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02)
- 2023(16580)
- 2022(13451)
- 2021(11897)
- 2020(9451)
- 2019(20980)
- 2018(20438)
- 2017(38651)
- 2016(20693)
- 2015(22700)
- 2014(22488)
- 2013(22220)
- 2012(20882)
- 2011(19326)
- 2010(19492)
- 2009(18280)
- 2008(17866)
- 2007(16087)
- 2006(14561)
- 2005(13664)
- 学科
- 济(107189)
- 经济(107056)
- 管理(63542)
- 业(58928)
- 企(46409)
- 企业(46409)
- 方法(34011)
- 中国(29643)
- 数学(29564)
- 数学方法(29371)
- 地方(27049)
- 农(26738)
- 业经(25200)
- 财(24267)
- 制(21821)
- 学(19525)
- 农业(18453)
- 贸(17537)
- 贸易(17525)
- 银(17497)
- 银行(17455)
- 融(17406)
- 金融(17401)
- 易(16929)
- 行(16852)
- 环境(16533)
- 地方经济(16220)
- 体(15438)
- 发(14685)
- 产业(14546)
- 机构
- 学院(308619)
- 大学(308375)
- 济(139887)
- 经济(137296)
- 管理(113823)
- 研究(113616)
- 理学(97141)
- 理学院(95992)
- 管理学(94635)
- 管理学院(94051)
- 中国(86172)
- 科学(66829)
- 京(65051)
- 财(64839)
- 所(57823)
- 农(55745)
- 研究所(52077)
- 中心(50412)
- 财经(50400)
- 江(47694)
- 业大(45812)
- 经(45681)
- 经济学(44725)
- 农业(43434)
- 北京(41195)
- 院(40741)
- 经济学院(40017)
- 范(39444)
- 师范(38950)
- 州(37215)
- 基金
- 项目(202841)
- 科学(160467)
- 基金(148723)
- 研究(145847)
- 家(131186)
- 国家(130091)
- 科学基金(110854)
- 社会(98202)
- 社会科(93296)
- 社会科学(93275)
- 省(78913)
- 基金项目(77926)
- 自然(69089)
- 自然科(67497)
- 自然科学(67476)
- 自然科学基金(66309)
- 划(66224)
- 教育(65000)
- 资助(59041)
- 编号(56108)
- 发(48888)
- 重点(46256)
- 成果(45585)
- 部(44601)
- 创(42688)
- 国家社会(42293)
- 制(41016)
- 创新(40110)
- 课题(39860)
- 发展(39084)
- 期刊
- 济(165564)
- 经济(165564)
- 研究(97698)
- 中国(67009)
- 农(52171)
- 学报(51005)
- 财(49638)
- 科学(46164)
- 管理(44589)
- 大学(38839)
- 学学(36961)
- 农业(34839)
- 融(33212)
- 金融(33212)
- 教育(28654)
- 经济研究(27924)
- 财经(26376)
- 业经(26045)
- 技术(25259)
- 经(22867)
- 问题(21298)
- 业(17956)
- 贸(16904)
- 技术经济(16277)
- 世界(15632)
- 国际(15189)
- 商业(14823)
- 版(14546)
- 科技(14313)
- 现代(13644)
共检索到483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向云 陆倩 李芷萱
数字经济正在引领中国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已经成为推进共同富裕发展的新动能。本文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三个维度测度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从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两个维度测度了共同富裕发展水平,进而利用2011—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赋能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发展,既具有提升总体富裕水平的“做大蛋糕”效应,又具有推进共享富裕的“分好蛋糕”效应,但目前“做大蛋糕”效应更强。(2)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重要传导机制,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可加快共同富裕发展。(3)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发展的效果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西部地区、数字产业化维度和数字经济高水平发展阶段的赋能效果更明显。上述结论对探索我国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清香 李仙娥
共同富裕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和最强音,蕴含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鲜明特征。选取2011—2021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以及区域异质性进行经验分析。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是赋能共同富裕的新动能,且这种助推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作用机制分析可知,数字经济通过发挥创新效应、协同效应、普惠效应等构筑共建机制、共富机制以及共享机制推动充分发展、平衡发展和共享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以上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更换核心解释变量等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因此,要依托数字经济发展创造社会成员平等公平参与共建与共富的条件和机会,提升致富能力,进而创造丰盈的社会物质财富和丰裕的精神财富,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发展成果普惠共享,进而破解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助力共同富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术赋能 共同富裕 现代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星
文章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理论机理,并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在处理内生性问题和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稳健;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激发创业活力,进而促进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结构中的互联网发展对共同富裕的积极效应最强,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科技创新、制度环境与数字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存在替代效应,即在科技创新水平较低、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积极效果更加突出;环境规制对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具有正向调节效应,意味着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增强了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兴锋 王斌 王力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两大维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动态GMM及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我国共同富裕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表现出“东强西弱”的时空非平衡性;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具有明显的驱动效应,且数字经济主要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市场配置和创业带动三种渠道提高共同富裕水平。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系统GMM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晓明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数字经济是新生产力的代表,涵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等多维内容,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等多维特征。要科学研判和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和路径,充分发挥其变革和赋能作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依铭 郑媛媛 费荣荣
文章在构建我国数字经济以及共同富裕指数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我国共同富裕的影响效果、推进路径以及城市特征差异,并考察在不同共同富裕发展水平下数字经济赋能效应的差异性表现。结果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赋能效应,并且在解决样本自选择偏误、遗漏变量等内生性问题以及更换模型、增加稳健标准误后结果依然稳健。(2)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劳动力投入以及科技水平均是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推进路径。(3)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智慧试点城市、中心城市、大城市以及东部地区显著。(4)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共同富裕水平越高,数字经济所发挥的赋能作用也越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赋能效应 城市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利利 徐强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其内涵是把握“共同”和“富裕”的有机统一,核心是“共建共享”,目标是实现全民富裕和全面富裕。平台经济是平台技术与经济发展相融合的新经济模式,平台经济的底层逻辑与共同富裕之间具有一定的耦合性。平台经济中劳动资料的数字化变革、劳动组织方式的平台化发展和数据、信息等劳动成果的共享性成为赋能共同富裕的新机制。但由于资本的逐利本性,平台经济的发展以追求剩余价值为导向、以“机器换人”为策略、以平台垄断为目标,导致共同富裕在分配公平、劳动保障和共同发展等方面面临挑战。为此,需要为平台经济“赋责”,厘清平台责任边界,强化平台社会责任,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前提下平台经济的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平台经济 共同富裕 赋能 平台资本 赋责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夏杰长 刘诚
中国进入共同富裕正好与数字经济在时间上吻合。随着中国逐步进入数字时代,未来共同富裕必然以数字经济为依托,两者也有很强的契合性。本文从数字经济视角辨析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宏观经济一般性增长,即"做大蛋糕";数字经济可以促进区域产业分散化、城乡协调以及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均衡性增长,即"分好蛋糕";数字经济还可以弥补公共服务短板、提升政府服务能力以及促使数字基础设施更充分和均衡,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当然,数字经济也可能导致劳动力结构性失业等问题,需要在政策设计上尽可能扬长避短,从而事半功倍地推动共同富裕事业持续稳健前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娟娟 于涛 吴菲
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同向变化使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具有可能性。为了验证这一假设,运用熵权分析、计量分析和门限模型对2013—2021年数字经济和共同富裕的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共同富裕具有多维性,共同富裕应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在我国可以划分为经济引领型、文化引领型、社会引领型和生态引领型4种类型。数字经济赋能文化引领型、经济引领型和社会引领型共同富裕的效应更大,政府干预和居民消费对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存在一定的抑制性,加快外贸和第三产业提质增效有助于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效应发挥。区域发展阶段对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存在强劲作用,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存在双重门限和滞后性,滞后一期能够使赋能效果覆盖全国,内蒙古、贵州等9省(区)可以达到单一门限的共同富裕水平。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门限 区域比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云凯 邓汉慧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变革关系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文章基于数字经济的人力资本结构、产业效率理论,利用2013—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正向影响共同富裕;改善就业环境、增加劳动报酬、提高就业能力、提升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是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的机制渠道;提高企业补助和行业准入门槛可以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并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娜 肖文琛
文章采用2011—2020年我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三个维度测算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同时从富裕度、共同度、可持续度三个维度测算出共同富裕指数,并研究城市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及作用效果。结果显示:(1)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会正向影响共同富裕。从三个维度来看,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都能够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而且数字产业发展对于共同富裕的影响最大。(2)数字经济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创新能力和社会消费效应影响共同富裕,其中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为6.01%,区域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为1.79%,社会消费效应的中介效应为5.74%。(3)在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化水平高以及创业活跃度高的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梦娜 王梓印 周云波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对推动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城市层面数据,检验数字经济发展目标是否与共同富裕实现目标高度吻合;进一步探究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传导机制作用,以及城市规模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在共同富裕实现进程中,数字经济在发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三方面均能够发挥正向驱动作用,而且在生产、流通和交换三个领域均能够发挥正外部性作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2)提高当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是数字经济助推共同富裕的有效传导渠道;城市规模存在倒U型影响作用,并表现出区域数字鸿沟的存在性。(3)无论按照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划分,还是按照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划分,数字经济发展均正向影响共同富裕进程。为此,各地区应加快培育高数字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加速融合数据要素与高质量劳动者形成新质生产力,合理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林书平 岑涛 王瑞
本文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运用全国31个省(区、市)2011—2021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在替换模型、引入工具变量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有效提升创新水平、增加税收收入和提高绿色生产效率,其中提升创新水平和提高绿色生产效率在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增加税收收入中介效应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政府干预和民营实体经济集聚在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共同富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林书平 岑涛 王瑞
本文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运用31个省(区、市)2011—2021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在替换模型、引入工具变量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有效提升创新水平、增加税收收入和提高绿色生产效率,其中提升创新水平和提高绿色生产效率在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增加税收收入中介效应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政府干预和民营实体经济集聚在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共同富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玉洁 彭迪云 赵送琴
基于2012—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未包括港澳台)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构建省级层面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标和共同富裕指数,通过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直接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力量;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积极影响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背景下,教育发展与研发创新不仅直接促进共同富裕,而且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的着力点,区域协调发展也能为共同富裕提供突破口。建议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发展机制,科学配置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积极促进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增加教育和研发创新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