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08)
2023(20091)
2022(16736)
2021(15254)
2020(12616)
2019(28525)
2018(28116)
2017(53306)
2016(29193)
2015(32606)
2014(32864)
2013(32613)
2012(30597)
2011(27905)
2010(28501)
2009(26790)
2008(26947)
2007(24771)
2006(22296)
2005(20718)
作者
(88923)
(74314)
(74268)
(70507)
(47563)
(35663)
(33673)
(28951)
(28090)
(26784)
(25590)
(24761)
(24102)
(23924)
(23402)
(22794)
(22395)
(22046)
(21635)
(21504)
(18805)
(18711)
(18080)
(17026)
(16818)
(16762)
(16670)
(16621)
(15105)
(14820)
学科
(139172)
经济(138993)
(101690)
管理(97026)
(88169)
企业(88169)
方法(51318)
数学(41182)
数学方法(40835)
(38898)
(38838)
业经(37900)
中国(36260)
地方(30905)
(29732)
农业(26903)
(25741)
(25716)
财务(25667)
财务管理(25608)
企业财务(24286)
(23664)
贸易(23647)
(22882)
技术(22127)
(22118)
银行(22055)
(21915)
理论(21410)
(21137)
机构
学院(434760)
大学(430848)
(185327)
经济(181491)
管理(163102)
研究(151149)
理学(137977)
理学院(136414)
管理学(134367)
管理学院(133544)
中国(117671)
(92039)
科学(91526)
(88652)
(80484)
(78832)
研究所(70521)
(70108)
中心(68828)
财经(68559)
业大(65012)
农业(63130)
(61856)
北京(58477)
经济学(56714)
(55062)
(54568)
师范(53899)
(53629)
经济学院(50861)
基金
项目(273909)
科学(214175)
研究(199088)
基金(196838)
(172332)
国家(170744)
科学基金(145305)
社会(127174)
社会科(120483)
社会科学(120449)
(109191)
基金项目(103841)
自然(92757)
(90599)
自然科(90551)
自然科学(90520)
教育(90259)
自然科学基金(88961)
编号(80421)
资助(79685)
成果(65923)
(62956)
重点(62061)
(59642)
(58906)
课题(56414)
创新(54532)
(52980)
国家社会(52638)
(52288)
期刊
(222744)
经济(222744)
研究(132561)
中国(93796)
(75028)
(73426)
学报(69836)
管理(65507)
科学(63074)
大学(52322)
农业(50053)
学学(49447)
(44926)
金融(44926)
教育(44056)
技术(39081)
业经(36537)
财经(35426)
经济研究(34926)
(30620)
问题(28708)
(28528)
技术经济(24072)
(23032)
(21201)
世界(21191)
商业(20825)
现代(20265)
国际(20171)
科技(19522)
共检索到681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倜龙   郭克莎  
本文采用熵权法测度了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数,以服务业和制造业增加值比值为被解释变量,分析了数字经济和制造业比重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该比值之间呈现非线性的正“U”型关系,在一定区间内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比重存在正向促进作用,而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超出该区间之外时,数字经济会降低制造业比重,且降低速度边际递增。数字经济主要通过促进产业融合这条路径影响制造业比重。在数字经济发展前期,数字经济通过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而稳定制造业比重,当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数字经济推动制造业服务化程度越高,制造业越倾向于服务化而降低制造业比重。本文的结论意味着,数字经济在短期内对制造业比重稳定是有利的,但长期而言,数字经济依然无法改变传统产业结构演变所遵循“库兹涅茨”规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小甜  文宗瑜  
文章基于2015—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计算得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值,并计算两者耦合度,分别检验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及数字耦合度均有助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采用更换变量、缩减样本以及工具变量法后,上述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通过增加创新投入和提升人均创利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不存在财务困境的企业及新产品开发经费较高的省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关系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小甜  文宗瑜  
文章基于2015—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计算得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值,并计算两者耦合度,分别检验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及数字耦合度均有助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采用更换变量、缩减样本以及工具变量法后,上述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通过增加创新投入和提升人均创利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不存在财务困境的企业及新产品开发经费较高的省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关系更为显著。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刘亦文   高京淋  
以2013—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呈现出“U”型非线性特征,且这种影响在投资过度企业中尤为明显。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在技术密集型和成长期企业中效果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优化区域资本配置、推动市场化进程和优化区域劳动力配置,能够降低投资不足企业规模或过度投资企业规模。扩展分析发现,行业集中度、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以及高管性别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企业投资效率中均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基于此,建议深化数字经济发展,夯实数字技术应用,切实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以此优化制造业企业资源配置,提升其投资效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雯  
随着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远远滞后于制造业发展的要求,受制造企业自身因素、物流企业自身因素、两业共同因素以及诸多客观因素影响,我国两业联动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层次不高,联动机制尚未整体建立。为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两业应树立联动发展意识,健全信用机制,建立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加强两业联动发展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两业联动发展智力支撑,完善两业联动发展机制,全方位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良性互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娜   高峰   常亮  
文章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制造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考察了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异质性影响及其影响渠道。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各省份制造业发展质量的提升。数字经济主要从促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3个维度提升了制造业发展质量,但现阶段对制造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制造业整体发展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较大,主要体现在结构优化和创新驱动两个维度,但在西部、东北地区则未呈现明显赶超趋势,现阶段数字经济红利的发挥尚不能显著缩小地区制造业发展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令  王亚飞  伍政兴  
文章基于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测算;借助SPSSAU软件和Stata 17.0软件检验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直接正向影响,通过产业升级、人力资本等产生间接影响。同时,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关系,并受到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外部因素影响。当门槛变量低于门槛值时,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而当门槛变量超过门槛值时,数字经济就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小波   孔莉霞  
基于2011—2019年中国277个城市层面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结果表明:(1)整体上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了制造业集聚。(2)东部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集聚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中西部城市不显著。(3)数字经济可以通过降低资本错配程度和劳动错配程度,进而推动制造业集聚。(4)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集聚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够促进本地区制造业集聚,而且带动了邻近地区制造业集聚。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肖远飞   刘杰  
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实现深度融合已成为促进中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的关键。基于“投入—过程—产出”逻辑,本文从要素投入等八个方面构建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运用2014—202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存在中介效应,尤其是对于高污染高能耗行业,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更强。研究结论对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定与调整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鑫鑫  惠宁  
基于2006~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全面探讨数字经济驱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线性效应、非线性效应和约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但对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却不明显;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非线性动态影响,两者之间呈现正向边际效率递增规律,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进一步考察发现,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影响会受到对外开放、产业结构、R&D投入和环境规制因素的约束。因此,应着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采取差异化策略加强区域协同联动发展,同时应关注外部环境对数字经济溢出效应的约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邹国良  陈富生  
文章针对江西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用SWOT战略分析法,提出如增设赣州产业集群区的江西制造业发展新思路。这对推进江西工业化进程,加速江西在中部崛起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创  高震  
文章首先通过低碳物流的特点解析低碳物流的重要性,然后就我国制造业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政策措施。总体认为我国制造业物流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比欧美国家的低碳物流发展相差甚远,因此,研究如何实现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良性互动,实现从粗放型的高碳模式向精细的低碳模式转化,进而推动我国制造业物流的发展步伐,将是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创  高震  
文章首先通过低碳物流的特点解析低碳物流的重要性,然后就我国制造业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政策措施。总体认为我国制造业物流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比欧美国家的低碳物流发展相差甚远,因此,研究如何实现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良性互动,实现从粗放型的高碳模式向精细的低碳模式转化,进而推动我国制造业物流的发展步伐,将是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创  高震  
文章首先通过低碳物流的特点解析低碳物流的重要性,然后就我国制造业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政策措施。总体认为我国制造业物流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比欧美国家的低碳物流发展相差甚远,因此,研究如何实现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良性互动,实现从粗放型的高碳模式向精细的低碳模式转化,进而推动我国制造业物流的发展步伐,将是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子尧  张莉沙  
本文基于2011―2018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结合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实证探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代理成本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结论在利用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商业模式创新正向调节数字经济发展与企业代理成本的关系,企业业务复杂度在数字经济发展增加企业代理成本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代理成本的正向影响在内部信息环境较差、成长性高和注册所在地位于外围城市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中更显著。本文研究对于推动数字经济时代的公司治理机制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