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07)
2023(11902)
2022(9119)
2021(7876)
2020(5802)
2019(12725)
2018(12262)
2017(22873)
2016(11846)
2015(13196)
2014(13308)
2013(13392)
2012(12976)
2011(12204)
2010(12501)
2009(11672)
2008(11020)
2007(10123)
2006(9530)
2005(9127)
作者
(37093)
(31242)
(31085)
(29553)
(19786)
(14756)
(14049)
(11958)
(11911)
(11052)
(10892)
(10207)
(10082)
(9986)
(9776)
(9560)
(9304)
(9034)
(8877)
(8627)
(8071)
(7650)
(7494)
(7215)
(7161)
(7082)
(6846)
(6763)
(6316)
(6143)
学科
(80851)
经济(80796)
管理(33041)
(30132)
地方(24731)
中国(22957)
(21160)
企业(21160)
业经(19674)
方法(19593)
(19056)
数学(16848)
数学方法(16738)
地方经济(15633)
农业(13828)
(13044)
环境(12869)
(12840)
(12562)
金融(12561)
产业(12402)
(11881)
银行(11870)
(11710)
(10830)
(10716)
贸易(10705)
信息(10239)
(10174)
(10096)
机构
学院(188416)
大学(183712)
(89777)
经济(88083)
研究(72844)
管理(66396)
中国(55527)
理学(55189)
理学院(54530)
管理学(53804)
管理学院(53444)
科学(41368)
(39561)
(38427)
(36915)
研究所(33010)
中心(31756)
(29810)
财经(29566)
(29211)
经济学(28616)
(26618)
(26608)
师范(26373)
(26233)
北京(25999)
经济学院(25343)
(24394)
业大(23852)
科学院(22426)
基金
项目(116343)
科学(91737)
研究(89274)
基金(81876)
(70248)
国家(69573)
社会(59549)
科学基金(59330)
社会科(56583)
社会科学(56572)
(47109)
基金项目(41758)
教育(38728)
(38041)
编号(36206)
自然(33303)
(32924)
自然科(32467)
自然科学(32462)
资助(32096)
自然科学基金(31818)
成果(29397)
发展(27458)
(26976)
重点(26398)
课题(26229)
国家社会(25311)
(24263)
(24247)
创新(22746)
期刊
(118525)
经济(118525)
研究(64746)
中国(43191)
(29081)
管理(27526)
(26844)
学报(25479)
科学(24488)
(21608)
金融(21608)
教育(20874)
经济研究(20544)
农业(19918)
业经(19847)
大学(19820)
学学(18562)
技术(17899)
财经(15200)
问题(14292)
(13336)
商业(11320)
技术经济(11120)
(10747)
世界(10517)
(9875)
图书(9595)
国际(9562)
统计(9420)
经济问题(9409)
共检索到312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洪景  陈梨芳  
在数字经济时代,推动新兴数字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是绿色消费发展的一种趋势,也是绿色消费发展的自我需求。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带动绿色消费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部分消费者数字消费能力有限,使得绿色消费覆盖面受限;绿色消费足迹容易被精准掌握;绿色消费自主能动性受限;以及绿色消费信息存在安全风险。因此,首先,可适时开展数字消费工具的应用培训,扩大数字化绿色消费的受众面;其次,适时完善数字消费法规体系,保障数字化绿色消费信息安全;再次,可通过开展数字消费观念宣传教育,提高数字化绿色消费自主能动性;最后,应加强数字消费基础设施建设与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夯实数字化绿色消费的软硬件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洪景  陈梨芳  
在数字经济时代,推动新兴数字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是绿色消费发展的一种趋势,也是绿色消费发展的自我需求。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带动绿色消费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部分消费者数字消费能力有限,使得绿色消费覆盖面受限;绿色消费足迹容易被精准掌握;绿色消费自主能动性受限;以及绿色消费信息存在安全风险。因此,首先,可适时开展数字消费工具的应用培训,扩大数字化绿色消费的受众面;其次,适时完善数字消费法规体系,保障数字化绿色消费信息安全;再次,可通过开展数字消费观念宣传教育,提高数字化绿色消费自主能动性;最后,应加强数字消费基础设施建设与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夯实数字化绿色消费的软硬件基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霍艳丽  刘彤  
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生态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生态经济与绿色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生态经济建设是绿色发展的基本内容、基本目标、基本途径。推动我国绿色发展的实现,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在全社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健全生态经济建设的法制体系,为绿色发展提供制度支撑;大力发展生态科技,提高绿色发展的创新能力;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解决绿色发展的瓶颈问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建民  仇定三  蒋倩颖  张敏  
基于长江经济带2007—2016年11省市面板数据,运用Super-SBM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进行动静分析;并结合改进的灰色斜率关联模型分析影响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呈上升趋势,区域差别显著;技术进步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提高的贡献率高,提升潜力大;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等因素促进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提升,工业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则具有抑制作用。最后提出提高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发展路径。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传清  黄磊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内河经济带与协调发展带,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线主轴,历经三十年发展最终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成为新时期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支撑带战略"之一。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对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特别是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但仍面临着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严重、产业结构重化工化、协同发展机制不健全、沿江港口岸线开发无序、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不完善,绿色政绩考评体系乏力等难题。为进一步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进程,必须加快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发展壮大绿色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封晔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目前的发展方向,也可以称之为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就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重视资源的节约以及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融合,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与此同时,绿色消费与绿色发展相辅相成,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秉承的宗旨就是绿色发展,其涵盖的内容也在绿色发展理念中得到体现。本文就目前我国实行绿色消费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做出总结,并提出几点可行性意见。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晶  陈曦  冯晓虎  
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能够引发从生产要素到生产力再到生产关系的全面绿色变革,实现对绿色发展的全方位赋能。数字经济为绿色发展夯实要素基础、扩展无限空间、提供根本保障。从动力机制来看,数字经济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为绿色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从演化机理来看,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的赋能效应主要表现为要素融合和精准匹配带来的企业成长和产业优化;从参与主体来看,数字经济能够为绿色发展推动形成以政府、企业和公众为主体的多元治理体系。然而,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突出表现为:数字鸿沟与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差距相互交织,核心数字技术基础薄弱,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困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风险溢出,数字流通体系运行不畅,数字治理能力不强。“十四五”时期,充分发挥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的新优势,应积极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建立现代流通体系、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肖金成  刘通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如何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我们提出共抓大保护、齐建绿长廊的战略对策: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实施城镇化战略,以市场手段吸纳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工业进园区,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上下游共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肖金成  刘通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如何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我们提出共抓大保护、齐建绿长廊的战略对策: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实施城镇化战略,以市场手段吸纳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工业进园区,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上下游共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肖金成  刘通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如何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我们提出共抓大保护、齐建绿长廊的战略对策: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实施城镇化战略,以市场手段吸纳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工业进园区,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上下游共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昕  傅郭鑫  范东君  路彩霞  曾成  
绿色文化在建设生态长江、繁荣经济长江的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如何整合丰富而多样的长江文化资源,发挥绿色文化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促进作用,就需要明确绿色文化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作用路径,并通过政策措施加以引导和推进。具体政策措施包括: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绿色发展意识;完善文化制度保障,促进绿色文化发展;搭建文化共享平台,加强流域交流合作;挖掘长江文化资源,建设绿色文化产业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俊杰  刘学舟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途径,对于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利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模型测度了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和质量高效四个层面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探究了各城市在不同指标层面的发展优势和短板。研究表明:(1)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平均水平较全国低,部分城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2)广东4市农业绿色发展平均水平高于广西7市,其中广州、佛山在资源节约、生态保育和质量高效指标的发展上处于领先地位,其发展模式值得借鉴,而广西7市在环境友好指标的发展上具有相对优势;(3)经济带内两广各城市间农业绿色发展差异较大,但各有优劣,具有较大互补、提升空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俊杰  刘学舟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途径,对于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利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模型测度了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和质量高效四个层面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探究了各城市在不同指标层面的发展优势和短板。研究表明:(1)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平均水平较全国低,部分城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2)广东4市农业绿色发展平均水平高于广西7市,其中广州、佛山在资源节约、生态保育和质量高效指标的发展上处于领先地位,其发展模式值得借鉴,而广西7市在环境友好指标的发展上具有相对优势;(3)经济带内两广各城市间农业绿色发展差异较大,但各有优劣,具有较大互补、提升空间。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涛   陈智彬  
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地、资源宝地和能源要地,“发展海洋蓝色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采用非期望产出Super-SBM模型测度蓝色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基于TOE框架从技术、组织、环境三个维度选取前因变量,探究蓝色经济绿色发展的驱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发展受到多个前因要素的共同影响,不存在实现绿色发展的必要条件;存在两条蓝色经济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海洋科技主导型”和“高附加值发展型”,表明不同的前因条件组合可以实现蓝色经济的绿色发展;发展具有高经济附加值的第三产业对蓝色经济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研究结论从组态视角丰富了蓝色经济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可为蓝色经济绿色发展提供差异化路径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晓静  边宏广  孟悌清  张勇  
推动农业经济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既是农业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保障,也是壮大乡村产业基础的关键措施。为促使农业经济与绿色经济实现深度协同、有机融合,需要以产业协同为基础,以智慧技术为动力,通过整合“优质资源”,搭建协同发展平台,营造以“生态协同”为重点的农业经济发展格局,进而助力农业经济绿色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