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57)
- 2023(18243)
- 2022(15236)
- 2021(13890)
- 2020(11453)
- 2019(25890)
- 2018(25662)
- 2017(48278)
- 2016(26402)
- 2015(29296)
- 2014(29233)
- 2013(29198)
- 2012(27101)
- 2011(24918)
- 2010(24889)
- 2009(22867)
- 2008(22200)
- 2007(19588)
- 2006(17479)
- 2005(15724)
- 学科
- 济(123879)
- 经济(123767)
- 管理(74079)
- 业(70043)
- 企(56044)
- 企业(56044)
- 方法(46806)
- 数学(40225)
- 数学方法(39821)
- 中国(33414)
- 农(30534)
- 地方(29866)
- 业经(28060)
- 学(26546)
- 财(25189)
- 农业(21191)
- 贸(20689)
- 贸易(20676)
- 易(19956)
- 制(19696)
- 环境(18344)
- 银(18119)
- 银行(18049)
- 融(17955)
- 金融(17954)
- 和(17531)
- 理论(17517)
- 技术(17393)
- 行(17379)
- 地方经济(17184)
- 机构
- 大学(384474)
- 学院(381845)
- 济(158296)
- 经济(154985)
- 管理(146985)
- 研究(138533)
- 理学(126543)
- 理学院(125051)
- 管理学(122930)
- 管理学院(122254)
- 中国(101959)
- 科学(86648)
- 京(83527)
- 所(71368)
- 财(69359)
- 农(69111)
- 研究所(65090)
- 中心(61168)
- 业大(60323)
- 江(56498)
- 财经(55217)
- 农业(54277)
- 北京(53400)
- 范(51481)
- 师范(50874)
- 经(50149)
- 院(50030)
- 经济学(47501)
- 州(45700)
- 经济学院(42519)
- 基金
- 项目(259531)
- 科学(202323)
- 基金(186537)
- 研究(185685)
- 家(165049)
- 国家(163653)
- 科学基金(138661)
- 社会(117324)
- 社会科(111263)
- 社会科学(111234)
- 省(101738)
- 基金项目(98918)
- 自然(90496)
- 自然科(88332)
- 自然科学(88309)
- 自然科学基金(86709)
- 划(86001)
- 教育(84225)
- 资助(76358)
- 编号(74711)
- 成果(60314)
- 发(59139)
- 重点(58593)
- 部(56050)
- 创(53541)
- 课题(52128)
- 创新(50006)
- 科研(49373)
- 国家社会(48335)
- 计划(47667)
- 期刊
- 济(181038)
- 经济(181038)
- 研究(116723)
- 中国(77033)
- 学报(66195)
- 农(62768)
- 科学(58704)
- 管理(54953)
- 财(50510)
- 大学(48984)
- 学学(46075)
- 农业(43315)
- 教育(42629)
- 融(34070)
- 金融(34070)
- 技术(32999)
- 经济研究(29709)
- 业经(29038)
- 财经(27133)
- 经(23332)
- 问题(23097)
- 业(22395)
- 图书(21380)
- 技术经济(19698)
- 科技(19283)
- 理论(17794)
- 版(17751)
- 商业(17579)
- 贸(17159)
- 现代(16991)
共检索到576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钞小静 王宸威
【目的/意义】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数字经济逐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深入归纳与总结数字经济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有利于推动更多学者关注中国情境下相关问题,为引导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带动作用提供理论基础。【设计/方法】通过对数字经济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关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从不同视角对现有研究进行归纳分析,提出当前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的研究方向。【结论/发现】当前学术界对数字经济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多集中于经济增长效率与综合评价层面,有关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并未形成系统性、理论性框架,需要在未来进一步扩展数字经济理论、完善分析框架、结合中国情境形成中国特色理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丽 尹妍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期,面对国际复杂局势与国内低迷的增长环境,亟需拓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手段、新路径,数字金融的蓬勃发展可能是一个良好的契机。本文系统梳理了数字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文献,理清了数字金融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概念界定,从直接作用机制和间接作用机制、宏观中观微观等角度探究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并指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包括数字金融的测量方法完善、数字金融风险防范、数字金融对政府的影响等。
关键词:
数字金融 高质量发展 经济效应 生态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翼飞 王艺蔚 金紫洋 卓思敏 李嘉慧
立足于生态科学、福利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理论,总结归纳生态安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概念与内涵,系统梳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生态和产业政策的绩效,指出生态系统、产业体系和人类福祉三者的关系缺乏理论框架,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素质量、配置效率、产业结构、空间分布等研究不足,生态与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的路径和传导机制尚不清晰。最后,从生态环境由约束条件转变为驱动源泉的视角,提出未来研究中生态系统—产业体系—人类福利的理论分析框架有待构建,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与实现路径有待建立,异质性政策之间的耦合定量和最优设计有待推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翼飞 王艺蔚 金紫洋 卓思敏 李嘉慧
立足于生态科学、福利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理论,总结归纳生态安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概念与内涵,系统梳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生态和产业政策的绩效,指出生态系统、产业体系和人类福祉三者的关系缺乏理论框架,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素质量、配置效率、产业结构、空间分布等研究不足,生态与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的路径和传导机制尚不清晰。最后,从生态环境由约束条件转变为驱动源泉的视角,提出未来研究中生态系统—产业体系—人类福利的理论分析框架有待构建,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与实现路径有待建立,异质性政策之间的耦合定量和最优设计有待推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景华 辛雨
文章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引入关系数据范式,利用二次指派程序(QAP)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均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态势;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不断缩小,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差异呈扩大态势。全样本分析表明,数字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缩小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有力途径。分区域考察显示,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驱动作用大于东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驱动作用尚不明显;南方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地区差距的贡献大于北方地区。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改善对缩小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地区差距均存在显著的积极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国荣 陈芳
数字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探究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201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中,对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影响最大;从经济高质量发展五大维度来看,数字经济更能促进创新、协调、开放维度的提升,而对绿色、共享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改善环境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间接影响;在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下,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因此,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合理布局发展数字经济,充分挖掘区域高质量发展重点。同时,还需结合数字技术提升环境治理水平,把握数字发展机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全面赋能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巫瑞 李飚 原上伟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是我国在当下推动经济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基于2012~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运用基准回归、异质性检验和分位数回归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还存在地区差异,对西部影响最大,中部影响最小,而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又受到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等因素影响。因此,本文针对不同地区差异分别提出建议,从而促进持续更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为数字经济提供良好环境,以期推动数字经济建设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毅辉 洪碧云
文章采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度了2005—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8年中国各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数字经济显著推动了农业高质量发展;从作用机制看,数字经济通过提高农业发展规模、发展效率和发展效益这三条路径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强,中部地区次之,对西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抑制作用;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姜松 周鑫悦
本文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当前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表现为促进效应,但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性矛盾。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程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表现为倒N形,具有抑制效应;进一步的影响机制检验表明,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抑制效应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毅辉 洪碧云
文章采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度了2005—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8年中国各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数字经济显著推动了农业高质量发展;从作用机制看,数字经济通过提高农业发展规模、发展效率和发展效益这三条路径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强,中部地区次之,对西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抑制作用;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龚雪 李沅璟 荆林波
数字经济赋能流通业发展,为推进高质量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注入新动力。本文在梳理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数字经济与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2013-2020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效应存在维度差异,表现为数字产业化促进效果显著,产业数字化促进效果不显著;数字经济促进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表现为中部最大、东部次之、西部最小。基于研究结论,为更好利用数字经济赋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从统筹考虑多因素影响、提高产业数字化程度、注重区域协调发展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产业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琳
以数字经济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是解决当前城市发展瓶颈的有效突破路径。本文通过选取全国215个地级城市在2012-2021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B&K检验与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数字经济、政府支持、区域创新韧性以及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部逻辑关系,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且结果具有稳健性。数字经济的高渗透性与高价值性,改变了城市以往的人力资本模式,加剧了城市创新要素集聚,提高了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政府支持在数字经济与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具有显著中介效应,政府的支持与引导是发挥数字经济服务属性与定制属性,促进城市产业升级换代的有力保障;数字经济在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区域创新韧性的溢出效应,即具有“善邻”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巍 马孝月 崔青青 孔瑞芳
文章在构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2014—2020年我国14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对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起了显著推动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包括替换核心解释变量、考虑内生性问题、缩尾处理及剔除直辖市之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和文体财政支出力度大的地区的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显著。(3)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促进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提高体育产业竞争力是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作用机制。
关键词:
体育强国 数字经济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云燕 孙润
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要考虑经济增长,还要考虑对环境和气候造成的不利影响。数字经济为实现“双碳”目标和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绿色创新助力。有别于以往相关研究,以“双碳”目标为视角,建立考虑污染物和CO2排放因素的有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3—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计算各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率,通过建立基准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在其中的中介效应以及地区异质性。结果发现:样本区间内,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其中广东省的两种经济水平得分均较高;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数字经济增长1个单位则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率增长0.534个单位;数字经济不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驱动因素,而且能够通过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进一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为0.064,占总效应的9.668%;西部比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大,中部和东北地区的数字经济促进效果不显著。因此,中国应发展更多的数字技术、继续推进数字经济进程,通过开放信息和技术共享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在各地区的充分流动,且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发展数字经济。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宗显 杨千帆
作为技术高度密集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TFP)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在理论层面梳理了数字经济影响TFP的内在机理,然后采用2011-2018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对具体作用效果和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有效推动了TFP增长,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和经济惯性之后依然成立。技术创新和要素配置效率是数字经济影响TFP的中介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作用效果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提升邻近城市TFP水平。此外,数字经济的作用效果在2015年之后得到强化;相比于中西部城市和外围城市,东部城市和中心城市所享受的数字经济发展红利更加明显。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夯实数字技术基础,进一步拓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