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47)
2023(17173)
2022(14091)
2021(12742)
2020(10577)
2019(23671)
2018(23510)
2017(45247)
2016(24727)
2015(27577)
2014(27684)
2013(27253)
2012(24807)
2011(22509)
2010(22405)
2009(20551)
2008(19742)
2007(17508)
2006(15514)
2005(13716)
作者
(74297)
(61927)
(61458)
(58516)
(39268)
(29556)
(27680)
(24399)
(23484)
(21879)
(21044)
(20718)
(19760)
(19509)
(19018)
(18928)
(18481)
(18350)
(17711)
(17485)
(15552)
(15209)
(15007)
(13999)
(13994)
(13728)
(13595)
(13415)
(12482)
(12080)
学科
(119491)
经济(119380)
管理(69481)
(66237)
(53744)
企业(53744)
方法(45983)
数学(39620)
数学方法(39277)
中国(29303)
(28860)
业经(27523)
地方(26960)
(24869)
(23002)
农业(19883)
产业(18040)
(17961)
贸易(17952)
(17933)
(17333)
环境(16675)
理论(16512)
技术(16425)
(16421)
地方经济(16120)
(15089)
(15052)
金融(15051)
银行(15024)
机构
大学(360578)
学院(359096)
(151261)
经济(148290)
管理(140039)
研究(125684)
理学(121680)
理学院(120317)
管理学(118259)
管理学院(117636)
中国(90050)
科学(79025)
(76711)
(63884)
(63742)
(63410)
研究所(58593)
业大(57202)
中心(55017)
财经(52057)
(51703)
农业(49958)
北京(48159)
(47255)
(46567)
经济学(46357)
师范(46040)
(45074)
(41813)
经济学院(41602)
基金
项目(248857)
科学(194644)
基金(180104)
研究(177781)
(158953)
国家(157660)
科学基金(134274)
社会(113929)
社会科(108092)
社会科学(108062)
(97560)
基金项目(95979)
自然(87153)
自然科(85069)
自然科学(85045)
自然科学基金(83522)
(81830)
教育(79712)
资助(72841)
编号(71065)
成果(56469)
重点(55841)
(54639)
(53495)
(51660)
课题(48893)
创新(48248)
国家社会(47391)
科研(47122)
教育部(45525)
期刊
(168923)
经济(168923)
研究(105709)
中国(64336)
学报(62550)
(58096)
科学(55380)
管理(51626)
(46513)
大学(46389)
学学(43972)
农业(39905)
教育(34706)
技术(30395)
经济研究(28206)
(28043)
金融(28043)
业经(27158)
财经(25950)
(22408)
问题(22186)
(20198)
技术经济(18868)
图书(18468)
科技(18326)
(17123)
商业(16697)
理论(16468)
现代(16453)
业大(16120)
共检索到520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廉园梅   钞小静   元茹静  
产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与根本动力,而数字经济正成为推进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力量与重要引擎。从产业结构、产业质量、产业形态多维度界定产业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并据此构建理论分析框架阐释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产业现代化的理论机理,进一步运用2013—2021年中国地级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产业现代化呈现平稳上升的变动趋势,同时,数字经济对产业现代化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能够通过偏向性赋能机制、开放式创新机制、要素整合机制对产业现代化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对技术积累、产业特征和政策支持等层面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产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在距离前沿技术差距较小、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以及设立大数据试验区的城市更加显著。据此提出优化数字空间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速渗透,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化政府引导作用,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等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光  
选取2012—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动态面板GMM估计模型,探讨数字经济能否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研究显示,数字经济能够显著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数字经济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存在明显区域差异,能够显著促进东部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对西部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尚不明显。在经济“双循环”条件下,数字经济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表现出明显边际效率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在知识产权保护门槛约束下,数字经济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间存在“U”型作用关系。进一步检验可知,在经济双循环与知识产权保护不同门槛条件下,数字经济对不同分位点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产生不同赋能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光  
选取2012—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动态面板GMM估计模型,探讨数字经济能否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研究显示,数字经济能够显著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数字经济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存在明显区域差异,能够显著促进东部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对西部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尚不明显。在经济“双循环”条件下,数字经济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表现出明显边际效率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在知识产权保护门槛约束下,数字经济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间存在“U”型作用关系。进一步检验可知,在经济双循环与知识产权保护不同门槛条件下,数字经济对不同分位点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产生不同赋能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俞伯阳   丛屹  
在全球产业链快速迭代下,加快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产业链现代化带来发展契机。本文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重计量模型系统考察数字经济赋能我国产业链现代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助推我国产业链现代化进程,且使用工具变量法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不同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助推产业链现代化存在区域异质性;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改善营商环境助推产业链现代化。据此,应探索以数字技术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以数字营商环境推动产业要素流动;以数据要素助推产业链全流程发展;以加快实现我国产业链现代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虎  张毅  
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产业链现代化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任务,那么数字经济如何赋能产业链现代化?为了回答这一现实命题,本文从理论层面梳理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产业链现代化的内在影响机制,在科学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多种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推动产业链现代化,该结论经过内生性检验、“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作为准自然实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促进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水平提升间接推动产业链现代化;第三,数字经济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只有当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水平达到一定门槛,数字经济发展对于产业链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才逐渐显现,且随着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水平的不断提升,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更加突出。本文研究有助于揭示数字经济对于产业链现代化的作用机制,可以为利用数字经济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美   刘亚芬  
以2008—2021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样本,借助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模型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有效促进中国式产业现代化水平提升,该结论经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数字经济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呈现西部>中部>东部地区的梯度分布格局。数字经济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存在市场化程度与政府效率的门槛效应,在跨越门槛值后,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逐渐增强。数字经济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未来,我国需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助力中国式产业现代化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美   刘亚芬  
以2008—2021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样本,借助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模型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有效促进中国式产业现代化水平提升,该结论经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数字经济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呈现西部>中部>东部地区的梯度分布格局。数字经济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存在市场化程度与政府效率的门槛效应,在跨越门槛值后,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逐渐增强。数字经济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未来,我国需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助力中国式产业现代化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思思   许鸿儒  
选取2013—2022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对农村产业现代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正向影响农村产业现代化建设。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通过促进新质生产力提升,助力农村产业现代化建设。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以及东部地区农村产业现代化的影响更显著。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农村产业现代化的影响通过“双门槛”和“单门槛”检验,呈现“边际效应”非线性递增特征。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原磊   王山  
数字经济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助推力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应具备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三个基本特征,数字经济可通过智能装备创新和强化共性技术供给助力产业体系智能化,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推广绿色技术应用助力产业体系绿色化,通过数据开放共享和创新商业模式助力产业体系融合化。当前,我国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建设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阻碍,为此,应加强数字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打造跨界融合高端数字化人才队伍、充分释放数据活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磊   覃朝晖   彭定贇  
数字经济的爆发式增长以及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逐渐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面对不断涌现的新平台、新业态和新场景,如何在数字经济涉及产业频繁变化的情况下准确核算数字经济增加值,完成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服务等数据投入要素和产业数字化这一产业融合成果的增加值结构分解,对于探索数字经济推动产业链现代化的路径、范式意义重大。文章采用产业范围界定与假设提取法相结合的“两步走”方法核算了全球50个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总量,完成了数字经济增加值结构分解,分析了三类数字经济规模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数字化增加值界定和理解差异是造成不同研究方法之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总量核算结果相差悬殊的主要原因;明确三类数字经济对实现产业链现代化多元目标的具体作用,有利于增强数据要素投入的靶向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蓉  
数字经济、流通现代化为城市产业创新带来了新的模式、新的机制、新的技术和新的业态,为城市产业创新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基于2011-2021年52个数字经济发展城市的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流通现代化和城市产业创新的关系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城市产业创新;第二,在数字经济促进城市产业创新过程中流通现代化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应发挥多方联动的能力,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建立良好的产业生态,提高数字组合、数字模型和数字能力,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流通现代化,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推动城市产业的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思思   许鸿儒  
选取2013—2022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对农村产业现代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正向影响农村产业现代化建设。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通过促进新质生产力提升,助力农村产业现代化建设。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以及东部地区农村产业现代化的影响更显著。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农村产业现代化的影响通过“双门槛”和“单门槛”检验,呈现“边际效应”非线性递增特征。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宇  
利用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借助空间杜宾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调节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特征;数字金融能够显著驱动本地区及周边地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数字金融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存在产业规模与资源富集度异质性;数字金融能够通过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素集聚在数字金融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据此,提出促进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加速推动要素集聚的政策建议,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参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胜利   万政  
当前,数字技术蓬勃发展,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字经济对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影响机制,利用2011—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在测度数字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多维度实证检验了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中国式现代化水平,在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就作用机制而言,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韧性是数字经济提高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3个重要渠道。(3)空间溢出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不仅会促进本地区现代化水平提升,也会对周边地区现代化水平提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4)在区域异质性上,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现代化水平的积极效应强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瑞克   钟诗宇  
数字经济已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基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四个维度构建了城市级现代化产业体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11—2022年中国27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探究了数字经济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影响。基准回归和DID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赋能效果显著,“宽带中国”战略和“智慧城市”试点有力推动了试点城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机制检验表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都是数字经济赋能产业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渠道。空间溢出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影响在城市内发挥正向推动作用,对周边城市产生虹吸效应;知识产权保护总体上会强化数字经济的赋能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赋能效果在我国东、中、西部、次级城市群与非城市群城市更为明显。本文为探索数字经济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经验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