
管理学院(71315)
中国(66682)
(55164)
(50217)
科学(44812)
财经(42418)
(40763)
(38136)
中心(37211)
(36335)
经济学(36054)
研究所(35937)
北京(32636)
经济学院(32052)
(31293)
财经大学(31212)
(29599)
(28884)
(28871)
业大(28730)
师范(28629)
基金
项目(143048)
科学(112966)
研究(107666)
基金(104784)
(89706)
国家(89011)
科学基金(76138)
社会(71938)
社会科(68366)
社会科学(68346)
(54096)
基金项目(53803)
教育(48453)
自然(45174)
(45115)
自然科(44026)
自然科学(44017)
自然科学基金(43228)
编号(42941)
资助(42863)
成果(36709)
(32275)
重点(32149)
(31904)
(31643)
国家社会(30741)
课题(30275)
(29233)
教育部(28370)
人文(27725)
期刊
(134796)
经济(134796)
研究(80079)
中国(47698)
(42680)
管理(36599)
学报(31179)
(29493)
金融(29493)
科学(29345)
(28712)
大学(25095)
学学(23552)
经济研究(22964)
财经(22742)
技术(21887)
教育(20384)
(19681)
业经(19570)
农业(18565)
问题(17557)
(14708)
技术经济(13542)
国际(12679)
理论(12564)
统计(11995)
商业(11475)
现代(11063)
实践(10885)
(10885)
共检索到379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雷浩然  
在数字经济时代,仅提高罚款金额可能会增强反垄断法的不确定性,难以实现最优威慑。为此,反垄断罚款制度需要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系统优化,在确保威慑力度的同时提高威慑的透明度。针对如何兼顾反垄断罚款制度威慑性和透明度的问题,可着重从罚款对象和罚款计算方法两个方面着手。在罚款对象方面,可考虑对反垄断语境下“经营者”的概念进行扩张性解释,对个人作为反垄断罚款对象的多重身份进行厘清。在罚款的计算方法方面,遵循确定基础罚款金额、根据从重或从轻因素调整基础罚款金额、检查罚款是否超出最高限额的顺序,对反垄断罚款的计算方法进行重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蓓  
我国社会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时代"向"数字经济时代"转变,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我国原以工业经济为基础建构的反垄断法基础理论及竞争规则提出新的挑战。区别于传统实体企业形态,数字平台以数据、算法、规则等为依托进行线上交易,具有双边市场性、动态发展、高度市场集中、垄断隐蔽性和强制性等特征,这使得数字平台在适用传统反垄断分析工具的过程中面临的困局愈加明显。为此,应结合平台特点分析相关市场、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等传统反垄断规则的适用局限,重新审视反垄断法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基本价值导向,对反垄断规则进行必要调适,以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熊鸿儒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全球范围的反垄断部门都将面临来自数字平台的挑战。过去静态、单向的反垄断分析框架及判断标准很难适用于数字经济时代动态、跨界的平台经济,界定相关市场难度加大,市场支配地位认定困难。面对以掠夺性定价、"二选一"、跨界垄断、平台间并购、算法共谋或歧视等为代表的平台垄断行为,不仅准确判断更加复杂,争议也会更多。在反垄断执法过程中,范围和时机难以抉择、取证难,法律救济不及时,执法队伍建设滞后等挑战也不容忽视。这一系列挑战引发了国际上主要反垄断辖区的高度关注。尽管各国因产业发展及制度差异在规制理念和执法方式上有所差别,但都强调拓展监管思路、创新分析工具和灵活执法,并注重考虑国家利益。现行反垄断法的基本制度仍然适用,但需要及时根据新问题做出适当调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嘉  郝俊淇  
行政罚款是反垄断法预防和制止垄断违法行为的重要法律手段。本文借鉴欧盟竞争法和德国卡特尔法关于确定反垄断行政罚款的方法经验,有助于发现现实中我国反垄断行政罚款制度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目前,我国《反垄断法》有关行政罚款的规定不够量化,罚款数额缺乏细化的计算标准,罚款幅度的裁量因素较为抽象,没收违法所得与罚款之间的关系失调。为解决上述问题,制定《反垄断行政罚款指南》具有迫切的必要性,同时可以考虑废除《反垄断法》关于"销售额1%"的罚款下限规定。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季煦  李雪蓉  林晨  林平  乔晗  
数字经济背景下,新兴互联网平台企业快速崛起,深刻地改变着经济社会的运行方式。在平台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涉及平台竞争与垄断的治理问题日益增多,这让理论界和实务界开始重新审视反垄断问题。反垄断关系到市场公平竞争、企业创新、社会公共利益等诸多方面。本文从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中检索反垄断研究文献,应用描述性统计、关键词共现分析和共被引网络分析等文献计量方法,对反垄断问题的历史、现状与趋势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国内外学者对反垄断已有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学和法学等领域。其中,欧美发达国家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国内反垄断研究发展迅速。(2)早期的反垄断研究关注反垄断在宏观层面的影响,如法律、产业、政策等,后来学者们对垄断行为和反垄断案例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与分析,近年来出现了双边市场理论、市场支配地位、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的研究热点。(3)反垄断研究仍存在困难和挑战。数字经济时代商业模式创新速度快,新兴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使得垄断行为难以被系统地识别、定义与分析,学术研究与政策制度也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本文提出,大数据与反垄断、相关市场界定、平台监管、竞争政策设计与制定等可能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变叶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战略资源,数据的价值提升能力事关一个国家数字经济的竞争力。平台经济的核心要素是数据,其发展存在“二律背反”难题。一方面,大平台企业是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参与全球世界竞争的核心力量,需要大力发展;另一方面,其无序竞争则会促生平台数据垄断,破坏市场竞争秩序,并在消弭竞争的同时抑制创新。因此,发展平台经济,既要保护数据,又要破除数据垄断,以营造市场的公平环境,实现共同富裕。现有法律尚不完善,并不能从根源上规制平台经济无序竞争,需要研究并构建安全屏障下的数据保护、流通、共享与价值增值机制,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全周期联动的“去中心化+中心化”的弱中心化平台经济数据确权、流通、价值增值及监管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帅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公平的竞争政策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全面的反垄断法。当前,我国应建立完善的反垄断制度,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保障消费者选择商品的权利。同时,还要防止跨国公司在我国垄断市场,进行不公平竞争。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曾雄  
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技巨头“垄断”数据,拥有“私权力”,现有的反垄断制度适用不充分。该研究为个人信息保护被纳入反垄断制度构建路径,通过文本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对美欧相关立法与执法实践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本土情况提出对策。将个人信息保护纳入反垄断有两种路径:一是为个人信息保护与市场竞争找到连接点,当企业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个人信息保护而展开竞争时,个人信息保护成为非价格竞争的重要方面;二是将个人信息归为消费者福利的内容,损害个人信息就是损害消费者福利。在规则设计上,建议在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中新增附加不合理的隐私政策这一新型滥用行为,在合并控制审查中增加考虑交易对个人信息保护水平的影响,在禁止垄断协议中新增固定或降低个人信息保护水平的新型垄断协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茂松  曹虹剑  
信息经济时代产业组织的主导形态是呈横向一体化形态,具有合作竞争性质的模块化垄断结构。模块化垄断结构有其独特的表现形态和具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为保护这种高效的可竞争性模块化垄断结构,我们要重视其市场制度与规制制度安排。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于礼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市场反垄断面临着市场支配地位认定困难、相关市场范围界定困难、数字经营者集中审查困难等问题,作为反垄断的辅助性法律如《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等在应对数字反垄断领域也存在法律适用困境。就国外数字反垄断治理的最新进展看,必要设施规则、优势地位滥用规则、跨市场竞争影响滥用规则各有其适用领域及条件,在应对数字市场反垄断治理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规制方式上与传统的反垄断框架并无区别,多是以事后规制为主。欧盟的数字看门人制度有具体的量化认定标准及明确的法律义务限制,结构主义的制度属性及本身违法原则确保数字看门人履行其法律义务,能够在反垄断中起到较好的事先预防效果。我国可通过社会共治、软法治理和特别立法三种模式引入看门人制度,同时强化反垄断的公法治理与私法保护的协同及引入公益诉讼制度。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徐超  李胜利  
反垄断法宽恕制度是查处垄断协议即卡特尔协议的有效政策工具,该制度的内容设计是否合理对查处卡特尔的效果具有关键作用。本文运用古诺模型和供给需求理论分析了宽恕制度产生的原因,运用博弈均衡理论分析了宽恕制度内容的合理性,指出我国《反垄断法》宽恕制度在获得宽恕的条件和民事损害赔偿等方面仍亟需完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世强  
以数字平台作为行业中心整合供需关系并统筹行业发展的平台化趋势,是平台经济的突出表现形式。本文研究指出,平台化呈现出业务综合化和供需广义化特征;平台经济在统计分类上是数字经济重要组成,而各行业数字经济未来都将出现平台化趋势,让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依赖平台化合理推进。得益于我国发达的资本市场、健全的各类基建、巨大的市场需求、有效的政策支持,平台化能够快速布局,为我国经济带来新活力。但因规制未及时更新,平台化通过影响竞争格局催生数字经济治理五类重大难题:加剧数字经济结构失衡、影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损害参与各方福利、威胁创新生态构建、引发国家与信息安全隐患。为此我国反垄断规制工作积极应对,经历了积累准备、实施推进、突出强化三个阶段,能从优化数字行业结构、保障资本市场稳定、助力共同富裕建设、完善数字创新生态、规避国家安全风险五个方面做出显著贡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勇  刘燕南  
我国《反垄断法》及相关配套法规均没有为行政机关针对垄断违法行为实施行政罚款制定明确的实施细则,在实践中主要依靠行政执法机关自由裁量。而在欧盟和美国,对于垄断违法行为的罚款(罚金)都有一套完整的评估和计算方法。本文借鉴欧美经验,提出通过制定实施细则等方式对我国反垄断行政罚款的计算做出更为明确具体的规定,使之更加完善和更具可操作性。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传凯  
数字经济领域的大型企业针对初创企业发起的扼杀性并购已成为我国反垄断学界与业界关注的重点。该类并购直接遏制了初创企业的发展,消除了大型企业的竞争威胁,加剧了其他企业与大型企业之间的差距,阻碍了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即使可被界定为经营者集中,扼杀性并购依旧难以通过现行制度予以回应。一方面,现行经营者集中事前申报标准难以应对扼杀性并购;另一方面,在现行实质审查标准下,执法机构主要分析扼杀性并购对创新的影响,经营者集中制度如何实现对创新因素的分析仍须进一步明确。为应对扼杀性并购,《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应专门增设回应该类并购的事前申报标准;《经营者集中审查规定》应当明确执法机构分析集中对创新造成影响所依托的主要因素,并确立经营者通过创新进行抗辩的相关制度;执法机构还可针对超级平台企业设置“特别名单”制度,以强化对该类企业扼杀性并购的申报与审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军  吴玉岭  
反垄断法通过阻却垄断行为,保护竞争机制,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最终指向增进民众福祉,捍卫消费者福利——让消费者"以最少的支出购买到数量最多、质量最优的商品,获得最满意的服务。"文章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提高经济效率的角度出发,阐明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