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63)
- 2023(16360)
- 2022(13566)
- 2021(12215)
- 2020(10218)
- 2019(22709)
- 2018(22328)
- 2017(42970)
- 2016(23122)
- 2015(25737)
- 2014(25306)
- 2013(25310)
- 2012(23053)
- 2011(21054)
- 2010(20828)
- 2009(19344)
- 2008(18499)
- 2007(16055)
- 2006(14143)
- 2005(12278)
- 学科
- 济(111344)
- 经济(111238)
- 管理(69234)
- 业(64458)
- 企(53804)
- 企业(53804)
- 方法(44772)
- 数学(38977)
- 数学方法(38620)
- 中国(24971)
- 农(24794)
- 业经(24516)
- 学(23699)
- 地方(23301)
- 财(22763)
- 贸(17606)
- 贸易(17599)
- 易(17035)
- 农业(16837)
- 环境(16158)
- 制(15909)
- 和(15537)
- 理论(15147)
- 务(14586)
- 财务(14522)
- 融(14521)
- 金融(14520)
- 财务管理(14503)
- 产业(14453)
- 技术(14436)
- 机构
- 大学(339084)
- 学院(336887)
- 济(141024)
- 经济(138247)
- 管理(133894)
- 理学(117059)
- 研究(116117)
- 理学院(115769)
- 管理学(113814)
- 管理学院(113231)
- 中国(83557)
- 科学(73240)
- 京(71392)
- 财(59674)
- 所(58499)
- 农(58471)
- 业大(54032)
- 研究所(53943)
- 中心(51210)
- 财经(48991)
- 江(47015)
- 农业(46191)
- 北京(44766)
- 经(44538)
- 范(43041)
- 经济学(42804)
- 师范(42547)
- 院(41860)
- 经济学院(38420)
- 州(38158)
- 基金
- 项目(236624)
- 科学(185127)
- 基金(172434)
- 研究(167514)
- 家(152409)
- 国家(151168)
- 科学基金(129109)
- 社会(107504)
- 社会科(101965)
- 社会科学(101937)
- 省(92099)
- 基金项目(91664)
- 自然(85078)
- 自然科(83075)
- 自然科学(83053)
- 自然科学基金(81567)
- 划(77649)
- 教育(75313)
- 资助(70311)
- 编号(66596)
- 重点(52786)
- 成果(52412)
- 部(51061)
- 发(50659)
- 创(49205)
- 创新(45933)
- 科研(45372)
- 课题(45143)
- 国家社会(44620)
- 计划(43740)
- 期刊
- 济(153487)
- 经济(153487)
- 研究(97476)
- 学报(58994)
- 中国(57340)
- 农(51939)
- 科学(51772)
- 管理(48223)
- 财(43920)
- 大学(43582)
- 学学(41465)
- 农业(35807)
- 教育(30612)
- 技术(27824)
- 经济研究(26305)
- 融(25773)
- 金融(25773)
- 业经(24226)
- 财经(24129)
- 经(20677)
- 问题(19534)
- 业(18249)
- 技术经济(17537)
- 图书(17228)
- 科技(17030)
- 理论(15953)
- 版(15880)
- 商业(15762)
- 业大(15239)
- 现代(14614)
共检索到481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俊荣 张凯童 陈全润
国际经贸格局的加速演进使得全球价值链(GVC)的稳定性面临巨大挑战。数字经济已成为各国实现高水平融入全球价值链网络的重要依托,并在促进国际资本流动、维持全球价值链稳定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构建了测度全球价值链参与稳定性的综合指标,理论分析并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各经济体全球价值链参与稳定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各经济体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稳定性,这一结果在处理内生性问题、更换变量、更换估计方法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技术密集型行业较发达、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经济体的全球价值链参与稳定性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扩大资本形成和改善市场透明度是数字经济影响全球价值链参与稳定性的重要渠道,且后者对于发达经济体的影响效果更为明显。本文的分析有效论证了发展数字经济对于提升全球价值链稳定性的重要意义,为我国及其他经济体保障供应链、价值链的安全稳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全球价值链 稳定性 投入产出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彬 宋玉洁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及国内价值链面临“断链”“卡链”风险的双重背景下,数字技术如何赋能中国价值链稳定性值得探讨。文章在构建嵌入式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分别从生产要素投入、增加值波动视角构建指标体系,测算省份—行业层面的数字技术、价值链稳定性水平,并实证检验了数字技术对价值链稳定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可显著赋能价值链稳定性,主要通过提升生产效率、中间品供应多元化两条途径实现;中西部省份数字技术更能提升价值链稳定性,在制造业领域数字技术更能促进价值链稳定性;投入省外的数字技术及来自服务业的数字技术对价值链稳定性的提升作用更强。研究结论对于统筹经济发展与安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稳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明霞
本文在梳理跨境电商价值链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回归分析模型,实证检验四大影响因素对我国跨境电商价值链稳定性的影响路径,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英
沼气工程具有明显的环保、生态、能源、肥料、卫生、经济等多方面的价值,这些价值的发挥依赖于沼气工程的稳定运行。沼气工程价值创造过程需要经过原料保障、技术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和产品利用五大主要活动。这些活动构成了沼气工程的价值链。研究沼气工程价值链管理,对于提高沼气工程的系统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立中 秦荪涛
在新的生态利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产业组织模式下,本文运用了波特的价值链理论,通过多主体建模的方法分析了产业共生的价值体系并给出了仿真实例,经过模型的演化运行和环境变量的微调,研究生态产业共生在价值上建立稳定机制的方法和理论框架,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
生态产业共生 价值链 稳定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鹏杨 张硕
深入研究数字全球价值链及其影响,对于加快贸易全链条数字化赋能,实现外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多方面微观数据库资源,提出了量化企业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稳定企业产出波动的效果和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相较于非全球价值链参与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企业普遍面临的外部各方面风险较大,故显著加剧了企业产出波动。(2)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相比于传统全球价值链参与,具有缓解企业产出波动的重要作用。(3)数字全球价值链通过两条渠道稳定企业产出波动:一是数字全球价值链提升了价值链的信息透明度,降低了传统价值链的信息摩擦和信息不对称风险;二是数字全球价值链降低了价值链参与企业的搜寻成本,缓解了传统价值链参与企业对单一价值链过度依赖的风险。本文研究对于提升全球价值链韧性,保障供应链安全,促进微观市场主体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泽昊
信贷与经济间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短期内增加信贷能够显著影响产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时任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不仅仅是信贷总量的大小,整个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结构(比如资产类型、杠杆率)都会对经济产生作用。在美国次
关键词:
经济稳定性 借款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伟 凡雨
本文探讨了投资主体的文化构成对经济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胆量峰”假设,以试图从经济和数学的角度进行定量研究;同时本文定义和给出了一些数学模型,以试图寻求文化构成对经济的宏观作用机制;最后依据本假设本文探讨了它们的实际运用及其政策意义。
关键词:
投资主体 文化构成 稳定 胆量 假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玉洁 乔翠霞
国内价值链质量应该是多维度的,不仅要考虑价值链效率问题,更要考虑价值链稳定性问题,后者在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世界经济环境下尤为重要。文章拓展了国内价值链质量的内涵,在构建价值链稳定性指标基础上,将效率和稳定性纳入国内价值链质量量化指标,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国内价值链质量及分指标数据,并实证检验了中国制造业OFDI对国内价值链质量的影响及机制。总体来看,中国制造业OFDI显著提升了国内价值链质量及分指标国内价值链效率、国内价值链稳定性;不同类型制造业OFDI的“强链”和“固链”效应存在差别,逆梯度OFDI、中低技术行业OFDI、国有OFDI及水平型OFDI对国内价值链质量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中国制造业OFDI的国内价值链质量提升效应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制造业服务化两条途径实现。通过培育大型跨国企业、创新OFDI投资模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措施提升国内价值链质量,对于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现代化建设、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及推动国内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Pablo D. Azar Garth Baughman Francesca Carapella 李丽丽 周文龙
在高波动时期,数字生态系统中的资产价值迅速增长。数字金融系统是否会给金融稳定带来新挑战?本文使用美联储分析传统金融体系脆弱性的框架来探讨此问题。数字资产生态系统近来证明自身非常脆弱。不过,数字资产市场冲击对传统金融体系的溢出影响有限。目前,数字资产生态系统在其体系外尚不提供重要的金融服务,与传统金融体系的互联有限。如果数字资产生态体系更加系统化,未来给金融稳定带来的风险会显现,包括大型稳定币的运行风险、加密资产的估值压力、去中心化金融平台的脆弱性、日益增强的互联性以及缺乏监管的普遍性。本刊编译了此篇美联储的工作论文,以期为读者带来启发。
关键词:
去中心化 数字资产 稳定币 系统性风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仁发 郑媛媛
数字经济对全产业链的渗透和融合改变技术经济范式,重塑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加速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引发全球价值链破坏性结构重构,韧性和安全水平更是全球价值链演进的重要方向。本文采用全球价值链长度刻画分工演进的“足迹”,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全球价值链长度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渠道,以考察数字经济何以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并进一步探讨对全球价值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数字经济显著推动全球价值链长度的增加,深化全球价值链分工。从异质性来看,数字经济对服务业、行业下游位置的全球价值链长度的促进作用更强;本国来源数字经济能够显著增加全球价值链长度,但国外来源数字经济则不然。从作用机制来看,降低贸易成本和增强产业关联是数字经济影响全球价值链长度的重要渠道。拓展分析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增强全球价值链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提升全球价值链韧性。本研究为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也为全球价值链韧性研究提供新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冉
文章基于81个国家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能否提高一国的文化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以考察数字经济对文化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文化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对文化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具有正向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通过“人力资本效应”“研发效应”和“贸易成本效应”提升文化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异质性分析表明,高等收入国家文化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效应显著且大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应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先发优势,助力文化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月梅
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亦是增强经济韧性的内生动力。选取2013—2021年中国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对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可增强经济韧性,且该助力效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对经济韧性的推动作用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在西部地区的赋能效应最强;提升创新要素配置水平是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影响经济韧性的重要路径,且该传导机制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创新要素配置在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增强经济韧性的过程中发挥门槛效应,且该效应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上述结论既能丰富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又可为促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娟
传统的研究表明,汇率灵活性能作为经济的减震器,有助于缓解外部冲击。本文通过定量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灵活性对中国经济的稳定作用非常有限,人民币汇率灵活性不能作为中国经济的减震器。
关键词:
汇率灵活性 减震器 经济稳定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娟
一、引言(Meade,1951)很早就提出,汇率灵活性能成为一个国家屏蔽来自外国的经济干扰的工具,即汇率的灵活性是经济的减震器。但是最近有研究表明,汇率的灵活性是否能屏蔽外国经济冲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甚至有人认为汇率灵活性不仅不能屏蔽济济冲击反而会放大经济冲击。自从2005年我国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升值。并且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化出现了两个特点:(1)2005年汇率改革之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的月统计值非常稳定,几乎没有灵活性;(2)2005年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灵活性加剧,并且表现为单调的升值。这个两个特点可以清楚从图1中看出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