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323)
- 2023(21455)
- 2022(17906)
- 2021(16534)
- 2020(13995)
- 2019(31484)
- 2018(30970)
- 2017(58845)
- 2016(31969)
- 2015(35730)
- 2014(35205)
- 2013(35053)
- 2012(32341)
- 2011(29462)
- 2010(29446)
- 2009(27831)
- 2008(27538)
- 2007(24654)
- 2006(22079)
- 2005(20101)
- 学科
- 济(146225)
- 经济(146040)
- 业(108457)
- 管理(105704)
- 企(95615)
- 企业(95615)
- 方法(58180)
- 数学(47550)
- 数学方法(47122)
- 财(40062)
- 业经(39232)
- 农(39110)
- 中国(37878)
- 制(30138)
- 地方(28402)
- 学(27803)
- 农业(26857)
- 务(26428)
- 财务(26357)
- 财务管理(26321)
- 贸(25308)
- 贸易(25289)
- 企业财务(24981)
- 易(24577)
- 技术(24250)
- 和(23291)
- 理论(23032)
- 银(22340)
- 银行(22271)
- 体(22042)
- 机构
- 大学(465936)
- 学院(465144)
- 济(198487)
- 经济(194636)
- 管理(181975)
- 研究(161144)
- 理学(155959)
- 理学院(154245)
- 管理学(151942)
- 管理学院(151089)
- 中国(124203)
- 京(99959)
- 科学(97056)
- 财(92349)
- 所(81629)
- 农(80514)
- 研究所(73836)
- 财经(72779)
- 中心(71551)
- 江(69664)
- 业大(69599)
- 经(66202)
- 北京(63502)
- 农业(63189)
- 经济学(60621)
- 院(57658)
- 范(57351)
- 师范(56734)
- 州(55107)
- 经济学院(54379)
- 基金
- 项目(306887)
- 科学(241500)
- 基金(224002)
- 研究(222912)
- 家(196315)
- 国家(194660)
- 科学基金(166668)
- 社会(143628)
- 社会科(136253)
- 社会科学(136217)
- 省(118527)
- 基金项目(117970)
- 自然(107098)
- 自然科(104581)
- 自然科学(104551)
- 自然科学基金(102761)
- 教育(100372)
- 划(99327)
- 资助(91616)
- 编号(88560)
- 成果(72072)
- 重点(68803)
- 部(67788)
- 创(66493)
- 发(65755)
- 创新(61659)
- 课题(61075)
- 国家社会(60095)
- 教育部(58165)
- 科研(57986)
- 期刊
- 济(227570)
- 经济(227570)
- 研究(142092)
- 中国(93372)
- 学报(75070)
- 农(74380)
- 财(73680)
- 管理(72742)
- 科学(68639)
- 大学(56925)
- 学学(53885)
- 农业(50544)
- 教育(45375)
- 融(43762)
- 金融(43762)
- 技术(40042)
- 财经(37503)
- 经济研究(36729)
- 业经(35912)
- 经(32342)
- 问题(29156)
- 业(28961)
- 技术经济(25189)
- 贸(23616)
- 科技(22629)
- 世界(22501)
- 版(21882)
- 现代(21825)
- 图书(21217)
- 理论(21009)
共检索到707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朔 孙爱琳
以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的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从微观视角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更换核心解释变量、改变参数估计方法、固定效应、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企业、行业及地区层面均存在一定的异质性,机制检验表明,人力资本效应与市场需求导向在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积极效应,应重视人才培养、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制定相关政策激发市场需求规模、增强地区间市场可达性、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颖 贺俊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跃进的攻坚期,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是确保我国跻身世界级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把握时代契机,通过数字经济“鼎新革故”赋能产业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价值创造和分配的逻辑发生改变,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打破边际递减规律,生产模块化激发架构创新。这些变化从要素、价值、技术、资源全方位为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创新提供新思路。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产业创新的基础路径包括数据要素驱动、底层技术推动、新型商业模式和产业组织变革带动以及跨产业联动等;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产业创新的具体路径包括以优化区域布局弥合“数字鸿沟”以及以行业选择破除“卡脖子”技术封锁。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 产业创新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金娇 朱英明
本文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对中国25个城市1578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离散logit模型,考察集聚经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对制造业企业创新行为(独立创新、合作创新和模仿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城市化经济对制造业企业三种创新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合作创新影响最大,独立创新次之,模仿创新最弱;(2)地方化经济对制造业企业三种创新影响不一致,对独立创新影响不显著,对合作创新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对模仿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在企业分规模回归结果中,地方化经济的影响没有发生变化,城市化经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丛钰涵 王珊珊
投入数字化已经成为企业提升创新水平的重要动力。本文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探究制造业投入数字化的“量”与“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投入数字化会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机制分析表明,投入数字化会通过降低企业成本的渠道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企业规模大小差异、数字要素投入来源差异及制造业行业的要素密集度差异会对企业创新产生差异化影响。调节效应分析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对投入数字化与企业创新之间的正效应产生明显的负向调节;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要素的投入质量会显著促进企业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运红 杨金华
文章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统计数据,深入研究了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制造业高度化和合理化转型升级,通过工具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通过科技人才集聚和科技创新效率推动制造业高度化和合理化转型升级。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科技人才集聚和科技创新效率在制造业高度化转型升级中均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在制造业合理化转型升级中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度化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时间异质性,但对制造业合理化转型升级的影响不存在时间异质性;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度化和合理化转型升级的影响均存在空间异质性,对沿海区域的影响效应比内陆区域更显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高瀚 李威 许尚坤
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有着重要影响,而我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效率低是制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2011—2022年主板、创业板以及新三板上市制造业企业的数据,深入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具体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一步的机制分析揭示其背后的作用路径: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增强商业信用,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有力支持。此外,金融监管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积极的正向调节作用。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持续深化数字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不断优化金融服务体系;倡导并鼓励制造业企业深入参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建设与发展;加强对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力度,确保其合规运营并控制潜在风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畅 潘慧峰 李珮 冯雅欣
不同于以往文献采用词频统计度量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上市公司实际资金投向构造了新的数字化转型的度量指标。以2009—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在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样本中更为显著。(2)数字化转型通过强化媒体监督、应用虚拟仿真技术两个渠道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本文从绿色创新效率视角为理解数字化如何引领绿色化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仲伟俊
选取2010—2021年省级数字经济指数以及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显著提高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且该结论在经过增加控制变量、缩尾处理等一系列检验后依然稳健;数字经济能通过产业结构升级,间接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在地区发展方面,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一线城市内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强;在企业性质方面,数字经济对成熟期、国有、高密度人力资本型、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大。据此,提出加强数字经济基础建设、推进制造业产业结构数字化升级、实施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策略的建议,以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促进效应,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仲伟俊
选取2010—2021年省级数字经济指数以及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显著提高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且该结论在经过增加控制变量、缩尾处理等一系列检验后依然稳健;数字经济能通过产业结构升级,间接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在地区发展方面,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一线城市内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强;在企业性质方面,数字经济对成熟期、国有、高密度人力资本型、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大。据此,提出加强数字经济基础建设、推进制造业产业结构数字化升级、实施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策略的建议,以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促进效应,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阳立高 邬佩云 韩峰
基于马歇尔集聚经济理论,依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考量数字产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产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通过人力资本外部性、知识溢出效应机制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但规模经济效应机制不成立,且该结果在更换核心变量指标、考虑极端值、替换固定效应及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鉴于此,应因地施策,加快推动区域内数字产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提升软环境建设水平,促进企业绿色化发展。
关键词:
数字产业 制造业 协同集聚 绿色创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杰 刘志彪 郑江淮
本文在大量调查问卷基础上,以江苏省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从微观行为方式层面考察了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品牌、企业家背景、人力资本、行业与地区相关因素,企业规模与创新投入强度之间呈现较明显的倒U型关系,而且存在"门槛效应"。集聚效应在现阶段对企业的创新活动非但没有产生促进作用,相反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出口因素对企业的创新活动形成了复杂影响效应,表现在创新活动随着出口比例而发生非线性变化,呈现出"俘获"效应。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企业产品更新与升级换代进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和行为模式,验证了不同规模企业的创新行为特征差异与特有的人力资本竞争机制,以及它们对企业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绍东
装备制造业在技术层面上决定了众多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而大企业又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本文利用1995—2008年我国装备制造业14个3位数产业的面板数据,分别考察了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为:(1)R&D经费支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与企业规模之间表现为显著的倒U型关系;(2)新产品销售收入与企业规模之间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以专利度量的创新产出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3)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产出之间表现为显著的倒U型关系;(4)不论是对技术创新投入还是产出,国有企业比重都表现出显著的正效应。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企业规模 创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志东 高洪玮
本文基于市场分割理论,利用中美双边贸易与企业研发、创新及全要素生产率数据,从异质性视角研究了中国制造业出口在长期内对美国制造业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并检验了其背后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长期看,来自中国的制造业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制造业企业创新产出的增加,包括累积专利申请数量、累积专利引用数量及行业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同时,中国制造业出口对美国制造业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在制造业部门内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性。虽然来自中国的出口降低了美国非核心制造业企业的创新产出,但并没有抑制美国核心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长期看,美国核心制造业企业的累积研发投入并没有大量减少,同时生产要素实现了由非核心制造业行业向核心制造业行业的转移。这种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国内生产分工的专业化,提高了美国制造业企业整体的创新产出。本文的研究结论从创新层面回应了发达国家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符合比较优势理论,为全球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国际分工的有序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制造业出口 企业创新 异质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建春 毛其淋
进口贸易政策变化究竟会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文章以中国加入WTO为背景,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深入检验了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进口自由化总体上促进了企业创新,且主要体现在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上,而最终品贸易自由化的影响较小;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决策的影响大于对创新密集度的影响,即进口自由化更多地是通过"扩展边际"渠道促进企业创新;通过离散时间生存分析发现,进口自由化有利于延长企业创新的持续时间,并且中间品关税减让的影响程度相对更大。
关键词:
进口自由化 企业创新 生存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佟家栋 杨俊
本文使用中国进口制造业企业数据,考察了互联网对企业创新的微观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显著提升了我国制造业进口企业的创新水平,且该作用效果在大规模、高效率、民营、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东部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地,互联网主要通过提升进口制造业企业的进口产品质量来促进企业创新;进口产品种类和进口规模的作用效果并不突出。最后,互联网在促进进口制造业企业独立创新的同时,也显著地促进了企业协同创新水平的提高。本文的研究对于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和制造业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