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409)
- 2023(21771)
- 2022(18226)
- 2021(16683)
- 2020(13878)
- 2019(31336)
- 2018(30701)
- 2017(58818)
- 2016(31580)
- 2015(35291)
- 2014(34794)
- 2013(34111)
- 2012(31018)
- 2011(28053)
- 2010(28100)
- 2009(25695)
- 2008(24776)
- 2007(21877)
- 2006(19347)
- 2005(17028)
- 学科
- 济(142668)
- 经济(142535)
- 管理(92635)
- 业(87092)
- 企(72255)
- 企业(72255)
- 方法(58969)
- 数学(51386)
- 数学方法(50758)
- 中国(37106)
- 农(35652)
- 财(32066)
- 业经(31473)
- 地方(30649)
- 学(28505)
- 贸(25439)
- 贸易(25420)
- 易(24659)
- 农业(23965)
- 制(23699)
- 技术(23157)
- 理论(21857)
- 环境(20550)
- 融(20375)
- 金融(20371)
- 银(20193)
- 银行(20139)
- 和(19901)
- 务(19488)
- 财务(19406)
- 机构
- 大学(449678)
- 学院(447679)
- 济(188604)
- 经济(184812)
- 管理(176520)
- 理学(153037)
- 研究(151494)
- 理学院(151347)
- 管理学(148588)
- 管理学院(147779)
- 中国(113423)
- 京(94724)
- 科学(91637)
- 财(83803)
- 所(74431)
- 农(69631)
- 中心(68794)
- 研究所(67799)
- 财经(67705)
- 江(65348)
- 业大(65275)
- 经(61749)
- 北京(59247)
- 范(59099)
- 经济学(58635)
- 师范(58566)
- 院(55285)
- 农业(54207)
- 经济学院(52682)
- 州(52617)
- 基金
- 项目(308015)
- 科学(244511)
- 基金(225466)
- 研究(224913)
- 家(196436)
- 国家(194848)
- 科学基金(168803)
- 社会(145280)
- 社会科(137892)
- 社会科学(137854)
- 省(119606)
- 基金项目(119131)
- 自然(108584)
- 自然科(106162)
- 自然科学(106141)
- 自然科学基金(104257)
- 教育(103760)
- 划(100419)
- 资助(91672)
- 编号(90295)
- 成果(72452)
- 重点(68960)
- 部(67945)
- 发(66053)
- 创(65948)
- 课题(62079)
- 创新(61181)
- 国家社会(60796)
- 教育部(58865)
- 科研(58371)
- 期刊
- 济(206411)
- 经济(206411)
- 研究(133050)
- 中国(85709)
- 学报(69283)
- 管理(66492)
- 科学(64352)
- 财(63420)
- 农(62757)
- 大学(53483)
- 学学(50204)
- 教育(49069)
- 农业(43200)
- 技术(40386)
- 融(39464)
- 金融(39464)
- 经济研究(34181)
- 财经(33820)
- 业经(32633)
- 经(29201)
- 问题(26862)
- 技术经济(23234)
- 图书(23180)
- 业(22672)
- 科技(21473)
- 贸(21357)
- 统计(20963)
- 理论(20570)
- 商业(20092)
- 版(20082)
共检索到659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慧 易金彪 徐建新
本文基于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面板熵权法、三阶段DEA方法以及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空间关联视角下数字经济发展与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与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与要素市场化配置均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发展能够对区域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从全国层面看,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提升要素配置效率以带动区域创新效率提升;从区域层面看,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畅通东中部地区要素配置和循环通道,形成“集聚-优化-再集聚”的良性循环,但对西部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有负向影响,进而导致区域创新效率差距不断扩大。本文建议,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要素市场活力与空间溢出效应,加强区域间创新合作,构建数字创新生态体系,因地制宜采取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胜 梁靓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下,通过数字化实现区域创新协同发展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动区域创新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数据,利用面板熵值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探究数字经济激励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和科技成果的价值转化效率。通过测算我国省级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的两阶段区域创新效率,运用面板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两阶段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和差异性。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且提升效果在技术创新阶段强于在成果转化阶段;数字经济对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技术创新阶段表现明显,在成果转化阶段存在一定的数字隔离;数字经济的创新激励效应因地理位置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具有异质性,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享有更多的数字经济创新溢出红利,其数字化程度越高,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越大,但会阻碍成果转化效率的提升。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区域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良性市场机制的构建和创新活力的培育;充分利用数字经济的创新激励效应,合理搭建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间的桥梁,探索更高效的技术成果价值实现途径,构建国内大循环自主可控创新链;针对不同地理位置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采取异质性措施,增强区域创新的协调性和联动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田泽 徐兴武 张瀚亓 任阳军
合理配置创新要素、不断提高碳排放效率是中国在加快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而相关研究对其可能存在的空间效应的讨论相对不足。从理论层面剖析创新要素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将要素错配以一种扭曲税的形式表现,从投入产出视角通过超效率SBM模型测度碳排放效率,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离散度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创新要素错配和碳排放效率的测度框架,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空间自相关检验方法实证检验创新要素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并将30个省份划为五大区域展开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创新要素错配显著抑制本地区碳排放效率提升并对空间关联地区的碳排放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创新要素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中部和西南地区创新要素错配对本地区碳排放效率起到抑制作用,而东部和东北、西北地区的影响不明显;五大地区创新要素错配对空间关联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均起到抑制作用。据此,提出不断优化创新要素市场配置机制、有效鼓励企业开展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形成区域创新合力等助力中国碳排放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爽
基于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要素市场化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要素市场化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要素市场化对东部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影响作用更强,在中、西部地区和非“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这一效应则未得到充分发挥。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要素市场化可通过技术创新、研发要素流动和研发人员流动三条路径,间接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加速构建合理有效的要素市场化体系、重视市场政策差异化设计、多措并举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相关建议,助推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要素市场化 创新资源 配置效率 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爽
基于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要素市场化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要素市场化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要素市场化对东部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影响作用更强,在中、西部地区和非“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这一效应则未得到充分发挥。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要素市场化可通过技术创新、研发要素流动和研发人员流动三条路径,间接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加速构建合理有效的要素市场化体系、重视市场政策差异化设计、多措并举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相关建议,助推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要素市场化 创新资源 配置效率 技术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广晖 郑浦阳 单燕斐
提升区域绿色经济效率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更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应有之策。本文采用2011~2020年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静态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整体来看,能源技术创新可显著提升区域绿色经济效率;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以短期效应为主;从作用机制来看,创新要素集聚在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即能源技术创新可通过创新要素配置提升区域绿色经济效率。产业结构升级可正向调节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效应。基于此,提出构建能源技术创新生态圈、建立绿色经济内外一体化发展机制、打造区域能源技术创新产业集群的建议,以更好地发挥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赋能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卫红 杨婷 张爱美
借助超效率SBM模型测度各省市创新效率,引入创新要素集聚水平构建包含权重矩阵的面板数据模型,在考虑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高校创新要素集聚对本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溢出效应及对周边地区的间接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各区域中,高校创新人力和财力要素集聚对本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溢出效应都是非线性的,集聚水平只有在适度的门槛范围内才能有效发挥集聚效应;三大区域内高校两大创新要素集聚的间接溢出效应多为负值,说明区域内部高校间学术交流与资源共享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技术、新发明在不同城市间转移共享,进而抑制了创新效率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各区域的影响呈现出较大差异性,但产业结构普遍表现出负向影响,说明当前各区域产业结构与其创新效率提升所需结构并不匹配。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校创新要素配置、提高要素使用率、促进创新效率提升等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阳丹露 任劼
市场化进程是影响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选取2008-2019年我国30个省份,实证检验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以及资本要素配置的机制作用。研究发现:加快市场化进程显著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过程中,加快市场化进程、改善资本要素配置扭曲是卓有成效的手段之一。文章研究为金融市场化进程、改善资本要素配置扭曲以及企业所有制结构变化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区域创新能力 资本要素配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豆建民 王光丽 马融
数字经济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为核心,是中国城市融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抓手。本文构建中国274个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和合作创新指标,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合作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城市合作创新,并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有利于促进邻近城市合作创新。该结论在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2)数字经济发展可通过本地和邻近地区的城市网络强化效应、创新服务优化效应和专业化分工深化效应三个途径,对城市合作创新产生影响。(3)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东部地区、大型城市或较高行政等级城市的合作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4)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够影响合作创新数量增长,也能够促进本地和邻近城市的合作创新质量提升。上述结论对中国城市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合作创新,加快国内创新资源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园园
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促进要素流通可以发挥要素资源优势,促进区域流通创新发展。本文从劳动力要素流通、资本要素流通和技术要素流通三个方面分析要素流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劳动力要素流通、资本要素流通和技术要素流通可以显著提高本地区和相邻地区流通创新能力,即要素流通可以提高本地区和相邻地区流通创新能力,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劳动力要素流通对本地区流通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最大,技术要素流通则对相邻地区流通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最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慧 苗洪亮 曾冰
本文基于我国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将创新和城镇化引入经济增长空间扩展模型,在揭示创新产出通过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控制劳动、资本、土地、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后,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对创新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命题成立;(2)就全国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而言,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我国省域间存在技术溢出,城镇化的创新效应存在并具有门槛特征,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城镇化水平会影响地区技术的吸收能力,创新与城镇化的融合发展对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城镇化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慧 苗洪亮 曾冰
本文基于我国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将创新和城镇化引入经济增长空间扩展模型,在揭示创新产出通过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控制劳动、资本、土地、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后,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对创新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命题成立;(2)就全国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而言,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我国省域间存在技术溢出,城镇化的创新效应存在并具有门槛特征,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城镇化水平会影响地区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城镇化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金环 于立宏 徐远彬
本文利用中国独特微观企业创新调查数据,基于半参数估计等方法测算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效率,在克服内生性基础上,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推动要素市场合理化、高级化和一体化,促进企业创新效率提升,这些效应在不同市场化水平和电子政务水平的分位区间内,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具体地,在高市场化-高政务化和低市场化-高政务化区间,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企业创新效率提升;在低市场化-低政务化区间,数字经济发展抑制企业创新效率提升;在高市场化-低政务化区间,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创新效率影响不显著。此外,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会因企业内部人才结构、行业内部竞争引发的创新差距以及地区网络效应呈现明显的样本差异性。本文从效率提升视角揭示了数字经济在微观领域的创新效应,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创新效率 要素市场化 数字政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辰 李佳馨 周婷婷
数字经济作为新型经济形态,是驱动绿色经济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新动能、新引擎。选取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影响的传导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但也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数字经济对本区域和邻近区域的绿色发展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数字经济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间接推动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中国实现绿色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发展 空间溢出 中介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辰 李佳馨 周婷婷
数字经济作为新型经济形态,是驱动绿色经济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新动能、新引擎。选取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影响的传导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但也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数字经济对本区域和邻近区域的绿色发展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数字经济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间接推动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中国实现绿色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发展 空间溢出 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