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4)
- 2023(10715)
- 2022(8363)
- 2021(7271)
- 2020(5824)
- 2019(12429)
- 2018(12083)
- 2017(22544)
- 2016(11154)
- 2015(12404)
- 2014(11985)
- 2013(11900)
- 2012(11483)
- 2011(10512)
- 2010(10874)
- 2009(10037)
- 2008(9514)
- 2007(8812)
- 2006(8076)
- 2005(7279)
- 学科
- 济(76924)
- 经济(76880)
- 管理(39331)
- 业(38505)
- 企(33282)
- 企业(33282)
- 地方(20890)
- 方法(20467)
- 业经(19618)
- 中国(17585)
- 技术(17328)
- 数学(16956)
- 数学方法(16855)
- 产业(16103)
- 地方经济(14877)
- 农(14481)
- 技术管理(12205)
- 学(10958)
- 财(10576)
- 制(10469)
- 信息(10350)
- 总论(10252)
- 农业(9955)
- 信息产业(9761)
- 融(9621)
- 金融(9620)
- 银(9245)
- 银行(9236)
- 理论(9016)
- 行(8982)
- 机构
- 学院(173717)
- 大学(170380)
- 济(87908)
- 经济(86516)
- 管理(69216)
- 研究(60163)
- 理学(59458)
- 理学院(58841)
- 管理学(58126)
- 管理学院(57783)
- 中国(44964)
- 财(36271)
- 京(34532)
- 科学(32101)
- 财经(28401)
- 所(28359)
- 经济学(28261)
- 江(26926)
- 中心(26538)
- 经(25605)
- 研究所(25358)
- 经济学院(25146)
- 北京(21914)
- 院(21625)
- 州(21372)
- 范(21352)
- 师范(21180)
- 农(20810)
- 财经大学(20722)
- 业大(20170)
- 基金
- 项目(112229)
- 科学(91589)
- 研究(87233)
- 基金(81461)
- 家(68990)
- 国家(68417)
- 科学基金(60770)
- 社会(60357)
- 社会科(57539)
- 社会科学(57527)
- 省(46274)
- 基金项目(42576)
- 教育(38121)
- 划(36313)
- 自然(34601)
- 自然科(33881)
- 自然科学(33876)
- 编号(33705)
- 自然科学基金(33351)
- 资助(30547)
- 创(30153)
- 发(27657)
- 创新(27122)
- 成果(26469)
- 国家社会(25939)
- 重点(25174)
- 课题(24126)
- 部(23898)
- 发展(23807)
- 展(23445)
共检索到274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随
本文运用熵权法对2010-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构建回归模型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流通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增长态势,空间上表现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分布格局;整体来看,数字经济对流通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分区域来看,数字经济对不同地区流通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特征,东部和中部地区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较大,西部地区较小;在控制金融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以及交通便利程度等因素后,数字经济仍对流通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德刚
任何一个时代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形态都是一定的市场结构、资源结构和技术水平的综合反映,并在这些因素变动的影响下而发生变化和演进,产业的创新发展就是由这些因素变动的影响而引发的。而产业创新的具体反映一般会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产业内部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而形成的改良、改进型升级;二是通过跨界融合而形成的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三是通过新技术、新手段的引进而产生的对传统业态具有颠覆意义的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靳娟利
物流业发展改变了商品的流通路径和方式,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愈加明显。本文从物流链整合对商贸流通业升级的影响入手,分析了物流发展对流通业空间布局优化的作用,即集约化物流发展助力流通产业优势集聚、科技化物流发展推动流通业空间布局形成、物流模式创新优化流通业空间布局、标准化物流平台建设推动流通业空间布局完善,最后分析了物流现代化发展对流通业创新发展的推动力。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物流经济 产业布局 产业升级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永奎 刘晓康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企业创新质量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已有的经验分析证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但少有文献从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的双元创新角度进行考察,也未从企业内外部关系改善的维度探究其影响机制。 本文以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企业所在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并以反映企业内部关系的内部控制和反映企业外部关系的社会责任为中介变量考察其影响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对企业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双元创新促进效应在国有企业(相对非国有企业)、大型企业(相对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相对东部地区企业)中更强;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和增进社会责任履行来促进企业双元创新,即地区数字经发展会通过改善企业内外部关系对企业双元创新产生双轨促进作用,其中在促进探索式创新中的中介效应更大(内部控制改善和社会责任承担对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比对开发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且内部控制的中介效应大于社会责任。进一步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不仅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双元创新,而且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企业双元创新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和正向调节作用。 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并基于中介效应检验对其中的改善内外部关系双轨促进机制进行了验证,拓展和深化了数字经济的企业创新效应研究。同时,探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企业双元创新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深入认识地区层面数字经济与企业层面数字经济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各地政府应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并采取积极措施拓展和提升数字经济的普惠性和共享性,企业则应加快数字化转型、提高内部控制质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进而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并不断强化探索式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鲁炜 范辛亭
应重视金融产品创新对经济增大的促进作用□鲁炜范辛亭一、金融创新产品的特点金融产品是金融过程的载体,是企业筹集资金和投资者运用资金的工具。金融创新(FINANCIALIN-NOVATION)是指整个金融领域里新的创造与新的发展。金融创新产品是金融创新中...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德章 约翰·亚当斯 宋德军
流通业处于承上(生产)启下(消费)的地位,具有引导市场、决定生产、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成为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先导产业”。现代流通业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流通业增加值每增加1%,会带动城市GDP、消费、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较大的增长;所以要发挥好“先导作用”视角,统筹规划现代流通业与城市经济发展,在发挥好“先导作用”的前提下,使二者和谐共进。
关键词:
现代流通业 促进经济发展 分析与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燕
北京市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写入《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发展纲要》中。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北京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北京市经济发展新引擎;推动了城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促进了城市就业;已形成3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促进作用 经济发展 北京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子婧 范炜 王泽林
创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具体机制与影响效果还有待厘清。本文利用2007-2017年产业面板数据,以全产业、产业间不同情况设立三个假设,深入探究创业通过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新企业数增速对当期专利产出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在工业、信息传输、技术服务等高科技含量高的行业中创业能显著拉动经济增长。为解释这一结果,文章进一步对不显著的行业进行固定效应回归,结果显示在这些行业中创业对创新的作用效果也同样不显著。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应支持新兴产业、提升技术创新产业化能力、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关键词:
创业 创新 经济增长 产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锐东 龙真真
目前,我国已在不同地区建立了多个物联网产业试验基地,国家级产业试验基地的卓越发展成功证实了物联网对于数字经济的推动作用,因此,加大对物联网产业的扶持力度是进一步促进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措施。信息时代的到来既为物联网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机遇,又使其迎接着新时代不同经济结构所带来的挑战。文章基于此将从物联网对数字经济的牵引作用入手,深入阐述该产业目前面临的形势背景,并针对其发展战略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物联网 数字经济 发展 促进作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苏剑
改革和开放是中国近40年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原动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创新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个原动力。当前,应当更加重视创新对改革开放及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期的一组文章便是围绕中国经济的这三个原动力尤其是创新而展开的。深圳的改革、开放和创新的经验,对我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陶一桃的文章根据深圳的成
关键词:
促进作用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尹亚红
以技术创新为研究对象,运用2008~2017年中国31个省[市、区(港澳台除外)]的省级面板数据就企业海外并购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海外并购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除了直接作用外,还间接通过研发经费与人力资本两条途径将其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能力,从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效率。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海外并购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性,东中部促进作用明显,西部不显著。因此,为更好地利用外部技术资源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应结合中国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适应的海外并购策略。
关键词:
海外并购 技术创新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朱颂东 王君 樊大为
依靠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的重要发展战略。金融对科技创新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文章根据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理论和实践,阐述了金融对科技创新具有十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即:提供资金支持、分散创新风险、缩短创新周期、发现引领作用、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规范监督作用、跟踪评价作用、为创新资金的进出提供便利、降低创新的进入门槛、提升企业内在价值。了解这些内容,利于提高金融服务于科技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
金融 科技创新 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献宁 廖维晓 李德华
本文基于2014-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OLS估计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考察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对流通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均有利于流通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但自主研发的作用更明显;自主研发与流通产业创新能力之间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技术引进与流通产业创新能力之间仅存在线性关系;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交互项在自主研发能力未达到临界值前,表现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互补效应,超过临界值后表现为抑制产业创新能力的替代效应。文章最后提出加大自主研发力度、科学引进外部技术和引导并鼓励流通产业创新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向阳
信息产业经济增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强,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在分析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信息产业促进经济总量的提升、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提高经济要素的利用效率等方面。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信息产业的发展应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金融支持体系、健全对信息产业中小企业的支持模式、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发挥产后发优势、构建以集群形态为载体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信息产业 经济增长 作用分析 经验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晓晖
数字新基建是推动“内循环”供需关系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数字化新基建发展水平和流通产业韧性强度综合指标,构建计量模型对数字新基建赋能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及提升产业韧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新基建显著促进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且滞后项的正向影响更强烈;信息基建、融合基建和创新基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影响存在异质性;第二,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新基建对产业韧性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并且在断裂韧性中的中介效应强于冲击韧性;第三,数字新基建对流通产业韧性存在以产业结构升级为门限变量的双重门槛效应。文章最后从发挥政府引导、提升科技创新和构建协同发展体系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新基建 流通产业 产业升级 产业韧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