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822)
2023(21360)
2022(17972)
2021(16498)
2020(13888)
2019(31585)
2018(31279)
2017(59852)
2016(32742)
2015(36943)
2014(36916)
2013(36574)
2012(33790)
2011(30847)
2010(30960)
2009(28889)
2008(28406)
2007(25262)
2006(22234)
2005(19712)
作者
(99604)
(83387)
(82711)
(78896)
(52634)
(40158)
(37661)
(32752)
(31353)
(29588)
(28130)
(27779)
(26448)
(26240)
(25687)
(25627)
(25371)
(24610)
(23920)
(23775)
(20912)
(20514)
(20267)
(18916)
(18865)
(18408)
(18379)
(18358)
(16979)
(16425)
学科
(144393)
经济(144239)
管理(93723)
(88544)
(72357)
企业(72357)
方法(61821)
数学(54008)
数学方法(53342)
(37090)
中国(36908)
(34272)
业经(31823)
(31789)
地方(29082)
(25659)
(25402)
贸易(25389)
农业(24860)
(24617)
(21587)
银行(21501)
理论(21301)
(21238)
财务(21155)
财务管理(21105)
(20917)
环境(20863)
(20502)
(20352)
机构
大学(482833)
学院(481667)
(195285)
经济(191115)
管理(183977)
研究(164692)
理学(159186)
理学院(157331)
管理学(154382)
管理学院(153520)
中国(121208)
科学(104810)
(102306)
(88994)
(86322)
(84798)
研究所(77512)
业大(76555)
中心(74090)
财经(71543)
(70834)
农业(68354)
(64764)
北京(64378)
(62456)
师范(61720)
经济学(59339)
(59233)
(57010)
经济学院(53369)
基金
项目(325949)
科学(253263)
基金(234191)
研究(231547)
(206976)
国家(205274)
科学基金(173801)
社会(144915)
社会科(137252)
社会科学(137214)
(128627)
基金项目(123916)
自然(114590)
自然科(111867)
自然科学(111830)
自然科学基金(109804)
(108603)
教育(106489)
资助(96411)
编号(94166)
成果(76186)
重点(73681)
(70538)
(70081)
(67130)
课题(65187)
科研(62921)
创新(62739)
计划(60972)
大学(59856)
期刊
(215222)
经济(215222)
研究(138496)
中国(86719)
学报(84842)
(78221)
科学(73632)
(67930)
管理(66509)
大学(62481)
学学(59327)
农业(53104)
教育(48461)
技术(41506)
(40270)
金融(40270)
财经(35302)
经济研究(35155)
业经(34849)
(30271)
问题(28455)
(27001)
技术经济(24253)
(23949)
图书(23766)
科技(23184)
统计(22810)
理论(22384)
(22162)
商业(21896)
共检索到701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冠宇  熊金武  
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探究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与提升路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NCA、QCA与计量方法,从“信息化”“互联网”与“数字交易”三个维度分析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提升具有长期显著影响;共同富裕水平高组态有三条驱动路径,即“信息化—互联网基础”推动型、“信息化—数字交易基础”驱动型、“互联网—数字交易”引领型。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交易是东部地区发展的核心条件;信息化基础在数字经济起步较晚的地区发挥重要作用。据此,要完善数字经济要素协调配合的长效机制;大力推动数字交易、强化市场引导与专项扶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先明   王宇  
数字普惠金融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实现金融服务的“精准滴灌”与“低成本覆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抓手。首先,基于“发展与共享”理念测度地级市共同富裕水平;然后,以我国25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作用。结果表明:总体上,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细分子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能显著促进共同富裕水平提升;区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正向调节数字普惠金融的促进作用。拓展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存在非线性,以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产业结构、教育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作为门槛变量时,这种非线性关系均显著。研究结果不仅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还揭示了“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消弭数字鸿沟”“关注数字普惠金融门槛效应,充分释放数字红利”是进一步发挥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作用的关键要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于盼盼  余晓  傅洁璐  
本文以我国31个省份数据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究电子商务发展对于区域共同富裕水平的影响路径。文章研究发现:电子商务视角下单个因素均不是形成高共同富裕水平的必要条件,而是通过条件组态形式发挥作用,存在三种提高共同富裕水平的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金武   侯冠宇  
文章聚焦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赋能作用及其多因素联动效应,基于系统理论和组态视角,采用动态QCA方法,在R语言环境下分析2017—201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探讨了数字经济在时间纵轴上的组态效应。研究发现:移动端互联网影响是提升共同富裕水平的关键条件,三条组态的一致性水平在研究期内呈现上升趋势,并识别出两条有助于实现高水平共同富裕目标的路径,即多核心驱动型路径和数字交易主导型路径,二者均有利于发挥数字经济中多个要素的协同作用。在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赋能作用相对有限。在时间维度上,赋能作用受国内外因素共同影响;在空间维度上,各组态的省域覆盖度分布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谷源  张忠宇  邵皖宁  成春林  
将数字经济具象化,构建七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通过冲击模拟研究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经济效应,并以209个地级市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并从“共同度”“富裕度”两个维度推动共同富裕进程;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推动共同富裕的中介变量,数字经济发展越快的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边际影响越强;从数字经济的二级指标看,数字技术、数字金融、互联网经济平台均有助于提升“富裕度”,但数字技术对“共同度”的影响不显著。对此,建议大力引导数字经济赋能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更重视解决数字技术的负外部性问题,让数字经济红利更好为全体人民共享,从而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诚  
我国推动共同富裕恰好与迈入数字经济时代在时间上相吻合,在均衡共享等内涵上相契合,故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必然依托于数字经济形态。本文从收入分配的角度辨析数字经济发展如何推动共同富裕:首先,从市场机制、要素分配制度、新分配关系三个方面梳理数字经济的收入分配一般分析框架,提出数字经济要坚持市场化运行规则,并要处理好数据要素的分配以及新业态、新模式下的新分配关系;其次,从初次、再次、三次分配视角详细分析了数字经济活动中的分配问题,并发现数字经济总体上改善了收入分配关系,使不同群体、地区和城乡的分配更加均衡;最后,从长期视角提出了数字红利被少数平台垄断、公平分配机制尚未形成、创新越来越形式化等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问题并据此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马艳  冯璐  宋欣洋  
我国非公经济对共同富裕影响作用既关系到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目标取向,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共同富裕得到实质性进展的内在要求。基于马克思主义观点,构建我国非公经济与共同富裕关系的三重逻辑,得出我国非公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环境为前提条件,以非公经济内生社会主义因素为内在机理,以员工持股等形式的企业制度创新为作用路径。我国非公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政府宏观调控的规范和引导下,其内生的社会主义因素得以凝结和展现,进而对共同富裕起到推动作用。因此,解析三重逻辑下我国非公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作用,既有利于在新发展阶段更好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夏杰长  刘诚  
中国进入共同富裕正好与数字经济在时间上吻合。随着中国逐步进入数字时代,未来共同富裕必然以数字经济为依托,两者也有很强的契合性。本文从数字经济视角辨析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宏观经济一般性增长,即"做大蛋糕";数字经济可以促进区域产业分散化、城乡协调以及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均衡性增长,即"分好蛋糕";数字经济还可以弥补公共服务短板、提升政府服务能力以及促使数字基础设施更充分和均衡,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当然,数字经济也可能导致劳动力结构性失业等问题,需要在政策设计上尽可能扬长避短,从而事半功倍地推动共同富裕事业持续稳健前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晓明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数字经济是新生产力的代表,涵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等多维内容,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等多维特征。要科学研判和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和路径,充分发挥其变革和赋能作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炳辉  
实现共同富裕需遵循均衡共享原则,解决普遍增长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而数字经济凭借共享性和高技术性优势,有益于增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能力,助力共同富裕稳步推进。立足于基础、均衡、共享、包容四个维度,对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从乡村数字基建布局滞后、收入分配“马太效应”风险拉高、高龄群体“数字鸿沟”问题凸显、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滞缓层面揭示数字经济驱动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为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应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构建高质量发展模式;以均衡式发展为基点,推动区域、城乡与收入社会变革;以共享式发展为追求,推进全体居民成果共享;以可持续发展为旨归,打造数字生态共融圈,促进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融合共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炳辉  
实现共同富裕需遵循均衡共享原则,解决普遍增长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而数字经济凭借共享性和高技术性优势,有益于增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能力,助力共同富裕稳步推进。立足于基础、均衡、共享、包容四个维度,对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从乡村数字基建布局滞后、收入分配“马太效应”风险拉高、高龄群体“数字鸿沟”问题凸显、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滞缓层面揭示数字经济驱动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为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应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构建高质量发展模式;以均衡式发展为基点,推动区域、城乡与收入社会变革;以共享式发展为追求,推进全体居民成果共享;以可持续发展为旨归,打造数字生态共融圈,促进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融合共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马颐中  黄芮  方友熙  
共同富裕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它建立的基础是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中国已经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时代,但是社会发展还十分不平衡,当前,可以通过数字经济手段实现生产力进一步提升,增加社会财富。数字经济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具有四大效应,它能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助推中国式共同富裕分配机制建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华东   黄家文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对改善收入机会不平等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CFPS2014-CFPS2018微观调查数据,从“互联网使用”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两个维度测度数字经济发展,并通过构建理论和实证模型多层次讨论数字经济发展对代际收入流动产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代际收入流动,且这种影响具有明显的“门槛效应”特征。引入工具变量和其他替代性检验后,该结论仍具有可靠性。数字经济对代际收入流动促进作用对低收入家庭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通过社会资本、财富资本和借贷资本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政策制定应着眼于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拓宽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边界,制定动态化、差异化的数字经济政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姜孟升   范栖银   匡瑛  
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征程上,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协调匹配是新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要求。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我国2011—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滞后于共同富裕发展,两系统耦合协调度不断提升并具有空间异质性;高等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度存在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性,但自相关水平呈波动下降态势,空间集聚性在逐渐削弱;高等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度受到政府、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影响程度呈现“市场化水平>政府支持程度>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的特征。提升耦合协调度,应谋求共生发展,打造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的利益共同体;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从滞后发展转向适度超前发展;统筹协调发展全局,释放空间溢出效应;建构科学指标体系,加强监测评估工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瑶  杨博旭  黄莉  
数字经济作为驱动产业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其在推动共同富裕、统筹城乡协调均衡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基于城乡均衡发展视角,选取2011—2020年20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探析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的路径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整体上对城乡均衡发展具有抑制效应,且这一影响存在典型的“俱乐部收敛”现象,表现为在东部地区会抑制城乡均衡发展,在中部地区有利于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同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这一影响路径中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随着经济水平提升,数字经济对城乡均衡发展的影响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再抑制”的趋势。研究结论对中国依托数字经济发展,实现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