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60)
2023(19675)
2022(16404)
2021(15015)
2020(12271)
2019(27771)
2018(27434)
2017(52225)
2016(27856)
2015(31324)
2014(31377)
2013(31149)
2012(28964)
2011(26442)
2010(26980)
2009(25448)
2008(24183)
2007(21660)
2006(19542)
2005(18051)
作者
(81997)
(68257)
(67666)
(64383)
(43431)
(32582)
(30667)
(26457)
(26006)
(24467)
(23336)
(23118)
(21813)
(21774)
(21190)
(21030)
(20082)
(19629)
(19574)
(19494)
(17261)
(16674)
(16363)
(15617)
(15389)
(15277)
(15196)
(14916)
(13868)
(13354)
学科
(131143)
经济(130989)
管理(84296)
(79949)
(65973)
企业(65973)
方法(47471)
数学(40585)
数学方法(40196)
中国(39263)
(34146)
(32935)
地方(32622)
业经(31590)
(29826)
金融(29823)
(28887)
银行(28843)
(28401)
(27832)
(25359)
农业(23276)
(20726)
贸易(20705)
(19992)
(19723)
财务(19643)
财务管理(19606)
环境(19372)
(19337)
机构
大学(406916)
学院(405462)
(173013)
经济(169258)
管理(156161)
研究(143003)
理学(133089)
理学院(131583)
管理学(129584)
管理学院(128837)
中国(112375)
(87559)
科学(83717)
(82557)
(71691)
中心(64922)
研究所(64434)
财经(64210)
(62917)
(61412)
(58124)
北京(56198)
业大(55941)
(53756)
经济学(53656)
师范(53288)
(51615)
(49787)
农业(48300)
经济学院(47968)
基金
项目(265577)
科学(209276)
研究(198486)
基金(192332)
(166052)
国家(164618)
科学基金(141589)
社会(127405)
社会科(120854)
社会科学(120825)
(103216)
基金项目(101080)
教育(89868)
自然(88326)
自然科(86203)
自然科学(86189)
(85944)
自然科学基金(84649)
编号(80985)
资助(78517)
成果(66896)
(59946)
重点(59311)
(58641)
课题(56362)
(55094)
国家社会(53031)
创新(51419)
(51410)
教育部(50891)
期刊
(203042)
经济(203042)
研究(130598)
中国(86464)
(63275)
管理(60434)
学报(60354)
(59504)
科学(56507)
(50607)
金融(50607)
大学(46748)
教育(45198)
学学(43858)
农业(40196)
技术(35364)
财经(32787)
经济研究(32650)
业经(31849)
(28177)
问题(25578)
图书(21107)
技术经济(20581)
理论(20230)
(19762)
(19070)
现代(18811)
科技(18420)
世界(18338)
实践(18029)
共检索到632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邵莹莹   花俊国   李冰冰  
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为驱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本文基于2013—2021年全国31个省份(除港澳台外)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果、作用机制以及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2)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改善政府行为、促进科技创新来驱动城乡融合发展;3)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地区异质性,中西部地区优于东部地区,空间面板回归显示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不同地区应当根据自身经济、文化等地缘或环境优势,加快建设创新驱动、政府引导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新格局,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差异化融合发展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邵莹莹   花俊国   李冰冰  
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为驱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本文基于2013—2021年全国31个省份(除港澳台外)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果、作用机制以及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2)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改善政府行为、促进科技创新来驱动城乡融合发展;3)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地区异质性,中西部地区优于东部地区,空间面板回归显示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不同地区应当根据自身经济、文化等地缘或环境优势,加快建设创新驱动、政府引导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新格局,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差异化融合发展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晏朝飞   陈江鹤  
通过构建数字经济时代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08—2022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乡融合发展指数,运用泰尔指数刻画数字经济迅速发展期间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驱动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整体保持提升态势,全国省际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相对差异总体收敛,但各区域内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化现象,区域内部差异构成全国总体差异的最重要来源;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呈现显著促进作用,且随着城乡数字鸿沟的缩小,其对城乡融合发展的边际效应逐渐增强。鉴于此,建议持续消弭城乡数字鸿沟、推动城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晏朝飞   陈江鹤  
通过构建数字经济时代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08—2022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乡融合发展指数,运用泰尔指数刻画数字经济迅速发展期间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驱动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整体保持提升态势,全国省际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相对差异总体收敛,但各区域内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化现象,区域内部差异构成全国总体差异的最重要来源;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呈现显著促进作用,且随着城乡数字鸿沟的缩小,其对城乡融合发展的边际效应逐渐增强。鉴于此,建议持续消弭城乡数字鸿沟、推动城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华平   袁方玉   孟宏玮  
城乡融合发展既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当下之需,亦是谋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长远之策。借助面板双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探究了数字基础设施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能有效赋能城乡融合发展,尤其对空间融合、经济融合和生态融合的影响更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对城乡融合发展的赋能效应在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高水平地区和非粮食主产区更显著。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打破地理空间局限、增强乡村人力资本三条途径赋能城乡融合发展。非线性调节分析表明,随着市场化水平、信息对称程度、交易效率与科技水平的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对城乡融合发展的赋能作用不断减弱。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琴  
本文以2013-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数字经济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将资本配置作为中介,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对资本配置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然后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所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获得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通过区域异质性分析,验证我国各地区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在城乡融合发展中起到了明显的积极的作用;数字经济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作用存在着一定的地域差异,其对东部地区的推动作用比中西部地区要大。从资本配置的角度看,数字经济正在为城镇和农村之间的生产联系和要素配置创造新的动力,优化了资本配置,使其更有效率,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从而促进了城乡关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万凌霄   杨果  
城乡融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则为实现城乡融合提供了有效手段。当前,我国仍面临城乡产业发展不协同、消费亟待转型升级、要素流动存在制度性障碍、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治理有待改善等一系列问题。数字经济因具有促进生产力变革、降低长期生产成本、改善要素配置、转变组织形态等特征,能够赋能城乡产业融合、推动消费提质扩容、实现要素双向流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推动消费数字化转型、构建城乡互通的数字化要素流通体系、完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以及搭建城乡一体的数字治理平台,从而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城乡融合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晓彤   冯鲍   阎世平  
城乡融合发展是助推中国高质量发展、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选取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数字经济对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究加快城乡融合步伐的实现路径。主要结论有:数字经济对于城乡融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作用在控制反向因果、更换回归模型、进行政策冲击后依然成立;数字经济推动城乡融合的作用效果有明显的异质性,在东部地区这一促进作用最强,西部地区最弱;数字经济通过缓解劳动力资源错配、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畅通要素流通、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的中介作用来推动城乡融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晓彤   冯鲍   阎世平  
城乡融合发展是助推中国高质量发展、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选取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数字经济对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究加快城乡融合步伐的实现路径。主要结论有:数字经济对于城乡融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作用在控制反向因果、更换回归模型、进行政策冲击后依然成立;数字经济推动城乡融合的作用效果有明显的异质性,在东部地区这一促进作用最强,西部地区最弱;数字经济通过缓解劳动力资源错配、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畅通要素流通、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的中介作用来推动城乡融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建竹  
数字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基于数字经济赋能乡村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在梳理乡村生态、文化、旅游的关系的基础上,针对三者融合发展存在的困境,通过分析数字经济赋能乡村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从主动融合、跨界融合、技术融合、价值共创、教育融合等五个方面提出推动数字经济赋能乡村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路径和对策,以数字形式赋能乡村振兴。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维林  王艺斌  
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蓬勃兴起,已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在此背景下,如何借助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中国城市走向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新模式,是当前亟待进行理论阐释与实证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文章使用2011—2019年中国25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剖析数字经济自身特征的基础上,从边际效应和作用机制两方面提出了数字经济赋能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假说,并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对上述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于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对于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强,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数字鸿沟”效应的存在。数字经济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创新能力激发效应和公众认知能力提升效应三重机制赋能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这些结论在多种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本文所进行的相关研究在理论上有助于解析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与特征,实践上有助于中国政府充分利用数字经济赋予的时代机遇,加快中国城市发展方式的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和打造创新、智慧、生态、美丽的新型城市。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佳元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赋能产业深度融合,其作用机制可归纳为数据价值赋能、数字技术赋能、网络载体赋能三个维度。其基本逻辑是,数据价值化通过“自身增值效应”和“融合增值效应”催生基于数据生产交易应用的跨界融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数字技术的无尽连接能力和海量数据汇聚处理能力打破信息壁垒,形成纵向互联、横向相通的新产业生态,弱化产业边界,催生跨界融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现代信息网络为数字技术、数据价值赋能提供物理载体,发达的网络设施放大“数据自身增值效应”和“数据融合增值效应”,增强数字技术的连接能力和数据汇聚处理能力,提升数据价值赋能和数字技术赋能的绩效。当前,数字经济赋能产业融合也面临着数据标准不统一、兼容性差,数据价值化缺乏相应的制度规则,数据流动共享带来数据安全风险,关键核心技术自身有效供给不足,企业刚性制约数字技术需求有效释放,网络设施建设区域不平衡等问题和挑战。需要加强制度规范建设,充分激发数据价值赋能潜力;增加有效供给释放有效需求,更好发挥数字技术赋能作用;适度超前建设信息网络设施,着力提升网络载体赋能绩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翔   刘鸿艳  
当前数字经济红利持续释放,对于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了新路径。本文选取2013-2020年我国31省份的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发挥结构效应、收入效应和就业效应,能够显著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推动作用越强。因此,应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实现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吴宸梓  白永秀  
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根本之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数字技术以其高通用性、高渗透性、高共享性等属性快速渗透城乡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有助于打通城乡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存在的诸多堵点,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四环节的辩证关系原理为指导,从数字技术赋能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内涵入手,阐释数字技术赋能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数字化变革,探讨数字技术在城乡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上如何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从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升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盘活城乡商品和要素流通和促进城乡消费协同升级等方面提出数字技术赋能城乡融合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构建和谐健康的城乡关系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向云  陆倩  李芷萱  
数字经济正在引领中国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已经成为推进共同富裕发展的新动能。本文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三个维度测度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从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两个维度测度了共同富裕发展水平,进而利用2011—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赋能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发展,既具有提升总体富裕水平的“做大蛋糕”效应,又具有推进共享富裕的“分好蛋糕”效应,但目前“做大蛋糕”效应更强。(2)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重要传导机制,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可加快共同富裕发展。(3)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发展的效果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西部地区、数字产业化维度和数字经济高水平发展阶段的赋能效果更明显。上述结论对探索我国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