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22)
2023(17000)
2022(13940)
2021(12462)
2020(10337)
2019(22941)
2018(22152)
2017(42026)
2016(21620)
2015(23877)
2014(22877)
2013(22303)
2012(19966)
2011(17973)
2010(17719)
2009(16124)
2008(15030)
2007(12870)
2006(11015)
2005(9407)
作者
(57239)
(48218)
(47736)
(45450)
(30512)
(22813)
(21663)
(18696)
(18257)
(16564)
(16253)
(16091)
(14916)
(14907)
(14840)
(14353)
(14288)
(13695)
(13666)
(13534)
(11595)
(11334)
(11252)
(11057)
(10897)
(10633)
(10212)
(9851)
(9361)
(9280)
学科
(111417)
经济(111336)
管理(69827)
(65049)
(55441)
企业(55441)
方法(44371)
数学(39366)
数学方法(38945)
中国(25827)
地方(24847)
业经(24028)
(23722)
(23603)
(19989)
贸易(19978)
技术(19467)
(19422)
(17750)
农业(16089)
环境(15855)
(15471)
地方经济(15393)
产业(14588)
(14303)
金融(14300)
(14175)
财务(14137)
理论(14115)
财务管理(14109)
机构
学院(302950)
大学(301541)
(140050)
经济(137765)
管理(124362)
理学(108980)
理学院(107890)
管理学(106311)
管理学院(105734)
研究(96723)
中国(72558)
(59864)
(59857)
科学(54594)
财经(48980)
中心(45333)
经济学(45327)
(44790)
(44025)
(42858)
经济学院(40783)
研究所(40058)
业大(38808)
(38237)
师范(37945)
(37404)
财经大学(36703)
北京(36192)
(36002)
商学(34290)
基金
项目(214406)
科学(174787)
基金(161122)
研究(159278)
(138418)
国家(137342)
科学基金(122251)
社会(108993)
社会科(103836)
社会科学(103814)
基金项目(85364)
(83196)
自然(76283)
自然科(74693)
自然科学(74682)
自然科学基金(73377)
教育(72869)
(69030)
资助(63063)
编号(61990)
(49545)
(47985)
重点(47698)
成果(47430)
(47046)
国家社会(47036)
创新(45605)
教育部(42779)
人文(42620)
课题(41484)
期刊
(148022)
经济(148022)
研究(87973)
中国(52933)
管理(47582)
(46122)
科学(38458)
学报(37500)
(31991)
大学(30398)
技术(29023)
学学(28737)
教育(27124)
经济研究(26156)
(24783)
金融(24783)
财经(24626)
业经(23007)
农业(22287)
(21372)
问题(18975)
技术经济(17432)
(16157)
统计(15736)
(15408)
商业(14791)
科技(14389)
现代(13273)
国际(13000)
图书(12972)
共检索到434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胜  梁靓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下,通过数字化实现区域创新协同发展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动区域创新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数据,利用面板熵值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探究数字经济激励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和科技成果的价值转化效率。通过测算我国省级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的两阶段区域创新效率,运用面板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两阶段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和差异性。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且提升效果在技术创新阶段强于在成果转化阶段;数字经济对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技术创新阶段表现明显,在成果转化阶段存在一定的数字隔离;数字经济的创新激励效应因地理位置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具有异质性,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享有更多的数字经济创新溢出红利,其数字化程度越高,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越大,但会阻碍成果转化效率的提升。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区域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良性市场机制的构建和创新活力的培育;充分利用数字经济的创新激励效应,合理搭建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间的桥梁,探索更高效的技术成果价值实现途径,构建国内大循环自主可控创新链;针对不同地理位置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采取异质性措施,增强区域创新的协调性和联动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慧  易金彪  徐建新  
本文基于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面板熵权法、三阶段DEA方法以及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空间关联视角下数字经济发展与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与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与要素市场化配置均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发展能够对区域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从全国层面看,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提升要素配置效率以带动区域创新效率提升;从区域层面看,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畅通东中部地区要素配置和循环通道,形成“集聚-优化-再集聚”的良性循环,但对西部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有负向影响,进而导致区域创新效率差距不断扩大。本文建议,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要素市场活力与空间溢出效应,加强区域间创新合作,构建数字创新生态体系,因地制宜采取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仁桥  丁娟  
基于价值链视角,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均不高,区域差异明显;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基于社会经济距离的外溢效应并不显著,且科技研发阶段的外溢效应强于成果转化阶段;开放度和产业结构与分阶段效率正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区和邻区的科技研发分别产生了负向和正向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仁桥  丁娟  
基于价值链视角,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均不高,区域差异明显;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基于社会经济距离的外溢效应并不显著,且科技研发阶段的外溢效应强于成果转化阶段;开放度和产业结构与分阶段效率正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区和邻区的科技研发分别产生了负向和正向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仁桥  丁娟  
基于价值链视角,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均不高,区域差异明显;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基于社会经济距离的外溢效应并不显著,且科技研发阶段的外溢效应强于成果转化阶段;开放度和产业结构与分阶段效率正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区和邻区的科技研发分别产生了负向和正向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余泳泽  刘大勇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本文将创新过程分为知识创新、科研创新和产品创新3个阶段,并利用三阶段DEA模型考察了各阶段的创新效率。由于各阶段创新效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本文采用多种空间面板模型和设置多重空间权重矩阵的方法,分析了创新的空间外溢效应和价值链外溢效应。研究显示,产品创新效率与知识创新效率之间产生了明显的价值链外溢效应,产品创新效率和科研创新效率之间也产生了明显的价值链外溢效应,而科研创新效率与知识创新效率之间没有形成较为明显的价值链外溢效应。就创新效率的空间外溢效应而言,创新价值链视角下的各阶段创新效率都表现为较为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广晖  郑浦阳  单燕斐  
提升区域绿色经济效率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更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应有之策。本文采用2011~2020年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静态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整体来看,能源技术创新可显著提升区域绿色经济效率;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以短期效应为主;从作用机制来看,创新要素集聚在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即能源技术创新可通过创新要素配置提升区域绿色经济效率。产业结构升级可正向调节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效应。基于此,提出构建能源技术创新生态圈、建立绿色经济内外一体化发展机制、打造区域能源技术创新产业集群的建议,以更好地发挥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赋能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珊  
引入创新价值链分析框架,利用2008—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区域知识溢出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自主创新绩效的影响。通过归纳区域知识溢出特征设计区域知识溢出指数,采用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区域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由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知识溢出效应作用最明显。将创新价值链区分为两个阶段后,发现区域知识溢出对自主创新的正向推动作用主要集中在创新研发阶段;而在创新应用阶段,由于受到企业运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区域知识溢出对企业自主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非国有企业受区域知识溢出的影响更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肖仁桥  宋莹  钱丽  
基于两阶段价值链视角,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2008—2015年中国各省份工业企业绿色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产出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两阶段产出均显著空间正相关,且存在明显的区域集聚现象;在绿色科技研发阶段,R&D经费支出对相邻地区绿色专利产出正溢出效应明显,产学研合作会显著促进本地区新产品项目产出的提升;在绿色成果转化阶段,绿色专利申请量有利于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绿色GDP产出的提升,环保投入、政府支持对相邻地区绿色GDP存在显著的正溢出效应,绿色专利申请量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新产品销售收入产出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豆建民  王光丽  马融  
数字经济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为核心,是中国城市融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抓手。本文构建中国274个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和合作创新指标,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合作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城市合作创新,并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有利于促进邻近城市合作创新。该结论在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2)数字经济发展可通过本地和邻近地区的城市网络强化效应、创新服务优化效应和专业化分工深化效应三个途径,对城市合作创新产生影响。(3)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东部地区、大型城市或较高行政等级城市的合作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4)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够影响合作创新数量增长,也能够促进本地和邻近城市的合作创新质量提升。上述结论对中国城市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合作创新,加快国内创新资源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郭婷  毛毅  
为考察OFDI影响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程度和机理,本文基于中国2003~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创新效率的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OFDI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并探讨空间影响效应的差异性。研究结果发现,OFDI的快速增长是促进区域创新效率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且OFDI的增长不仅促进本地区创新效率的提高(直接效应),也引发邻近地区创新效率的上升(间接效应),而后一种效应往往被忽视。就地理区位而言,OFDI对创新效率影响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在东部最强;就空间距离而言,OFDI对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和东  
利用FDI、国际贸易及创新相关数据,运用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从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两方面考察了1998—2009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区域创新的FDI与国际贸易溢出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在空间溢出中,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对区域创新溢出效应都有显著正的影响,地理特征中,空间邻接影响更大;社会经济特征中,产业结构相关性影响更大。从总体看,FDI溢出效应为负向显著。国际贸易溢出效应为正向显著。外在环境对创新溢出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涵  杨晓昕  
本文探讨了高技术产业与人才的地理集聚特征与空间相关性,并在创新价值链视角下,对比了两大要素地理集聚对区域研发创新与转化创新影响作用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2000—2016年各省高技术产业与人才地理集聚度有所提升,研发创新和转化创新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产出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转化创新产出具有一定负向直接空间效应;产业集聚对各省高技术研发创新具有推动作用,人才集聚则具有显著负向作用,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对推动研发与转化创新非常有效,而竞争效应、示范效应、关联效应对推动研发与转化创新的影响具有差异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宏楠  刘伟丽  
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集中体现,正在成为信息时代推动创新发展的新抓手。文章基于数字溢出视角,在检验数字经济和区域创新能力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空间影响,并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整合的空间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不仅能够促进本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而且对其他地区存在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这一结论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依旧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整合能够加强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效用,但过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利于产生数字溢出效应。上述研究结论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更为有效地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和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宏楠  刘伟丽  
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集中体现,正在成为信息时代推动创新发展的新抓手。文章基于数字溢出视角,在检验数字经济和区域创新能力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空间影响,并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整合的空间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不仅能够促进本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而且对其他地区存在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这一结论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依旧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整合能够加强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效用,但过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利于产生数字溢出效应。上述研究结论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更为有效地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和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