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43)
- 2023(16058)
- 2022(13040)
- 2021(11560)
- 2020(9656)
- 2019(21343)
- 2018(20975)
- 2017(40364)
- 2016(21248)
- 2015(22830)
- 2014(22348)
- 2013(22639)
- 2012(21159)
- 2011(18950)
- 2010(19191)
- 2009(18101)
- 2008(17876)
- 2007(16390)
- 2006(14795)
- 2005(13614)
- 学科
- 济(117769)
- 经济(117662)
- 业(89697)
- 企(79898)
- 企业(79898)
- 管理(76105)
- 方法(42700)
- 业经(34984)
- 数学(33620)
- 数学方法(33431)
- 农(30475)
- 财(29292)
- 中国(25597)
- 地方(25146)
- 农业(22686)
- 技术(22209)
- 务(20539)
- 财务(20532)
- 财务管理(20508)
- 企业财务(19490)
- 制(19438)
- 学(19242)
- 产业(17889)
- 贸(17717)
- 贸易(17705)
- 和(17219)
- 易(17152)
- 策(16310)
- 划(16243)
- 理论(16111)
- 机构
- 学院(319381)
- 大学(314448)
- 济(149579)
- 经济(147253)
- 管理(126802)
- 研究(110398)
- 理学(109111)
- 理学院(108003)
- 管理学(106632)
- 管理学院(106049)
- 中国(85237)
- 科学(65917)
- 京(65482)
- 财(64702)
- 农(59550)
- 所(56169)
- 财经(51358)
- 研究所(50866)
- 江(49429)
- 中心(48755)
- 业大(48744)
- 农业(47054)
- 经济学(46628)
- 经(46586)
- 经济学院(41863)
- 北京(40866)
- 院(39482)
- 州(38071)
- 财经大学(37675)
- 商学(36658)
- 基金
- 项目(209949)
- 科学(167313)
- 基金(155078)
- 研究(149101)
- 家(136829)
- 国家(135646)
- 科学基金(117172)
- 社会(100428)
- 社会科(95636)
- 社会科学(95614)
- 省(83468)
- 基金项目(82104)
- 自然(75232)
- 自然科(73553)
- 自然科学(73530)
- 自然科学基金(72366)
- 划(68261)
- 教育(64362)
- 资助(61780)
- 编号(55863)
- 创(49445)
- 发(47923)
- 重点(47198)
- 业(46066)
- 部(45505)
- 创新(45417)
- 成果(42981)
- 国家社会(42871)
- 科研(39561)
- 教育部(38808)
- 期刊
- 济(173430)
- 经济(173430)
- 研究(95277)
- 中国(61277)
- 农(54482)
- 管理(54465)
- 财(52487)
- 学报(50265)
- 科学(47965)
- 大学(38156)
- 农业(37082)
- 学学(36812)
- 经济研究(29187)
- 融(28958)
- 金融(28958)
- 业经(28740)
- 技术(28116)
- 财经(27226)
- 经(23822)
- 业(22496)
- 问题(22304)
- 技术经济(20693)
- 教育(20306)
- 贸(17201)
- 世界(17093)
- 商业(16904)
- 科技(16390)
- 现代(16004)
- 经济管理(15154)
- 统计(15104)
共检索到485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翠花
文章从理论层面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创业增长的影响及其机理,并利用201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有效优化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和产业间的协调程度。(2)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激活劳动力市场创业热情,无论是生存型创业还是机会型创业均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效应,且数字经济发展对机会型创业的影响大于生存型创业。(3)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和社会分工深化助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创业增长。文章认为,应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学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以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切实促进创业增长。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 创新创业 社会分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村璞 何静
文章使用非线性平滑转换模型研究了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结果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之间、产业结构和失业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当产业结构升级的增长速度(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的比率增速)分别超过14.44%、83.26%时,两组关系表现出非线性特征。而且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之间更容易表现出非线性特征,产业结构升级达到了一定水平时才能降低失业率。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失业 非线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鑫 韩青
县域经济增长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有力支持,农村普惠金融对破解县域经济发展困局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15—2020年我国县域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传统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协同效应促进县域经济增长,传统金融效率低,会弱化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东部地区和城镇化水平低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强。为有效推动县域经济增长,应进一步加强县域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区域间数字普惠金融和经济平衡发展;着力提升传统金融效率、发展水平与便捷程度,更好地发挥传统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协同效应;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提高区域创新水平和投入产出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助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玉明
选取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新基建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新基建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从数字新基建的子维度来看,信息基建和创新基建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融合基建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新基建对东部、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明显。据此,提出加强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深入推行“链长制”政策、实施差异化基建部署方案,以期为经济高质量增长提供实践指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玉明
选取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新基建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新基建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从数字新基建的子维度来看,信息基建和创新基建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融合基建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新基建对东部、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明显。据此,提出加强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深入推行“链长制”政策、实施差异化基建部署方案,以期为经济高质量增长提供实践指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柯军
文章采用结构层次系数来描述产业结构升级状况,并通过它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联动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与经济增长的联动性关系中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则不是产业结构升级的Granger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志钢 李怡然 王倩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中国转变了以劳动和资本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模式,重视创新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文章使用1998—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创新异质性角度出发,将创新分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创新形式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分阶段和地区讨论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都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发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和阶段异质性。技术创新在东、中、西部地区以及两阶段都促进了经济发展,产品创新在东中部地区及第一阶段(1998—2008年)促进了经济发展,而在西部地区和第二阶段(2009—2019年)对经济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关键词:
创新异质性 中介效应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少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快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结构也由低级向高级化方向发展,由此对我国的城镇就业带来了深刻影响。文章通过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就业的影响进行分析解释,提出降低城镇就业压力的对策。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城镇就业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林树山 李普亮
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率和税收增长率双双下调,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却逆势加快。基于19782015年的宏观统计数据,运用VAR模型实证检验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对税收增长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税收收入增长率三个变量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中,经济增长率与税收收入增长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税收收入增长率呈现负相关,但统计上并不显著。应以发展实体经济为突破口,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持之以恒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提高税收征管水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林树山 李普亮
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率和税收增长率双双下调,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却逆势加快。基于1978~2015年的宏观统计数据,运用VAR模型实证检验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对税收增长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税收收入增长率三个变量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中,经济增长率与税收收入增长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税收收入增长率呈现负相关,但统计上并不显著。应以发展实体经济为突破口,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持之以恒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确保应收尽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敢
国民经济是由相互联系的各部门组成的有机整体,投入产出分析中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反映了部门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从而反映了各部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荆林波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中国利用外资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5 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已突破 600 亿美元, 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 (FDI) 流入国之一。低廉的劳动力以及高速的经济增长使中国至 2005 年累计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 6224.26亿美元, 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2007年 1 月发布的数据显示, 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 FDI 接受国, 在全球位居第四, 2006 年流入中国的 FDI 为 700 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就业、技术进步等方面的重要因素。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金秀 杨文兵
产业结构升级,作为经济增长的内在力量,决定了一国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贸易结构优化则是经济增长的外在力量,它影响一国的经济运行态势、产业竞争力和分工位次。在一定经济增长条件下,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存在着互动升级的关系,两者的互动升级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试图在一个分析框架内,将经济增长过程理解为一个由产业结构升级和贸易结构优化内外两种力量聚合产生推动作用的过程,从而对于经济增长的过程给出另外一种诠释。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贸易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利锋 陈新国
本文运用1985-2012年的年度数据,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物流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动态互动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我国物流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从短期来看,物流业产值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乔小燕
新旧动能的转换需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为前提,而旅游业基于其强大的消费能力和产业关联效应能够促使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为了验证这一思路,文章基于1997-2016年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对旅游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旅游业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起显著促进作用;按地区分析表明,旅游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呈现东中西递增的趋势;按产业分析表明,旅游业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递增的趋势。
关键词:
旅游业 产业结构升级 新旧动能转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