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65)
- 2023(19799)
- 2022(16656)
- 2021(15116)
- 2020(12666)
- 2019(28348)
- 2018(27744)
- 2017(52859)
- 2016(28224)
- 2015(31480)
- 2014(31190)
- 2013(30730)
- 2012(28058)
- 2011(25321)
- 2010(24992)
- 2009(22861)
- 2008(21707)
- 2007(18734)
- 2006(16271)
- 2005(13738)
- 学科
- 济(130690)
- 经济(130568)
- 管理(80714)
- 业(75243)
- 企(62274)
- 企业(62274)
- 方法(55990)
- 数学(48716)
- 数学方法(48130)
- 农(32760)
- 中国(30450)
- 业经(29680)
- 财(28773)
- 地方(27391)
- 学(26864)
- 农业(22536)
- 贸(20587)
- 贸易(20577)
- 易(19875)
- 制(18822)
- 环境(18819)
- 理论(18781)
- 和(18446)
- 技术(17439)
- 务(17257)
- 财务(17186)
- 财务管理(17155)
- 产业(16604)
- 企业财务(16262)
- 融(16059)
- 机构
- 大学(407670)
- 学院(406956)
- 济(168074)
- 经济(164725)
- 管理(159854)
- 理学(140241)
- 理学院(138666)
- 研究(136340)
- 管理学(136077)
- 管理学院(135350)
- 中国(97906)
- 科学(86076)
- 京(84483)
- 财(72415)
- 农(69103)
- 所(67473)
- 业大(64043)
- 研究所(62280)
- 中心(61434)
- 财经(59691)
- 江(56892)
- 经(54428)
- 农业(54281)
- 范(53104)
- 师范(52514)
- 北京(52204)
- 经济学(51899)
- 院(49685)
- 经济学院(46711)
- 州(45887)
- 基金
- 项目(289616)
- 科学(227708)
- 基金(211636)
- 研究(205508)
- 家(186601)
- 国家(185067)
- 科学基金(158933)
- 社会(132802)
- 社会科(125980)
- 社会科学(125948)
- 省(112704)
- 基金项目(112573)
- 自然(104332)
- 自然科(101963)
- 自然科学(101936)
- 自然科学基金(100096)
- 划(95013)
- 教育(93835)
- 资助(85968)
- 编号(81777)
- 重点(64772)
- 成果(64151)
- 部(62968)
- 发(61646)
- 创(60007)
- 创新(56011)
- 科研(55698)
- 课题(55637)
- 国家社会(55546)
- 教育部(54070)
- 期刊
- 济(180087)
- 经济(180087)
- 研究(114470)
- 学报(70236)
- 中国(68468)
- 农(62817)
- 科学(62136)
- 管理(56959)
- 财(53569)
- 大学(52932)
- 学学(50438)
- 农业(43178)
- 教育(37823)
- 技术(34040)
- 经济研究(30299)
- 融(29540)
- 金融(29540)
- 业经(29379)
- 财经(29073)
- 经(25051)
- 问题(23118)
- 业(21308)
- 技术经济(20170)
- 版(20169)
- 图书(20016)
- 科技(20008)
- 统计(18915)
- 商业(18882)
- 业大(18334)
- 理论(17838)
共检索到572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师晓娟 刘泽 黄容
基于空间溢出效应探讨了数字经济与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及差距背后的机制。利用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且通过空间计量方法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第一,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依赖性,该效应随地理距离增加而衰减。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促进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但对毗邻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却产生了明显的虹吸效应和抑制作用。第二,数字经济与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距之间呈现“U”型关系。数字经济发展初期,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距并未得以改善反而扩大,跨过拐角后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距才得以改善。第三,从区域特征来看,东部相对于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距的改善效应更明显。因此,加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文化消费数字化和文化产业数字化,提升数字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是缩小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距、促进城乡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文化消费 城乡差距 空间效应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韩刚 李翀
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然要求。基于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研究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发现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缩小作用,但该缩小作用存在消费类型和农村居民人力资本异质性。具体来说,较之生存型消费差距,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发展享乐型消费差距的缩小作用更明显;较之低农村居民人力资本地区,数字经济对高农村居民人力资本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缩小作用更强。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和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进一步的空间计量分析表明,数字经济还能通过空间溢出效应缩小周边地区的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据此,建议缩小区域间的数字经济发展差距、补齐乡村产业的数字化短板和消弭城乡数字鸿沟,以增强数字经济发展的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效应。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战琪
实现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需要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利用2008—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经济不但能够缩小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而且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通过缩小城乡人力资本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提高农村金融效率等渠道降低了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如果城乡人力资本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以及农村金融效率持续提升,数字经济对缩小各地区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的作用将逐渐减弱;从空间效应来看,各地区数字经济不能直接缩小本地区的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但能够缩小周边地区的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数字经济能缩小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但不能缩小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因此,东北地区应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地区应与中部地区建立数字经济协调发展联动机制,东部地区应抢占全球数字科技战略制高点,全力推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东皇 王志华 刘宁
本研究对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消费差距之间的关系提出理论假说,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基于1978-2017年中国和2000-2017年江苏、河南及四川的省级时序数据,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与消费差距的关系。根据实证检验得到如下结论: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消费差距负相关;城镇化负向影响城乡消费差距除直接效应外还通过中介变量城乡收入差距间接对城乡消费差距产生影响,在城镇化与城乡消费差距关系中城乡收入差距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值约为25%,对东、中和西部地区的样本也显著成立。研究结论对于新时代背景下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消费差距,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政策含义。
关键词:
城镇化 收入差距 消费差距 中介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龚勤林 宋明蔚 贺培科 张冰冰
在城乡融合发展和“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明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逐渐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焦点问题。基于2011-2019年中国21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并大致呈现出“L型”的非线性作用关系;数字经济能通过提升市场活跃度和促进农村电商集群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由于经济发展与要素集聚水平的差异,东部地区、中心城市的数字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用相对较强。同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效应具有“本地-邻地”的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证实,不同空间半径权重下,数字经济可通过网络技术优势,增强经济活动与组织交换的“流动空间”势能,弱化空间作用“边界”,促使“邻地”收敛效应突破地理距离约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子敏
本文通过利用1997—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分析了影响城乡消费差距的主要相关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在报告期内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溢出会显著拉大城乡消费差距,而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却能显著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会使得无空间效应模型的估计产生偏差。
关键词:
城乡消费差距 空间面板计量 空间溢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勇军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经济形势发展低迷期间实现逆势增长,发挥了经济稳定器的作用。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27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检验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首先,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倒N型”曲线趋势;其次,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人口流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最后,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不同城市等级和城市类型下呈现不同“非线性”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婷婷 李晓琴
选取2015—2021年我国29个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且仍处于曲线拐点左侧。机制分析中,运用空间误差模型,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金融可得性的促进作用,将通过金融可得性的空间效应潜在影响邻近省份。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发展水平高的省份,金融可得性增加能显著促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我国数字经济“低—低”集聚相比“高—高”集聚的省份,金融可得性增加会更大程度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为此,应加快完善乡村数字化建设,注重数字经济区域间协调发展,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婷婷 李晓琴
选取2015—2021年我国29个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且仍处于曲线拐点左侧。机制分析中,运用空间误差模型,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金融可得性的促进作用,将通过金融可得性的空间效应潜在影响邻近省份。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发展水平高的省份,金融可得性增加能显著促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我国数字经济“低—低”集聚相比“高—高”集聚的省份,金融可得性增加会更大程度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为此,应加快完善乡村数字化建设,注重数字经济区域间协调发展,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玉兰 贺建风 陈能军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因此,基于2005—202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影响,并基于创新要素流动视角,探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间接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使得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且存在地区和年份异质性。同时,数字经济会通过创新人力要素流动提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阈值效应,使倒“U”型拐点右移,也会通过创新资本要素流动削弱城乡收入差距倒“U”型前半段的正向效应和后半段的负向效应,并使拐点向左移。因此,各地区应依据地区特色和优势,制定数字经济发展差异化策略;通过加大对农村企业的研发经费补贴等措施完善R&D资本市场;通过制定向农村地区倾斜的创新人才政策等措施加速R&D人才向农村流动。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收入差距 创新要素流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柏旭
进入新发展阶段,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并运用多种计量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呈现先强化后抑制的变化趋势;数字经济会通过沟通成本降低的城乡融合效应、农业技术进步的乡村振兴效应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但会通过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替代效应扩大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同时,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市场化水平均对数字经济的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减效应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的门槛检验结果证明,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压力不同,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应紧紧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趋势,利用数字经济新优势,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带来的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等效应;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培育统一、完善的数据要素市场,提升地区市场化水平,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要素支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当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制定针对性政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司增绰 李燕
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方向,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动力。鉴于数字经济影响的广泛性,为分析其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基于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和西藏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先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进行基准随机效应回归,并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异质性进行检验,再进行分位数回归,进而以产业结构升级、电子商务、城镇化为中介变量进行基于拔靴(Bootstrap)法的链式中介效应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呈负相关关系,且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西部地区,最后是东部地区。当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较小时,数字经济会抑制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扩大,且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较大时,数字经济所发挥的作用由抑制转为促进。数字经济不仅直接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而且通过产业结构升级、电子商务、城镇化间接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因此,应支持农村地区数字产业发展与产业数字化发展;注重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好电子商务平台;加快推动城镇化进程,逐步实现农村现代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钟 李俊雨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09—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态势;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门槛效应。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研发强度越大,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作用效应越明显;“一带一路”建设、对外开放程度扩大,也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为此,论文探讨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怀振 苏群
文章从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双重视角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的影响均为“倒U”型;在区域异质性方面,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负,但是对于中部地区而言,这种作用效果却恰好相反;门槛效应显示,城镇化、受教育程度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城乡经营性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存在不同效果的门槛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文姬 刘柏阳 李欣哲
本文基于2011~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GMM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文化消费差距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中国城乡文化消费差距的影响表现为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曲线,其拐点约出现在2016年。分位数回归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高分位数城乡文化消费差距的收敛作用更明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文化消费水平的拉动作用强于城镇,且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文化消费差距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比西部地区的"倒U型"拐点出现在更早时期和数字普惠金融水平更高的位置,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城乡文化消费差距的拐点在样本期内尚未出现。本文的研究推动了对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影响城乡文化消费差距的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