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63)
2023(12791)
2022(10115)
2021(8839)
2020(7335)
2019(16110)
2018(15604)
2017(28888)
2016(15117)
2015(16738)
2014(16616)
2013(15980)
2012(15077)
2011(13973)
2010(14186)
2009(13583)
2008(13294)
2007(12138)
2006(11162)
2005(10649)
作者
(43380)
(36433)
(36098)
(34585)
(23103)
(16953)
(16536)
(13948)
(13898)
(12768)
(12659)
(12049)
(11647)
(11484)
(11352)
(11270)
(10674)
(10497)
(10441)
(10095)
(9135)
(8664)
(8592)
(8357)
(8336)
(8234)
(7871)
(7643)
(7182)
(7010)
学科
(83024)
经济(82924)
管理(52049)
(46440)
(37627)
企业(37627)
方法(26107)
数学(22621)
数学方法(22428)
中国(21522)
业经(20060)
(19630)
(19353)
地方(18262)
(17397)
(14966)
银行(14959)
(14332)
(14239)
金融(14236)
(13821)
(13018)
地方经济(12531)
产业(11874)
(11734)
贸易(11728)
农业(11549)
(11549)
财务(11525)
财务管理(11497)
机构
大学(228763)
学院(227105)
(105964)
经济(103921)
管理(88014)
研究(77212)
理学(74144)
理学院(73384)
管理学(72372)
管理学院(71921)
中国(63665)
(53272)
(46769)
财经(41139)
科学(40810)
(37191)
(36556)
中心(35990)
经济学(34625)
(34608)
研究所(32340)
经济学院(30763)
财经大学(30587)
北京(29762)
(28586)
(27822)
(27795)
师范(27592)
(27386)
业大(26305)
基金
项目(144199)
科学(115731)
研究(109690)
基金(107760)
(91724)
国家(90992)
科学基金(79651)
社会(75673)
社会科(71717)
社会科学(71698)
基金项目(55440)
(53857)
教育(49060)
自然(47044)
自然科(45973)
自然科学(45964)
自然科学基金(45176)
(44675)
编号(43479)
资助(42835)
成果(36662)
(33567)
国家社会(32823)
(32708)
重点(32218)
(30723)
课题(29837)
(29755)
教育部(29355)
人文(28756)
期刊
(127287)
经济(127287)
研究(76104)
中国(47453)
(41751)
管理(35320)
(29246)
金融(29246)
学报(28863)
科学(28276)
(27248)
大学(23704)
学学(22365)
财经(21935)
经济研究(21237)
教育(19716)
技术(19397)
(18848)
业经(18123)
农业(17497)
问题(15551)
技术经济(12522)
(12304)
世界(11267)
统计(11239)
理论(11211)
国际(10727)
(10491)
现代(10397)
图书(10180)
共检索到360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亚宁  
保险是数字经济时代之网络安全治理的重要制度工具。网络安全风险的广泛性和严重性、传统企业保险在保障网络安全风险上的内在不足,以及网络安全保险在网络安全风险管理方面的独特优势,决定了应当发展用于网络安全治理的网络安全保险。但制度模式及承保范围的不明确,以及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网络安全保险未来的发展。对此,可从三个方面构建应对之道:其一,网络安全保险不仅适用于企业也适用于政府机关等公共机构,针对公共机构和某些重要企业应当实行网络安全强制责任保险,且政府应当在保险信息获取和赔付能力强化以及网络安全法规完善等方面履行相应职责;其二,网络安全保险的保险标的为被保险人因网络安全受损而遭受的经济损失,过失及意外所致的损失应当属于承保范围,罚款则应被排除在外;其三,对于逆向选择、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之难题,应当通过保险法上的规范机制和保险业中的实践机制综合予以应对。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金成  莫赐聪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在其快速发展中也暴露出各种网络安全风险。网络风险呈现出频繁性、隐蔽性以及高度破坏性特点,给数字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隐患。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将网络安全列为营造良好数字经济生态的重要一环。本文分析了数字经济时代的网络安全风险、网络安全保险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网络安全保险市场的发展机遇、存在的问题,挖掘了国外网络安全保险的先进发展经验,并从保险公司、网络安全企业以及政府监管部门三方面,提出了网络安全保险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化解网络安全保险风险,促进我国数字经济的良性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金成  莫赐聪  
我国始终坚持数字经济发展与安全的良性互动,而日益严峻的网络风险对现有数字经济体系形成巨大威胁。单纯依靠市场治理难以解决网络风险问题,亟需建立公共治理与私人治理相结合的网络风险分散机制框架,以应对不断演变的网络风险格局。本文在剖析网络安全保险角色定位及供需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数字经济时代横纵结合的多层级网络风险分散机制整体框架,并进一步分析其实施环境与实施方案,以期解决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安全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娜娜   涂永前  
<正>随着全球范围内的数字经济持续发展,相伴而生的网络安全问题日趋明显。网络安全保险亦称网络安全责任保险,是将风险后果转嫁给另一方来减轻风险成本的商业行为,也可以通俗地认为网络安全保险是以投保人信息资产安全为保险标的的保险产品,主要承担因网络安全事件所引发的各类损失的赔偿责任,包括数据泄露、业务运营中断、网络基础设施的破坏等情形。网络安全保险的经济损失补偿机制主要体现在其可以补偿被保险人自身因网络管理失当、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网络安全事件所产生的相关费用,如数字资产损失及经营损失价值评估、调查取证费用等。
关键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丁灏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并列为涉外金融领域的重点工作。然而,在数字经济时代,跨境金融服务衍生出个人金融信息泄露风险、金融机构业务运营风险、金融服务数据垄断风险和国家宏观经济安全风险,对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国内审慎监管机制和国际金融监管规则带来严峻挑战。为防范跨境金融服务的数据风险,本文提出“国际+国内”“贸易+监管”双层复合型治理路径,即国际协同治理跨境金融服务数据风险,明晰跨境金融服务数据的监管原则、硬化跨境金融服务的数据软法规则。同时,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定、重塑跨境金融服务数据的监管机制,完善跨境金融服务数据的监管手段,增强中国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的法治保障。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永坡  王琦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劳动者工作搜寻渠道发生了极大变革。基于数字经济时代工作搜寻模式变革、网络招聘发展及其内在逻辑分析,运用2019年的微观调查数据,验证了网络招聘政策对劳动者工作搜寻渠道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1)工作渠道的多样化体现为岗位信息投放方式、劳动力供需信息传递方式以及求职者与企业沟通方式的多样化,推动变革的内在动力主要是数字经济新政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劳动者素质普遍提升和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分割。(2)网络招聘政策对劳动者工作搜寻渠道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政策效应在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领域都非常显著;相比非国有部门,网络招聘政策对国有部门的影响更为显著,说明国有部门的政策执行力更强。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劳动力求职特别是与网络招聘相关的法律制度,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就业公共服务质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艺能  
在人工智能领域,道德风险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从技术风险维度来看,产生道德风险的因素主要是算法黑箱、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张力、人类风险认知和反应能力的局限性。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认识,发现它存在着伦理关系失调、道德规范失控、道德价值失调、道德行为异化等危险形态。在道德风险产生的基础上,建立协同治理环境,健全合作机制,实现合作治理,这是控制人工智能技术道德风险的现实途径,可以促进人工智能技术更好为人类服务,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此,本文就数字经济时代的人工智能伦理风险及其治理应对策略进行研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雷浩然  
在数字经济时代,仅提高罚款金额可能会增强反垄断法的不确定性,难以实现最优威慑。为此,反垄断罚款制度需要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系统优化,在确保威慑力度的同时提高威慑的透明度。针对如何兼顾反垄断罚款制度威慑性和透明度的问题,可着重从罚款对象和罚款计算方法两个方面着手。在罚款对象方面,可考虑对反垄断语境下“经营者”的概念进行扩张性解释,对个人作为反垄断罚款对象的多重身份进行厘清。在罚款的计算方法方面,遵循确定基础罚款金额、根据从重或从轻因素调整基础罚款金额、检查罚款是否超出最高限额的顺序,对反垄断罚款的计算方法进行重塑。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彭伟斌  
在知识社会,由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个人与企业的生产活动、经济活动以及其他社会活动,都需要更多地依赖于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合作与协同成为社会的主要工作模式,网络成为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交流的便捷工具。它的形成大大消除了知识应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志平  
现代学徒制建设离不开企业的参与,推动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是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然而,在当前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中,仍然面临着诸多的制度障碍,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参与,如缺乏可信承诺制度,导致企业的培养产权难以保障、校企合作政策供给失衡、缺乏制度化的双赢机制等。为了纾解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淤积,打造良好的校企合作育人生态,应加快建立现代学徒培养的产权制度,推动校企合作的法规制度建设,构建校企合作的双赢机制,制定明晰的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师傅的积极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连和  
在重新定义金融制度和金融制度变迁的基础上,总结金融制度变迁的一般逻辑规律,得出我国现阶段金融制度变革滞后于经济制度变革一个阶段的结论,并提出选择激进方式确立前知识经济金融制度是其解决之道。确立知识经济金融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加快经济转型、深化金融改革、完善外部环境三个大层面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实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本云   许春燕   李海峰  
知识经济时代,面对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我国企业若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进行管理创新.而管理制度的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基础。本文试图从管理制度创新的内涵进行分析,提出管理制度创新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重要环节和实现管理制度创新应采取的有关措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述磊  刘翠花  
本文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互联网使用、社会网络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及其传导渠道,并对不同年龄段群体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使用和社会网络能够显著提升劳动者就业质量。互联网使用不仅直接正向影响就业质量,而且还可以通过社会网络的增强作用,间接提升就业质量。运用工具变量,纳入遗漏变量和替换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传导渠道结果显示,互联网使用有助于拓宽劳动者信息渠道和提高教育工作匹配度,进而提升就业质量。不同年龄段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互联网使用对不同年龄段群体就业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效应。因此,应进一步扩大互联网普及率,注重提升劳动者互联网使用技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宽劳动者社会网络,以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铭豪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来临,保险消费者对保险中介的服务与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保险中介行业仍维持传统的运营与销售模式。本文首先基于行业数据,分析得出我国的保险中介行业存在从业人员急剧下滑、从业人员素质总体偏低、营销模式粗放化、数字化基础薄弱等痛点,接着分析指出运用新兴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此外,本文以保险中介行业的现存问题为基础,从保险中介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两大维度出发,分析我国保险中介行业的外部环境,并结合新兴科技的优势,从营销展业、保险中介人员监管、企业内部经营流程、保险产品应用场景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赋能保险中介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吕新民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 ,计算机审计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网络审计 ,本文从网络审计的特征和网络审计的模式两个方面对网络环境下的网络审计进行论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