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97)
2023(20205)
2022(17036)
2021(15558)
2020(12956)
2019(28998)
2018(28697)
2017(54950)
2016(29847)
2015(33117)
2014(32957)
2013(32860)
2012(30245)
2011(27704)
2010(27783)
2009(25851)
2008(25279)
2007(22761)
2006(20326)
2005(18007)
作者
(90306)
(75981)
(75086)
(71541)
(47861)
(36457)
(33735)
(29593)
(28644)
(26889)
(25957)
(25270)
(24195)
(23929)
(23649)
(23051)
(22626)
(22283)
(21676)
(21520)
(19080)
(18728)
(18348)
(17308)
(17070)
(16858)
(16793)
(16657)
(15484)
(14919)
学科
(136631)
经济(136467)
(87677)
管理(86336)
(65454)
企业(65454)
方法(52346)
(52277)
数学(45530)
数学方法(45094)
农业(34689)
业经(33705)
中国(32634)
(32455)
(29068)
地方(28636)
(27401)
(21567)
贸易(21556)
(20918)
(20202)
银行(20130)
(19940)
环境(19629)
(19409)
金融(19406)
(19236)
(19141)
技术(19080)
财务(19068)
机构
大学(437277)
学院(436907)
(182493)
经济(178789)
管理(167128)
研究(153171)
理学(144985)
理学院(143344)
管理学(140883)
管理学院(140104)
中国(113846)
科学(95869)
(92114)
(92021)
(82714)
(78544)
业大(73163)
研究所(71629)
农业(71511)
中心(68956)
财经(65627)
(64833)
(59710)
北京(57392)
经济学(55653)
(55536)
师范(54889)
(54289)
(51380)
经济学院(49916)
基金
项目(298501)
科学(233587)
基金(217301)
研究(213191)
(192176)
国家(190558)
科学基金(161845)
社会(137018)
社会科(129671)
社会科学(129635)
(116728)
基金项目(115310)
自然(105196)
自然科(102705)
自然科学(102675)
自然科学基金(100867)
(97829)
教育(95578)
资助(88166)
编号(84997)
成果(68825)
重点(67033)
(65563)
(64360)
(61892)
课题(58390)
创新(57928)
国家社会(57271)
科研(57016)
(55515)
期刊
(208118)
经济(208118)
研究(128591)
(90465)
中国(85116)
学报(78606)
科学(68984)
(62533)
农业(60893)
管理(59357)
大学(59197)
学学(56576)
(41158)
金融(41158)
教育(40158)
业经(36191)
技术(34686)
财经(33090)
经济研究(32557)
(29410)
(28418)
问题(27639)
(23757)
科技(21740)
业大(21658)
技术经济(21652)
世界(20621)
理论(19821)
现代(19332)
图书(19323)
共检索到647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蔡雪玲   庞智强  
选取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农村韧性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农村韧性,这一效果主要是通过促进市场化程度所实现;空间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农村韧性的提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显著增强中东部地区和粮食主销区的农村韧性,且相比农村适应能力,数字经济对农村应对风险的抵抗能力和变革能力的提升更强劲。据此,应加快数字经济与农村建设的融合,加强区域间的互动与合作,制定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胜利  王东  
当前,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为核心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巨大且深远。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并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两者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增强经济韧性;就作用机制而言,创新能力、创业活力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增强经济韧性的3个渠道;空间计量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不仅会提升本地区的经济韧性,也会对周边地区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由此,本文的研究促进了对数字经济发展效应的理解,也为探索经济韧性的提升路径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巍  徐筱雯  
在测度农业经济韧性水平的基础上,利用201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数字经济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农业经济韧性增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空间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农业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机制分析表明,产业结构优化(涉及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方面)是数字经济促进农业经济韧性提升的重要渠道;数字经济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还存在异质性,东部地区和低城镇化率省份农业经济韧性的数字经济促进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萍   何瑞石   刘畅  
数字经济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探寻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可为我国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建设农业强国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撑。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显著提升了农业经济韧性;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业经济韧性的效果具有区域异质性,在西部地区的正向效应更显著;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业经济韧性的效果具有门槛效应,并且其赋能效果呈递减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闫广实  
农村电商发展能够打破地域和渠道限制,这在促进农村消费市场转型升级、提升乡村经济韧性中尤为重要,但鲜有学者探讨农村电商提升发展韧性的作用机制。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厘清农村电商发展影响经济韧性的作用路径,然后以2009-2021年的省际面板为基础,采用中介效应模型量化农村电商发展对乡村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电商通过改善地区消费结构能够达到提升乡村经济韧性的效果。消费结构高级化指数的中介效应显著有效,约为34.45%。此外,文章还揭示了东部、中部、西部农村电商影响乡村经济韧性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晖   陆滨强   权天舒  
增强农业发展韧性是我国农业系统应对内外部各种风险与挑战的重要举措。本研究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分析各省市的农业发展韧性指数,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分析了乡村数字化水平对农业发展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11—2020年中国农业发展韧性水平整体上不断提升。乡村数字化水平的提高能够增强地区农业发展韧性,尤其在中西部地区、中低数字化水平地区和产粮大省,其增强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农业规模化经营、数字金融发展、农业技术应用和市场信息利用是乡村数字化影响农业发展韧性的重要中介渠道,而地区人力资本水平正向调节乡村数字化对农业发展韧性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一系列补齐各地区农业发展短板、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激发农业生产要素活力和提供数字技术培训与支持等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慧   杨泽锋   崔祥民   王淑雯  
从理论上阐述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直接效应以及企业家精神在两者间的中介效应。收集了2011-2020年283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并运用系统GMM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了城市经济韧性,且能够通过提升企业家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契约精神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数字经济发展对中西部、外围城市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大于东部、中心城市。研究结论为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激发和培育企业家精神,更好地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邓又一  孙慧  
基于外部性理论和资源配置理论,基于2009-2018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1))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工业产业集聚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工业产业集聚与经济韧性之间呈“U”型关系,当前我国工业产业专业化集聚水平不利于经济韧性提高,而产业相关多样性水平能够提高经济韧性;(2)从空间视角来看,经济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邻地的示范效应与本地的监管泄露均会影响本地经济韧性;(3)通过作用机制分析发现,工业产业集聚能够通过产业竞争、资源配置以及创新影响经济韧性;(4)区域异质性研究表明工业产业集聚对不同地区经济韧性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美雯  
提高农业经济韧性是建设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采用2013-2022年13个粮食主产省918个县(市)的面板数据,测评县域农业经济韧性现状及特点,构建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检验数字乡村建设政策的效果,进而提出优化数字乡村建设、提高农业经济韧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陆代武  
本文采用2014-2021年我国30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民消费增长对农村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农民消费规模不断增长,能显著地提升农村的经济韧性。从消费结构性来看,不同消费类型对农村经济韧性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按照边际影响程度依次为“享受型消费>发展型消费>生存型消费”,但生存型消费对农村经济韧性的影响程度也是可观的。此外,农村经济韧性水平的提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即存在惯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杰   欧阳红  
本文采用我国2011-2021年30个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旅游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旅游业经济韧性,且通过了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东部及中部地区旅游业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消费升级提升旅游业经济韧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伟  
选取中国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在2016年后、盈利能力较强产业链、技术密集型产业链以及东部地区更为明显。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两条路径间接影响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据此,应多措并举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制造业产业链针对性发展战略、打造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提升“直通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伟  
选取中国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在2016年后、盈利能力较强产业链、技术密集型产业链以及东部地区更为明显。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两条路径间接影响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据此,应多措并举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制造业产业链针对性发展战略、打造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提升“直通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郝爱民  谭家银  王桂虎  
疫情和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冲击下,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韧性,对推动我国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演化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从产业重塑、产业创造、创新激励和人力资本扩散等四个层面,探讨农村产业融合赋能县域经济韧性的作用机理,并从产业资源配置的视角探讨数字金融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进一步从抵抗能力、恢复能力、适应能力、变革能力等四个维度构建县域经济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利用县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产业融合具有提升县域经济韧性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表现为抵御冲击、分散风险的冲击抵抗能力提升,且表现为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和变革能力提升;研究还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有利于深化产业融合的溢出效应,进而强化了产业融合对县域经济韧性的提升效能。为此,增强县域经济韧性的关键是顺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做出适应性调整,县域经济发展要盘活存量资源、补给流量资源,通过数字乡村建设进一步优化资源在产业间、城乡间的配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路阳  
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陷入萧条时期,经济韧性一词被学者们广泛提及。人力资本负载的知识和技能是实现创新的核心要素,也是持续增强经济韧性的内生动力。本文系统梳理了人力资本存量、创新水平和区域经济韧性之间的关系。基于2010—2019年31个省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度了我国各省区域经济韧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存量影响区域经济韧性的基本传导机制,并以创新水平作为中介变量考察其对于人力资本存量与区域经济韧性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不仅直接显著促进区域经济韧性增强,还可以通过提高创新水平间接促进区域经济韧性增强;创新水平对于人力资本存量发展促进区域经济韧性增强存在显著中介效应,在经济萧条时期应该注重发展人力资本存量,鼓励创新驱动型发展,提高经济韧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