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87)
2023(19509)
2022(16392)
2021(15035)
2020(12434)
2019(28172)
2018(27693)
2017(53269)
2016(28741)
2015(32105)
2014(31773)
2013(31050)
2012(28115)
2011(25472)
2010(25354)
2009(23146)
2008(22037)
2007(19150)
2006(16650)
2005(14205)
作者
(83969)
(70276)
(69593)
(66186)
(44426)
(33699)
(31539)
(27711)
(26622)
(24619)
(23660)
(23533)
(22186)
(21906)
(21672)
(21262)
(20877)
(20872)
(20024)
(19892)
(17477)
(17084)
(17029)
(15930)
(15898)
(15507)
(15297)
(15199)
(14105)
(13811)
学科
(130635)
经济(130512)
管理(82113)
(76517)
(63507)
企业(63507)
方法(56676)
数学(50069)
数学方法(49287)
(31088)
中国(30046)
业经(28711)
(27655)
(26963)
地方(26429)
农业(21252)
(20731)
贸易(20722)
(20080)
理论(19582)
(19436)
环境(18512)
(18070)
技术(17972)
(17627)
财务(17540)
财务管理(17505)
企业财务(16552)
(16480)
银行(16415)
机构
学院(410216)
大学(409546)
(167053)
经济(163702)
管理(161512)
理学(141554)
理学院(140001)
管理学(137123)
管理学院(136401)
研究(135955)
中国(98229)
科学(86481)
(85378)
(71878)
(69494)
(67698)
业大(65072)
研究所(62461)
中心(61448)
财经(59083)
(57653)
农业(54823)
(53801)
北京(53010)
(52421)
师范(51797)
经济学(50942)
(49605)
(46692)
经济学院(45788)
基金
项目(289897)
科学(227217)
基金(210124)
研究(206023)
(185289)
国家(183794)
科学基金(157742)
社会(130635)
社会科(123929)
社会科学(123894)
(113963)
基金项目(111021)
自然(104305)
自然科(101915)
自然科学(101888)
自然科学基金(100028)
(95945)
教育(95247)
资助(86658)
编号(83195)
成果(65159)
重点(65055)
(62516)
(61834)
(60306)
课题(56957)
创新(56307)
科研(55834)
国家社会(54120)
大学(53516)
期刊
(178201)
经济(178201)
研究(114114)
中国(70425)
学报(69938)
(62376)
科学(61884)
管理(58398)
(53702)
大学(52611)
学学(50127)
农业(42886)
教育(41109)
技术(37152)
经济研究(30301)
(30066)
金融(30066)
业经(29096)
财经(28588)
(24556)
问题(22653)
(21599)
技术经济(20967)
统计(20381)
科技(20188)
图书(19827)
(19814)
(18736)
商业(18693)
业大(18321)
共检索到577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倩  刘晓文  
文章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以中国31个省份为样本,探索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源、研发资本投入、数据资源、创新能力、数字基础设施的相互作用对各省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复杂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研发资本投入是导致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有4条,主要可分为3种发展模式,资本+资源+创新驱动模式、资本+创新双驱动模式和资本+数据双驱动模式,且数据资源与创新能力存在替代作用;非高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有2条,资本+创新+基础设施制约型以及资本+数据资源制约型,且与高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存在非对称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过   江春  
数字化转型作为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既是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其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首选战略。本文基于“组态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旨在厘清我国商业银行实现高数字化转型水平的组态路径。研究表明:(1)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需要经营、管理和要素三个维度的条件因素组合,并非由单一条件因素所决定;(2)高的科技资本投入和良好的董事会结构在实现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优秀的经营条件和积极的ESG实践也能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3)存在“资本驱动型”“管理驱动型”和“综合驱动型”三种数字化转型模式,不同类型银行对应不同的最优组态路径。本文研究结果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条件因素和组态路径选择,期望能为各类商业银行制定差异化和系统性的实施战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指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作学  张蒙  
针对如何基于城市发展差异协同人才生态环境内部各要素关系、营造良好人才生态环境,更好地促进城市科技人才集聚的问题,鉴于现有相关研究侧重分析单个要素与科技人才集聚现象之间的净效应及忽略人才生态环境内部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及要素组合的复杂影响,基于人才生态环境理论,以中国36个城市为案例,运用必要条件分析(NCA)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人才生态环境中各要素协同驱动城市科技人才集聚的实现路径,从整体上揭示人才生态环境与科技人才集聚现象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为城市制定科技人才引用育留政策提供实践参考。结果发现:(1)单一人才生态环境要素并不是实现城市科技人才高集聚的必要条件,但是构建优质科技创新环境在其中发挥比较普适的作用;(2)城市科技人才高集聚是由人才生态环境中多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等效结果,可由4种人才生态环境驱动实现,分别为经济科创文教均衡驱动型、科创服务双重驱动型、经济科创双重驱动型、宜居服务双重驱动型;(3)有3种城市人才生态环境会抑制城市科技人才集聚,分别为经济服务抑制型、经济科创服务抑制型、科创宜居抑制型;(4)中国城市科技人才集聚主要形成了以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经济圈的东部城市群为中心,以中西部城市群为外围的空间集聚格局。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练靖雯  赵宇翔  吴大伟  朱庆华  
[目的/意义]近年来,文化遗产众包项目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始凸显。探索文化遗产众包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对于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的活化传承、有效利用和重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化遗产众包项目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受多重因素的协同影响。基于组态视角,以27个文化遗产众包项目为案例,采用fsQCA的研究方法,探索项目各阶段多个条件对项目可持续性的联动效应。[结果/结论]项目定位与愿景、任务设计、志愿者管理、外部支持、技术保障、成果开放性和成果创新性7个条件多重并发,形成了促进文化遗产众包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多样化组态,表现为“强技术保障加持高质量志愿者管理型”“高成果开放性主导型”和“优质任务设计加持高成果创新型”三大类,共5条路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文化遗产众包项目可持续发展问题复杂性的理解,同时能为各类文化遗产众包项目的可持续建设提供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宝贵   杨帮兴  
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以中国内地31个省域为案例,探讨科技资源配置规模、配置方式和配置环境对经济增长新动能发展的组态效应和路径演变特征。结果发现:(1)科技资源配置规模、配置方式和配置环境的任何单个条件均无法对高或低经济增长新动能发展构成必要条件,存在四大类提升新动能的组态路径:计划资金导向型路径、计划资源导向型路径、开放市场导向型路径和资源要素导向型路径;(2)科技人力、财力资源,计划资源配置以及区域开放水平在促进新动能增长中发挥普遍核心条件作用,而此类核心条件的缺失也是导致低新动能发展的主要因素;(3)导向高或低新动能发展的组态路径呈现出显著的地域时空差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佼佼  郭英之  
旅游是实现幸福感的重要途径,疫情特殊时期的人际交往特征产生了新的变量影响旅游者幸福感。文章从价值幸福感和享乐幸福感两个层面出发,在已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引入身体距离变量,运用分析多变量交互作用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阐述多重复杂并发因果。结果表明:(1)在身体距离、交往意愿、休闲参与、休闲效益、心流体验、服务质量、目的地魅力7个单因素中,交往意愿一致性最高,但所有单要素均不能构成幸福感的充要条件,必须通过条件组合发挥作用。(2)在针对两类幸福感各形成的128种组合中,分别有20个和12个充分性条件组合形成良好的解释力。(3)不同条件组合构成了参与互动逻辑、体验效益逻辑和目的地产品逻辑3大逻辑,3种逻辑综合作用能够产生一致性最高的条件组合。(4)交往意愿是路径组合中的最高频变量,显示出旅游者强烈的人际需求。(5)对于价值幸福感来说,休闲参与成为仅次于交往意愿的组合高频要素;对于享乐幸福感来说,所有的路径都离不开休闲效益、心流体验或服务质量的其中之一。(6)在最高一致性的路径组合中,两类幸福感都"一定不包含"亲近的身体距离,显示出虽然交往意愿强烈,但保持身体距离也是当前旅游幸福感的重要路径要素。研究结论有助于在疫情防控中提升旅游者幸福感。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丽平  金斌斌  
新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创业企业呈现出不同于传统企业的成长模式和发展路径。从内生性、外生性和网络化成长3个角度,通过组态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讨政策环境、区域产业生态、创业团队、价值连接能力、网络能力、基因组态对新经济创业企业非线性成长的等效影响路径。研究发现3条路径,即内外融合跨界协同型、价值连接奇点爆发型和网络聚合生态赋能型。研究表明,创业团队和价值连接能力对创业企业实现高成长性具有积极正向影响;政策环境、区域产业生态和网络能力在创业企业实现高成长性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结论可为新经济环境下创业企业实现快速成长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蓉  冯凯丽  袁世一  沈晓雪  
针对影响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环境因素,从政府、市场和产业三个层面构建影响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前因要素组态,包括政府支持度、市场活跃程度、市场开放程度、内部经济状况、创新重视程度。以中国27个省份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从组态视角分析创新环境组态对区域高技术产业绩效的影响,得到导致区域高技术产业高绩效和低绩效的创新环境前因条件组合,以及不同创新环境要素变量间的互补性、替代性。结果发现,三条高绩效路径中,市场开放程度和创新重视程度为核心条件,并且市场活跃程度和政府支持度、政府支持度和内部经济状况之间具有互补性和替代性;三条低绩效路径中,主要是缺失核心条件市场开放程度或创新重视程度以及边缘条件市场活跃程度。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苏晓艳   胡屹  
以往对就业质量的研究,主要针对大学生与农民工群体,较少针对平台零工劳动者。本研究以237名平台零工劳动者三阶段调查数据为样本,基于平台生态系统理论与工作特征模型,从平台零工劳动者、平台企业、顾客及零工工作灵活性共四个维度七个因素,构建平台零工劳动者就业质量前因模型,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平台零工劳动者就业质量的前因组态路径。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工作灵活性是影响平台零工劳动者高就业质量的必要条件;第二,促进平台零工劳动者高就业质量的路径有4条,分别是零工-平台交互型、零工-顾客交互型、平台-顾客交互型及零工-平台-顾客三方交互型;第三,导致平台零工劳动者低就业质量的路径有3条,分别是资本兴趣缺失型、工作环境制约型、平台管控过度型。本文弥补了以往文献仅仅考虑单一变量影响的局限,系统提出平台零工劳动者高(或低)就业质量的多条前因组态因果路径,从而为提升平台零工劳动者的就业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袁旭梅  张明  魏福丽  张旭  
县域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基本战略单元,是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但从县域尺度以及组态角度对其创新水平提升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因此,以河北省136个县(市、区)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究影响县域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和条件组态。结果表明:(1)县域创新水平的提升需要多种创新要素组合作用;(2)产生县域高创新水平的驱动路径有3条,分别为金融环境驱动型、资金驱动型及主体-金融双驱动型,案例分布均匀且多集中于东部地区,各组态具有多样性但均存在核心作用,且所包含的创新要素间具有互补替代关系,3种条件组合对创新水平的影响差异不大,但都需要注重金融环境的发展;(3)产生县域非高创新水平的驱动路径仅有1条,案例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创新人员、创新条件、经济水平均为核心阻碍因素,且与高产出路径相比具有非对称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永涛   朱俊洁  
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数字经济背景下,为缓解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匮乏、发展滞后等问题,本文采用必要条件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两种方法,基于TOE理论框架,探讨数字技术资源、组织动态能力、物流服务生态环境3个层面因素如何影响物流企业竞争优势。研究发现,存在“数字生态构建型”“传统借力发展型”以及“内部专攻引领型”3种引致高竞争优势的组态路径;引致非高竞争优势的组态路径共有3种,分别为“发展失衡型”“内外皆失型”“盲目从众型”,且与高竞争优势路径存在非对称性关系;物流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在产生高竞争优势组态路径中发挥关键作用,而创新能力低下的物流企业则较容易导致非高竞争优势路径的形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濛  李嫣资  
文章基于2017—2020年京津冀城市圈面板数据,从创新价值链视角运用SBM-ML模型测算京津冀城市圈科技金融效率,并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环境、资金、人才条件对京津冀城市圈科技金融效率提升的组态效应及路径选择。结果表明:(1)2017—2020年京津冀城市圈科技金融效率整体处于增长状态,但2019年除北京外其他城市均出现下跌趋势。(2)京津冀城市圈高科技金融效率背后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研发人员投入力度是促进科技金融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3)优化京津冀城市圈科技金融效率水平路径包括“资金—环境”优化型、“人才”优化型、“人才—资金—环境”协作优化型。建议北京、天津等地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重点从资金运用及科研氛围两个维度提升科技金融效率;保定、沧州等多数金融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市,要重点强化人力资本建设,并辅助经费支持与科研氛围的营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卫国  
高校科研能力已成为高校创新与发展的关键,科研生产率作为其衡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备受关注,对于如何提高科研生产率的复杂机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具有一定优势。以我国31个省份地区为样本,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对我国高校的科研生产率的提升路径进行研究,得出高校提高科研生产率的4条影响路径。依据条件变量的不同组合将促进高校科研生产率的路径分为全面型、完善型、激励型和传统型4种,并说明了各类路径适用省份的特点。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朱雪春  徐鑫  张伟  
创新柔性对企业在不确定性环境下保持健康稳定发展非常重要,如何提升企业创新柔性受到学界关注。现有文献侧重研究单个因素对创新柔性的净效应,鲜有分析多因素对创新柔性的协同效应。基于组态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讨网络能力和知识共创两个层面的5个变量对企业创新柔性的联动效应及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网络愿景、网络构建、网络管理、联合型知识共创和嵌入型知识共创均不是构成企业高、非高创新柔性的必要条件,且单个前因条件对创新柔性的解释力较弱,说明影响企业创新柔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存在3条提升企业创新柔性的路径,即资源获取型、发展—管理型和单一型;导致企业非高创新柔性的路径有两条,且与高创新柔性路径影响因素存在非对称性关系。研究不仅能丰富创新柔性相关理论,还可为企业提升创新柔性提供思路借鉴。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马苓   张诗琪   赵曙明   苏晓闪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顾客对差异化服务的追求日益强烈,员工如何通过提供创新性的服务来提升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过往研究多从单一视角考虑服务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而少有对多因素联合作用的考察。本文基于AMO理论框架,整合个体与情境因素,运用fs QCA方法 ,挖掘驱动员工产生高/非高服务创新行为的复杂因果机制。研究发现:(1)单一前因条件不能构成员工产生高或非高服务创新行为的必要条件,但和谐工作激情在驱动员工产生高服务创新行为中发挥着较普适的作用;(2)存在6条驱动员工产生高服务创新行为的路径,且呈现领导支持型能力驱动、领导支持型激情驱动、工作自主型激情驱动3种类型;(3)4条路径可驱动员工产生非高服务创新行为,包括能力欠缺型、机会缺乏型、激情不足型3种类型。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多因素联动影响员工服务创新行为的复杂因果机制的理解,为企业激发员工的服务创新行为提供有益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