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93)
- 2023(19638)
- 2022(16397)
- 2021(15103)
- 2020(12457)
- 2019(28137)
- 2018(27436)
- 2017(52231)
- 2016(28122)
- 2015(31219)
- 2014(30855)
- 2013(30872)
- 2012(28534)
- 2011(26217)
- 2010(25886)
- 2009(23774)
- 2008(23050)
- 2007(20018)
- 2006(17588)
- 2005(15645)
- 学科
- 济(131180)
- 经济(131055)
- 管理(77920)
- 业(72538)
- 企(58356)
- 企业(58356)
- 方法(53628)
- 数学(47200)
- 数学方法(46773)
- 中国(34074)
- 农(30863)
- 学(28674)
- 财(28457)
- 地方(27546)
- 业经(27477)
- 贸(25528)
- 贸易(25518)
- 易(24817)
- 农业(21074)
- 制(20969)
- 环境(19557)
- 融(18317)
- 银(18316)
- 金融(18314)
- 银行(18247)
- 和(18239)
- 行(17541)
- 技术(17502)
- 理论(17019)
- 务(16521)
- 机构
- 大学(414919)
- 学院(409822)
- 济(175297)
- 经济(171988)
- 管理(156703)
- 研究(149148)
- 理学(136446)
- 理学院(134809)
- 管理学(132512)
- 管理学院(131780)
- 中国(109375)
- 科学(93403)
- 京(88548)
- 所(76248)
- 财(75971)
- 农(73158)
- 研究所(70239)
- 中心(65084)
- 业大(64602)
- 财经(61912)
- 农业(57912)
- 江(57773)
- 经(56581)
- 北京(55879)
- 经济学(55209)
- 院(54064)
- 范(53278)
- 师范(52663)
- 经济学院(49747)
- 州(46356)
- 基金
- 项目(286696)
- 科学(225070)
- 基金(210777)
- 研究(201705)
- 家(187908)
- 国家(186448)
- 科学基金(157914)
- 社会(130902)
- 社会科(124315)
- 社会科学(124284)
- 基金项目(111422)
- 省(108993)
- 自然(103459)
- 自然科(101061)
- 自然科学(101029)
- 自然科学基金(99241)
- 划(93422)
- 教育(90529)
- 资助(86250)
- 编号(78165)
- 重点(64870)
- 部(63368)
- 成果(62596)
- 发(61902)
- 创(59158)
- 国家社会(55652)
- 创新(55437)
- 科研(55223)
- 课题(54033)
- 教育部(53720)
- 期刊
- 济(188025)
- 经济(188025)
- 研究(121818)
- 中国(74373)
- 学报(74022)
- 农(65534)
- 科学(65523)
- 管理(56193)
- 财(55349)
- 大学(54518)
- 学学(51754)
- 农业(45305)
- 教育(36948)
- 融(33839)
- 金融(33839)
- 经济研究(32424)
- 技术(31772)
- 财经(31136)
- 业经(27938)
- 经(26856)
- 问题(24825)
- 业(24111)
- 贸(21964)
- 技术经济(20406)
- 科技(20242)
- 图书(20041)
- 版(19731)
- 世界(19063)
- 国际(19026)
- 业大(18667)
共检索到597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建峰 刘冰 李凯杰
在对外贸易影响因素不断复杂化和数字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研究数字经济能否提升出口韧性,对出口贸易未来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8—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识别数字经济对区域出口韧性的影响并验证影响机制及检验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提升地区出口韧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在中西部地区的提升作用比在东部地区更明显,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数字经济在出口韧性高分位点处的提升能力更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创新效应提高地区出口韧性,良好基础设施和市场化水平能够强化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发展对出口韧性的提升作用在总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上都显示出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振 赵儒煜 杨守云
产业结构多样化与专业化之争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长期热门话题,区域经济韧性概念为区域发展产业结构多样化抑或是专业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研究视角。近年来,经济遭受2008年金融危机、第四次产业革命兴起等外部冲击后,长期处于下行态势。基于2009-2018年东北地区34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产业多样化与产业专业化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产业结构多样化对本市经济韧性起到提升作用,但会降低邻近城市的经济韧性;产业结构专业化对本市和邻近城市经济韧性起到提升作用,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竞争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雄 高志刚 韩延玲
在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增强城市贸易经济韧性显得尤为重要。基于2006—2019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及空间杜宾模型,探究财政分权对城市贸易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分权能够显著增强城市贸易经济韧性,科技创新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上述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空间杜宾效应分析表明,财政分权可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作用于邻近城市贸易经济韧性。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财政分权对城市贸易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存在区位和贸易经济韧性水平差异,在中西部地区及贸易经济韧性水平较低的城市中其作用效果越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振 李志刚 胡璇
城市群是区域空间形态高级化的有形载体,经济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因其空间结构与产业集聚的相互支撑具有更强的韧性。文章构建了城市群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韧性的空间理论框架,并基于2003—2018年中国18个重点发展城市群的面板数据,探究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城市群维度内,本地经济韧性随着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加强,同时也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专业化与多样化产业集聚对东部地区城市群经济韧性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中部、西部地区城市群由于大多处于雏形发育阶段,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多样化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
关键词:
城市群 产业集聚 空间溢出 区域经济韧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璐 丛林 赵君彦
本文基于2011-2021年省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产业数字化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固定效应、空间面板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产业数字化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数字化可以显著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的提升,且这一作用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产业数字化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的提升。最后,本文提出加大产业数字化发展支撑,加强产业协同创新和区域协同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谷彦芳 胡欣蕊 张航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形态,极大促进了经济增长和技术革新,有助于财政收入与治理能力的双重提升,对增强地方财政韧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测度地方财政韧性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检验数字经济对地方财政韧性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提升地方财政韧性,且在一系列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地方财政韧性的影响存在非线性递增效应,且由于地区间缺乏统筹协调,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对邻近地区财政韧性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鉴于此,需要多措并举发展数字经济,增强数字经济对地方财政韧性提升的促进作用;处理好数字经济发展与协调的关系,助力地区间财政韧性协同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地方财政韧性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永盛 高苇 邓宏兵 卢丽文
文章利用2001~2012年的面板数据,采用GIS空间地理信息工具,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经济在空间上的依赖性进行动态演化分析,并在考虑资本和劳动增长的溢出效应下,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探索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因素。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谭前进 聂鸿鹏 于涛
使用2009-2020年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静态空间杜宾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考察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韧性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长短期效应差别以及市场化水平作用。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经济韧性之间具有显著“U”型影响关系。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经济韧性均存在显著正向空间自相关;当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尚处于初期阶段,其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存在显著负向空间溢出效应;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以短期效应为主;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市场化水平的交互项并不显著。对此,应推动区域集中布局,实现高新技术企业错位发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改善跨区域负向空间溢出格局;发挥市场主导作用,降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负向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阳军 汪传旭
将环境污染引入经济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中,运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对2011—2015年我国各省份绿色经济效率值进行测算,并将其与传统经济效率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绿色经济效率水平存在的区域差异,然后运用空间Durbin模型分析省级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经济效率水平相比,我国绿色经济效率的整体水平偏低,且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我国省级绿色经济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绿色经济效率增长的影响显著为负,产业结构对其有显著的正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叶林 苏雪晴 黄震方 程雪兰
城市为旅游发展提供支撑,其韧性水平对区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论文利用长三角城市群各地区2004—2018年的面板数据,在定量测算城市韧性的基础上,借助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揭示城市韧性对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长三角各地区城市韧性水平空间差异显著,但总体上韧性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城市韧性与旅游经济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城市韧性对旅游经济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ρ=0.444,P<0.01)。其中,城市经济韧性和城市生态韧性对旅游经济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城市社会韧性和城市工程韧性对旅游经济具有负向溢出效应。未来城市旅游发展需要关注城市韧性水平,注重城市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避免虹吸效应,同时还需要加强长三角城市群区域间交流合作,促进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高善文
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同比增长6.8%,连续九个季度运行在6.7%6.9%的区间,保持中高速增长。这期间,特别是2016年以来,供给侧改革和环保限产无疑对总产出形成了抑制,但经济增速仍然大体稳定,表现出非常好的韧性,背后关键的支撑力量来源于哪里?本文对此进行分析。供给侧改革和环保限产抑制产出其中一种理解比较简单直观,认为供给侧改革和环保限产,提振了价格,提升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从而最终推升了产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渭恒
数字经济依托于数字化技术携带的环保效应不仅直接影响碳排放,还会通过空间溢出效应间接影响区域碳减排绩效。本文基于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运用STIRPAT模型及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对区域碳减排绩效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异质性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碳减排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能够有效促进本地区碳减排;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可显著提高周边区域碳减排绩效,产生明显碳减排治理空间溢出效应;在“胡焕庸线”东南侧区域,数字经济对碳减排绩效的提升效果最为突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钧霆 董丹丹 李凯杰 刘冰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识别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出口韧性的因果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出口韧性,这一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改变关键变量衡量指标、改变回归样本、排除其他竞争性解释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显示,成本节约效应和国内价值链延伸效应是数字经济提升企业出口韧性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东部地区企业、一般贸易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出口韧性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数字经济对企业出口韧性的提升带来的是“数字红利”而非“数字鸿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聂永芳 聂倾国
本文以我国2013-2022年的数据为基础,对消费韧性水平进行测度,进而了解我国消费韧性的发展概况。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居民消费韧性在2013-2022年期间是逐步上升的。同时,通过对不同区域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消费韧性水平区域特征呈现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对外贸易、就业水平对于我国消费韧性提升有积极影响。基于此,本文从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以及就业优化三大方面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
消费韧性 居民消费水平 区域特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文卿
本文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工具研究了1988-2009年间中国各省区人均GDP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结果显示:一方面,存在着全域范围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增大;另一方面,局域相关也显示出中国局域性的空间集聚特征越来越明显。以一个表征市场潜能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为基础,本文通过计量分析进一步考察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经验分析表明,空间溢出效应是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市场潜能每增长1%,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将提高0.47%,超过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弹性值。当然,实证分析也发现这种空间溢出效应会随着地区间距离间隔的增加而减...
关键词:
区域关联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