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27)
2023(17788)
2022(15006)
2021(13729)
2020(11361)
2019(25965)
2018(25864)
2017(49850)
2016(26992)
2015(30766)
2014(31266)
2013(31039)
2012(28957)
2011(26443)
2010(26750)
2009(24909)
2008(24344)
2007(22045)
2006(19416)
2005(17019)
作者
(81245)
(68243)
(67787)
(64720)
(43202)
(32689)
(30848)
(26803)
(25636)
(24272)
(23008)
(23000)
(21553)
(21496)
(21013)
(20864)
(20640)
(19989)
(19509)
(19307)
(16994)
(16860)
(16403)
(15490)
(15430)
(15171)
(15067)
(14981)
(13887)
(13511)
学科
(130185)
经济(130067)
管理(74781)
(73319)
(57202)
企业(57202)
方法(52803)
数学(46205)
数学方法(45755)
(39465)
中国(31634)
业经(30073)
地方(29006)
(27791)
(26687)
农业(26129)
(21316)
(20509)
贸易(20498)
(19794)
(17934)
环境(17761)
(17748)
理论(17738)
银行(17693)
(17281)
金融(17277)
(16907)
(16228)
财务(16156)
机构
学院(400851)
大学(400672)
(166419)
经济(162744)
管理(155775)
研究(137771)
理学(134472)
理学院(132944)
管理学(130701)
管理学院(129978)
中国(101691)
科学(85695)
(84865)
(73102)
(70829)
(70420)
研究所(64227)
中心(62487)
业大(61421)
(59769)
财经(58438)
农业(54683)
北京(53743)
(53635)
师范(53168)
(52843)
经济学(50390)
(49212)
(48167)
经济学院(45258)
基金
项目(269042)
科学(209798)
研究(197964)
基金(192621)
(167199)
国家(165738)
科学基金(141060)
社会(124322)
社会科(117552)
社会科学(117519)
(106260)
基金项目(102478)
教育(89764)
自然(89680)
(88614)
自然科(87477)
自然科学(87455)
自然科学基金(85869)
编号(82504)
资助(78521)
成果(67401)
重点(60008)
(59095)
(58805)
课题(56489)
(55118)
创新(51387)
科研(51019)
国家社会(50617)
教育部(50030)
期刊
(190860)
经济(190860)
研究(118405)
中国(75017)
(68218)
学报(64949)
科学(59031)
(54792)
管理(54359)
大学(48598)
农业(46012)
学学(45839)
教育(41766)
(35126)
金融(35126)
技术(34828)
业经(32059)
经济研究(30094)
财经(28526)
问题(24875)
(24383)
(21782)
图书(21681)
技术经济(21132)
(19743)
理论(19358)
科技(18499)
商业(18407)
现代(17970)
统计(17748)
共检索到591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一  
数字经济是农村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为推动乡村振兴发挥重要驱动作用,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必然举措,有助于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然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乡村数字信息接受程度不高构成的实践窘境,已阻碍数字乡村建设。基于此,文章从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乡村数字经济新模式、加大农村金融发展的支持力度这三条路径出发进行研究,为建设数字乡村、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实践探索。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云  
伴随数字技术的迭代,数字化逐渐嵌入我国现代化建设当中,其日渐发展成为我国强基建、促转型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与此同时,刷脸支付、平台打车、线上缴费、直播带货等数字经济形式兴起,我们的生活也早已迈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即依托于数字技术的经济形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苏倩  
<正>数字经济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其所拥有的广泛赋能性对社会发展产生全面且深远的影响。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其触角已经延伸至广袤的农村地区,数字乡村的“生命大动脉”正在逐步构建和完善。可见,数字经济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并渐渐演变成为一种普遍且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常晋  孔振焕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同时也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字技术具有匹配效应、协同效应与公平效应,契合乡村振兴发展需求。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格局致使数字鸿沟不断加深,农业发展特征与供应链金融短板制约数字经济在乡村振兴领域应用,难以数字经济优势。本文从政策、宏观经济环境与机制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董雨昕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引导数字经济融入农村农业生产生活已然成为了乡村产业振兴、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石,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转变的基本方向。当前,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专业人才的缺失、数字治理体系的不完善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因此,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发挥政府主导,引领数字经济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龚毓烨  
新乡贤作为乡村振兴中最重要的人才要素之一,必然会影响乡村振兴的效果,进而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破解产生影响。梳理国内学者研究成果发现,对新乡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历史角度、能力角度、范围角度和时代角度来考察新乡贤的内涵;从乡村治理功能、经济发展功能、乡村文化传承与社会道德引领功能等方面来考察新乡贤的效用。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对新乡贤缺乏法律意义上的角色定位、城乡人才循环机制不健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乡村经济封闭性和传统小农思想的局限性等因素存在,极大地抵消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预期。要想发挥新乡贤在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的作用,可通过探索转变基层政府治理方式,合理定位新乡贤功能;赋予新乡贤一定的政治待遇,促进新乡贤与其余治理主体的交流协作;完善城乡人才要素自由流动的交流和激励机制;弘扬新乡贤文化,增强乡村的内在软实力;结合乡村发展实际情况吸纳和培育专业化的新乡贤,转变小农思想等方面入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旺  白永秀  
创新性地将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纳入统一框架,探索性地融合扎根理论和实证模型,提出包含理论构建—实证分析—优化路径完整的研究框架,采用12个案例和2012—2019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展现出研究过程。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在内、外部环境下通过关键活动交叉耦合,数字经济包含数字基础设施、农业数字化和农业数字产业化,乡村振兴包含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数字经济的发展程度整体上弱于乡村振兴,但前者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后者,差距逐步缩小;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具有强烈的相关性,但并未达到最优耦合状态,难以高质量实现协调互补发展;不同省份、不同年份的指标层和要素层主要障碍因子不尽相同,却反映出耦合系统协调演化的主要障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云珊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实现乡村生态振兴需要进行生态治理,而生态治理面对的对象是一个复杂系统,这就决定了治理主体结构的系统性、治理方法的系统。因此,乡村生态治理必须系统化推进,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发挥政府协同功能、治理和修复相统一等方面统筹治理,方可实现生态振兴的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晓燕  赵楷  
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关键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数字经济与乡村经济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形成新业态,推动农村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当前,数字经济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破除旧有观念束缚,城乡数字鸿沟和生产流通限制,利用数字化技术为乡村振兴赋能,同时注重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制度保障等的建设与动态调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范玉茹  刘金方  
数字经济是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的智慧手段,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面对乡村振兴的时代任务,应将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生产、大众生活及乡风文明等多领域进行深度融合,通过构建创新共享的乡村数字经济平台,营造绿色、低碳的数字农业生态,建设精准、科学的数字乡村治理体系,真正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优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丽  滕慧君  
数字经济是驱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也是影响未来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面对乡村振兴的时代任务,要将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全环节有机融合,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战略的纵深推进,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与组织维度多频发力,形成雁阵效应,必将持续提升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建设的实践效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关珊珊  
数字经济是推动我国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驱动力。数字赋能,让农村治理提效率,让农业生产添智慧,让农民生活增品质。目前,农村数字经济发展依然存在农村数据共享机制不完善、农业生产技术装备落后、农民数字信息素养不高等现实困境。未来,需要从加强数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农业技术创新推广、加大数字农民人才培育力度等方面提高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更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昊颖  
“三农”是我国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基础支撑和关键变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三个必须”和“三个坚定不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央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的融合。数字乡村建设为农村带来了新生产方式、新生活方式和新业态,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新动能,部分地区依托数字经济脱贫摘帽。本文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我国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取得的成绩,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数字化建设、产业融合和普惠金融的角度对数字乡村建设提出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万建军  胡文萍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是实现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而数字经济对于农村产业融合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数字经济与农村产业相互融合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多元化功效,推动农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新业态产生,也有利于实施农业农村建设供给侧改革,发挥数字经济带来的后发优势,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但是,数字经济驱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仍存在供给侧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参差不齐、数据共享体系落后以及评估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制约了乡村振兴持续发展。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背景探讨了数字经济驱动农村产业融合的机理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经济驱动农村产业融合的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全尤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数字技术及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契机、注入了新动能。文章研究了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乡村产业融合以及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的典型案例,认为数字技术主要通过“农业+”“数字+”和数字产业协同三种路径深度融入农业农村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目前,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是数字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偏低、数字化人才比较缺乏、技术供给和应用不足等。当前,应通过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土地资源供给、提高农民数字素养、加快技术研发和拓展应用场景等一系列举措,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充分释放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振兴的赋能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