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50)
2023(12312)
2022(9722)
2021(8440)
2020(6781)
2019(14992)
2018(14399)
2017(27600)
2016(14847)
2015(16127)
2014(15950)
2013(15639)
2012(14700)
2011(13626)
2010(13951)
2009(12944)
2008(12492)
2007(11380)
2006(10448)
2005(9488)
作者
(45198)
(37837)
(37715)
(35709)
(24212)
(17998)
(16853)
(14746)
(14277)
(13358)
(13116)
(12236)
(12096)
(11958)
(11844)
(11471)
(11306)
(11109)
(10930)
(10766)
(9411)
(9372)
(9098)
(8759)
(8623)
(8448)
(8125)
(8046)
(7552)
(7399)
学科
(84327)
经济(84261)
管理(45607)
(43527)
(34478)
企业(34478)
方法(26382)
数学(23370)
数学方法(23171)
中国(20888)
地方(20073)
(19478)
业经(18997)
(16210)
(14236)
(13895)
贸易(13888)
地方经济(13568)
农业(13558)
(13485)
(12668)
(12642)
产业(12347)
环境(11480)
(11279)
银行(11248)
(10937)
金融(10937)
(10834)
信息(10285)
机构
学院(224684)
大学(222622)
(107271)
经济(105394)
管理(86099)
研究(81591)
理学(74131)
理学院(73323)
管理学(72355)
管理学院(71906)
中国(60795)
科学(47166)
(46276)
(45584)
(40942)
(39217)
研究所(37180)
财经(36694)
中心(35944)
经济学(33895)
(33865)
(33301)
业大(32828)
农业(30745)
经济学院(30330)
(28969)
北京(28596)
(27574)
师范(27247)
财经大学(26882)
基金
项目(147016)
科学(116386)
基金(108183)
研究(105438)
(95304)
国家(94484)
科学基金(80618)
社会(71464)
社会科(67977)
社会科学(67959)
(56673)
基金项目(56048)
自然(50457)
自然科(49320)
自然科学(49304)
自然科学基金(48467)
(47537)
教育(46536)
资助(43277)
编号(40967)
(33595)
重点(33043)
成果(32834)
(32066)
(30721)
国家社会(30589)
创新(28686)
课题(28461)
教育部(27655)
科研(27537)
期刊
(124548)
经济(124548)
研究(69407)
中国(41787)
(35349)
学报(34647)
(33818)
管理(33141)
科学(32273)
大学(26210)
学学(25096)
农业(23539)
(22617)
金融(22617)
经济研究(21961)
业经(19058)
财经(18984)
技术(18071)
教育(17343)
(16512)
问题(15905)
(13560)
技术经济(12960)
国际(12310)
(12017)
世界(11590)
商业(11317)
统计(10838)
现代(10385)
(10344)
共检索到342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丽  
数字经济的发展在变革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重塑市场模式的同时,也带动就业市场的规模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就业市场呈现出就业方式多元化、组织模式平台化、信息传递高效化等新特点。数字经济在扩大就业市场规模、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促进就业结构转型、改善就业市场生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对就业市场的良性发展形成了一系列挑战,因此,必须完善政策体系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高群服  
本文试图就加入WTO对台湾经济的影响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分析不同产业在。“入 世”后可能受到的影响,并提出了台湾当局的应对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利  谢家智  
近年农业巨灾的频率及影响程度加剧,极易对农业形成巨大冲击造成严重损失。总结了我国农业巨灾的特点,从农业巨灾风险的致灾因子与社会的脆弱性、承灾体的差异性,分析了农业巨灾的成灾机理,并探讨了农业巨灾对我国农业经济造成的时差周期、价格波动与生产消费预期的滞后风险、产业结构与产业链的连锁效应、进出口的外贸波动、财政转移支付及金融赔付与投资等方面的实际影响,提出当前做好农业巨灾的综合风险管理、提高农业减灾防灾技术、降低社会的脆弱性等策略来减低农业巨灾造成的损失。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欧定余  侯思瑶  
2022年5月,美国总统拜登在日本东京宣布与印太地区的13个国家启动“印太经济框架”的谈判进程。“印太经济框架”作为美国开展印太区域经济合作新的制度体系,从本质上讲,是一份以美国利益优先的印太区域制度整合方案,是美国在印太地区开展对华竞争的行动纲领,其未来必将会对我国的海外市场、供应链稳定、区域数字经贸规则制定话语权以及区域各国制度整合等方面带来不确定性的影响。为应对“印太经济框架”的可能影响和挑战,我国应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整合“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推出区域数字规则的“中国方案”,构建我国跨国企业主导的区域供应链,以RCEP为抓手,推动区域制度整合。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黄卫华  
近些年来,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及国内的房地产、股票市场价格高涨等因素的影响,国际游资通过各种渠道大量进入我国,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对此,我国政府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予以应对。当前可考虑的措施是:审慎开放资本账户,堵住国际游资流动的渠道;设法削弱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转变政策导向,实现国际收支的基本均衡并防止国内泡沫经济的发生;加强金融监管和国际合作,共同防范投机资本的冲击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虹珏  沈费伟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具有关键数据成为生产要素、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经济成为主流商业模式、经济规模效应凸显等特征,拥有数字基础设施的体系化、生产要素的数据化、数字技术的先进性和数字平台的载体支撑等要素,并且发挥了重建社会生产关系、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提升经济增长动能、提高社会治理效能等功能。尽管如此,我国现阶段数字经济发展依然面临与实体经济融合不充分的风险、数字鸿沟与贫富分化的风险、相关政策体系建设滞后的风险以及缺乏核心技术支撑的风险。因此,我国亟待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消除数字鸿沟与贫富分化问题、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以及健全核心技术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强   赵欣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对经济的贡献程度不断提高,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创新转型的新引擎。传统产品质量提升、新型商业模式涌现、产品更替速度加快、产品销售渠道升级以及个性化定制的推广等现象都给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准确测度带来挑战。本文系统论述了数字经济背景下产品界定与分类、新产品入市、定价模式创新以及基期轮换对CPI编制的直接挑战,产品质量变动、商业模式变更、免费品价格确定以及数据结构复杂化对CPI编制的间接挑战,明确了现阶段我国CPI编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难点。在此基础上,从产品范围更新、轮换基期调整、产品质量调整、价格数据获取以及价格指数发布五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我国CPI编制的应对策略,以期进一步提升我国CPI的合理性与规范性。指标粒度方面,强调编制分类指数对分析细化和名义指标缩减的理论实践意义;指标维度方面,提倡针对不同人群、地区、销售方式等多种标志设置针对性指标的政策指导意义;指标效度方面,强化借助大数据技术实时记录、瞬时传输的优势,提升指标时效性、预测结果有效性的统计监测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强   赵欣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对经济的贡献程度不断提高,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创新转型的新引擎。传统产品质量提升、新型商业模式涌现、产品更替速度加快、产品销售渠道升级以及个性化定制的推广等现象都给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准确测度带来挑战。本文系统论述了数字经济背景下产品界定与分类、新产品入市、定价模式创新以及基期轮换对CPI编制的直接挑战,产品质量变动、商业模式变更、免费品价格确定以及数据结构复杂化对CPI编制的间接挑战,明确了现阶段我国CPI编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难点。在此基础上,从产品范围更新、轮换基期调整、产品质量调整、价格数据获取以及价格指数发布五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我国CPI编制的应对策略,以期进一步提升我国CPI的合理性与规范性。指标粒度方面,强调编制分类指数对分析细化和名义指标缩减的理论实践意义;指标维度方面,提倡针对不同人群、地区、销售方式等多种标志设置针对性指标的政策指导意义;指标效度方面,强化借助大数据技术实时记录、瞬时传输的优势,提升指标时效性、预测结果有效性的统计监测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顺泉  
促进大学生就业被称作世界性难题。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今年高校毕业生达820万人。大学生就业困难成为社会共识,给政府、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带来压力,我们应当及时分析原因,寻求应对之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福建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李鸿阶  伍长南  单玉丽  吴肇光  陆小辉  蔡雪雄  
传统出口型产业是推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产业自身发展等因素影响,福建传统出口型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直接影响着财税收入和就业增长。为此,福建社会科学院及时组织研究人员,深入一线调研,就福建如何因应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强化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传统出口型产业竞争力等问题开展研究,并形成《经济环境变化对福建传统出口型产业的影响与应对策略》综合研究报告。在此,本编辑部特发一组调研文章,择取相关产业进行论述,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后凯  
金融危机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呈现出典型的由东南沿海向北部和中西部地区转移扩散的趋势,其影响程度在不断加深,目前已波及到全国绝大部分地区。这种影响的行业和地区差异性较大,各地区外贸出口、工业生产、房地产业、地方财政和劳动就业受到的影响较大,而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消费受到的影响较小。但总体上看,这次金融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和基本面。应对这次金融危机,应该实行长短结合,把保增长、扩内需与调结构、促升级、促协调有机结合起来。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朱显平  齐霁  
逆全球化思潮的泛滥,给东北亚区域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也为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提供了契机。在逆全球化背景下,若东北亚区域各国能加强经贸合作,东北亚区域经济将会得到较快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为东北亚区域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为逆全球化思潮下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打造了互利互惠、包容共赢的经济合作环境,成为了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稳定发展的关键。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东北亚各国应进一步加强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对接合作,推进东北亚自贸区构建,加速大图们江次经济区域建设。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辅靖  
目前国内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绝大多数研究都是关于战略背景、战略意义的研究,而对经济影响的评估显得不足。虽然现在已经建成的自由贸易区或多或少都有政治战略方面的考虑,但自由贸易区首先和主要是经贸关系安排,它虽是实现政治战略意图的一个轮子和工具,但它本身并不是一项政治安排,它的战略、政治和外交意义是经贸意义的衍生物而不是替代物,因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主要任务应该是促进双方的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如果它不能对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产生切实的促进作用,那么它的政治战略作用就根本无从谈起。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挥经济功能。本文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双方未来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凌波  
本文首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理论分析了中国宏观经济的最新变化,接着分析了中国金融形势和金融子行业的最新变化,最后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对经济金融形势最新变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晓东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经济发展必须由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传统经济转向以创新驱动为动力的创新型经济。创新型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新区必须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和辐射力以及突破原有的发展模式。文章认为,高新区的当务之急是要树立科学的创新型经济发展理念;明确产业发展方向,推进产业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