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26)
2023(18130)
2022(14769)
2021(13416)
2020(11023)
2019(25126)
2018(24612)
2017(47166)
2016(24999)
2015(27784)
2014(27382)
2013(27635)
2012(26213)
2011(23854)
2010(24361)
2009(22734)
2008(22593)
2007(20108)
2006(18340)
2005(17340)
作者
(72105)
(59656)
(59613)
(56874)
(38673)
(28331)
(27155)
(23138)
(23008)
(21387)
(20815)
(20145)
(19312)
(19193)
(18625)
(18410)
(17694)
(17357)
(17337)
(16977)
(15230)
(14625)
(14457)
(13797)
(13480)
(13436)
(13309)
(13009)
(11927)
(11728)
学科
(137347)
经济(137221)
(90457)
管理(82005)
(78342)
企业(78342)
方法(51218)
数学(41949)
数学方法(41739)
中国(38705)
业经(36382)
(34695)
(33354)
地方(31252)
(24845)
农业(24739)
(23646)
贸易(23625)
(22870)
(21854)
财务(21824)
财务管理(21790)
企业财务(20733)
技术(20263)
(19884)
(19793)
金融(19793)
(19765)
(19757)
银行(19745)
机构
学院(369421)
大学(368930)
(174087)
经济(170873)
管理(144952)
研究(131178)
理学(122832)
理学院(121483)
管理学(120132)
管理学院(119367)
中国(105191)
(79530)
(79168)
科学(72635)
(65281)
财经(62072)
中心(58969)
研究所(58143)
(56870)
(56497)
(55412)
经济学(55176)
北京(51307)
经济学院(49617)
(47140)
业大(46822)
(46480)
师范(46096)
财经大学(45800)
(45260)
基金
项目(233744)
科学(187494)
研究(175704)
基金(173342)
(148667)
国家(147384)
科学基金(128358)
社会(118513)
社会科(112718)
社会科学(112691)
基金项目(90293)
(88086)
自然(77752)
教育(77200)
自然科(76034)
自然科学(76017)
自然科学基金(74790)
(73451)
资助(70474)
编号(69693)
成果(57026)
(55105)
(52787)
重点(51884)
国家社会(50871)
(50278)
课题(47106)
创新(46447)
教育部(46270)
发展(45840)
期刊
(204548)
经济(204548)
研究(120130)
中国(76776)
(62210)
管理(59096)
(50966)
科学(48751)
学报(47625)
(41093)
金融(41093)
大学(37972)
学学(35332)
农业(34741)
经济研究(33836)
技术(32820)
财经(32648)
业经(31859)
教育(31587)
(28431)
问题(27511)
(23225)
技术经济(22095)
世界(21625)
(20953)
国际(20627)
图书(20470)
统计(18650)
现代(18550)
商业(18137)
共检索到588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秀云  从振楠  刘岳虎  
利用我国276个地级以上城市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服务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稳健性检验和处理内生性问题后所得结果均验证了这一结论的可信性;数字经济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要素供给的直接效应、就业岗位创造和技术创新驱动的间接效应,且这一因果关系在东部与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和服务业结构水平较高的城市表现更为突出;人力资本高级化存在正向调节作用,数字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本高级化对服务业结构升级产生了正向叠加效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贺唯唯  侯俊军  
将居民消费问题纳入数字经济的分析框架,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如何影响居民消费。理论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会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扩大流动性约束等手段影响居民消费。利用数字经济发展数据和手工查找的城乡居民消费数据,对2011—2019年我国26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居民消费带动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将增加本地人均消费支出,且该结果具有稳健性;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在地理位置、城市规模、城市层级等层面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支付便利性、流动性约束以及家庭不确定性是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作用机制;基于城乡不平等视角的扩展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而且有利于带动城乡居民消费升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凡  周民良  
利用中国288个地级市2000—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DID和PSM-DID模型衡量了RSCC对TUIS净效应。研究表明:(1)RSCC未能带动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近而未能推动TUIS。(2)RSCC实施初期存在时滞,随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呈现先负后正影响,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抑制作用逐渐拉大。(3)RSCC存在人力资本挤出、储蓄抑制加之未充分发挥政府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作用,尽管对区域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为正,但因体制机制等未能带动TUIS。(4)RSCC在2012年前显著带动产业结构合理化,2012年后显著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RSCC实施中“两个比照”样本对TUIS影响优于整体,并未带来与非比照区域显著差别;RSCC对等级高城市的TUIS影响不显著,对一般等级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有抑制作用。由此,应更好配置禀赋资源,强化产业内生增长能力,带动中部TUIS。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顾洪明  郭晨  张卫东  
本文以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研究主题,基于2004—2016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分析梳理了四种作用机制。机制识别表明,人口老龄化通过影响产业结构布局、缩小储蓄投资规模、降低劳动力生产效率、加剧不平等程度,抑制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检验发现,在高人力资本水平和“有为政府”下,能够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因此,建议从调整生育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劳动力生产效率、塑造“有为政府”等方面完善相关政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治  王耀中  
文章采用中国大陆东、中、西三大经济区1992—200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Johanson面板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面板误差纠正模型,检验了中国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升级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表明,即便是在东部发达地区,制造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协同互动关系仍然没有建立起来。东部地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该地区制造业的升级所引至的,但服务业发展对该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提高的作用却不明显。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两地大力发展传统服务业从而带动了制造业的发展,但由于缺乏现代制造业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詹新宇  苗真子  
在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财政压力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中国282个地级市的财政压力和经济发展质量进行测度,并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地方财政压力与辖区经济发展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二者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一定程度的地方财政压力,有助于辖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改善,但当地方财政压力过大时,反而将恶化辖区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这种倒U型关系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尚处于地方财政压力改善辖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阶段,而西部地区则截然相反;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地方财政压力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系数,也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论文据此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瑶瑶   杨莹   贾锐宁   张晓空   柴建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驱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阶段,伴随着生产方式的数字化重构,如何充分挖掘“数字红利”并提升居民消费成为了重要的现实难题。基于此,本文致力于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具体地,本文基于2011—2019年232个城市形成的2088个城市-年的面板观测,通过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收入效应”和“创新效应”提振居民消费,该结论在排除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2)数字经济发展提振邻近地区居民消费,存在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3)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存在异质性影响,对于发展程度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提振作用更强劲。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与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樊轶侠  徐昊  
数字化和绿色化分别作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力和目标函数,二者能否实现双轮协同驱动,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已有文献提出我国ICT(信息通信技术)与能源消费呈现明显"U"型关系,并且测度出2014年是"能源回弹"的拐点期,本文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数据可获得性,利用我国2013-2017年30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完整的数字经济指标和绿色GDP指数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我国当前数字经济与经济绿色化之间确实符合"倒U形"曲线关系,即随着数字经济水平的提升,经济绿色化水平会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同时数字经济与能源强度间呈现U形曲线关系,表明"能源回弹效应"是构成"倒U形"约束的主要原因;(2)数字经济引致的收入效应和对电力消费依赖性偏高是导致能源回弹的主要原因,当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以外延式扩张为主,"干中学"效应并不明显,数字资本的规模式扩张不仅没有实现要素创新与能源需求的有效替代,反而还固化了既有的能源消费模式,加剧能源回弹效应,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居民数字素养教育项目的扶持力度,弥补数字鸿沟;(3)随着"流量红利"逐步见底,我国数字产业化发展带来的能源回弹效应凸显,而产业数字化红利尚待挖掘。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连俊华   董庆前  
数字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本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本文实证分析数字经济、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进一步以人力资本为门槛变量,考察数字化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和人力资本均显著正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数字经济与人力资本融合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效应,其中数字经济与高级人力资本融合对产业升级影响更为明显,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人力资本单门槛效应。基于此,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积极促进“人才链”和“产业链”深度对接,不断缩小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卫民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存在前提条件,这一前提条件是金融发展能够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但我国的金融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地区不平衡,金融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1995-2014年我国省际经验数据表明,金融发展抑制了地区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不仅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而且降低了资本积累率,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形成和劳动力投入,对外开放、城市化、教育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则抑制了经济增长。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金融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卫民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存在前提条件,这一前提条件是金融发展能够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但我国的金融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地区不平衡,金融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1995-2014年我国省际经验数据表明,金融发展抑制了地区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不仅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而且降低了资本积累率,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形成和劳动力投入,对外开放、城市化、教育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则抑制了经济增长。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金融促进经济增长,必须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化,促进金融平衡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宋培   李琳   白雪洁  
数字经济正成为中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抓手。构建多部门静态一般均衡模型阐述数字经济发展、人力资本积累与劳动收入份额之间的影响机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直观展示这一影响,并利用中国2011—2020年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伴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方向将由服务业决定,而人力资本积累有助于降低要素替代弹性,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呈现为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趋势,且人力资本积累在其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基于地理区位、城市规模、城市群、市场化水平的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积累的调节作用存在地区差异性。因此,在数字经济时代,要正确认识到服务业在要素收入分配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应坚持推动服务业结构升级,多渠道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加快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姚耀军  董钢锋  
主流文献认为,在推动技术进步上,重要的是金融发展水平而非金融结构。但根据新结构经济学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只有适宜的金融结构才能够满足不同产业和企业的融资需求,从而促进技术进步。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的金融发展水平综合测度指标,可以从银行中介与金融市场的比例构成及其大、小银行的相对重要性两个方面来测度金融结构。同时,基于2005-201 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金融发展与中小银行在银行业中相对地位的提升皆有助于技术进步。因此,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发展水平、优化金融结构,对于促进技术进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分重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国安  张志彬  
运用城市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实证研究表明: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的我国工业通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和劳动报酬激励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并没有导致利润水平的同步上升。而生产性服务业在市场化程度高和基础条件较好的特大城市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实现价值链地位跃升,从而在不同等级的城市之间形成有机的专业化分工。因此,加快行业体制改革和市场体系建设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将有利于推动我国工业的转型升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洪银  王向  
优化利用城市内部空间是新型城镇化的焦点。从财政分权和城市政府间竞争的角度建立城市空间蔓延模型,基于服务需求密度的模型突出城市蔓延对服务业发展的抑制作用。理论分析和基于城市数据的计量检验显示:城市政府拥有越高的财政分权、城市间竞争越激烈、交通基础设施越便利,城市空间蔓延就越快;城市空间快速蔓延、人口密度下降不利于服务业发展,尤其是抑制了消费性服务业的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