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03)
- 2023(14978)
- 2022(12344)
- 2021(11134)
- 2020(8823)
- 2019(20164)
- 2018(20015)
- 2017(38157)
- 2016(20838)
- 2015(23461)
- 2014(23732)
- 2013(23250)
- 2012(21353)
- 2011(19426)
- 2010(19508)
- 2009(17537)
- 2008(16593)
- 2007(14620)
- 2006(13025)
- 2005(11376)
- 学科
- 济(104536)
- 经济(104454)
- 管理(60053)
- 业(52379)
- 企(43270)
- 企业(43270)
- 方法(38518)
- 数学(33440)
- 数学方法(33100)
- 地方(24398)
- 中国(24122)
- 业经(23957)
- 农(22952)
- 学(21736)
- 财(18176)
- 环境(17878)
- 农业(15724)
- 理论(15676)
- 地方经济(15244)
- 和(15168)
- 贸(14611)
- 贸易(14603)
- 制(14493)
- 易(14061)
- 产业(13777)
- 划(13196)
- 技术(12766)
- 融(12617)
- 金融(12615)
- 教育(12573)
- 机构
- 学院(302370)
- 大学(301195)
- 济(125490)
- 经济(122831)
- 管理(118190)
- 研究(103292)
- 理学(102364)
- 理学院(101241)
- 管理学(99592)
- 管理学院(99065)
- 中国(73762)
- 科学(63836)
- 京(63627)
- 财(53296)
- 所(51572)
- 研究所(47178)
- 农(45609)
- 中心(45125)
- 业大(44154)
- 财经(43402)
- 江(43339)
- 范(40768)
- 北京(40422)
- 师范(40405)
- 经(39322)
- 经济学(38091)
- 院(37922)
- 州(35652)
- 农业(35414)
- 经济学院(34029)
- 基金
- 项目(207830)
- 科学(162735)
- 研究(155065)
- 基金(148368)
- 家(128552)
- 国家(127493)
- 科学基金(109240)
- 社会(97091)
- 社会科(91997)
- 社会科学(91972)
- 省(82486)
- 基金项目(78672)
- 教育(70952)
- 自然(69185)
- 划(68705)
- 自然科(67493)
- 自然科学(67480)
- 自然科学基金(66217)
- 编号(64116)
- 资助(60230)
- 成果(51524)
- 重点(46569)
- 发(46037)
- 部(44811)
- 课题(44622)
- 创(43271)
- 创新(40282)
- 国家社会(39651)
- 项目编号(39333)
- 科研(38928)
- 期刊
- 济(143397)
- 经济(143397)
- 研究(91559)
- 中国(56397)
- 学报(46532)
- 管理(44206)
- 科学(43029)
- 农(41574)
- 财(38171)
- 教育(37502)
- 大学(35183)
- 学学(33066)
- 农业(29190)
- 技术(28566)
- 经济研究(23876)
- 业经(23052)
- 融(22463)
- 金融(22463)
- 财经(21296)
- 经(18306)
- 问题(17917)
- 图书(16630)
- 技术经济(16092)
- 理论(14559)
- 科技(14435)
- 业(14226)
- 商业(13809)
- 现代(13637)
- 实践(13134)
- 践(13134)
共检索到442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玉雯 李婧婧 薛伟贤
聚焦于数字经济培育西部零碳工业园区的实现路径探讨。首先,基于系统论视角,厘清零碳工业园区的内涵与特征并赋予其以量化意义。其次,阐明数字经济培育零碳工业园区的理论机制,揭示出数字经济形态下智慧零碳共生体是工业园区零碳建设的主导模式。进而,基于碳排放脱钩与“碳源-碳汇”平衡的双重评价角度对西部工业园区零碳培育的潜在能力进行系统评估以及类型划分,明确低碳发展型、集约扩张型、低效扩张型、粗放扩张型四种类型工业园区的零碳战略定位。在此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不同类型工业园区的功能形态、发展阶段,以数字赋能零碳场景落地为目标,对西部地区不同类型工业园区的零碳培育路径进行全景画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薛伟贤 郑玉雯 王迪
"一带一路"倡议使向西开放战略进入以内陆开放为趋势的深度推进阶段,随着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资源耗竭和生态消费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桎梏。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性决定了其在实现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应该强化产业共生和发展循环经济。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生态化建设思路是破解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生态化发展中资源环境等多重制约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的思想,以生态工业园区的热电转换过程为例,通过不确定性建模与优化的研究方法对西部地区生态工业园进行优化设计,解析工业园区产业生态化循环层面的实现方案,并以此为借鉴,提出推进西部地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方案及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发展的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文晖 巨少达
我国各地的工业园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在产业发展、综合配套、政策扶持、体制机制等方面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应根据工业园区发展的趋势,通过不断健全工业园区的法律法规体系,分类推进园区体制改革,因地制宜地为园区简政放权,进一步明确园区主导产业,完善园区规划体系,将政策着力点转向支持园区开发运营创新、提升园区综合服务能力、增强园区国际竞争力等措施,培育形成园区发展新动能。
关键词:
工业园区 改革创新 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夏冰
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园区是缓解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对不同类型工业园区进行改造,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对于各种类型的工业园区,应进行循环经济改造规划,在园区中形成能源、物料的循环利用网络,建立不同生产环节间物料的闭路循环生态链条,通过废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工业废物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治学
生态工业园区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了空间和条件,而发展循环经济为生态工业园区找到了有效的实现形式和抓手。生态工业园区作为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一种有效形式,代表了21世纪全球进步的大趋势,其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将是必然的趋势。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工业园区 工业生态系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宇辉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式。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社会经济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真正体现和满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由之路。本文选择代表性城市的发展资料,在分析总结国际上通用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循环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谢家平 孔令丞
循环经济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中国经济发展也力求在不断提高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向生态化的转化。但由于长期受线性技术范式的制约,加上近10年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资源耗竭和生态消费已经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而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结构中又占据着主体地位,因此,工业的生态化对中国经济的生态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剖析了产业生态化的循环层面,提出了工业园区生态化的升级目标、推进措施和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工业园区 产业生态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金平 刘巍 赖玢洁 李星 刘婷 陈吕军
本文研究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经济和环境绩效。研究表明,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其土地面积、从业人数、工业增加值、COD和SO2排放量分别占所在地区的1.0%、2.1%、16.8%、1.4%和1.0%。比较验收基准年与规划基准年,14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COD和SO2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9%和49%,排放强度下降45%和65%;能耗、新鲜水耗、废水排放量、固废产生量增加了7%、15%、18%和24%,但其强度下降25%、18%、14%和15%。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环境绩效,对中国1500余家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的生态化发展和建设...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区 环境绩效 生态文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丽峰 李丹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生态工业园区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载体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完善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区 循环经济 模式研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景琦
工业园区在存量规划下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地方政府普遍面临的空间治理难题。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通过对镇区生活空间的拆违治理,基于存量规划形塑了工业园区的新空间格局,进而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具体而言,上虞区虽然面临着产业升级的压力,但政府面对工业园区存量规划空间内细碎化的产权,却面临着空间治权不足的困境;工业园区内的农民工多租住在镇区生活空间的违建房中,政府通过对镇区生活空间的拆违,直接瓦解了镇区内的房屋租赁市场,间接影响到了园区内企业的劳动雇佣关系,最终推动了工业园区的产业升级。该模式为空间利用秩序转型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路径。
关键词:
利益主体 多重空间属性 治理 空间联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武尚
园区规划不实、基础建设开发存有缺陷,信贷政策限制、中小企业融资受到歧视,抵押制度刚性、企业融资条件过于苛刻,担保运作不畅、难为融资提供足额保证,是园区企业融资障碍的突出表现。导致这些障碍的主要原因,在于地方利益攀比园区建设,行业政策抽血县域金融,监管过度抑制园区发展,行政手段梗阻中介作用。要创新园区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改革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园区企业 融资障碍 化解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琨 朱莹莹 李玉双
生态工业园作为实现生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是我国未来发展构建工业园区的主要方向。浙江嘉兴乍浦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经浙江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文章通过对其生态化改造现状、再建设的进展成效和面临问题等分析,从产业生态化层面提出园区生态化的建设路径,为园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循环经济 乍浦经济开发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琨 朱莹莹 李玉双
生态工业园作为实现生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是我国未来发展构建工业园区的主要方向。浙江嘉兴乍浦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经浙江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文章通过对其生态化改造现状、再建设的进展成效和面临问题等分析,从产业生态化层面提出园区生态化的建设路径,为园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循环经济 乍浦经济开发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琨 朱莹莹 李玉双
生态工业园作为实现生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是我国未来发展构建工业园区的主要方向。浙江嘉兴乍浦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经浙江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文章通过对其生态化改造现状、再建设的进展成效和面临问题等分析,从产业生态化层面提出园区生态化的建设路径,为园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循环经济 乍浦经济开发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海洪
加快建立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工业园区投融资体系,是实现"十二五"时期西部省份工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实现西部省份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西部省份工业园区投融资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国内外发达地区工业园区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研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西部省份工业园区投融资体系的总体思路以及政府行为。
关键词:
工业园区 投融资体系 建设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