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9)
2023(9303)
2022(7066)
2021(5858)
2020(4669)
2019(10097)
2018(10020)
2017(18542)
2016(10039)
2015(11480)
2014(11838)
2013(11561)
2012(11208)
2011(10527)
2010(10747)
2009(10066)
2008(9609)
2007(8965)
2006(8253)
2005(7664)
作者
(32184)
(26815)
(26793)
(25648)
(17196)
(12629)
(12107)
(10577)
(10304)
(9563)
(9378)
(8811)
(8768)
(8740)
(8518)
(8291)
(7880)
(7817)
(7690)
(7309)
(7045)
(6545)
(6532)
(6276)
(6231)
(5980)
(5898)
(5670)
(5459)
(5359)
学科
(69032)
经济(68973)
管理(28303)
(24540)
方法(18954)
(18685)
企业(18685)
地方(17800)
中国(16283)
数学(16125)
数学方法(16031)
业经(15936)
(13746)
(13174)
(13057)
地方经济(12813)
(10939)
产业(10512)
农业(9801)
(9794)
金融(9787)
(9557)
(9342)
银行(9324)
信息(9305)
总论(9148)
(9104)
收入(8665)
信息产业(8653)
(8173)
机构
大学(160403)
学院(160196)
(79219)
经济(77733)
研究(62751)
管理(56989)
理学(47886)
理学院(47342)
管理学(46671)
管理学院(46355)
中国(46323)
科学(34726)
(34706)
(34239)
(32041)
研究所(28831)
中心(27172)
财经(26989)
经济学(26208)
(25711)
(25376)
(24395)
经济学院(23326)
(22499)
北京(21912)
(21056)
业大(20841)
师范(20824)
农业(19893)
财经大学(19732)
基金
项目(100851)
科学(79449)
研究(75646)
基金(73019)
(63693)
国家(63192)
科学基金(53462)
社会(51008)
社会科(48411)
社会科学(48401)
(38679)
基金项目(36755)
教育(33163)
(31842)
自然(30574)
编号(29953)
自然科(29898)
自然科学(29888)
资助(29704)
自然科学基金(29346)
成果(25734)
(23389)
重点(22864)
国家社会(22571)
(21829)
课题(21556)
(20144)
发展(19559)
(19289)
创新(19003)
期刊
(97473)
经济(97473)
研究(54256)
中国(34479)
(26042)
学报(24544)
(23657)
管理(23559)
科学(21861)
大学(18991)
学学(17855)
经济研究(17302)
教育(16043)
农业(15633)
(15294)
金融(15294)
财经(14883)
技术(14705)
业经(13421)
(13144)
问题(12379)
(9799)
技术经济(9551)
世界(9491)
统计(9129)
国际(8938)
图书(8249)
(7931)
(7909)
经济问题(7879)
共检索到260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渝琳   李晓梅  
文章通过对“内卷-竞争”的量化识别分析数字经济如何影响中国同龄群体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拓宽竞争方式与竞争范围营造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缓解了“内卷”带来的努力收益回报下降的不利影响,使同龄收入差距总体上呈逐年收敛趋势且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降低了40岁以下群体的同龄收入差距,但对40岁以上同龄群体的作用却相反。数字经济通过互联网的工作用途和机会型创业两条竞争路径更加强化了对同龄收入差距的收敛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同龄群体中,相比中等技能水平群体,低技能和高技能水平群体从数字经济发展中获益更多;数字经济对农村群体的收入促进效应更大;同时,女性受益于数字经济的收入溢价更高。因此,加快数字化进程,使同龄人不同群体充分享受数字经济红利,对缩小同龄收入差距进而迈向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解释。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琳琳  夏杰长  刘诚  
数字技术创新与反垄断之间表面上存在"悖论",但可通过市场化监管取向迎刃而解。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长效举措。参照近年来的国际通行做法,在辨析有关数字经济发展的几个认知误区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数字经济监管应坚持市场化原则,加强对互联网企业反竞争行为本身的认定,以行为为标准、以数据为抓手、以技术创新为导向、以市场公平为底线,重点围绕行业内反垄断、跨行业无序扩张、数据使用公开开放等方面,作出系统性、长效化的制度设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慰庭  
市场经济,就是要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以少投入多产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推动市场经济的核心力量是竞争,通过规范的竞争机制促进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市场价格不断趋于均衡,从而使整个经济你追我赶地向前发展。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自上而下下达指标,一切围绕“计划”进行,横向间没什么关系,也谈不上竞争。如今转向市场经济,必须开展竞争,并且必须保障公平竞争,否则,市场经济就无从形成和发展。要真正开展公平竞争,当前须解决如下几个问题:一、企业必须是“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诚  夏杰长  
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要求,营商环境建设应从线下转到线上。本文基于公平竞争的研究视角,把线上和线下市场及其竞争关系统一纳入营商环境的一般分析框架,重点关注线上市场的规范发展、线上市场与线下市场的公平竞争、线上市场对整体市场营商环境的影响三个方面。研究发现:第一,线上市场形成新的营商生态,平台改变了政府、市场、企业三者间的关系,获取了平台准入权和线上规则制定权,能够实施垄断和反竞争行为,其税务营商环境与传统经济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第二,线上市场冲击线下市场的营商环境,数字企业跨业经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较低的合规性要求,其中存在不公平性。一方面,线上产品和服务的产权界定模糊,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线下市场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线上评分和线上声誉的兴起,打破了口碑、连锁店、老字号等线下声誉机制。第三,数字经济本身已成为整体市场营商环境的一部分,这主要包括通用和关键基础设施、交易成本、安全等方面。本文相关结论对构建和优化数字经济时代的公平竞争营商环境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曾国安  李秋波  
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经济秩序我们建立市场经济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市场的优越性,那么,从经济秩序方面来看,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或者说市场优越性的充分发挥需要何种经济秩序呢?首先,需要形成和维持公平交易的经济秩序。市场交易存在于买方与卖方之间,一般来说,市场交...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边志强  周彬  
使用2001-2014年中国制造业26个行业面板数据,分析是优惠税率还是公平竞争能够促进内资企业获得外资技术。研究发现:随着外资企业税率优惠逐步消失,市场竞争环境趋于公平,内资企业创新水平得到提高,获得外资技术的关键在于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而不是赋予外资的优惠政策;相对于国有企业,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对民营企业创新的提升作用更大;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能够迫使外资企业使用更先进的技术,同时增强内资企业对外资技术的模仿吸收能力,为内资企业获取外资技术创造了条件。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含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天锐  朱国玮  黄珺  
《招标投标法》以立法形式把招标投标的竞争机制引入到我国投、融资和公共采购领域 ,将改变我国传统的直接采购和行政分配方式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宇红  
关于建筑市场公平竞争的思考陈宇红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建筑业的改革开始遇到重重阻力,近几年建筑企业亏损面逐年增大,拖欠工程款、垫资、压价等问题思空见惯,建筑行业的反腐败问题也日益艰巨。由此,建筑市场如何实现公平竞争成了矛盾的焦点。目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龙小宁  黄小勇  
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而现阶段影响我国企业公平竞争的两个重要问题是官员清廉度与政府规制繁冗。本文使用我国地级市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的月度数据,实证分析了消除这两种障碍对地级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影响,并得出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需要提高清廉度并减少政府规制的结论。具体来说,我们发现在政府管理制度化程度较差的地区,官员清廉度越高则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越快;而在政府管理制度化水平高的地区,官员清廉度则对该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没有显著的影响。这些结果表明,官员清廉度不高和地方政府管理制度化的缺失是阻碍我国地级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而提高清廉度并同时提高政府管理制度化水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萧成勇  
论科学研究的公平竞争萧成勇合肥工业大学社科系一、现象与问题1991年10月25日,《中国科学报》曾发表邹承鲁等14位学部委员“再论科学道德问题”的文章,掀起了一场关于科研道德的大讨论,一时间成为科技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应该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敏敏  张国琰  
政府对企业的过度干预及歧视性干预造成了竞争的缺失和竞争的不公平,严重损害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对政府规制行为的再规制,是竞争政策的具体化,可以发挥优化资源配置效应和竞争逃离效应提升企业生产率。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出台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研究发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对受冲击企业的平均生产率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随制度推行逐渐深化。这一正向影响在低初始生产率及国有企业等低效率企业中尤为显著,说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中显著提升了市场主体而非生产要素的公平竞争,以致竞争逃离效应显著而优化资源配置效应不足。而抑制企业寻租活动、破除地方保护和规制行政垄断是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提高市场竞争程度,进而激发低效率企业竞争逃离效应的重要渠道机制。研究结论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及强化公平竞争政策地位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萍萍  徐晓红  李壮壮  
文章运用熵权法测度了2011—2018年中国23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和Dagum基尼系数法揭示数字经济发展的动态演进过程及其区域差异,并运用空间收敛模型检验其收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整体及东、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且中部和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更快,但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两极和多极分化现象。(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在缩小,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3)全国整体及三大地区均存在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上述发现对于缩小数字经济区域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葛冲  
一、思考建国后,我国大一统的银行机构维持了整整三十年,在这其间,尽管农业银行曾三次崛起,试图冲破这一局而,然而,自然经济、产品经济一再顽强地排斥专业银行的分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率先从农村开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向商品生产发展,农业银行顺应潮流又第四次崛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保险公司又逐步地从人民银行中分离出来,建设银行脱离了财政部归人民银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家才   余典范   贾咏琪  
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引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本文基于2007—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企业数字化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显著提升了企业数字化水平;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企业数字化水平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力度强的地区更明显;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通过增加技术、人才、资本和数据要素供给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与税收优惠政策和政府补贴政策之间有显著的政策协同效应。本文对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要素市场变革和促进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发展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