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18)
- 2023(15087)
- 2022(12334)
- 2021(10839)
- 2020(9084)
- 2019(20018)
- 2018(19371)
- 2017(36966)
- 2016(19512)
- 2015(21190)
- 2014(20492)
- 2013(20126)
- 2012(18032)
- 2011(16337)
- 2010(15919)
- 2009(14419)
- 2008(13280)
- 2007(11164)
- 2006(9648)
- 2005(8094)
- 学科
- 济(103726)
- 经济(103643)
- 管理(59285)
- 业(52760)
- 方法(44105)
- 企(43027)
- 企业(43027)
- 数学(40183)
- 数学方法(39758)
- 农(21399)
- 财(21101)
- 中国(20949)
- 业经(20930)
- 地方(20929)
- 学(18492)
- 环境(17955)
- 贸(15279)
- 贸易(15275)
- 农业(14868)
- 易(14829)
- 地方经济(13575)
- 产业(13442)
- 务(13206)
- 财务(13172)
- 财务管理(13149)
- 制(13057)
- 技术(12834)
- 划(12588)
- 企业财务(12563)
- 和(12447)
- 机构
- 学院(279892)
- 大学(279415)
- 济(128322)
- 经济(126367)
- 管理(112110)
- 理学(99336)
- 理学院(98338)
- 管理学(96650)
- 管理学院(96152)
- 研究(92179)
- 中国(66943)
- 科学(56498)
- 京(55134)
- 财(52840)
- 农(47785)
- 业大(44477)
- 财经(44438)
- 所(44403)
- 中心(42846)
- 经济学(41676)
- 研究所(41257)
- 经(40725)
- 江(37859)
- 农业(37774)
- 经济学院(37669)
- 院(33459)
- 财经大学(33427)
- 北京(33009)
- 范(32485)
- 师范(32037)
- 基金
- 项目(205208)
- 科学(163819)
- 基金(154417)
- 研究(141822)
- 家(136873)
- 国家(135852)
- 科学基金(118076)
- 社会(97093)
- 社会科(92561)
- 社会科学(92538)
- 基金项目(82364)
- 省(79206)
- 自然(77344)
- 自然科(75613)
- 自然科学(75592)
- 自然科学基金(74272)
- 划(66578)
- 教育(63739)
- 资助(61696)
- 编号(52774)
- 重点(46255)
- 部(45124)
- 发(44264)
- 创(43464)
- 国家社会(42526)
- 创新(40827)
- 科研(40298)
- 教育部(39138)
- 成果(38739)
- 人文(38437)
- 期刊
- 济(130401)
- 经济(130401)
- 研究(73682)
- 学报(47210)
- 科学(42144)
- 中国(42096)
- 农(40947)
- 财(39763)
- 管理(39510)
- 大学(35723)
- 学学(34541)
- 农业(28032)
- 技术(23452)
- 经济研究(23311)
- 财经(22292)
- 融(20454)
- 金融(20454)
- 业经(20142)
- 经(19279)
- 问题(17068)
- 统计(15663)
- 技术经济(15267)
- 教育(14817)
- 业(14796)
- 策(14634)
- 商业(13230)
- 版(12998)
- 科技(12991)
- 资源(12853)
- 决策(12806)
共检索到382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欣 陈乃惠
数字经济与生态环境是关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从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两个维度,运用熵权法对中国30个省(区、市)2011—2021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双向固定效应、门槛效应等方法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生态效率的提升,且这一结论通过了工具变量法、调整样本期和改变模型设定等稳健性检验;数字经济对生态效率的促进效应具有非线性关系,存在以数字经济、环境规制强度为门槛变量的单一门槛效应;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生态效率的促进效应、单一门槛效应以及“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在南方地区和不同数字经济维度下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就如何发展数字经济提升生态效率的路径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尹龙 郭子彤
如何在数字经济战略的实施背景下,实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民生福祉的协调,对于我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3—2021年全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中介效应、门槛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生态福利绩效的提升,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韧性起中介传导作用,且提升作用具有明显的门槛效应,并在地理区位、经济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特征上具有显著区域异质性。本文为新时代下积极发挥数字经济的正向引导作用、抓实生态环境保护和增进民生福祉方面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生态福利绩效 门槛效应 异质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尹龙 郭子彤
如何在数字经济战略的实施背景下,实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民生福祉的协调,对于我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3—2021年全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中介效应、门槛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生态福利绩效的提升,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韧性起中介传导作用,且提升作用具有明显的门槛效应,并在地理区位、经济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特征上具有显著区域异质性。本文为新时代下积极发挥数字经济的正向引导作用、抓实生态环境保护和增进民生福祉方面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生态福利绩效 门槛效应 异质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云 蔡艳蓉 张蕙杰
本文在明确30个省份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和农业碳排放效率现状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在其中的门槛作用以及数字经济对农业碳排放效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各省份农业碳排放效率和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处于稳步上升态势。样本考察期内,除上海之外,其余29省份农业碳排放效率均呈上升趋势且以青海增幅最大;所有省份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表现出增长态势且以浙江增幅最大。(2)数字经济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N”型非线性关系,即农业碳排放效率会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表现出“先增、后降、再增”的三阶段特征,且最终表现为促进作用。(3)数字经济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农村人力资本门槛,且始终为正向非线性作用。(4)数字经济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农业碳排放效率会随邻近地区数字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受到不同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慧 陈晓华 周禄松
本文在构建出口技术复杂度赶超新型测度方法的基础上,测度了150个经济体1997-2011年出口技术复杂度赶超系数,进而运用面板数据门槛效应模型揭示出口技术复杂度赶超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机制,得到的结论主要有:首先发展中国家出口技术复杂度赶超具有显著的"逆水行舟"特征,赶超并不是发展中国家的"专有策略";其次出口技术复杂度赶超对能源效率的作用呈现出显著的非线性,出口技术复杂度适度赶超能够有效地改进一国的能源效率,过高和过低的赶超均不利于能源效率改进,跨越"极限门槛"型赶超是中印高出口技术复杂度与低能源效率并存的根本原因;最后高等教育对能源效率改进具有显著的边际递减特征,经济增长能有效地促进一国能源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娜仁 张晗璐 万伦来
在厘清生态补偿对受偿区技术创新非线性影响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我国首个跨省流域水资源保护生态补偿试点—安徽新安江流域2010—2018年7个区县的经验证据,运用面板门槛模型研究该地区生态补偿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补偿对该地区技术创新影响作用具有显著的单一门槛效应,呈非线性的"U"型曲线特征,即当生态补偿整体资金投入额小于一定数额即门槛值时,生态补偿资金投入对技术创新具有抑制作用,一旦跨越门槛之后则对技术创新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政府应注重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的连续性以促进受偿区技术创新,努力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健 张红梅
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在全世界都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也在我国经济由高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究竟有何影响?这种影响是否会随着各地区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再从经济质效、创新驱动、结构优化、绿色发展及民生和谐五个维度构建了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基于熵权TOPSIS法测度了2013—2018年30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得分0.38,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然后分别用系统GMM方法和门槛效应模型深入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一是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正向促进作用,并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促进效果;二是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低于144.98时,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呈正向作用,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高于144.98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呈正向作用,但其促进作用有所降低。这些结论为下阶段推动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林心 舒长江 吴强
文章实证检验了2005~2017年长江经济带金融集聚和经济增长对生态效率的阈值效应,结果表明:现阶段第一、第二产业发展、常住人口和化肥的使用均不能有效地影响生态效率,金融集聚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生态效率提升,存在生态效率的经济增长双重门槛效应,即当经济增长水平较低时,经济增长较大程度地抑制了生态效率;当经济增长水平超过门槛后,经济增长较大程度地提升生态效率。最后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绿色金融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集聚 生态效率 门槛效应 长江经济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叶阿忠 郑航
通过测算31个省域2009—2019年环境污染的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结合Moran散点图及LISA集聚图分析环境污染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省域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表现出明显的“集群”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经济增长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省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并非完全符合EKC假说,而是存在更为复杂的震荡关系。经济增长对于省域环境质量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现“恶化—改善—恶化—改善”的“M”型曲线关系。同时,我国第二产业比重的上升、人均资本存量的提高和环保投资力度的加大均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半参数空间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叶阿忠 郑航
通过测算31个省域2009—2019年环境污染的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结合Moran散点图及LISA集聚图分析环境污染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省域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表现出明显的“集群”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经济增长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省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并非完全符合EKC假说,而是存在更为复杂的震荡关系。经济增长对于省域环境质量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现“恶化—改善—恶化—改善”的“M”型曲线关系。同时,我国第二产业比重的上升、人均资本存量的提高和环保投资力度的加大均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半参数空间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文栋 王飞
基于我国41家银行2004-2012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资本监管对银行风险非线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监管对银行风险表现出明显的门槛特征,两者呈非线性关系,但资本监管与银行风险在不同的阈值范围内都呈正相关关系,验证了"监管假说";本文估计出门槛值大于最低资本监管水平,这一发现启示监管当局应对银行施加适当的压力,提出银行达到最低资本监管标准具体的时限。
关键词:
资本监管 银行风险 面板门槛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唐平 杨德林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提高生态效率,即以最少的资源占用实现最大的经济产出。数字经济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率和较强的绿色属性,可以在增加经济产出的同时减少资源占用,从而提高生态效率。采用2011—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人均GDP与人均生态足迹之比测度生态效率,分析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生态效率,生产效率和产业结构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即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来提升生态效率;数字经济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门槛效应),表现为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增强;数字经济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地区和时间异质性,表现为对资源型地区的影响较小、在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后(2015年之后)影响较大。此外,数字经济对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主要源自促进人均GDP增长,但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其抑制人均生态足迹增加的作用也开始显现。因此,应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并重视和增强其在减少资源占用和环境污染方面的功效,以更为有效地提高生态效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健 何小伟 万润坤
研究证实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已有的大部分基于国别层面的分析,笔者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保险发展对各省份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同质性",有助于拓展我们对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认识。以1999—2014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据为基础,利用门限回归模型检验了保险发展对各省份经济增长是否存在非线性影响。计量模型借鉴Hansen(1999)提出的"门限回归模型"(threshold regression model),根据数据的内在信息识别出具体门限水平,得到最优分组。文中选取人均实际收入为门限变量,通过检验把各省份分为低收入地区、中低收入地区、中高收入地区和高收入地区四组。实证结果表明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非线性;当某省份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时,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但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开始产生显著的、递增的促进作用。分别考虑寿险业和财险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到一致的结果。本文的结论印证了"经济越发展,保险越重要"这一论断。
关键词:
保险发展 经济增长 门限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健 何小伟 万润坤
研究证实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已有的大部分基于国别层面的分析,笔者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保险发展对各省份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同质性",有助于拓展我们对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认识。以1999—2014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据为基础,利用门限回归模型检验了保险发展对各省份经济增长是否存在非线性影响。计量模型借鉴Hansen(1999)提出的"门限回归模型"(threshold regression model),根据数据的内在信息识别出具体门限水平,得到最优分组。文中选取人均实际收入为
关键词:
保险发展 经济增长 门限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闫斐
处于特定发展阶段具有不同收入水平的经济体,其金融结构对各自长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影响有何异同?基于近50年来全球60个经济体之数据样本构建跨国动态面板模型,利用广义矩估计(GMM)分别在模型线性与非线性假定下对该影响进行考察,结果发现:银行部门的过度扩张对高收入经济体与中等收入经济体的长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存在一定的抑制,股市的发展具有两面性,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在本研究中并未被发现,相关估计系数统计上不显著。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人均收入水平 金融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金融结构是否存在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基于GMM对跨国面板样本的经验检验
行政垄断约束下环境规制对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基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与门槛效应的检验
数字经济与我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基于中介效应与门槛效应的检验
数字经济发展与高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基于空间溢出与门槛效应实证检验
资本集聚对经济增长非线性影响研究——基于门槛效应的经验考察
数字物流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门槛效应的实证检验
地方政府债务对工业资本配置效率的非线性影响效应——基于动态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模型的检验
线性与非线性宏观经济模型的双谱检验
H股指数期货对现货市场信息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非线性Granger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