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494)
2023(22198)
2022(18574)
2021(16928)
2020(14243)
2019(32124)
2018(31419)
2017(60075)
2016(32646)
2015(36421)
2014(36345)
2013(35551)
2012(32392)
2011(29417)
2010(29297)
2009(26970)
2008(25987)
2007(23066)
2006(20334)
2005(17898)
作者
(96685)
(80642)
(79969)
(76249)
(51120)
(38628)
(36460)
(31719)
(30787)
(28481)
(27258)
(27186)
(25874)
(25403)
(24983)
(24774)
(24044)
(23933)
(23239)
(23116)
(20046)
(19916)
(19686)
(18470)
(18210)
(17822)
(17697)
(17573)
(16335)
(15832)
学科
(142951)
经济(142804)
管理(92392)
(85138)
(69291)
企业(69291)
方法(58862)
数学(51257)
数学方法(50588)
(37921)
中国(36957)
(31907)
(31755)
业经(31266)
地方(30052)
(24750)
农业(24475)
(24448)
贸易(24433)
(23684)
理论(22225)
(20817)
金融(20808)
(20780)
银行(20699)
环境(20691)
(20122)
(19788)
技术(19625)
(19408)
机构
大学(467277)
学院(465347)
(189625)
经济(185700)
管理(178152)
研究(162049)
理学(154378)
理学院(152609)
管理学(149570)
管理学院(148748)
中国(119885)
科学(101928)
(99470)
(84410)
(83873)
(82420)
研究所(75407)
业大(73898)
中心(73074)
(68355)
财经(68044)
农业(66100)
北京(62228)
(61942)
(61317)
师范(60577)
(58736)
经济学(57811)
(54843)
经济学院(51860)
基金
项目(321375)
科学(251507)
基金(232909)
研究(228671)
(206238)
国家(204578)
科学基金(174184)
社会(144860)
社会科(137252)
社会科学(137212)
(125666)
基金项目(122505)
自然(114522)
自然科(111893)
自然科学(111859)
自然科学基金(109817)
(106380)
教育(105445)
资助(95633)
编号(91586)
成果(73864)
重点(72807)
(69698)
(68862)
(66226)
课题(63934)
创新(61967)
科研(61840)
国家社会(60341)
计划(59386)
期刊
(208292)
经济(208292)
研究(135335)
中国(89687)
学报(82385)
(76353)
科学(72094)
管理(66165)
(63940)
大学(61757)
学学(58292)
农业(51896)
教育(50480)
技术(40630)
(40025)
金融(40025)
经济研究(34506)
财经(33819)
业经(33580)
(29200)
(27045)
问题(27004)
图书(23433)
(23332)
技术经济(22853)
科技(22556)
统计(21676)
业大(21424)
理论(20953)
(20805)
共检索到685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钺  
提高要素市场一体化和产品市场一体化水平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内容,这对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将数字经济变量纳入到跨期分工决策模型中,理论推导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计量分析技术,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中国要素市场一体化和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中国要素市场一体化和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升,并且对产品市场一体化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要素市场;相较于内陆地区,沿海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要素市场一体化和产品市场一体化的推动更强,并且数字经济对区域市场一体化的促进作用不会被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所替代。研究结论为中国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积极影响,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罗勇  刘锦华  
通过商品市场一体化指数测度中国省域市场一体化程度,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系统GMM实证分析在密度、距离、分割的3D框架下中国省域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全国市场一体化水平在波动中上升,东中西部地区呈现出"两边较低,中部偏高"的态势。在全国层面上,密度、距离因素显著推进市场一体化;财政分权阻碍了市场一体化;贸易开放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非线性特征。分地区看,部分结果显示出区域性差异,包括中西部地区产出密度阻碍了市场一体化,中部地区财政分权对市场一体化的弱化作用不显著,中西部地区贸易开放度的影响与全国整体相反等。最后,提出无差别公共政策、基础设施建设与地方干预措施等推进国内市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晓芳  谢贤君  
为了探索区域一体化对就业效应的影响,本文基于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双重视角,通过对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代理变量——商品市场一体化和资本市场一体化进行测度,分析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对经济增长、产业集聚和就业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总体就业效应方面:商品市场一体化和资本市场一体化对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区域一体化通过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对就业产生间接作用,区域一体化带来的经济规模效应、要素匹配效应,提高了对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进而有利于提高就业水平;区域一体化带来产业的集聚效应,促使区域协同发展,降低了运输交易成本,实现了劳动力的均衡就业。长江经济带地区异质性效应方面:上游地区商品市场一体化对就业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资本市场一体化对就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中游地区和下游地区的商品市场一体化和资本市场一体化有利于就业,且产业集聚效应对区域经济具有均衡协调功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磊  胡立君  何芳  
生产要素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是多方面的,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所处阶段不同,生产要素流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也各不相同。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劳动力、资本和技术流动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然后结合2008-2017年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调节路径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资本和技术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直接促进效应和以市场一体化为中介的间接促进效应。研究发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导致了要素流动推动经济发展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差异性。分要素来看,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直接效应东部大于西部大于中部,资本与技术流动的直接效应西部大于中部大于东部;劳动力、资本和技术流动对经济发展的间接效应均为西部大于中部大于东部。政策含义方面,政府应致力于打破市场分割,保障生产要素充分流动,同时要兼顾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邓可斌   旷鹏程  
立足于城商行流动性创造服务本地实体经济和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现实背景,选取2007—2020年中国121家城商行作为研究样本并构造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当下逐步推进的城市群政策对城商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方面,城市群政策通过提高城市的金融集聚能力,提升了政策覆盖范围内的城商行流动性创造水平,表现为集聚效应;另一方面,城市群政策还通过弱化行政区域划分和地区文化差异联合形成的市场分割,弥合了内部不同城市之间的城商行流动性创造差距,表现为市场一体化效应。关于城市群“中心-外围”结构的异质性分析进一步表明,城市群政策的集聚效应推动了中心与外围城市经济的协同增长,且市场一体化效应促使中心城市饱和的金融资源外溢至地理距离在160~240公里范围内的外围城市,分散了集聚于中心城市的金融风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洪铎  吴庆源  李文宇  
本文立足于区域市场一体化的研究视角,探析了市场化转型对我国省级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效应。本文首先构筑了一个简单的数理模型,从理论层面阐释了市场分割制约地区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内在机制;基于中国的分省面板数据并利用静态、动态识别相结合的计量方法,对推理得出的命题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区域市场分割阻碍了地区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且存在时滞效应,而区域市场整合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因此,通过破除市场分割这一市场化转型过程中的制度障碍进而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可以在依托国内广阔的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充分释放规模经济效应,促进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和专业化分工的形成,进一步提升整体的出口技术竞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娟  
本文选用2000-2005年欧盟成员国之间以及欧盟成员国与外部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双边出口贸易额等数据,使用面板数据方法,基于边界效应的视角,分别探讨了欧盟25国和欧盟15国的商品市场一体化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欧盟这样的区域贸易协定对其成员国具有正面影响。地理临近性和文化联系鼓励紧密的贸易伙伴,距离、税率和人口对双边贸易存在负面影响,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同。非关税壁垒成为重要边界可部分解释欧盟25国的内部边界效应高于欧盟15国的研究结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新宇   蔡佳怡   万孟泽  
数字经济已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新动力与新机遇。本文利用2011—202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数字经济建设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可以有效推动本地与邻近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增强劳动力流动与谈判力量来间接影响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数字经济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中西部地区和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地区受到的影响效应较大。因此,应不断夯实劳动力流动基础、激发劳动力流动活力、拓展劳动力流动空间,弥补数字鸿沟,激发数字经济红利,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昭  林涛  
文章在新经济地理的3D框架下,利用粤港澳地区2001~2015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粤港澳地区密度、距离和整合的历史与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各经济地理要素对粤港澳市场一体化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自2001年以来,粤港澳地区的密度和经济整合因素呈现上升的趋势,距离因素则呈现出波动性下降的趋势;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各城市区域之间市场趋于整合而非分割;就粤港澳整体而言,经济密度、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市场化、对外开放水平和政府规划支出的增加都促进了其市场一体化,人口密度的增加却没有促进其市场一体化;经济地理因素对粤港澳三大城市圈市场一体化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空间个体异质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唐勇  
当前,在我国一体化市场制度的构建中,地方政府成为制度变迁的“中间抵制”力量。文章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探寻突破地方政府“中间抵制”的可行途径,并对实现我国经济运行模式从“行政区经济”向“区域经济一体化”转变提出作者的见解。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正柱  周鹃  
基于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利用2010—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27个中心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系统GMM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要素价格扭曲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要素价格扭曲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要素价格扭曲主要通过降低人才集聚水平、减缓城市化进程和阻碍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产生负向影响;分区域看,劳动力市场一体化高水平地区和低水平地区的要素价格扭曲都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产生抑制效应,且高水平地区受影响的程度要小于低水平地区,人才集聚、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丹丹  马红梅  杜宇晨  
市场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1-2016年面板数据,运用相对价格方差法测度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水平,并建立经济增长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2011-2016年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水平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区域市场非一体化更有利于经济增长阶段;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欠发达地区市场一体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更为明显。对此,在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中,要注重政府职能、交通体系、扶持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协同互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超  王新哲  
基于相对价格法,利用1991-2010年50种主要农产品的价格数据对中泰农产品市场一体化进行了测度。总体上,中泰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呈逐步加深趋势,但进程缓慢,仍存在诸多障碍。基于中泰50种农产品相对价格方差的OLS检验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CAFTA)的建设以及两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市场一体化的加深,但中国的城市化推进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这与偏向规模扩张,忽视制度建设的城市政策有关。中泰两国经济开放和汇率波动均对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具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显著。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慧  易金彪  徐建新  
本文基于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面板熵权法、三阶段DEA方法以及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空间关联视角下数字经济发展与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与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与要素市场化配置均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发展能够对区域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从全国层面看,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提升要素配置效率以带动区域创新效率提升;从区域层面看,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畅通东中部地区要素配置和循环通道,形成“集聚-优化-再集聚”的良性循环,但对西部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有负向影响,进而导致区域创新效率差距不断扩大。本文建议,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要素市场活力与空间溢出效应,加强区域间创新合作,构建数字创新生态体系,因地制宜采取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计旺  
本文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其本质就是通过建立区域共同市场,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的地区分工并推动全国统一市场建设。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建立经济区内统一的劳动保障制度,以形成区域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推进区域金融服务一体化,弱化地方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制定统一的吸引外资政策,以建立统一资本市场,推进企业跨地区投资;消除商品跨地区流通障碍,建立共同商品市场,实现地区合理分工;在区域共同市场建设中还要注意区际利益分配、区域市场与全国统一市场的关系以及区域制度建设等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