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72)
2023(18367)
2022(15246)
2021(13796)
2020(11248)
2019(25262)
2018(25027)
2017(47470)
2016(25799)
2015(28606)
2014(28562)
2013(28449)
2012(26519)
2011(24273)
2010(24217)
2009(22130)
2008(21287)
2007(18756)
2006(16744)
2005(15024)
作者
(78797)
(65666)
(65079)
(61786)
(41652)
(31488)
(29326)
(25805)
(25033)
(23260)
(22381)
(22077)
(20971)
(20784)
(20156)
(20096)
(19470)
(19419)
(18802)
(18621)
(16536)
(16217)
(15810)
(14975)
(14881)
(14522)
(14491)
(14352)
(13282)
(12870)
学科
(122867)
经济(122757)
管理(73290)
(68692)
(54606)
企业(54606)
方法(45747)
数学(39477)
数学方法(39111)
中国(32463)
(30489)
地方(29569)
业经(27786)
(26923)
(24379)
农业(21209)
环境(21006)
(20190)
贸易(20177)
(19474)
(18963)
(17575)
(17532)
银行(17504)
(17389)
金融(17388)
地方经济(17111)
技术(17106)
(16857)
理论(16454)
机构
大学(376477)
学院(374911)
(156567)
经济(153372)
管理(144967)
研究(135272)
理学(124951)
理学院(123498)
管理学(121437)
管理学院(120782)
中国(99281)
科学(84891)
(81419)
(69366)
(68216)
(67926)
研究所(63434)
业大(59854)
中心(59704)
(54994)
财经(54248)
农业(53552)
北京(51836)
(49806)
(49294)
师范(49217)
(48882)
经济学(47266)
(44515)
经济学院(42318)
基金
项目(256821)
科学(200555)
基金(185333)
研究(183486)
(164036)
国家(162663)
科学基金(137974)
社会(116528)
社会科(110536)
社会科学(110508)
(100758)
基金项目(98418)
自然(90010)
自然科(87836)
自然科学(87814)
自然科学基金(86224)
(85165)
教育(82342)
资助(75317)
编号(73401)
(58923)
成果(58621)
重点(57868)
(55268)
(53198)
课题(50937)
创新(49716)
科研(49019)
国家社会(48224)
计划(47452)
期刊
(177869)
经济(177869)
研究(112760)
中国(73689)
学报(65266)
(62011)
科学(58230)
管理(53729)
(49122)
大学(48251)
学学(45656)
农业(42812)
教育(38917)
(33058)
金融(33058)
技术(31728)
经济研究(29193)
业经(28714)
财经(26556)
(22845)
问题(22829)
(21994)
图书(20156)
技术经济(19398)
科技(19266)
(17581)
理论(17414)
商业(17292)
业大(16821)
资源(16819)
共检索到560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左晓慧   钱鹏程  
数字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碳排放强度数据,可以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赋能碳减排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量,促进碳减排,且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和政策异质性。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可通过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降低能源消费水平、调整能源生产结构等方式降低碳排放量。鉴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碳减排,应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实现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修凡   廖中举  
文章首先梳理了数字经济发展赋能碳减排的作用机理;然后,建立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GMDH算法识别数字经济的不同维度中影响碳减排的关键因素;最后,考虑条件间的组合关联,收集2016—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组态分析,得出等效组态方案和因果结论。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赋能碳减排的过程形成了“数字技术主导型”“数字金融主导型”“产业数字化主导型”和“数字产业主导型”四条路径。江苏和北京是“数字技术主导型”路径的代表性省份,依托数字技术和产业数字化而产生先发优势。浙江、广东和上海是“数字金融主导型”路径的代表性省份,利用金融普惠性解决传统行业的融资需求,整合重组要素资源,研发数字技术和低碳产品。山东、江西和天津是“产业数字化主导型”路径的代表省份,推动解决低碳技术的应用与转化问题,形成低碳发展模式。福建是“数字产业主导型”路径的代表省份,依托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实现碳减排目标。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京宇   郭俊华  
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及门槛效应模型探讨了数字经济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降低了农业碳排放强度。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农业的碳减排作用主要来自产业数字化的影响,且该作用在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和非粮食主产区更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激励农业绿色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碳减排,但农业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未能促进农业碳减排。空间效应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非线性关系检验表明,数字经济与农业碳排放强度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具有非线性特征,且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越过门槛值时,数字经济的农业碳减排效应呈现边际递减特征。因此,应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加快推进农业部门的“双碳”进程,发挥数字经济的绿色技术赋能作用,同时加强区域之间的数字协作联动与环境协同治理,从而持续释放数字经济的农业碳减排效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佘群芝  吴柳  
在全球气候治理的背景下,准确考察数字经济发展的碳减排效应,对推动各国经济发展低碳转型,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要意义。使用1990—2019年9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从国家层面来看,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降低碳排放,且减排弹性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2)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在中、高收入国家均能通过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3)从行业层面来看,数字经济对降低中等收入国家建筑、制造、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有显著效果,对降低高收入国家制造业、运输业的碳排放作用显著,且均是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实现的。以上研究结论为协同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与气候治理、加快各国经济低碳转型及部署中国碳达峰行动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向宇  郑静  涂训华  
数字经济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降低了各地的碳排放强度,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影响城市碳排放的作用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的碳减排作用在非资源型城市、东部地区和低排放城市更加明显;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碳减排作用还受到城镇化水平的影响,表现出门槛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尚娟  王珍梦  
数字经济作为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新模式,能够通过驱动经济增长、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有效赋能绿色经济发展。基于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绿色经济发展的赋能作用,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经济整体上能够显著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引入工具变量、Tobit回归、分阶段回归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第二,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推动经济增长、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等途径间接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并呈现出非线性特征的门槛效应;第三,数字经济赋能绿色经济发展的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表现出东部最高、东北部次之、中部和西部最低的非均衡性特征。据此,从强化数字化基础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投入、挖掘数字要素等方面提出数字经济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尚娟  王珍梦  
数字经济作为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新模式,能够通过驱动经济增长、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有效赋能绿色经济发展。基于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绿色经济发展的赋能作用,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经济整体上能够显著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引入工具变量、Tobit回归、分阶段回归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第二,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推动经济增长、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等途径间接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并呈现出非线性特征的门槛效应;第三,数字经济赋能绿色经济发展的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表现出东部最高、东北部次之、中部和西部最低的非均衡性特征。据此,从强化数字化基础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投入、挖掘数字要素等方面提出数字经济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建   白婉婷  
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3—2020年的数据,系统构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体系,并将环境规制异质性纳入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构建非线性动态门槛模型,考察在不同环境规制门槛下数字经济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总体上升而局部波动的趋势,存在较大的“贫富差距”;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环境规制门槛效应,较低的环境规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数字经济的碳减排效应,而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提升并跨过阈值,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抑制区域的碳排放。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合君  潘宁宁  吴婷  
发展数字经济是有效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的重要抓手。利用2016—2020年中国22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减排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提高能源环境效率和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等渠道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加强了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数字经济发展在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的进程中存在双重门槛,只有在数字经济发展超过特定门槛值时,碳减排效应才会显著,且其效应呈现出递减特征。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降低非中心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碳排放强度,但对降低中心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不显著。因此,政府应积极抓住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基建”的发展机遇,夯实数字经济基础底座,实现城市碳减排。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向云  陆倩  李芷萱  
数字经济正在引领中国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已经成为推进共同富裕发展的新动能。本文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三个维度测度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从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两个维度测度了共同富裕发展水平,进而利用2011—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赋能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发展,既具有提升总体富裕水平的“做大蛋糕”效应,又具有推进共享富裕的“分好蛋糕”效应,但目前“做大蛋糕”效应更强。(2)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重要传导机制,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可加快共同富裕发展。(3)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发展的效果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西部地区、数字产业化维度和数字经济高水平发展阶段的赋能效果更明显。上述结论对探索我国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园  张天娇  周昊明  
基于中国A股上市平台企业2010—2020年数据,采用爬虫文本分析技术测度企业与供应链成员的减排合作水平,实证检验其带来的经济效益。研究发现:开展供应链减排合作能够对平台企业价值创造产生促进作用;当企业所在地区是低碳试点城市时,这种正向影响更为显著。此外,供应链减排合作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水平、增加绿色研发投入带来价值提升,进而促进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供应链减排合作带来的效益可以沿供应链溢出到平台企业的主要供应商和客户,促进多方价值创造,实现平台企业价值引领与繁荣经济。为引导平台企业实现供应链低碳转型,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应完善平台企业供应链减排合作内外部制度环境;积极推进碳信息披露改革,将供应链减排合作纳入ESG披露体系;促进平台企业加大绿色研发投入,带动地区及周边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强   吴静  
数智经济带来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变,与其说传统媒体受到数智技术的冲击,不如说数智技术的双线融合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生机,而且把媒体的作用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传统媒体应该主动迎接数智技术所带来的新变化,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生产模式,立足于可供性理论,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我国已经完成了中央级、省级、市级、县级数字融媒体的战略布局,各级数字融媒体中心也在努力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努力融入区域经济建设的大环境中。作为新生事物,数字融媒体赋能区域经济的具体推进路径还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还有新旧模式转变的突出矛盾,这就需要立足于数智赋能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能性空间,探讨数字融媒体中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若凡  尹威  
在数字经济已然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动力与国际竞争关键点的背景下,完善我国数字经济行业总体布局变得至关重要。文章基于数字经济的涉税特点,从涉税主体、涉税事项和税收监管三个方面分析数字经济对我国现行税收治理的影响,进一步从我国的现行税收制度与体系出发探讨税收治理赋能数字经济发展的挑战,最后根据税收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具体途径,有针对性地给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税收治理路径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敬   陈良华   叶涛  
数字经济是把握时代方向赋能企业战略转型的必行选择。在数字经济迭代更新的背景下,本文基于企业创新信息披露的视角,选取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创新信息披露的影响效应。实证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提升了企业创新信息披露水平,印证了“数字技术赋能—数字数据推动—公司治理重构”的衍变思路;第二,支持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对企业创新信息披露的协同作用。即外部媒体关注度会强化数字经济发展与企业创新信息披露之间的正向关系,而高管私人关系会弱化上述正向关系;进一步地,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创新信息披露的行为路径取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完善和专利信息披露成本的降低。本文揭示了创新信息披露动因以及数字经济赋能企业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为公司治理效应提供了参考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綦好东  苏琪琪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的关键时期,数字经济发展也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本文从制度、市场和企业等维度分析会计赋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实逻辑,认为会计凭借其信息价值和管理权力在数字经济政策制定与实施、数据要素市场发育、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价值创造等方面发挥功能作用。新一轮信息革命带来的产业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及其所催生的社会生产方式、产业形态、产业组织的智能化、数字化、平台化,要求会计以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为支撑进行自身变革创新,以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地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