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15)
2023(18156)
2022(14894)
2021(13431)
2020(11389)
2019(25120)
2018(24480)
2017(47212)
2016(24828)
2015(27044)
2014(26357)
2013(26110)
2012(23548)
2011(20769)
2010(20626)
2009(19241)
2008(18700)
2007(16322)
2006(14384)
2005(12840)
作者
(70095)
(58882)
(58373)
(55287)
(37123)
(27957)
(26388)
(22932)
(22149)
(20545)
(20012)
(19446)
(18408)
(18348)
(17955)
(17890)
(17486)
(17012)
(16849)
(16787)
(14339)
(14206)
(14097)
(13502)
(13235)
(13054)
(12746)
(12395)
(11582)
(11345)
学科
(128271)
经济(128154)
(98043)
管理(88735)
(88276)
企业(88276)
方法(53151)
数学(44106)
数学方法(43698)
业经(35657)
(34442)
(32814)
中国(26118)
(25173)
财务(25139)
财务管理(25109)
企业财务(23932)
地方(23531)
农业(23526)
(21333)
技术(20328)
(18857)
贸易(18849)
(18550)
(18460)
(18308)
(18061)
(17638)
理论(17351)
(17149)
机构
学院(360034)
大学(355069)
(163719)
经济(161066)
管理(148953)
理学(129538)
理学院(128346)
管理学(126638)
管理学院(125960)
研究(112833)
中国(87994)
(72994)
(70920)
科学(64868)
财经(59417)
(58840)
(54161)
(54093)
中心(52816)
业大(52036)
(51838)
经济学(50878)
研究所(49006)
农业(46245)
经济学院(45810)
财经大学(44065)
北京(43123)
商学(42057)
商学院(41663)
经济管理(40600)
基金
项目(244008)
科学(195733)
基金(182978)
研究(175695)
(159013)
国家(157667)
科学基金(138671)
社会(118688)
社会科(112885)
社会科学(112855)
基金项目(97084)
(94540)
自然(89194)
自然科(87304)
自然科学(87282)
自然科学基金(85808)
教育(79135)
(78194)
资助(72982)
编号(67928)
(54332)
重点(54158)
(53704)
(52346)
成果(51859)
国家社会(50749)
创新(49628)
(47996)
教育部(47622)
人文(47309)
期刊
(181059)
经济(181059)
研究(100072)
(59997)
管理(59795)
中国(59652)
(53389)
学报(51171)
科学(49497)
大学(40170)
学学(38933)
农业(36445)
技术(32833)
(31872)
金融(31872)
财经(30670)
经济研究(29832)
业经(29549)
(26583)
问题(23299)
教育(22285)
技术经济(21708)
(21421)
统计(17887)
商业(17860)
(17796)
世界(17515)
现代(17413)
(17186)
财会(16960)
共检索到519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珂   皮修平  
文章选取2007—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效率。文章从代理问题视角分析了其中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强化对管理者的监督和约束,进而缓解管理者代理问题,最终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文章进一步基于机构投资者持股差异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更低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投资效率的提升更显著。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明利  伍旭川  
本文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对企业投资效率和公司价值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非效率投资的现象,机构投资者参与减少了企业的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非效率投资对公司价值的损害。对于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这种治理作用有着不同的影响。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可以带来企业内部两类代理成本的降低和融资约束的缓解,促进公司投资效率的提高,是减轻企业非效率投资对公司价值造成损害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冯晓晴  文雯  
具有国资背景的机构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2015—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考察以“国家队”为代表的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并且该影响在代理冲突更严重和所处信息环境更不透明的公司中更加显著。机制检验表明,降低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是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时间越长,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治理效果越好;细分国有机构投资者类型后发现,致力于长期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和上市公司长期健康发展的证金公司和汇金公司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显著,但没有发现“救市”基金和外管局旗下的投资平台对企业投资效率有提升作用。研究结论从企业投资效率视角为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在微观企业日常经营中发挥的治理作用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对进一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质量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计方  刘星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非效率投资视角考察了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积极股东的监督作用,其持股比率与公司投资过度、投资不足程度显著负相关;相对于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的监督与抑制受到限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运舒  张冰洁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行为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本文选取2010~2015年A股所有上市公司数据,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企业投资效率和企业避税三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与企业投资效率呈正相关;避税活动程度与企业投资效率呈负相关,尽管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减弱避税活动程度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负相关程度,但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本文得出结论,在我国现阶段机构投资者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毕鹏  王丽丽  
以2007~2019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投资者网络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网络能够显著缓解企业创新投资现金敏感性引致的创新不足、抑制企业创新迎合行为引致的创新过度、提高企业创新质量进而提升企业创新效率,其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正向影响在管理层能力较低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时更加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网络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公司信息透明度以及加强企业治理实现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天童  
本文选取2007—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境外机构投资者治理对企业金融化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更多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产生积极的治理效应,降低了企业的金融资产投资水平。对其中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境外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积极的治理作用,提高了企业的实业投资,抑制了企业金融资产投资。对于异质性检验发现,在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程度更高时,即企业金融化投资意愿越强时,境外机构投资者治理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姚靠华  唐琳璐  唐家财  
文章以2009—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不考虑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会计稳健性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在考虑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的情况下,依据Richardson(2006)划分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方法将全部样本划分为投资过度样本组与投资不足样本组,研究发现:在投资过度样本组,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会计稳健性正相关但不显著;而在投资不足样本组,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会计稳健性显著负相关。研究结论说明机构投资者并不总是追求更高的会计稳健性,机构投资者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需要考虑企业非效率投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玉锋  
一引言投资活动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是企业价值创造的直接动因。高效的投资政策是指在已有的财务约束下,能识别和投资于净现值为正的项目,而否决净现值为负的项目。只有高效的投资政策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现金及利润,才能为股东创造财富,但是由于现代企业的两权分离,委托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了非效率投资,主要表现为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非效率投资既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也不利于股东财富创造。对于影响企业投资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钰桓  郭茂蕾  
机构投资者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能够对企业进行积极监督,影响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本文以2012-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并将机构投资者分为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和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进一步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价值具有显著影响,具体来说,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会显著提高企业价值;同时,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会对企业价值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价值没有显著性影响,而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会显著提高企业价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钟芳  
以2013—2018年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探讨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能够显著地缓解企业非效率投资。具体来看,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投资不足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对企业投资过度未有显著影响,但持股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投资过度具有抑制作用;融资约束在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投资不足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来缓解企业投资不足;当证券分析师和买方机构投资者进行联合调研时,更有利于缓解企业投资不足。本文拓展了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关注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类型的异质性,对于改善我国普遍存在的投资不足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鲜华   赵建琴   张扬  
机构投资者能否有效监督并参与公司治理,进而有效促进持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仍是备受关注的议题。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选取2010—2021年3526家A股上市公司的25625个年度观测值,针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持股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其影响路径展开大样本分析。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可通过缓解代理问题,优化内部控制,有效发挥公司治理作用,促进持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与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相比,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持股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经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在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持有股份,对其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有效发挥机构投资者的外部监督作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来自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建英  吴红艳  
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提高了公司治理水平?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差异是否明显?本文基于对机构投资者类型的划分和对比,通过对上市公司经验数据分组检验寻找到一种更明确的能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机构投资者类型,即持股比例高且进行长期投资的积极型的独立机构投资者,这类股东能有效的监督被投资公司的公司治理情况从而提升公司业绩。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晓蕾  何婧  徐龙炳  
文章从过度投资的视角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何种类型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更易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基于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1998-2010年的样本数据,文章的实证结果显示,在中国市场上投资者情绪对公司过度投资有显著为正的影响;拥有越多自由现金流量的公司,其过度投资行为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程度越高;而融资约束程度越高的公司,其过度投资行为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程度越低。这一研究发现拓展了对投资者情绪影响公司投资行为经济后果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从微观视角理解金融市场的非理性是如何影响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乃至影响到整个实体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晓晖  姜彦福  
In this paper,we use different methodologies to study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security market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ir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as well as the firm value from 2000 to 2004.We fin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shares held by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ha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performance and firm value within the same and following period;besides,in state-owned public holding companies,the entry of institution alinvestors increase the market premium remarkably.This paper provides new idea on decreasing of state-owned shares for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