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54)
- 2023(18152)
- 2022(15273)
- 2021(13826)
- 2020(11613)
- 2019(26017)
- 2018(25626)
- 2017(49191)
- 2016(26648)
- 2015(29770)
- 2014(29426)
- 2013(29296)
- 2012(26699)
- 2011(24507)
- 2010(24487)
- 2009(22827)
- 2008(22192)
- 2007(19643)
- 2006(17457)
- 2005(15545)
- 学科
- 济(122852)
- 经济(122696)
- 管理(83639)
- 业(74673)
- 企(62805)
- 企业(62805)
- 方法(49146)
- 数学(42647)
- 数学方法(42262)
- 财(29933)
- 农(28735)
- 中国(28386)
- 业经(27536)
- 学(26433)
- 地方(25389)
- 制(23631)
- 环境(20926)
- 农业(19308)
- 贸(19155)
- 贸易(19146)
- 易(18533)
- 务(18131)
- 财务(18059)
- 财务管理(18027)
- 和(17708)
- 银(17390)
- 银行(17324)
- 体(17186)
- 划(17129)
- 企业财务(17124)
- 机构
- 大学(392764)
- 学院(389769)
- 济(163007)
- 经济(159696)
- 管理(152278)
- 研究(134518)
- 理学(132312)
- 理学院(130826)
- 管理学(128687)
- 管理学院(127995)
- 中国(98197)
- 科学(83767)
- 京(82904)
- 财(74777)
- 所(68035)
- 农(67168)
- 研究所(62227)
- 业大(61132)
- 财经(59714)
- 中心(59636)
- 江(56588)
- 经(54156)
- 农业(52733)
- 北京(51978)
- 经济学(50253)
- 范(49108)
- 师范(48547)
- 院(48542)
- 州(45116)
- 经济学院(45073)
- 基金
- 项目(269131)
- 科学(210931)
- 基金(196481)
- 研究(191746)
- 家(173190)
- 国家(171815)
- 科学基金(146754)
- 社会(123653)
- 社会科(117276)
- 社会科学(117246)
- 省(104566)
- 基金项目(104557)
- 自然(95727)
- 自然科(93398)
- 自然科学(93373)
- 自然科学基金(91705)
- 划(87974)
- 教育(86373)
- 资助(79895)
- 编号(75841)
- 成果(60781)
- 重点(60424)
- 部(58801)
- 发(57295)
- 创(56007)
- 创新(52393)
- 课题(52106)
- 国家社会(51698)
- 科研(51414)
- 制(50324)
- 期刊
- 济(181863)
- 经济(181863)
- 研究(115148)
- 中国(71921)
- 学报(67484)
- 农(60478)
- 科学(59348)
- 财(57327)
- 管理(55927)
- 大学(50361)
- 学学(47958)
- 农业(40998)
- 教育(35273)
- 融(32388)
- 金融(32388)
- 技术(31280)
- 财经(30011)
- 经济研究(29846)
- 业经(28099)
- 经(25752)
- 问题(23209)
- 业(20783)
- 技术经济(19562)
- 科技(19478)
- 版(18757)
- 图书(18111)
- 理论(18073)
- 业大(17201)
- 现代(17126)
- 商业(16996)
共检索到568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伟 赵钰
数字经济的蓬勃兴起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经济绿色转型及社会福利水平提升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2011—2020年19个城市群20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探讨数字经济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的空间集聚现象;从变化趋势19个城市群的生态福利绩效整体呈“中间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存在显著来看,各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逐年提升,且形成高、中、低三大梯队。数字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福利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能够提升本市及周边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资源错配在数字经济对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对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城市群,数字经济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关键词:
城市群 数字经济 资源错配 生态福利绩效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尹龙 郭子彤
如何在数字经济战略的实施背景下,实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民生福祉的协调,对于我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3—2021年全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中介效应、门槛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生态福利绩效的提升,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韧性起中介传导作用,且提升作用具有明显的门槛效应,并在地理区位、经济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特征上具有显著区域异质性。本文为新时代下积极发挥数字经济的正向引导作用、抓实生态环境保护和增进民生福祉方面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生态福利绩效 门槛效应 异质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尹龙 郭子彤
如何在数字经济战略的实施背景下,实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民生福祉的协调,对于我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3—2021年全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中介效应、门槛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生态福利绩效的提升,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韧性起中介传导作用,且提升作用具有明显的门槛效应,并在地理区位、经济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特征上具有显著区域异质性。本文为新时代下积极发挥数字经济的正向引导作用、抓实生态环境保护和增进民生福祉方面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生态福利绩效 门槛效应 异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金鹤 庞婉玉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2012—2018年我国260个城市的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本城市及邻近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通过规模变化效应、结构转型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三条路径提升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包含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与城市规模在内的不同城市特质使得数字经济发展对生态福利绩效的空间冲击效应不同。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生态福利绩效 空间误差模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大炜 李先东 夏咏
基于2007—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Critic—熵权法和超效率SBM模型分别对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生态福利绩效进行测算,采用Tobit回归模型结合中介效应方法,实证考察绿色金融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保持不断上升趋势,生态福利绩效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且存在区域差异;总体上绿色金融能够显著提高生态福利绩效水平,但在西部地区未能产生显著影响。此外,产业结构调整、控制环境污染、消费结构升级在绿色金融与生态福利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生态福利绩效 中介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炳南 刘堂发 唐利 林基
利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2003—2017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份的生态福利绩效,并通过门槛效应模型检验了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福利绩效的门槛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7年,长江经济带沿线省份生态福利绩效总体显现上升趋势,但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生态福利绩效存有明显差距,呈现阶梯状分布与板块聚类变动特征;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福利绩效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在三种环境规制强度区间条件下,中等环境规制强度能够显著提升生态福利绩效,低环境规制强度对生态福利绩效无显著影响,高环境规制强度会降低生态福利绩效。基于此,提出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实施适宜的环境规制政策等建议,以不断提升长江经济带生态福利绩效。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然 曹雅慧 陈东景 邹卓
为测度黄河流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现状及环境规制效果,文章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生态福利绩效的作用机理并提出相应假设,基于黄河流域沿线9省(区)面板数据,在测算生态福利绩效基础上采用PSTR模型研究了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生态福利绩效的非线性影响,进一步选择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传导作用。结果显示:(1)2009-2019年黄河流域沿线9省(区)生态福利绩效均值处于非有效状态,分区域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分布格局;核密度图显示2015年后黄河流域沿线9省(区)之间两极化趋势有所减弱。(2)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生态福利绩效均存在非线性影响,但两者作用效果不同,其中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生态福利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显著。(3)间接传导作用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在较低强度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生态福利绩效的作用中存在遮掩效应。(4)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实证结果稳健,且人均森林面积增加可显著促进生态福利绩效提升。基于结论提出建议:一是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作用,协调各省生态投入要素;二是统筹沿线资源,减少生态福利区域差异;三是把握环境规制强度阈值,完善环境规制措施;四是在保证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强制作用的同时,向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适当倾斜;五是稳步提升森林覆盖率,合理规划并有序推进城市公园建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欣 陈乃惠
数字经济与生态环境是关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从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两个维度,运用熵权法对中国30个省(区、市)2011—2021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双向固定效应、门槛效应等方法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生态效率的提升,且这一结论通过了工具变量法、调整样本期和改变模型设定等稳健性检验;数字经济对生态效率的促进效应具有非线性关系,存在以数字经济、环境规制强度为门槛变量的单一门槛效应;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生态效率的促进效应、单一门槛效应以及“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在南方地区和不同数字经济维度下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就如何发展数字经济提升生态效率的路径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梦菲 张昕蔚
技术变革作为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催化剂,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得以长久进行的基本条件。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通用性技术的发展,技术变革正更广泛地作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本文以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为起点,在分析传统技术变革的基础上,结合数字技术的新特征,对数字经济时代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梳理。研究表明,通用性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赋能,正在重塑传统的生产模式,使整个生产过程朝网络化、协同化、生态化方向演变,其在加速物化劳动替代活劳动进程的同时亦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非均衡性。
关键词:
技术变革 数字经济 生产过程 社会再生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睿
经济增长与生态福利绩效存在内生关联性,本文从理论与实证层面分析两者的双向作用性,并以2010~2020年我国31个省域面板数据为基础,引入空间联立方程模型,融合Moran.s I指数,实证分析区域经济增长与生态福利绩效的双向作用及时空演变特征,并以3SLS估计方法及动态SYS-GMM模型验证双向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增长与生态福利绩效基于生态效率及福利效应的路径,实现双向作用,且该作用存在东、中、西部的空间区域差异性,呈现“H-H、L-L”正相关的空间聚集性及溢出效应,据此,给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清香 李仙娥
共同富裕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和最强音,蕴含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鲜明特征。选取2011—2021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以及区域异质性进行经验分析。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是赋能共同富裕的新动能,且这种助推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作用机制分析可知,数字经济通过发挥创新效应、协同效应、普惠效应等构筑共建机制、共富机制以及共享机制推动充分发展、平衡发展和共享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以上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更换核心解释变量等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因此,要依托数字经济发展创造社会成员平等公平参与共建与共富的条件和机会,提升致富能力,进而创造丰盈的社会物质财富和丰裕的精神财富,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发展成果普惠共享,进而破解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助力共同富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术赋能 共同富裕 现代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营营 彭硕毅 白东北
在理论阐述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质量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包含专利价值信息的创新指数测度中国城市创新质量,估计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质量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中国城市创新质量的提升,在利用工具变量法和多期双重差分法克服潜在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同时,从长期来看,这种作用还表现出明显的条件收敛趋势。影响机制的检验表明,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和扩大消费市场规模是数字经济驱动城市创新质量提升的重要渠道。最后,门槛模型的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质量的积极影响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表明“梅特卡夫法则”在城市创新系统中完全适用,并且在充分考虑创新资源配置、消费市场规模的调节下,城市创新系统中数字经济的动态溢出效果会进一步得到强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露 赵子英 许孝君
依托技术进步来发挥数字经济的碳减排效应,是实现碳减排目标、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将数字经济和“干中学”模型引入绿色索洛模型的分析框架,以揭示异质性技术进步下数字经济影响碳排放的新机制,并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抑制碳排放,且二者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非线性特征。在数字经济的构成要素中,数字基础设施对降低碳排放的影响尤为显著。进一步对门槛效应的分析发现,只有当减排技术进步跨越阈值时,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才能被有效释放。此外,在短期内,生产技术进步是推动数字经济实现碳减排效应的核心动力,但从长期来看,减排技术进步是影响数字经济和碳排放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排放 异质性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蔡雪玲 庞智强
选取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农村韧性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农村韧性,这一效果主要是通过促进市场化程度所实现;空间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农村韧性的提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显著增强中东部地区和粮食主销区的农村韧性,且相比农村适应能力,数字经济对农村应对风险的抵抗能力和变革能力的提升更强劲。据此,应加快数字经济与农村建设的融合,加强区域间的互动与合作,制定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程莉 张雅文 文传浩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与计量经济模型,实证研究了重庆市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重庆市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呈正"N"型曲线关系,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对外贸易、推进新型城镇化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关键词:
生态环境 重庆 经济发展 影响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