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25)
- 2023(8927)
- 2022(6730)
- 2021(5669)
- 2020(4506)
- 2019(9728)
- 2018(9292)
- 2017(18028)
- 2016(9251)
- 2015(10400)
- 2014(9930)
- 2013(10164)
- 2012(9722)
- 2011(9083)
- 2010(9284)
- 2009(8909)
- 2008(8645)
- 2007(7701)
- 2006(7411)
- 2005(6881)
- 学科
- 济(65019)
- 经济(64975)
- 管理(27446)
- 业(23352)
- 税(21755)
- 税收(20294)
- 收(20123)
- 企(19800)
- 企业(19800)
- 方法(17135)
- 地方(16081)
- 财(15886)
- 数学(15187)
- 数学方法(15091)
- 业经(14186)
- 中国(13349)
- 地方经济(12042)
- 学(11440)
- 产业(10108)
- 农(9917)
- 信息(9200)
- 制(9189)
- 总论(9120)
- 信息产业(8637)
- 融(8066)
- 金融(8065)
- 体(7738)
- 务(7640)
- 财务(7632)
- 财务管理(7624)
- 机构
- 大学(144878)
- 学院(144132)
- 济(71469)
- 经济(70223)
- 研究(53925)
- 管理(51027)
- 理学(42997)
- 理学院(42479)
- 中国(42025)
- 管理学(41878)
- 管理学院(41576)
- 财(38042)
- 科学(29652)
- 京(29438)
- 财经(28440)
- 所(27097)
- 经(25622)
- 经济学(24067)
- 研究所(23870)
- 中心(23437)
- 江(22494)
- 经济学院(21406)
- 财经大学(20735)
- 院(19353)
- 北京(19194)
- 范(18168)
- 师范(18045)
- 农(17456)
- 州(17356)
- 省(16590)
- 基金
- 项目(88328)
- 科学(70370)
- 研究(66093)
- 基金(66008)
- 家(57232)
- 国家(56801)
- 科学基金(48603)
- 社会(45929)
- 社会科(43770)
- 社会科学(43757)
- 基金项目(33412)
- 省(32059)
- 自然(27960)
- 教育(27733)
- 自然科(27290)
- 自然科学(27284)
- 划(27131)
- 自然科学基金(26816)
- 编号(26314)
- 资助(26312)
- 成果(22387)
- 国家社会(20753)
- 发(20172)
- 重点(19931)
- 部(19125)
- 性(17770)
- 创(17756)
- 制(17426)
- 课题(17156)
- 教育部(16904)
共检索到237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美红
税收分享原则是跨境特许权使用费征税权分配的一般原则。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各式各样的新型商业模式,导致特许权使用费和常设机构的认定困难,使来源地税收管辖权的行使陷入困境,影响了税收分享原则的实施。基于此,国际社会从不同角度提出诸多改革方案。本文基于特许权使用费跨境征税权分配原则的确立,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特许权使用费跨境征税权分配原则产生的挑战,并在介绍数字经济背景下OECD相关改革方案的基础上,从坚持强调数字经济进口国的所得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原则、扩大国内税法中关于特许权使用费范围的规定、增设新型商业模式交易所得的认定规则、纳入"虚拟常设机构"规则、在国际层面积极推动数字经济环境下跨境特许权使用费税收分享原则的实施等方面提出了我国的应对策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蔡昌 孟子茜 李梦娟
在国际税收实践中,确定征税权的前提是要确定该项交易所得的类型,尤其是数字经济对特许权使用费的认定也提出了不小的挑战。本研究基于GoDaddy公司与印度税务机关的特许权使用费争议案,深入分析数字经济的商业模式及其征税规则,并在借鉴国际税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特许权使用费跨境交易征税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崔晓静
为了营建共同市场,扫平资本自由流动的障碍,欧盟出台了《欧盟对适用于不同国家关联公司间对支付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征税的共同制度指令》(本文简称《欧盟对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征税指令》,英文缩写"IRD"),规定来源地国免于征收预提税义务。本文介绍了IRD出台的背景及主要内容,并对该指令进行了简要评析。
关键词:
欧盟 利息 特许权使用费 预提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磊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增强及新兴技术的迅速推广,跨国公司数量不断增多,而产权、技术、服务等无形资产的流动性越来越强,由无形资产产生的特许权使用费所带来的税收问题逐渐引起全球企业的广泛关注,为了规避税务风险,扩大业务规模,跨国公司应积极采取税务风险应对措施。本文在全面分析ACS案例公司存在特许权使用费税务风险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系列可行性建议,以期为其他跨国公司在进行同类型交易活动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特许权使用费 税务风险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刘伟 李俭
一、案例背景在税收管理实践中,由于使用无形资产1而向境外关联方支付不合理的特许权使用费进而被实施特别纳税调整的案例不胜枚举。应该说不合理支付特许权使用费已经成为近年来纳税人主要的税收风险点,同时也是税务机关一直重点关注的对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特别纳税调查调整及相互协商程序管理办法〉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习小琴
非居民企业的大多数合同是混合了多种交易形式的组合,可能既存在技术许可的内容,又包含了一定的劳务或服务行为,也可能是既有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又有著作权使用权的转让。对于这种混合合同,我国签署的税收协定以及国内税法并没有具体操作的规定。一些境外企业往往利用法律规定的模糊性来混淆混合合同的性质,逃避税收征管。因此,如何科学区分混合合同的所得类型并进行课税判定一直是非居民税收管理中的难题。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赵玲
中外双边税收协定是我国对跨国无形资产交易所得课税的最主要法律依据,然而,其关于特许权使用费的认定规定所显现的不确定性和笼统性阻碍了协定公平价值的实现和消除双重征税功能的发挥,也对我国涉外无形资产投资走向产生消极影响。鉴于产生特许权使用费的跨国无形资产交易模式及其特征各异,需要从典型交易模式这一微观视角出发对特许权使用费认定问题进行观察,也需要遵循"交易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探寻特许权使用费认定的路径,通过梳理交易中占有、使用、收益及处分4项权能之间的关系来思考和完善建议。
关键词:
中外双边税收协定 特许权使用费 所得认定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郑燕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作为国际税收中的消极收入,是非居民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税收协定的重要关注内容。与股息、红利等其他消极所得的高度确定性不同,由于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政策规定的模糊性和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在非居民税收管理中,特许权使用费的识别和界定存在较多困难。本文尝试从分析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税征管现状入手,详细剖析征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宏观政策和微观管理两个层面对完善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税管理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鹏
一、案情介绍A公司是中国内地一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某专用蓄电池产品的生产、销售,B组织是美国一专用蓄电池协会,主要从事该类蓄电池生产技术研发、技术服务。A公司为了解国际蓄电池技术知识,参与交流,申请加入B组织成为其会员。2013年4月A公司向B组织支付当年会员费2.5万美元;入会期间,B组织不派人到中国提供技术服务,A公司通过互联网访问B组织官方网站获取会员服务。A公司已按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刘鹏
非居民税收业务中,特许权使用费的征税问题,特别是非专利技术、专有技术与技术服务之间的界定问题,一直是税企双方争议的焦点。本文以非居民企业税源管理中的真实案例为背景,介绍了税务机关对支付境外组织会员费认定特许权使用费的过程,较好地区分了技术服务费与专有技术使用权转让的界线问题,同时,对税务机关如何加强非居民税源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建
一、案情简介A公司是中国某地的一家大型购物中心,为获得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与菲律宾的B公司签订咨询服务合同,由B公司向A公司提供商场经营管理咨询服务,包括企业形象规划设计、商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雪梅
海关估价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环节,在世界海关范围内被视为难题。特许权使用费的海关估价无疑是其中最难的部分。本文从研究特许权使用费的概念入手,分析了特许权费计入完税价格的两个条件,并提出了完善海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曹阳
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营业利润相关的税收征管秩序受到严峻挑战。为此,各方均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但基本都缺乏法理依据支撑,需要从税收主权、税收效率、税收公平、平衡协调等视角对相关税制改革的法理依据加以检视。尽管税收主权仍很重要,但在新形势下需要更新并受一定限制;税收效率在国际税法领域的内涵和外延均发生了较显著改变;税收公平通过国内向国际税法领域的延展,在国际税法领域与税收效率形成互补和协同关系;平衡协调理论从国内经济法向国际税法领域的拓补,有助于其调适不同理念间的矛盾。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杜莉 李钧帆
为应对经济数字化对传统税收管辖权行使带来的诸多挑战,G20和OECD主导的BEPS项目基于“利润应在价值创造地征税”的基本原则,在其最近推出的数字经济国际税改“双支柱”方案中,提出了向用户所在税收管辖区(即市场管辖区)划分更多征税权的方案。本文在梳理回顾用户参与和价值创造关系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选取样本上市公司2016年至2020年的季度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数字经济企业用户数量和利润率的关系,并针对典型数字经济企业模拟分析了不同用户参与度量指标下征税权划分的不同结果。本文研究发现,用户数量对企业的利润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销售收入分配征税权的方案相比基于用户数量分配征税权的方案明显更有利于居民国。因此,本文认为未来国际税收规则的进一步调整应兼顾用户数量标准和销售收入标准,争取实现更灵活、更平衡的跨境数字服务所得征税权划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