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41)
2023(9911)
2022(7565)
2021(6335)
2020(5088)
2019(10890)
2018(10294)
2017(19486)
2016(10276)
2015(11106)
2014(10835)
2013(10829)
2012(10191)
2011(9438)
2010(9321)
2009(8692)
2008(8068)
2007(7069)
2006(6473)
2005(5723)
作者
(32980)
(27741)
(27694)
(26135)
(17555)
(13309)
(12332)
(10926)
(10476)
(9751)
(9479)
(8932)
(8826)
(8595)
(8540)
(8413)
(8245)
(8052)
(8031)
(7782)
(6973)
(6734)
(6611)
(6457)
(6313)
(6170)
(5899)
(5688)
(5554)
(5402)
学科
(70579)
经济(70526)
管理(30565)
(27682)
方法(22353)
数学(20403)
(20343)
企业(20343)
数学方法(20313)
地方(16225)
业经(14830)
中国(14143)
(14131)
(13793)
地方经济(12011)
(11918)
产业(10877)
农业(10311)
(9846)
贸易(9843)
(9519)
信息(9444)
总论(9394)
环境(9249)
收入(9202)
信息产业(8914)
(8327)
(8310)
金融(8310)
(7805)
机构
大学(161683)
学院(161052)
(81895)
经济(80731)
管理(60517)
研究(59277)
理学(53015)
理学院(52435)
管理学(51714)
管理学院(51426)
中国(43085)
科学(35184)
(33029)
(32366)
(30823)
(29979)
研究所(27541)
经济学(27464)
财经(26951)
业大(25916)
中心(25622)
经济学院(24671)
(24630)
农业(24370)
(22506)
(20815)
北京(20009)
财经大学(20009)
科学院(18961)
(18615)
基金
项目(111316)
科学(87852)
基金(83785)
研究(75595)
(75308)
国家(74711)
科学基金(63441)
社会(54012)
社会科(51498)
社会科学(51483)
基金项目(44033)
(42128)
自然(39827)
自然科(38946)
自然科学(38931)
自然科学基金(38271)
(35334)
资助(32724)
教育(32182)
编号(27217)
(25065)
重点(24985)
国家社会(24414)
(23956)
(23138)
创新(21804)
科研(21374)
计划(20711)
教育部(20609)
成果(20531)
期刊
(90922)
经济(90922)
研究(47601)
学报(29328)
(26989)
中国(26372)
科学(25280)
(24197)
管理(21836)
大学(21681)
学学(21080)
农业(17904)
经济研究(17201)
财经(14456)
(13436)
金融(13436)
业经(12715)
(12585)
问题(11822)
技术(11766)
技术经济(9914)
(9241)
(9203)
统计(8708)
商业(8551)
世界(8329)
国际(8095)
(8034)
(7470)
经济问题(7321)
共检索到235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罗长远   万斯语  
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全球收入分配带来新一轮的挑战。数字经济发展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更从互联网、金融科技和数字金融、人工智能三方面深刻影响收入分配格局,其主要在要素收入分配、城乡收入分配、地区收入分配、性别收入分配、技能收入分配对我国产生影响。应在发展数字经济规模的同时,不断提高数字经济发展的质量;积极弥合可能存在的数字鸿沟,推动数字普惠进程;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数字素养,以数字经济推动收入分配合理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婷  闫莉  
文章利用固定效应估计、2SLS估计和HAC-GMM估计三种方法,将政府经济行为分为政府支出规模和政府支出结构两大类指标,研究了政府经济行为对要素收入分配和规模收入分配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政府经济行为是影响要素收入分配和规模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且其影响程度前者大于后者;政府支出的扩大是劳动和资本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经济性支出对拉大居民收入差距具有重要影响,维持性支出和社会性支出的提高能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严先溥  
从短期来看,收入分配改革可以提高居民即期购买力,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从长远来看,则有助于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可靠支撑在当前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高,消费意愿偏弱的情况下,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显然有着多重的积极意义。从短期来看,收入分配改革可以提高居民即期购买力,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增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向达  
收入分配与经济运行张向达收入分配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收入分配对供给、需求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收入分配对赤字和通货膨胀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无论是从流量上,还是从存量上都将会增加,如果收入流量和收入存量增加都是正常的,那么...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章曦  叶阿忠  
本文在考虑经济均衡和政策均衡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一个基于世代交替模型的两阶段模型,研究了收入不平等和经济增长之间以及它们和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短期:(1)随着社会平均劳动水平增长率的提高,国民收入增长率提高。(2)当再分配系数增加的时候,国民收入增长率下降,即再分配程度和经济增长率负相关。(3)收入差距越小,国民收入增长率越高。利用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建立SVAR模型,分析长、短期经济变量间相互影响,理论模型的结论基本得到了证实。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丽  
数字经济的发展在变革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重塑市场模式的同时,也带动就业市场的规模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就业市场呈现出就业方式多元化、组织模式平台化、信息传递高效化等新特点。数字经济在扩大就业市场规模、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促进就业结构转型、改善就业市场生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对就业市场的良性发展形成了一系列挑战,因此,必须完善政策体系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诚  
我国推动共同富裕恰好与迈入数字经济时代在时间上相吻合,在均衡共享等内涵上相契合,故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必然依托于数字经济形态。本文从收入分配的角度辨析数字经济发展如何推动共同富裕:首先,从市场机制、要素分配制度、新分配关系三个方面梳理数字经济的收入分配一般分析框架,提出数字经济要坚持市场化运行规则,并要处理好数据要素的分配以及新业态、新模式下的新分配关系;其次,从初次、再次、三次分配视角详细分析了数字经济活动中的分配问题,并发现数字经济总体上改善了收入分配关系,使不同群体、地区和城乡的分配更加均衡;最后,从长期视角提出了数字红利被少数平台垄断、公平分配机制尚未形成、创新越来越形式化等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问题并据此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龚恩华  
我国现行财政制度在公平收入分配方面存在很大问题,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总体表现为负效应。因此,改革财政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重点分析了财政分配制度缺陷,提出了提高转移性支出水平,降低购买性支出水平;提高直接税比重,降低间接税比重的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文强  楚天舒  
本文考察国有经济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作用。基于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构建"城市-行业"单元为分析单位的数据指标,发现国有经济比重对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正向影响,与单使用地区或者行业层面数据得到的研究结论不同。进一步分析发现,国有经济主要通过提高人均劳动者报酬(收入效应)的方式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对人均劳动产出没有显著作用,因而不通过后者产生影响(不存在生产率效应)。该发现有赖于使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劳动投入进行小时数调整。国有经济因工人工作小时少,使用工人人数计算劳动生产率将导致向下的偏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涂文涛  方行明  
知识资本化的结果使企业经济收入和从事知识创新者的收入倍增,不同性质劳动之间的收入差距空前拉大。知识经济的这种社会分配收入特征,要求人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起适合知识经济发展的经济环境和收入分配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灿明  郭慧芳  
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通提高的同时,却导致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如何处理好转型与发展、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试图从经济转型的角度,分析影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怡  柯杰升  
伴随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面渗透,以数字基础设施"接入差距"为特征的一级数字鸿沟和以数字技术"使用差距"为特征的二级数字鸿沟,正在引发以数字化"收入差距"为主要特征的三级数字鸿沟。聚焦农村数字经济,本文利用Meta-analysis整合并构建了有关农民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的跨国证据和大型数据集。系统集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农民收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同时加剧了收入差距;数字技术接入和使用具有差异化的收入和收入分配影响,其中,电子商务表现出最明显的增收效应以及对公平收入的负向作用;数字经济对农民农业收入的影响较非农收入更为显著;社会经济地位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从数字经济发展中受益更多。数字经济在促进农民收入总体增长条件下强化了收入差距扩大,对致力于促进包容发展的公共政策提出了全新挑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柏旭  
进入新发展阶段,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并运用多种计量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呈现先强化后抑制的变化趋势;数字经济会通过沟通成本降低的城乡融合效应、农业技术进步的乡村振兴效应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但会通过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替代效应扩大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同时,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市场化水平均对数字经济的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减效应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的门槛检验结果证明,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压力不同,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应紧紧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趋势,利用数字经济新优势,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带来的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等效应;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培育统一、完善的数据要素市场,提升地区市场化水平,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要素支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当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制定针对性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明文  张金良  谭忠富  王东海  
本文利用1995—2005年我国GDP、能源消费和资源税样本数据,通过构建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分析了征收碳税对我国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征收碳税能够提高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规模,同时对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具有抑制作用,但扩大了大部分地区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收入分配差距。这说明,现阶段我国应该分地区、分税率进行碳税征收,以使我国大部分地区在保持经济增长和体现社会公平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