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36)
- 2023(14678)
- 2022(11805)
- 2021(10433)
- 2020(8748)
- 2019(18962)
- 2018(18671)
- 2017(35283)
- 2016(18697)
- 2015(20195)
- 2014(19461)
- 2013(19428)
- 2012(17987)
- 2011(16135)
- 2010(16326)
- 2009(15598)
- 2008(15320)
- 2007(14038)
- 2006(12578)
- 2005(11557)
- 学科
- 济(105999)
- 经济(105904)
- 业(85214)
- 企(78249)
- 企业(78249)
- 管理(72170)
- 方法(38203)
- 业经(33357)
- 数学(29367)
- 数学方法(29207)
- 财(27129)
- 农(26972)
- 中国(22683)
- 地方(21242)
- 技术(20540)
- 农业(20140)
- 务(20095)
- 财务(20088)
- 财务管理(20071)
- 企业财务(19057)
- 制(17535)
- 策(15852)
- 划(15699)
- 和(15585)
- 贸(15382)
- 贸易(15371)
- 学(14973)
- 理论(14962)
- 易(14904)
- 体(14492)
- 机构
- 学院(279569)
- 大学(273822)
- 济(130885)
- 经济(128872)
- 管理(113092)
- 理学(97211)
- 理学院(96282)
- 管理学(95079)
- 管理学院(94555)
- 研究(91480)
- 中国(71964)
- 财(57309)
- 京(55759)
- 科学(53390)
- 农(49870)
- 财经(45813)
- 所(45616)
- 江(42902)
- 经(41574)
- 业大(41345)
- 中心(41281)
- 研究所(41103)
- 经济学(40636)
- 农业(39290)
- 经济学院(36475)
- 北京(34469)
- 财经大学(33521)
- 商学(33325)
- 州(33264)
- 商学院(33015)
- 基金
- 项目(181788)
- 科学(145264)
- 基金(134366)
- 研究(130444)
- 家(117456)
- 国家(116401)
- 科学基金(101612)
- 社会(88916)
- 社会科(84640)
- 社会科学(84619)
- 省(72558)
- 基金项目(71169)
- 自然(64283)
- 自然科(62923)
- 自然科学(62904)
- 自然科学基金(61911)
- 划(58651)
- 教育(56848)
- 资助(52983)
- 编号(49430)
- 创(44291)
- 业(41584)
- 发(40520)
- 重点(40467)
- 创新(40461)
- 部(39148)
- 国家社会(38063)
- 成果(37644)
- 制(34386)
- 人文(34254)
- 期刊
- 济(151289)
- 经济(151289)
- 研究(82275)
- 中国(52488)
- 管理(48859)
- 财(47386)
- 农(45956)
- 学报(41502)
- 科学(39322)
- 大学(31781)
- 农业(31174)
- 学学(30565)
- 融(25524)
- 金融(25524)
- 技术(25511)
- 经济研究(25479)
- 业经(25281)
- 财经(24180)
- 经(21107)
- 业(19393)
- 问题(19156)
- 技术经济(18647)
- 教育(17658)
- 统计(16701)
- 策(15750)
- 贸(15120)
- 商业(15097)
- 世界(14850)
- 现代(14122)
- 科技(14052)
共检索到424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春梅
文章使用2011—2020年中国上市企业微观数据,从前沿技术差距视角探讨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重点分析前沿技术差距对数字经济与企业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之间关系的差异化作用。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企业两类创新发展;前沿技术差距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呈“U”型,尤其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作用效果更强;前沿技术差距导致在企业和数字技术的互动和融合时产生差异,进而对数字经济创新效果的作用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影响,对渐进式创新的影响作用更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秦伟娜
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通过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广阔的创新空间,推动企业创新模式转变和组织结构优化,促进企业颠覆性创新。基于2013—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基准估计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企业颠覆性创新的赋能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企业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该结论在替换指标测度方法、剔除极端值等系列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企业颠覆性创新存在异质性促进效应,具体表现在数字经济对数字基建较好地区企业、高竞争性行业企业颠覆性创新的赋能作用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在数字经济助力企业颠覆性创新过程中,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知识产权保护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即存在“数字经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知识产权保护—企业颠覆性创新”的作用路径。为进一步推动企业颠覆性创新,须优化数据服务体系,提振数字经济发展质量;完善要素配置市场机制,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优化企业创新环境;实施差异化企业创新战略,促进颠覆性创新均衡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巴曙松 徐鹏越
文章选取2015—2021年528家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ESG表现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企业异质性的调节效应,并进行了分位数回归,进一步考察了ESG表现对创新产出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表现的提升对企业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规模较大、资产净利率较低和拥有独立ESG报告的企业,ESG表现对创新产出和技术人员密集度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本身创新水平较低的企业提升ESG表现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大;较好的ESG表现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缓解融资约束两条途径增加了创新产出。
关键词:
ESG 企业创新 企业异质性 制造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佳慧 周斌 高振岗 林子禛
文章测度企业数字创新对共同富裕所要求的“财富积累”与“公平惠及”的双重影响,选择制造业行业上市公司2009—2022年相关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就企业数字创新与共同富裕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创新将促进共同富裕,进一步就其作用路径来看,企业数字创新的积极推进将提高自身劳动收入份额;就“共同”要求来看,企业进行数字创新之初可显著缩小高管与员工间的平均薪酬差,但伴随企业数字化水平的持续提升,高管与员工间的平均薪酬差距反而会逐渐扩大,且这一关系主要存在于大规模企业和低科技化程度企业中;从同一行业内企业间劳动收入份额差的变化来看,企业是否进行数字化转型、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深度与效度将显著影响成员劳动收入,呈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两端集聚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鲍鹏程 朱付彪
文章在理论分析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数字经济和区域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就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加快产业数字化和提升创新活跃度是数字经济促进区域创新的重要原因。门槛模型分析表明,在数字经济发展较成熟、产业数字化较好、创新活跃度较高的情况下,数字经济的创新效应更为突出。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东中部地区城市和大城市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明显,而西部地区城市和中小城市的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颖帅
本文基于2013-2021年流通业上市公司数据,讨论数字经济发展对流通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促进流通企业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具有直接效应。此外,数字经济发展还可以通过创新协同和技术吸收对流通企业技术创新产生间接影响。据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打造创新平台发挥创新协同效应,促进流通企业技术创新;二是基于数字经济推动流通企业组织变革,加速资源优化配置与流程再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饶静 张晓媚
数字经济对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正外部性,为提升企业的ESG表现提供了契机。本文以2011~2020年沪深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数字经济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企业ESG表现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这一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通过增强企业面临的监督压力、缓解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两条途径提升企业ESG表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高审计质量企业以及非高科技行业的企业中,数字经济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更明显。本研究有助于拓展和深化对数字经济发展红利效应的研究以及对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关键词:
数字经济 ESG表现 监督压力 资金压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立威 周鹏
文章使用2006—2015年的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依托2010年中国资本市场引入的融资融券试点,实证检验卖空机制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以验证卖空的外部治理作用。结果发现,在加入融券标的后,卖空标的公司的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都有显著提升;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证明卖空机制能有效发挥外部治理作用并影响企业行为。逐步放开卖空限制、鼓励金融创新是增强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联动效应的关键。
关键词:
卖空 企业创新 公司治理 所有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莉 盖骁敏 赵晓鹏
企业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选取我国沪深A股2008—2019年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金融投资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并探讨了其中的影响机制以及金融投资在企业创新产生的经济成果中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金融投资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而对创新成果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影响机制检验表明,金融投资主要通过减少现金流来挤出创新投入;而金融投资通过提升企业经营能力遮掩了其对创新投入的挤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立威 周鹏
文章使用2006—2015年的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依托2010年中国资本市场引入的融资融券试点,实证检验卖空机制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以验证卖空的外部治理作用。结果发现,在加入融券标的后,卖空标的公司的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都有显著提升;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证明卖空机制能有效发挥外部治理作用并影响企业行为。逐步放开卖空限制、鼓励金融创新是增强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联动效应的关键。
关键词:
卖空 企业创新 公司治理 所有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金花 朱承亮
当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微观企业创新的赋能效应日益凸显,逐步成为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具有明显的赋能效应,进一步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提质增效。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强化企业数字化投资和数字技术应用双重路径促进企业创新;且企业人力资本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发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而企业融资约束水平越高越不利于发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创新提质增效和非制造业企业创新增效;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成熟期企业创新提质增效,而对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创新提质增效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拓展了数字基础设施微观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对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其对企业创新提质增效的赋能效应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东阁 景国文 管海锋
文章以开放式创新的特征为出发点,选用2010—2021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企业数字化与开放式创新之间的关系,并剖析了其中的作用渠道、影响因素和异质性。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有利于促进开放式创新;渠道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通过技术资源获取、市场需求把握和信息不对称缓解来促进开放式创新;影响因素分析发现,企业自身创新能力提高弱化了数字化对开放式创新的促进作用,而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增强能够强化企业数字化对开放式创新的提升作用;异质性检验显示,企业数字化对开放式创新的促进效应在竞争性行业、大企业和非国企中更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兰梓睿 张书华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及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从绿色发展的角度,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并对其作用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经过内生性讨论和更换变量等分析后,结果仍然稳健;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压力、提高技术外溢水平和缓解资源错配程度,从而推动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提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中西部地区、非国有企业以及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企业绿色创新 绿色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庆江 万茂丰 王彦萌
基于2008~2018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技术应用对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均有显著促进作用;数字技术应用对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在成长期企业中更显著,数字技术的创新赋能潜力与成长期企业相对积极的战略态势更为契合,为探索式创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数字技术应用对利用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在成熟期企业中更显著,数字技术能够有效整合成熟期企业相对丰富的冗余资源,并以此促进了利用式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洪宇
数字化是数字经济时代我国零售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如何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对零售企业成长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我国2018-2022年A股109家零售上市企业样本数据,就数字化转型对我国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和机制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推动零售企业更好地把握消费者消费需求、开展个性化营销、帮助零售企业拓宽销售渠道、促进零售企业效率提升和供应链的优化等方式,直接对零售企业成长能力产生正向赋能作用,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地,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存在,具有进一步增强数字化转型对我国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正向赋能作用。同时,数字化转型对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会由于零售企业规模异质性、权属异质性和所处区位异质性而产生显著的差异性。具体而言,数字化转型对规模较大零售企业、非国有性质零售企业和东部地区零售企业的成长能力具有更强的正向赋能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国零售企业如何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实现成长能力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启发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