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05)
- 2023(11853)
- 2022(8991)
- 2021(7662)
- 2020(6184)
- 2019(13480)
- 2018(13149)
- 2017(24405)
- 2016(12447)
- 2015(13773)
- 2014(13587)
- 2013(13790)
- 2012(12751)
- 2011(11367)
- 2010(11932)
- 2009(11324)
- 2008(11219)
- 2007(10414)
- 2006(9550)
- 2005(9215)
- 学科
- 济(89235)
- 经济(89154)
- 业(72505)
- 企(68527)
- 企业(68527)
- 管理(57236)
- 业经(31767)
- 方法(27227)
- 财(23024)
- 农(22198)
- 数学(19425)
- 数学方法(19361)
- 地方(18996)
- 务(17665)
- 财务(17660)
- 财务管理(17648)
- 中国(17416)
- 农业(17244)
- 企业财务(16686)
- 技术(15623)
- 策(14525)
- 制(13978)
- 和(13619)
- 划(13416)
- 体(12591)
- 理论(12239)
- 地方经济(12169)
- 企业经济(12017)
- 产业(11614)
- 经营(11128)
- 机构
- 学院(199319)
- 大学(192404)
- 济(100585)
- 经济(99106)
- 管理(81986)
- 理学(69331)
- 理学院(68724)
- 管理学(68217)
- 管理学院(67816)
- 研究(63805)
- 中国(52020)
- 财(45286)
- 京(38879)
- 财经(35328)
- 科学(32718)
- 经(31956)
- 江(31809)
- 经济学(31679)
- 所(30782)
- 中心(28648)
- 经济学院(28264)
- 农(27786)
- 研究所(27012)
- 财经大学(25610)
- 商学(24914)
- 商学院(24659)
- 州(24613)
- 北京(24472)
- 业大(23032)
- 经济管理(22889)
- 基金
- 项目(120317)
- 科学(97749)
- 研究(93365)
- 基金(89062)
- 家(74595)
- 国家(73868)
- 科学基金(66486)
- 社会(64860)
- 社会科(61674)
- 社会科学(61659)
- 省(47764)
- 基金项目(46117)
- 教育(39999)
- 自然(38587)
- 自然科(37758)
- 自然科学(37749)
- 自然科学基金(37166)
- 划(36993)
- 编号(36665)
- 资助(34607)
- 业(30540)
- 成果(28745)
- 创(28686)
- 国家社会(28049)
- 发(27952)
- 重点(26325)
- 部(26155)
- 创新(25822)
- 制(25343)
- 课题(24447)
- 期刊
- 济(126470)
- 经济(126470)
- 研究(63551)
- 财(39407)
- 管理(39068)
- 中国(38298)
- 农(27044)
- 科学(22473)
- 技术(21088)
- 经济研究(20960)
- 业经(20869)
- 学报(20420)
- 融(19560)
- 金融(19560)
- 财经(19421)
- 农业(18629)
- 大学(17177)
- 经(17093)
- 学学(16502)
- 问题(15324)
- 技术经济(14889)
- 教育(12964)
- 世界(12564)
- 业(12316)
- 贸(12016)
- 商业(11346)
- 现代(11276)
- 经济管理(11215)
- 财会(10648)
- 国际(10421)
共检索到318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朱太辉 林思涵 张晓晨
在数字化快速推进的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需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实现发展共享方面的关键作用。聚焦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两大发展战略的内在联系,立足高质量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的新内涵,将数字经济的三大核心支柱数据要素、数字技术、数字平台统一到经典的索罗增长模型中,较为系统地分析数字经济、数字平台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的作用机制和实现路径,研究表明,数字经济从数据要素投入、释放科技效力和改进要素配比三个方面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强化了共同富裕的增长基础;数字化赋能产业发展、政府治理、基础设施过程中所产生的网络效应,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升了共同富裕的共享效应;具有实体性、科技性、生态普惠性和网络外部性的“新型平台企业”在促进共同富裕、优化资源配置上具有突出作用,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主体。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数字经济 平台企业 数据要素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孝成 吕康银 陈思
数字经济发展是企业参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上市企业数据,使用从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等维度测度的企业共同富裕水平,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共同富裕的影响效果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促进企业共同富裕,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企业、制造业企业、国有企业的共同富裕水平;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劳动错配降低效应、人力资本升级效应和生产率提升效应影响企业共同富裕;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数字经济驱动下,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企业参与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途径。本文明确了企业在参与实现共同富裕中的角色,从微观企业层面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可以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针对性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健
中国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践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力量,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国有经济不仅具有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属性,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可持续性保障,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具有以国有经济等公有制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历史传承。但是其在实践中也会遇到国有经济在筑牢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方面还存在有待提升的空间、国有经济收益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存在需要完善的空间等难点。针对这些难点,提出如下化解方案:一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筑牢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二是构建国有经济收益惠及于民的共建共享共同体,促进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三是构建国有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外环境维护共同体,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环境保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葛林羽 安同良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农村农民共同富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探讨数字经济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作用机理,研究认为,虽然我国已经取得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胜利,但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可以通过变革农村产业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等方式,推动农村农民共同富裕。同时强调了政府在推动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村农民 共同富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文珂 张琳雪 万立全 张国献
作为新经济形态的数字经济,通过产业数字化赋能乡村经济增长“做大蛋糕”,基于收入分配平等化“分好蛋糕”,使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建共享。当前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共同富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数字技术与数字金融的约束、数字人才与数字素养的局限性、数字鸿沟与数字统治的显现、数据效应与数字红利的偏向。其制约机制在于:数字设施与产业弱质制约数字赋能、认知差异与技能异化制约共享能力、低度融合与数字转型弱化共富基础、制度缺位与保障低弱抑制共富追求。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共同富裕的优化路径在于:完善数字设施,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共同富裕提供硬件支撑;发展数字经济,为乡村振兴和促进乡村共同富裕提供经济基础;培育数字人才,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共同富裕提供智力保障;加强就业帮扶,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共同富裕提供人力支持;注重分配公平,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共同富裕提供原则遵循;推动均等服务,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共同富裕提供社会条件。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赋能 乡村振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炳辉
实现共同富裕需遵循均衡共享原则,解决普遍增长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而数字经济凭借共享性和高技术性优势,有益于增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能力,助力共同富裕稳步推进。立足于基础、均衡、共享、包容四个维度,对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从乡村数字基建布局滞后、收入分配“马太效应”风险拉高、高龄群体“数字鸿沟”问题凸显、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滞缓层面揭示数字经济驱动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为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应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构建高质量发展模式;以均衡式发展为基点,推动区域、城乡与收入社会变革;以共享式发展为追求,推进全体居民成果共享;以可持续发展为旨归,打造数字生态共融圈,促进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融合共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泽红 郭劲廷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是我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发展数字经济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逻辑一致性。首先,共同富裕应依靠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以数字技术创新为起点,数据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这种生产方式的革新伴随着劳动者人力资本积累,价值链分工的深化进一步构筑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为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其次,数字化流通过程以数字平台为节点,推动生产组织方式从个别企业的断续生产演化到工业互联网产业网链的连续生产,在加速商品价值实现的同时降低了流通费用,有力推动经济迈向高水平循环,增益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但数字经济发展也将产生平台垄断、数字鸿沟等新问题,对推进共同富裕带来不利影响,要因势利导,以最大化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整体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炳辉
实现共同富裕需遵循均衡共享原则,解决普遍增长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而数字经济凭借共享性和高技术性优势,有益于增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能力,助力共同富裕稳步推进。立足于基础、均衡、共享、包容四个维度,对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从乡村数字基建布局滞后、收入分配“马太效应”风险拉高、高龄群体“数字鸿沟”问题凸显、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滞缓层面揭示数字经济驱动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为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应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构建高质量发展模式;以均衡式发展为基点,推动区域、城乡与收入社会变革;以共享式发展为追求,推进全体居民成果共享;以可持续发展为旨归,打造数字生态共融圈,促进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融合共建。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海舰 李真真
发展数字经济与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高度一致性。数字经济可从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两方面促进共同富裕。从价值创造来看,数字经济具有渗透性、赋能性、替代性、创新性、双高性的特点,可通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数字化治理等路径加速价值创造,具有速度经济、精准经济、网络经济、预期经济、尾部经济、全时经济、空间经济、零工经济、共享经济、生态经济等若干效应;从价值分配来看,数字经济具有平等性、普惠性、免费性、共生性、透明性的特点,可通过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金融、在线文化、在线政务等路径优化价值分配,具有促进公共服务供给、促进乡村富裕、促进精神富裕等特殊作用。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存在数据垄断、算法操纵、就业替代、数字鸿沟等问题。为此,要在充分认识各类问题的基础上,制定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相关策略:一是加速数字经济价值创造,包括统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构建数据授权运营体系、拓展数据应用场景领域、规范数字平台企业发展、打造数字经济生态体系;二是优化数字经济价值分配,包括运用共有共建共享共治理论指导、完善数字经济三次分配制度体系、构建数字时代政府市场全新规则、健全合规可信安全平等治理制度。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价值创造 价值分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蒋永穆 亢勇杰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数字经济是全球发展的未来趋向,二者都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主题,具有强烈的互动耦合性。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升社会生产效率、拓宽发展渠道、加快产业绿色转型、优化市场运行机制、丰富个体社会生活促进共同富裕。但同时也应看到,在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数字经济必然要追求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进而在多个维度给社会发展带来潜在风险和挑战。因此,要在充分研判各类风险的基础上,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深化数字经济质量变革、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打造高效节能产业模式、构建包容互信数字生态、营建自由普惠数字生活,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稳步实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任福兵 郭倩蓉
流量经济是数字时代催生的新兴经济模式,对实现共同富裕作用重大。纵观理论、实践和价值三个维度,助力生产力发展是流量经济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的物质基础、运用数字赋能是流量经济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的新质生产力、以人民为中心是流量经济为实现共同富裕遵循的价值追求。当前,流量经济凭借巨大的发展基数和潜力,为促进经济复苏以及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发展动能,但也面临着发展主体联动不足、营商环境尚需优化、运营模式后备力不足、创新发展动力不足等现实挑战。因此,实现流量经济助力共同富裕持续向好发展,要着力从主体共生、平台共建、载体共享、发展共荣四个方面夯实举措。
关键词:
流量经济 共同富裕 数字经济 新质生产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媛 许萌 徐慧杰
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呼吁企业在促进共同富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政策背景下,民营企业参与促进共同富裕已成为我国政产学研界的重要议题。本文围绕该话题,运用可视化统计工具,通过绘制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发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落在机理、作用与路径三方面,后文以此为依据,对民营企业促进共同富裕的中外文献进行综述。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参与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是创造财富、分配财富和履行社会责任,已有文献从理论逻辑、哲学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四个方面总结民营企业参与促进共同富裕的机理,相关路径包括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等五大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素兰 范芹
现阶段,中国进入共同富裕恰好与数字经济时代相吻合,意味着数字经济将成为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依托力量。数字经济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早日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助力全面富裕;数字经济能够拓宽就业渠道,助力全民富裕;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均衡式发展,助力共建共富。但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在部分领域又对共同富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效果有差异、数字经济对就业存在一定冲击、“数字鸿沟”依然存在这些风险和挑战同样值得重视和深思。因此,通过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就业帮扶、努力消除“数字鸿沟”等途径迈向更高质量的共同富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恒 郭梦恬
当前,我国已实现9899万贫困人口绝对脱贫,正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大踏步迈进。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5G技术的广泛应用,“零工经济”通过算法更加高效地匹配供需,由此创造了更多的工作岗位,增加了零工人员的收入水平。尤其是近几年疫情期间,依托互联网发展起来的“零工经济”异军突起,在稳定就业和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零工经济”在释放增长潜能、稳定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效果显著,但也存在劳动保障不健全、议价能力较弱等问题。在提高收入(做大“蛋糕”)、收入分配(分好“蛋糕”)方面,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和收入再分配理论,为“零工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径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零工经济 共同富裕 收入再分配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徐志向 罗冬霞
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表明,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首要前提是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本身存在社会使用形式的差别,只有社会主义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人工智能作为以精准性和通融性为典型特征的战略性技术,对劳动过程、劳动就业、劳动者自身发展以及劳动收入产生了深刻影响,既通过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与促进劳动解放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技术基础,同时由于资本替代劳动潜力的释放也存在引致收入不平等加剧的内在风险。新时代背景下,要依靠人工智能技术,在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更加充分高质量就业,不断完善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分配制度,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劳动就业 收入分配 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