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34)
- 2023(18885)
- 2022(15602)
- 2021(14149)
- 2020(11839)
- 2019(26700)
- 2018(26262)
- 2017(49965)
- 2016(26903)
- 2015(29881)
- 2014(29783)
- 2013(29458)
- 2012(27502)
- 2011(25064)
- 2010(25045)
- 2009(23118)
- 2008(22513)
- 2007(20084)
- 2006(17601)
- 2005(15858)
- 学科
- 济(133023)
- 经济(132900)
- 管理(75414)
- 业(73724)
- 企(58699)
- 企业(58699)
- 方法(52345)
- 数学(46157)
- 数学方法(45660)
- 中国(33559)
- 农(33039)
- 地方(31016)
- 业经(29266)
- 财(27934)
- 学(25509)
- 贸(22617)
- 贸易(22607)
- 农业(22523)
- 易(21870)
- 制(20933)
- 环境(18743)
- 银(18539)
- 银行(18478)
- 融(18427)
- 金融(18424)
- 技术(18409)
- 产业(18293)
- 地方经济(18082)
- 行(17730)
- 和(17304)
- 机构
- 学院(393997)
- 大学(392307)
- 济(171818)
- 经济(168613)
- 管理(150637)
- 研究(138124)
- 理学(130112)
- 理学院(128633)
- 管理学(126466)
- 管理学院(125737)
- 中国(102861)
- 科学(85480)
- 京(82439)
- 财(74279)
- 农(72241)
- 所(70700)
- 研究所(64507)
- 中心(63169)
- 业大(61698)
- 财经(59600)
- 江(58901)
- 农业(57016)
- 经(54116)
- 经济学(53365)
- 北京(51542)
- 范(50170)
- 师范(49524)
- 院(49387)
- 经济学院(48011)
- 州(46644)
- 基金
- 项目(266468)
- 科学(209702)
- 基金(194130)
- 研究(188270)
- 家(171669)
- 国家(170272)
- 科学基金(145427)
- 社会(122272)
- 社会科(116195)
- 社会科学(116166)
- 省(105257)
- 基金项目(102789)
- 自然(94773)
- 自然科(92658)
- 自然科学(92630)
- 自然科学基金(90990)
- 划(88457)
- 教育(85266)
- 资助(78673)
- 编号(74002)
- 发(61973)
- 重点(60574)
- 成果(58484)
- 部(58038)
- 创(55776)
- 创新(52243)
- 科研(51581)
- 国家社会(51429)
- 课题(51235)
- 计划(49895)
- 期刊
- 济(190669)
- 经济(190669)
- 研究(112153)
- 中国(75072)
- 学报(65980)
- 农(65399)
- 科学(59363)
- 财(57193)
- 管理(55247)
- 大学(49032)
- 学学(46719)
- 农业(44350)
- 融(35493)
- 金融(35493)
- 技术(34759)
- 教育(34362)
- 经济研究(31534)
- 业经(31516)
- 财经(29797)
- 经(25808)
- 问题(25276)
- 业(23770)
- 技术经济(21219)
- 统计(19954)
- 贸(19731)
- 商业(18955)
- 版(18727)
- 科技(18489)
- 策(18401)
- 世界(17926)
共检索到583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许琴琴 舒斯亮
数字经济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成为推动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重要驱动力。文章在构建模型测度黄河流域城市数字经济和林业产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基于2011-2021年黄河流域5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并以环境规制为门槛,构建数字经济与林业产业发展的非线性面板回归模型。研究发现:(1)样本期内,黄河流域城市林业产业发展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数字经济正向推动林业产业发展,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对林业产业发展的规模和结构推进系数分别为1.66和314.91。(2)环境规制通过了双重门槛检验,环境规制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会因规制标准的实施强度不同而呈现阶段性特征。(3)数字经济助推林业产业发展具有异质性,数字经济对林业产业发展的作用整体表现为“下游>上游>中游”的阶梯式特点,对非资源型城市的助推效应较大。文章拓展了数字视域下的林业经济发展理论,揭示了数字经济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的内在机制。基于研究结论和讨论,文章提出加大黄河流域城市数字经济投入和完善数字经济发展体系、提升环境监管精细度和实施适度环境规制、科学把握黄河流域城市差异,以及因地制宜选择产业发展模式等政策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薇 赵伟 司玉静
基于2012—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助力低碳发展中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碳排放总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绿色技术创新削弱了其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强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绿色技术创新强化了其抑制作用;此外,在东、中、西三大区域内,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单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在门槛前后,数字经济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由促进作用变为抑制作用,而对碳排放强度的抑制效应则随着绿色技术创新的加深而增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强
本文把信息技术因素引入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构建了一种相对更加完善的经济增长分析框架,并利用2000~2010年中国及各省域的面板数据,着重分析了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和动态效应。结论表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在整体上始终对经济增长有密切且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存在门槛效应。各省域在利用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不存在高水平陷阱,但存在中低水平陷阱。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高水平地区的影响更大。整体而言,中国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经济增长领域仍存在较大潜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新光 胡日东 张永起
文章运用平滑转换回归模型(STR)分析经济增长对城市化发展的非线性门槛效应。通过搜集1978-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金融相关率(FR)和城市化率(urban)等变量数据,选取FR作为转换变量,构建经济增长影响城市化水平变化的STR模型。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明显;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作用表现出非线性特征,可以通过非线性平滑转移模型来描述;经济增长对城市化变化的影响表现出非对称性,研究发现滞后3期FRt-3是导致这种非对称性的原因之一。具体表现为当FRt-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宏
生态环境相关资源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会影响生态环境,研究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生态环境与旅游产业间的相互影响,然后借助SPSS软件计算了我国30个省份生态环境的综合评分,建立了分析体系,并基于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生态环境与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门槛效应。结果发现,30个省份的生态环境呈现不同的水平,而生态环境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符合双门槛模型,二者的相互作用关系为倒"V"形,旅游产业经济随着生态环境的综合提高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旅游 门槛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竹
土地财政收入是城市经济早期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是否会削弱甚至抑制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仍有待明确。选取2012—2022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共27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生产总值和公共服务水平两方面作为被解释变量,探究土地财政依赖度作为核心变量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财政依赖度的持续加深,会削弱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拉动作用,具备显著的门槛效应;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土地财政依赖度的门槛效应存在差异;相对公共服务水平而言,城市生产总值对土地财政依赖度的反应更为敏感。基于此,建议地方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摆脱土地财政依赖。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爱俭 杜强
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杠杆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41个国家(地区)1996-2014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面板模型对金融杠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杠杆促进了经济发展,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着门槛效应,金融杠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会随着金融发展情况的变动而显著变化。具体而言,金融规模的扩张会削弱金融杠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而金融效率提升和金融结构优化则有助于增强金融杠杆在经济增长中的促进作用。基于以上分析,积极进行杠杆内部结构调整、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优化信贷结构
关键词:
金融杠杆 经济发展 金融改革 门槛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竹
土地财政收入是城市经济早期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是否会削弱甚至抑制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仍有待明确。选取2012—2022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共27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生产总值和公共服务水平两方面作为被解释变量,探究土地财政依赖度作为核心变量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财政依赖度的持续加深,会削弱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拉动作用,具备显著的门槛效应;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土地财政依赖度的门槛效应存在差异;相对公共服务水平而言,城市生产总值对土地财政依赖度的反应更为敏感。基于此,建议地方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摆脱土地财政依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长瑶 雷洪博 杨永生
经济融合是城乡深度融合的关键,是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兼顾质量与效率双重标准,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是推动城乡经济融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2008—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港澳台藏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及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城乡经济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城乡经济融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在我国东部、西部、东北地区表现显著,在中部地区表现不显著;农村人力资本结构在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城乡经济融合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城乡经济融合的促进作用是非线性的,受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农村人力资本结构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城乡经济融合的影响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相比于本地区,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在邻近地区表现得更明显。因此,应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与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因地制宜制定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战略,注重各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破除制约人力资本要素城乡双向流动的障碍;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优化农业生产资源配置,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提高农村金融资源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长瑶 雷洪博 杨永生
经济融合是城乡深度融合的关键,是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兼顾质量与效率双重标准,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是推动城乡经济融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2008—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港澳台藏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及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城乡经济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城乡经济融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在我国东部、西部、东北地区表现显著,在中部地区表现不显著;农村人力资本结构在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城乡经济融合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城乡经济融合的促进作用是非线性的,受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农村人力资本结构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城乡经济融合的影响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相比于本地区,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在邻近地区表现得更明显。因此,应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与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因地制宜制定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战略,注重各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破除制约人力资本要素城乡双向流动的障碍;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优化农业生产资源配置,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提高农村金融资源利用效率。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永凯 乔慧玲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方兴未艾,这为区域碳减排带来新机遇。本文基于2011—2021年黄河流域69个地级行政单元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影响显著,且前者对后者的作用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2)从中介效应看,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对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碳排放强度。(3)就区域异质性而言,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强于上游地区,中、下游地区的影响效应相差无几。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数字经济 碳排放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永凯 乔慧玲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方兴未艾,这为区域碳减排带来新机遇。本文基于2011—2021年黄河流域69个地级行政单元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影响显著,且前者对后者的作用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2)从中介效应看,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对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碳排放强度。(3)就区域异质性而言,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强于上游地区,中、下游地区的影响效应相差无几。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数字经济 碳排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政钦 李伶俐 万妍辰
文章首先基于金融资源约束下的配置结构演化角度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然后从人力资本视角梳理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门槛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利用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同时经过替换核心解释变量、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删减样本和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问题等一系列检验后,估计结果依然稳健。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城镇化水平更低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更大。进一步通过门槛效应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当人力资本水平小于门槛值时,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当人力资本水平越过门槛值时,数字普惠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不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寿国 宋宝东
文章基于Hansen提出的面板门槛模型,选取2000—2015年西部各省份金融发展与碳排放相关数据,分别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作为门槛变量,研究了金融发展对于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城镇化水平作为门槛变量,金融发展对碳排放影响存在双门槛,具体表现为城镇化水平较低时,金融发展促进碳排放;城镇化水平较高时,金融发展抑制碳排放。以经济发展作为门槛时,整体上金融发展抑制了碳排放增长,但对碳排放影响存在单门槛,表现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金融发展对于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减弱。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及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 金融发展 面板门槛模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范翔宇 卢新海 刘进进
研究目的:基于2006—2020年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如何影响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在其中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方法:多期双重差分方法、三重差分方法与门槛模型。研究结果:(1)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2)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和批次异质性,数字经济发展对中部地区和第二批试点的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影响更为显著。(3)当前,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经济发展和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主要呈负向调节效应,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负向影响最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次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最末。(4)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经济发展和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调节效应具有“由边际效益递增到边际效益递减”的单门槛非线性特征。研究结论:促进具有技术嵌入和环境赋能作用的数字经济发展,对提升中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水平提升和效益转化还有待重视和加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技术发展视角下数字经济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分析
知识产权保护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数字经济的门槛效应
数字物流发展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效应分析
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效应分析
创新、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分析
制造业集聚、环境规制与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沿黄94个城市空间效应与门槛效应分析
数字经济时空分异与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研究——基于流通效率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链式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数字经济赋能绿色物流高质量发展效应分析
数字经济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机制与效应——基于科技创新门槛效应分析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基于人均收入和人力资本视角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