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13)
2023(14637)
2022(11761)
2021(10500)
2020(8661)
2019(19237)
2018(18540)
2017(35571)
2016(18249)
2015(20056)
2014(19636)
2013(19149)
2012(17296)
2011(15539)
2010(15285)
2009(13762)
2008(12856)
2007(10845)
2006(9538)
2005(8323)
作者
(48312)
(40689)
(40548)
(38737)
(25737)
(19241)
(18475)
(15793)
(15474)
(14115)
(14064)
(13666)
(12622)
(12571)
(12530)
(12311)
(12188)
(11646)
(11538)
(11503)
(10075)
(9568)
(9549)
(9482)
(9296)
(9192)
(8582)
(8265)
(7933)
(7920)
学科
(97952)
经济(97881)
管理(54817)
(48714)
(40472)
企业(40472)
方法(37288)
数学(33670)
数学方法(33292)
(23733)
地方(22241)
(21732)
中国(21283)
业经(20471)
税收(20286)
(20116)
(19635)
(15316)
地方经济(14536)
农业(13729)
(13642)
财务(13607)
财务管理(13584)
环境(13402)
(13227)
企业财务(12966)
产业(12886)
(12798)
贸易(12792)
(12611)
机构
学院(256540)
大学(255872)
(118222)
经济(116188)
管理(102531)
理学(89412)
理学院(88523)
管理学(87191)
管理学院(86676)
研究(82484)
中国(62119)
(56963)
(50373)
科学(46041)
财经(45036)
(41053)
经济学(38543)
中心(38503)
(37949)
(36248)
经济学院(34637)
研究所(34116)
财经大学(33596)
业大(31880)
(31612)
师范(31371)
北京(30856)
(30747)
(30294)
(28433)
基金
项目(178015)
科学(143609)
研究(133502)
基金(133162)
(114289)
国家(113432)
科学基金(100098)
社会(90681)
社会科(86343)
社会科学(86322)
基金项目(69962)
(67692)
自然(61261)
教育(60073)
自然科(59904)
自然科学(59894)
自然科学基金(58815)
(56606)
编号(53390)
资助(52375)
成果(42183)
(39883)
重点(39783)
国家社会(39528)
(39315)
(37830)
教育部(35496)
创新(35471)
人文(35303)
(34852)
期刊
(127252)
经济(127252)
研究(79785)
(43913)
中国(41337)
管理(37382)
学报(32510)
科学(31126)
(26779)
大学(25992)
学学(24677)
技术(23365)
经济研究(22598)
财经(22143)
(20446)
金融(20446)
教育(20033)
(19139)
业经(18934)
农业(18364)
(16101)
问题(16093)
(15757)
税务(13997)
技术经济(13745)
统计(13216)
(12231)
(12168)
商业(11481)
理论(11431)
共检索到373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蕊  李佩璇  
数字经济因其虚拟性、非中介化、崭新的价值创造模式等特点与传统税收治理体系不适配,使得区域税收分配失衡问题日益凸显,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愈发扩大,这不仅与共同富裕的时代要求背道而驰,而且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如何应对数字经济带来的挑战成为国内税收法律治理难题。综观域外,同为数字大国的美国率先探索各州税收利益衡平,Wayfair案及各州立法尝试为我国国内税收治理提供参考范式。回观国内,税权纵向配置作为决定税收分配体系的关键因素,是数字经济税收法律治理的核心。文章通过厘清数字经济时代税权纵向配置因何导致区域税收失衡,借鉴美国经验,试图构建与国内数字经济发展相适配的税权纵向配置体系,以发挥其矫正功能,实现区域数字经济税收分配纠偏,促进数字经济有序发展。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肖建华  
目前,我国的税权配置还存在诸如收入权的配置缺乏法律基础、税收立法权配置不合理及国、地税征收机构权力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本文认为,要在具体区分税权权束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地方税权,同时也要警惕地方税权被滥用,并进一步对如何合理配置纵向税权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蓉  周川力  
在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下,税权在不同级同类部门间的配置呈现不平衡态势。在减税降费的背景下,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收支矛盾加剧。本文根据我国税权纵向配置存在的问题,如税权与事权不匹配、财政收支缺口扩大、财政自主度低等,提出优化我国税权纵向配置的三个关键点:第一,上级政府能够对下级政府的税收收入实行有效监督;第二,各级政府税权与支出责任要相匹配;第三,居民对公共产品供给的需求和偏好得到充分满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绮爽  王宝顺  
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但其价值归属模糊、跨区域即时交易的特征对我国现行税收分配格局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从增值税的角度,利用2007年至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区域横向税收分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扩大了增值税的区域间税收差距,采用工具变量检验了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数字经济通过加深地区之间的税收与税源背离,加剧了地区间横向税收分配失衡。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所属的不同要素对区域间横向税收分配失衡的影响也有显著差异,其中虚拟程度越高的要素作用越大。本文为数字经济对我国横向税收分配的影响相关研究提供了实证证据,为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税制改革提供了依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金秀  
现有研究成果以全国各地均质性为暗含的假设前提,关注产业间以及税种间的税负差异,而地区间税负差异几乎成为主流研究的盲点。我国按产业升级导向设计的现行税制和分税体制具有合理性,但在各地既有产业结构下,加大了地区间财税收入的差异,导致区域间财政经济失衡、各地间税负不公,地区税收和税负错位,从制度上阻碍了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本文基于我国三大地区的产业结构,拟破解税制导向的悖论,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明  毛捷  杨志勇  
政府间横向竞争虽能解释中国经济成功转型背后的逻辑,但其效应却与中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的上升矛盾。在此背景下,政府间纵向竞争被纳入研究的视野。经典文献认为,当上、下级政府围绕共同税基展开竞争时,由于公共池塘效应的存在,均衡税率会走高。但中国的税权配置与标准的财政联邦制有很大差别,因此纵向竞争能否纠正横向竞争引发的逐次均衡,有待检验。假定中央政府掌握调整名义税率及税收分成比例的权力,本文从微观视角研究发现,纵向竞争未必能纠正逐次均衡结果,其效应与税权配置挂钩,实证检验证实了上述发现。通过对基准模型的拓展,本文最后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收入占比呈U型变化的原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杨  徐少华  杜剑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型经济形态。通过分析2011—2019年我国各省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与对应税收可以发现,我国区域税收与税源背离仍然存在。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税收与税源的背离通过侵蚀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和税收管辖权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基于此,应矫正税收与税源背离,以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旭东   沈利芸   秦文晋  
数字经济是引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的现实选择。本文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构造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考察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提升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这一效应在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处于区域外围、转移支付规模庞大的城市更加明显。其中,地方财政纵向失衡的降低是重要路径。然而,从地方治理层级的内部来看,尽管数字经济降低了省级财政纵向失衡,但省以下政府仍然存在财政收支分权不相匹配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将机器学习算法与传统因果推断结合,基于政府间财政关系视角探究了数字经济促进包容性增长的制度成因,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促进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国强  
税收立法权包括税种设置权、税负确定权与特别减免权三个级次。根据税收立法权的内容,可将税收立法权的纵向配置分为集权与分权两种基本模式,并将集权模式分为高度集权、中度集权与低度集权三种具体型式,将分权模式分为高度分权、中度分权与低度分权三种具体型式。税收立法权的基本模式取决于国家结构;集权模式的具体型式与分权模式的具体型式取决于地区差异与地区政策。根据国家结构,中国税收立法权的纵向配置应当实行集权模式。根据地区差异与地区政策,中国税收立法权的纵向配置应当实行低度集权型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俏彬  
数字经济正呼啸而来,并对已有的税收理论和制度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从"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这一论断出发,试图探寻和发现生产要素影响和决定税收制度的主要作用机制,并以此前瞻数字经济时代税收制度的可能样貌。任何时代都有一个相对处于中心地位的主体要素,该主体要素参与价值创造的过程在很大程度决定了同时代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果,也决定了税收将如何参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简言之,主体要素将从主体税种、课税对象、纳税人、税收征管、税收分享等多个方面塑造税收制度的基本形态。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数字经济时代的税收制度框架进行了前瞻式的勾勒和描画。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郭心洁  张博  高立群  
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带来经济运行方式的变更,导致基于传统经济制定的现行国际税收规则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本文将挑战区分为两类,一类源自数字化产品本身,一类源自数字化手段和方法。在分析上述两类挑战的基础上,参考OECD专家组提出的建议,以实例为引导,从所得税、增值税和税收征管角度对数字经济时代的中国税收政策及其实施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谢永清  
新经济的出现和发展 ,给整个经济的发展与稳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税务部门必须进行管理创新 ,从知识型税务管理、数字化管理及人本管理等三个方面采取对策 ,以适应新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继军  
从人口年龄结构视角解读全球经济失衡的成因,认为"人口红利"型国家往往引发贸易盈余,"人口负债"型国家多数对应着贸易赤字;人口结构所引起的经济失衡是不同国家、不同代际之间相互调配资源的产物,它使得资源在更广阔的时空中得以优化配置,是经济效率的一种体现;由于人口年龄结构长期中收敛于稳态,因而一国不可能永久性地陷入失衡。此外,针对我国人口老年化以及刘易斯拐点的逼近,应从人口出生率、人口退休年龄、国际移民政策和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平滑人口年龄结构,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由"竞次"向"竞优"转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秦甄  谢璐华  郭娟娟  
正确厘清财政体制纵向失衡、地方政府的税收努力和地方税收超额负担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优化我国新型央地财政关系、推动国家税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构建一个包含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生产函数模型和机理分析框架,试图从理论层面系统探析财政体制纵向失衡对地方的税收超额负担的影响效应与作用路径。同时,借助了我国31个省份2008年—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模型考察财政体制纵向失衡、税收努力程度和税收超额负担三者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在财政体制纵向失衡影响税收超额负担过程中存在税收努力程度的阈值效应,随着地方政府的税收努力程度的不断提升,财政体制纵向失衡的持续减轻会不断加重地方的税收超额负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