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989)
2023(22815)
2022(19322)
2021(17739)
2020(15082)
2019(33919)
2018(33422)
2017(64014)
2016(34822)
2015(38783)
2014(38483)
2013(38124)
2012(34976)
2011(31612)
2010(31717)
2009(29646)
2008(29304)
2007(26057)
2006(23044)
2005(20672)
作者
(104275)
(87110)
(86453)
(82287)
(55475)
(41765)
(39169)
(33967)
(33098)
(31056)
(29891)
(29303)
(27923)
(27666)
(27249)
(26618)
(25896)
(25844)
(25002)
(24989)
(21657)
(21596)
(21354)
(19948)
(19535)
(19414)
(19391)
(19155)
(17637)
(17185)
学科
(153780)
经济(153585)
(114760)
管理(112375)
(100707)
企业(100707)
方法(64268)
数学(53345)
数学方法(52650)
(42414)
(41472)
业经(40133)
中国(36151)
(32623)
(30625)
地方(29177)
农业(28469)
(28464)
财务(28377)
财务管理(28332)
企业财务(26933)
理论(25079)
(24686)
贸易(24674)
技术(24189)
(24168)
(23934)
(22610)
(22477)
银行(22390)
机构
学院(507097)
大学(506332)
(206558)
经济(202346)
管理(195618)
研究(172789)
理学(168696)
理学院(166768)
管理学(163703)
管理学院(162769)
中国(129661)
科学(108924)
(107518)
(96917)
(91950)
(88735)
研究所(80872)
业大(79329)
中心(77220)
财经(77058)
(75976)
农业(72519)
(69960)
北京(67209)
(63821)
师范(63058)
经济学(62950)
(62388)
(60326)
财经大学(56985)
基金
项目(342362)
科学(268479)
基金(249312)
研究(242995)
(220332)
国家(218505)
科学基金(186588)
社会(154201)
社会科(146133)
社会科学(146096)
(133712)
基金项目(131239)
自然(123433)
自然科(120582)
自然科学(120544)
自然科学基金(118394)
(112946)
教育(111120)
资助(103030)
编号(96745)
成果(78229)
重点(77389)
(74688)
(72639)
(71826)
课题(66987)
创新(66900)
科研(65952)
国家社会(64072)
教育部(63459)
期刊
(232574)
经济(232574)
研究(146906)
中国(94746)
学报(87386)
(84131)
科学(78191)
(77609)
管理(76254)
大学(65576)
学学(62509)
农业(57016)
教育(48239)
(44215)
金融(44215)
技术(44186)
财经(39085)
业经(37644)
经济研究(37210)
(33654)
(31438)
问题(29914)
技术经济(26111)
(25721)
科技(24025)
现代(23019)
统计(22964)
商业(22408)
业大(22402)
理论(22238)
共检索到748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方福前   杨宏   陈光兴  
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经济秩序混乱和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引发了各国对供应链韧性的重视。文章利用2011—2021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了企业供应链韧性;比较而言,数字经济对网络位置和市场份额较低及位于中低技术行业企业的供应链韧性提升作用更大;企业所处制度环境的市场化水平越高,数字经济对企业供应链韧性的提升作用越大。就影响机制而言,外部搜寻成本和内部管理成本的降低是数字经济影响企业供应链韧性的两个主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不仅有助于提高供应链韧性水平,还会加速供应商本土化。文章从新的角度阐释了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的效应和机制,为中国提升供应链韧性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改革和政策设计的有益启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谷城   张树山   刘赵宁  
数字经济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物流技术深度融合,催生物流业智慧化新业态。聚焦供应链韧性,深入探究物流业智慧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对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6—2021年我国281个地级市及其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基础要素投入、智慧应用、发展效益三个维度构建物流业智慧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算各地级市物流业智慧化水平,进而从供应链韧性视角,将供应链韧性解构为上下游企业间供需维持、供需匹配、供需升级三个维度,考察物流业智慧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物流业智慧化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缓解资源约束,从而提升企业绩效,且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物流业智慧化能够助力企业合作关系的持续、稳定,促进供需维持;能够帮助企业供需两端快速对接,促进供需匹配;能够改善企业供需关系和供给质量,促进供需升级。这说明,物流业智慧化可以通过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供需维持、供需匹配、供需升级三种机制路径促进企业绩效提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中小微企业、产业链下游企业、强数字基础地区企业、交通条件便利地区企业,物流业智慧化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强。因此,应充分把握物流业智慧化发展机遇,加强流通安全体系建设和物流平台信息化建设,促进供需高效对接,提升物流业大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能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物流技术深度融合。同时,应着力提升供应链韧性,建立健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供需维持、供需匹配、供需升级机制。此外,还要结合企业及其所在行业和地区特点,分类型、分行业、分地区分类施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柳彩莲  
本文基于2012-2020年沪深两市A股流通类上市企业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向影响供应链的供应商韧性和客户韧性,对供应商韧性的提升效果高于客户韧性;供应链韧性受企业规模和成长性因素的影响突出,与企业年限和股权结构等因素的关联性不大;市场地位正向调节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韧性的提升效果;企业支撑层数字化转型对客户韧性的影响更明显,应用层数字化转型对供应商韧性的提升更显著;企业的应用层数字化转型对供应商韧性和客户韧性的提升均高于支撑层。本文得出发挥数字技术优势锻造流通企业供应链长板和培育企业数字化转型合力补齐供应链短板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华   陶铮   杨雨东  
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组织韧性成为企业应对挑战并抓住机遇的关键能力。聚焦供应链金融这一依托实体经济交易活动的创新融资工具,旨在深入探究其在增强组织韧性中的独特作用及其内在机理。通过对2011年至2022年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与公告文本数据的分析,识别采用供应链金融的样本,考察供应链金融对企业组织韧性的影响,揭示内在过程的合作创新机制。实证分析支持了供应链金融能增强组织韧性的假设,验证了供应链金融是撬动企业合作创新从而提升组织韧性的重要杠杆,并且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普惠金融环境的发展都会强化供应链金融的提升作用,东部地区企业供应链金融采用对组织韧性的提升作用显著大于非东部地区企业。研究结论拓展了构建企业组织韧性的机制范畴,丰富了供应链金融在现代企业治理与安全发展层面的作用。企业应充分认识供应链金融增强组织韧性的关键作用,重视合作创新对组织韧性的推动作用,不断利用数字技术提升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效率,进一步加强组织合作,发挥供应链金融对组织韧性的积极影响。金融机构和政府相关机构应根据地区与场景异质性调整供应链金融策略,提高普惠金融供给制度的完善程度,运用各类制度协同多方主体,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的投入并不断完善升级,筑牢金融服务与合作创新的基础,全方位助力企业的组织韧性成长和高质量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春   罗劲博  
通常,企业的大客户和供应商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但如果大客户“兼任”供应商,会对企业的供应链韧性产生何种影响?以2009—2021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探究了大客户“兼任”供应商对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大客户“兼任”供应商会显著降低企业的供应链韧性,且媒体消极报道会加剧这种降低作用,但商业信用供给和有效的内部控制会弱化这种降低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由于大客户“兼任”供应商更方便企业进行关联交易,更会助长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因此大客户“兼任”供应商更会降低企业的供应链韧性。经济后果分析发现,由于大客户“兼任”供应商会降低企业的供应链韧性,因此大客户“兼任”供应商会增加企业的财务困境、降低企业的市场价值和提高企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为此,要加强对大客户“兼任”供应商的监管,以抑制“兼任”供应商的大客户的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葛新庭   谢建国   杨洪娜  
提升供应链韧性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着力点。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与供应商数据,从供应商配置与存货角度研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降低供应商集中度,增加企业存货,多元的供应源与充足的存货储备有助于抵御供应链中断的风险,塑造供应链韧性。机制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强企业对外部资源的管控能力和内部资源的整合能力,进而增强了供应链韧性。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工智能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的运用对提升供应链韧性的作用最为明显;外部交易成本高的地区,数字化转型对打造供应链韧性的效果更显著;同时,数字化的稳链作用更多体现在面临外部信息约束较高的企业。进一步研究得出,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促使进口供应链多元化,分散进口供应链风险。本文的研究为推进数字技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经验证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石岿然   孙溢   李匡义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金融已然成为新时期促进供应链韧性提升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我国2011~2021年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测度制造业企业供应链韧性水平,分析数字金融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提升供应链韧性,在经过剔除异常数据与内生性处理后该结论依旧成立;选取技术创新和企业融资约束作为中介变量,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可以分别通过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缓解融资约束从而提升供应链韧性;调节机制检验发现,金融监管对数字金融与供应链韧性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在数字金融背景下提升供应链韧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树山   谷城  
数字化转型正逐渐成为驱动供应链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如何利用数字化转型提高供应链韧性是当前亟需研究的现实问题,但尚未有文献对此提供直接的经验证据。文章在构建供应链韧性指标基础上,基于2007—2022年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促进供应链韧性提升。解构供应链韧性后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供应链抵抗力和供应链恢复力,且对供应链恢复力的影响更显著。从传导机制看,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推动供应链多元化配置和优化供需匹配两个渠道促进供应链韧性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环境不确定性高、内部控制水平低企业,以及位于产业链下游和市场化水平低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韧性的助推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促进供应链韧性提升并未造成企业经济绩效损失,而是持续推动企业经济表现;“链主”企业和供应链政策在数字化转型提高供应链韧性过程中发挥一定的正向激励作用。文章不仅为系统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供应链韧性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也为打造数字供应链和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陶锋  王欣然  徐扬  朱盼  
当前提高企业生产率水平需要重点关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与产业链供应链动荡带来的深层影响。结合产业组织的纵向关系理论,本文指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维持和提升关联效应,并尝试从供需匹配优化、供需关系维持、供应质量提升三个层面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内涵和机制进行分析。通过匹配中国上市公司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数据,本文创新性地从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视角考察了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上游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上游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表明数字化转型在产业链供应链纵向关系中存在后向溢出效应。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优化供需匹配、稳定供需关系、提高供应商创新能力三个层面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进而牵引上游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同时,这种后向溢出效应根据纵向关系结构特征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包括上游供应商的规模、所有权性质以及下游客户端的市场影响力。本文研究结论表明,要围绕需求牵引和外部溢出来优化数字化转型政策,特别是要以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提升和纵向协同机制建设,同时注意分类施策和精准施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伟斐  
物流供应链集成强调供应链物流系统信息、资源、网络要素及流动要素的协调与配合,对流通企业创新韧性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流通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物流供应链集成对流通企业创新韧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文章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流通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邓启稳   蒋苗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之一,企业披露ESG信息能否影响企业供应链韧性值得深入探究。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1~2021年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与供应链韧性(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能够显著降低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机制检验表明,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通过降低分析师预测分歧度来降低企业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对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的反向作用在非国有、内部控制质量较高和媒体关注度较高的企业中效用更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平   丁威旭  
VUCA时代,全球供应链受到巨大挑战。面对发达国家对中国高科技产业核心技术实施“卡脖子”,中国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将如何破局?以下四点有助于提高中国高科技制造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韧性。第一,贯彻落实以内为主的双循环策略,开拓创新,聚焦核心技术突破,保障和发挥行业龙头供应链链主的主导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雅格   胡志强  
文章以2010—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探究了企业ESG表现对所在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优秀的ESG表现将提高供需关系稳定性,优化供需匹配度并提升供应质量,从而起到增强供应链韧性的作用;在替换核心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滞后解释变量、使用工具变量和增加企业固定效应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良好的ESG表现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放松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来增强供应链韧性,在企业规模较大、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时对供应链韧性的增强效应更为明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晓梅   刘姗姗  
随着供应链系统面临的环境高波动性、不确定性风险提升,数据要素成为供应链系统提升风险响应速度和应对能力的关键因素。从主体与关系两个维度,基于供应链网络特征构建供应链韧性衡量指标,采用2015—2022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数据要素对供应链韧性的赋能机制。基准回归分析表明,数据要素能够显著增强供应链主体韧性和关系韧性的赋能效应,即数据要素可赋能企业供应链韧性。机制分析表明,数据要素主要通过赋能激发创新效应,进而增强供应链主体韧性;赋能激发信息效应,进而增强供应链关系韧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据要素对供应链韧性的赋能效应会因不同企业规模和所属行业、所在地区运营环境以及市场化水平而存在异质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慧   杨泽锋   崔祥民   王淑雯  
从理论上阐述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直接效应以及企业家精神在两者间的中介效应。收集了2011-2020年283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并运用系统GMM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了城市经济韧性,且能够通过提升企业家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契约精神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数字经济发展对中西部、外围城市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大于东部、中心城市。研究结论为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激发和培育企业家精神,更好地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