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99)
2023(21025)
2022(17611)
2021(16108)
2020(13316)
2019(30342)
2018(29677)
2017(56834)
2016(30131)
2015(33702)
2014(33455)
2013(32997)
2012(30662)
2011(27785)
2010(27975)
2009(26101)
2008(24609)
2007(21643)
2006(19324)
2005(17347)
作者
(86560)
(72349)
(71551)
(67989)
(45983)
(34520)
(32590)
(28098)
(27525)
(25638)
(24470)
(24458)
(22822)
(22754)
(22451)
(22072)
(21249)
(20761)
(20730)
(20563)
(18011)
(17543)
(17387)
(16562)
(16336)
(16100)
(15863)
(15514)
(14583)
(14088)
学科
(142426)
经济(142294)
管理(87716)
(85428)
(69857)
企业(69857)
方法(58043)
数学(50867)
数学方法(50292)
中国(40412)
(36424)
(33747)
地方(33430)
业经(32168)
(30223)
金融(30221)
(28782)
银行(28742)
(27669)
(26580)
(26015)
农业(25171)
(22660)
贸易(22641)
(21842)
(21295)
财务(21212)
财务管理(21169)
理论(20959)
企业财务(20252)
机构
大学(433313)
学院(432192)
(185135)
经济(181330)
管理(170519)
理学(147124)
研究(147119)
理学院(145524)
管理学(143029)
管理学院(142257)
中国(115358)
(91479)
科学(86586)
(84762)
(72303)
中心(67990)
财经(67806)
(66242)
研究所(65505)
(63018)
(61697)
业大(60673)
北京(58040)
经济学(57666)
(56534)
师范(56019)
(53429)
经济学院(51803)
(51447)
农业(51080)
基金
项目(291555)
科学(230779)
研究(214933)
基金(212897)
(184205)
国家(182646)
科学基金(158291)
社会(138859)
社会科(131835)
社会科学(131803)
(112739)
基金项目(111990)
自然(100710)
教育(98659)
自然科(98412)
自然科学(98393)
自然科学基金(96643)
(94367)
资助(87929)
编号(86973)
成果(70069)
重点(64890)
(64763)
(64663)
(60322)
课题(59766)
国家社会(57951)
教育部(56430)
创新(56234)
人文(55168)
期刊
(205860)
经济(205860)
研究(132195)
中国(84662)
(64125)
学报(63934)
管理(63703)
(60929)
科学(59945)
(51202)
金融(51202)
大学(49918)
学学(47041)
教育(45338)
农业(41570)
技术(38857)
财经(34198)
经济研究(33982)
业经(32738)
(29346)
问题(26158)
技术经济(22223)
图书(21803)
理论(20818)
统计(20522)
(20476)
商业(19665)
(19613)
科技(19241)
现代(19219)
共检索到650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琴  
本文以2013-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数字经济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将资本配置作为中介,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对资本配置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然后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所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获得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通过区域异质性分析,验证我国各地区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在城乡融合发展中起到了明显的积极的作用;数字经济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作用存在着一定的地域差异,其对东部地区的推动作用比中西部地区要大。从资本配置的角度看,数字经济正在为城镇和农村之间的生产联系和要素配置创造新的动力,优化了资本配置,使其更有效率,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从而促进了城乡关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邵莹莹   花俊国   李冰冰  
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为驱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本文基于2013—2021年全国31个省份(除港澳台外)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果、作用机制以及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2)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改善政府行为、促进科技创新来驱动城乡融合发展;3)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地区异质性,中西部地区优于东部地区,空间面板回归显示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不同地区应当根据自身经济、文化等地缘或环境优势,加快建设创新驱动、政府引导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新格局,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差异化融合发展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邵莹莹   花俊国   李冰冰  
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为驱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本文基于2013—2021年全国31个省份(除港澳台外)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果、作用机制以及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2)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改善政府行为、促进科技创新来驱动城乡融合发展;3)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地区异质性,中西部地区优于东部地区,空间面板回归显示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不同地区应当根据自身经济、文化等地缘或环境优势,加快建设创新驱动、政府引导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新格局,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差异化融合发展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晏朝飞   陈江鹤  
通过构建数字经济时代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08—2022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乡融合发展指数,运用泰尔指数刻画数字经济迅速发展期间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驱动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整体保持提升态势,全国省际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相对差异总体收敛,但各区域内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化现象,区域内部差异构成全国总体差异的最重要来源;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呈现显著促进作用,且随着城乡数字鸿沟的缩小,其对城乡融合发展的边际效应逐渐增强。鉴于此,建议持续消弭城乡数字鸿沟、推动城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晏朝飞   陈江鹤  
通过构建数字经济时代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08—2022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乡融合发展指数,运用泰尔指数刻画数字经济迅速发展期间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驱动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整体保持提升态势,全国省际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相对差异总体收敛,但各区域内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化现象,区域内部差异构成全国总体差异的最重要来源;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呈现显著促进作用,且随着城乡数字鸿沟的缩小,其对城乡融合发展的边际效应逐渐增强。鉴于此,建议持续消弭城乡数字鸿沟、推动城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万凌霄   杨果  
城乡融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则为实现城乡融合提供了有效手段。当前,我国仍面临城乡产业发展不协同、消费亟待转型升级、要素流动存在制度性障碍、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治理有待改善等一系列问题。数字经济因具有促进生产力变革、降低长期生产成本、改善要素配置、转变组织形态等特征,能够赋能城乡产业融合、推动消费提质扩容、实现要素双向流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推动消费数字化转型、构建城乡互通的数字化要素流通体系、完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以及搭建城乡一体的数字治理平台,从而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城乡融合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晨阳  何江新  
本文基于2006-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城乡融合发展和农村消费市场发展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显示:数字经济对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具有显著驱动作用,但存在异质性影响,对西部地区的驱动效果更强,对东部和中部的影响效果相对较弱;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城乡融合发展在数字经济对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城乡经济融合、城乡空间融合和城乡市场融合的中介作用影响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它们三者的中介效应约占总效应的44.7%。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建竹  
数字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基于数字经济赋能乡村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在梳理乡村生态、文化、旅游的关系的基础上,针对三者融合发展存在的困境,通过分析数字经济赋能乡村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从主动融合、跨界融合、技术融合、价值共创、教育融合等五个方面提出推动数字经济赋能乡村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路径和对策,以数字形式赋能乡村振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华平   袁方玉   孟宏玮  
城乡融合发展既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当下之需,亦是谋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长远之策。借助面板双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探究了数字基础设施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能有效赋能城乡融合发展,尤其对空间融合、经济融合和生态融合的影响更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对城乡融合发展的赋能效应在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高水平地区和非粮食主产区更显著。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打破地理空间局限、增强乡村人力资本三条途径赋能城乡融合发展。非线性调节分析表明,随着市场化水平、信息对称程度、交易效率与科技水平的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对城乡融合发展的赋能作用不断减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玉丽   马正兵  
文章基于中国31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融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依次递增的区域异质性;同时,这种促进作用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呈现非线性特征。当前,中国部分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越了面板门槛模型中的门槛值,对于这些省份而言,通过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城乡融合的条件已经具备。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可通过市场机制、政府行为和社会服务三条中介渠道驱动城乡融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玉丽   马正兵  
文章基于中国31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融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依次递增的区域异质性;同时,这种促进作用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呈现非线性特征。当前,中国部分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越了面板门槛模型中的门槛值,对于这些省份而言,通过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城乡融合的条件已经具备。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可通过市场机制、政府行为和社会服务三条中介渠道驱动城乡融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新智   周韩梅  
城乡融合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土地资源作为经济发展活动的载体,其优化配置是促进城乡关系进一步融合的关键纽带。通过成渝地区土地资源配置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土地资源配置对城乡融合发展特别是城乡经济融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土地资源配置对城乡社会融合发展具有抑制作用;农用地边际收益的提高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非农用地边际收益的增加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较小的抑制作用;在政府干预下,土地资源配置、农用地边际收益和非农用地边际收益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作用明显缩小。在城乡融合发展和土地资源约束日益加大的新形势下,提高土地市场化配置,增加农用地边际收益,是切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苏春红  李真  
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11~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城乡融合水平进行测算与评价,并对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城乡融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正向影响,该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讨论中仍然成立;数字经济在不同的空间地理位置、政策环境背景及城市规模等级下对城乡融合存在异质性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经济促进城乡融合过程中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门槛模型显示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正向影响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文章为丰富数字经济研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清香   李仙娥  
文章从空间、经济、社会、生态4个维度诠释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要义并构建了多维度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传导机制,探索数字经济助推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且对数字经济发达地区的正向驱动效应更强烈;从区域异质性看,东部和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正向促进效应不显著;在作用机制上,数字经济通过助推城乡空间融合、经济融合、社会融合和生态融合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吴宸梓  白永秀  
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根本之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数字技术以其高通用性、高渗透性、高共享性等属性快速渗透城乡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有助于打通城乡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存在的诸多堵点,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四环节的辩证关系原理为指导,从数字技术赋能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内涵入手,阐释数字技术赋能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数字化变革,探讨数字技术在城乡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上如何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从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升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盘活城乡商品和要素流通和促进城乡消费协同升级等方面提出数字技术赋能城乡融合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构建和谐健康的城乡关系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