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99)
2023(16370)
2022(13364)
2021(12074)
2020(9726)
2019(22004)
2018(21439)
2017(41249)
2016(21820)
2015(24142)
2014(24188)
2013(23845)
2012(22218)
2011(19698)
2010(19750)
2009(18036)
2008(17406)
2007(14925)
2006(13186)
2005(11987)
作者
(60202)
(50402)
(50026)
(47788)
(32081)
(23920)
(22864)
(19572)
(19190)
(17710)
(17208)
(16770)
(15885)
(15809)
(15571)
(15559)
(14845)
(14539)
(14288)
(14269)
(12502)
(12146)
(12045)
(11673)
(11529)
(11224)
(10862)
(10769)
(10120)
(9834)
学科
(114873)
经济(114774)
管理(64027)
(60180)
(46448)
企业(46448)
方法(41615)
数学(37282)
数学方法(36907)
(35226)
中国(32903)
地方(30073)
(27734)
业经(24435)
农业(19605)
(18159)
(17954)
(16997)
财务(16952)
财务管理(16893)
地方经济(16752)
(16175)
贸易(16163)
企业财务(16102)
(15770)
银行(15755)
环境(15735)
(15706)
金融(15705)
(15544)
机构
学院(306238)
大学(304295)
(141279)
经济(138664)
管理(118037)
研究(107097)
理学(101129)
理学院(100030)
管理学(98538)
管理学院(97933)
中国(81756)
(69854)
(63830)
科学(60888)
财经(52113)
(52026)
中心(49081)
(47410)
研究所(46380)
(45837)
经济学(45361)
(44434)
经济学院(40658)
北京(40094)
业大(39993)
(39666)
师范(39306)
(39082)
财经大学(38510)
(36089)
基金
项目(203793)
科学(162781)
研究(151520)
基金(149860)
(128870)
国家(127810)
科学基金(111818)
社会(101492)
社会科(96523)
社会科学(96504)
(78794)
基金项目(78534)
自然(68730)
教育(68300)
自然科(67202)
自然科学(67189)
自然科学基金(65969)
(65392)
资助(60700)
编号(59882)
(48694)
成果(47757)
重点(45639)
(45388)
国家社会(43511)
(42504)
课题(41181)
教育部(39877)
创新(39871)
发展(39615)
期刊
(160941)
经济(160941)
研究(98862)
中国(62011)
(57194)
管理(44698)
学报(40683)
(40365)
科学(39118)
大学(32676)
学学(30831)
(29735)
金融(29735)
技术(28224)
经济研究(27886)
农业(27771)
教育(27531)
财经(26640)
业经(24491)
(23084)
问题(21791)
技术经济(16561)
统计(15932)
(15471)
世界(15115)
(14334)
(14270)
商业(14040)
现代(13854)
理论(13626)
共检索到473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吕一清   石晓恬  
利用2011~2019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财政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讨论了数字经济对城市财政收入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水平的提升显著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通过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提高创新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数字经济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和非线性特征,西部城市受数字经济的促进效果最强,数字经济对城市财政收入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同时,一地数字经济发展会对周边城市财政收入带来负向影响。研究结论为政府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和财税政策,平衡区域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凯  邹楠  甘畅  胡奕  
政策红利是影响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在剖析区域一体化政策影响城市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上,以中国2008—2019年211个城市为研究样本,将实施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的城市作为处理组,其他城市作为控制组,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视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识别区域一体化政策影响旅游发展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的施行有利于沿线城市旅游发展,且通过政策外生性检验、平行趋势检验、替换指标检验、倾向得分匹配检验、安慰剂检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稳健。作用机制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可以通过加强经济联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创新水平间接地促进城市旅游发展;然而,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涓滴效应”大于“极化效应”。以上结论为长江经济带优化政策内容,精准施策,构建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仕宗  
文章以民众收入类、财政收入类、产业发展的外向依赖等情况作为模型的指标选取。并利用ADF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在对比偏最小二乘的基础上,进行了固定效应模型验证。结果证实,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能够确保既定变量全部保留,而固定效应模型证实了民众收入、财政收入、外贸依赖度和产业结构均构成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志  杨金  
一、狠抓项目建设,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抓特大项目就是抓跨越发展"的理念,切实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一是抓好招商引资,坚持项目带动,投资拉动,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二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保障要素供应,确保重点项目该开工的尽快开工,该竣工的尽快竣工,该投产的尽快投产,确保项目建设不断档。二、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鹏宇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环节,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城市工业在城市经济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城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城市工业.因此,增加城市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不在于简单地增设税种,提高税率和上缴利润的比例,而在于优化城市工业产业结构,合理发展城市工业,培养财政收入之源,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城市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城市工业也获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契机与条件,发展迅速,经济地位日益显著.但由于产业政策和城市工业发展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蒋团标  邓紫薇  
通过构建合理的公共财政模式实现低碳发展是财税改革的重要努力方向。文章基于2007年-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应用系统GMM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非经济性财政支出对区域低碳发展的影响以及人口城镇化在这个过程中的间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受自身前期水平的影响,增加非经济性公共支出能够减少区域碳排放,该作用在西部和以胡焕庸线为分界线的东南侧地区显著,在南北对比的区域差异中不明显,但人口城镇化发挥的遮掩效应弱化了这种直接效应。基于此,应考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绿色政绩考核,注重财政支出结构对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差异,积极应对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绿色发展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俞彤晖  肖延玉  
文章基于经济发展、社会服务和政府行为等视角,系统剖析了数字经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理论逻辑,并利用我国31个省份2004—202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揭示了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并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2)数字经济亦能通过经济发展、社会服务和政府行为等变量的中介效应实现对城乡融合发展的间接促进作用;(3)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非线性特征,随着经济增长水平提高,促进作用不断增强。据此,本文从厚植乡村“数字土壤”、统筹多维因素综合施策、重视中微观层面差异化特征三个方面给出了相关启示。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剑  
基于2003~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增值税共享为例,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共享税对地方财政努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增值税共享对地方财政努力发挥出“替代效应”。随着增值税共享给地方政府数额的增加,地税局征收的税收随之下降。通过Acemoglu等给出的渠道识别方法发现,由于税收征管采取“任务目标管理”模式,增值税共享通过降低地方税收征管努力和效率这一渠道,对地方税收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国地税合并后,在新的税收征管体制下,应强化税收征管信息化和法制化,摒弃税收征管任务目标管理体制,才能发挥新的税收征管体制的经济增长效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华珂  何春  
基于中国2005-2019年的27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了绿色金融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绿色金融能够促进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2)机制检验表明绿色金融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引导居民绿色消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等途径促进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3)异质性检验表明在科教水平低的城市、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绿色金融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对绿色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建华  
财政分权是我国经济起飞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主要通过影响资源配置、促使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促使宏观经济稳定来实现经济增长,从实证角度来看,在全国范围样本内,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总体上是起到了正向激励作用,尤其在1994年后,这种效应日趋明显。而从省级与市级政府间的财政分权来看,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明显不足。因此,在一步改革中,要要重视与启动省级以下政府间的财政分权改革,继续在省市之间利用好财政分权这一激励手段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建斌  
教育财政投入水平直接影响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我国教育财政投入水平不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认识问题。为此应采取综合措施,促进教育财政投入,根本减轻民众教育负担,提高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顺明  袁国华  杨清源  蒋晓辉  
近年来,广西各县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但是增长质量不够、后劲不足问题日益显现。本文认为,广西各县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各种政策叠加的良好机遇,要通过"做优农业,完善财政收入基础;做强工业,不断夯实财政收入增长基础;做活第三产业,拓宽财政收入来源渠道"的方式,全力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确保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顾巧静   陈芙  
本文利用2017年—2021年辽宁14个地级市宏观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财政、金融以及二者协同支持经济绿色发展的效率进行测度。研究发现:财政金融在支持经济绿色发展方面存在协同效应,二者协同支持效率高于财政或金融单独支持经济绿色发展效率;剔除环境变量及随机噪声影响后,财政金融协同支持经济绿色发展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地级市之间财政金融协同支持经济绿色发展呈现非均衡性,“一圈一带两区”的发展战略可以缩小区域间财政金融协同效率差异。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构建辽宁经济绿色发展的财政、金融“双维”支持体系,加大对环保节能、低碳转型等绿色技术的投入,发挥“一圈一带两区”的区域发展战略优势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经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联合课题组  
所谓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有少数城市群是多核心的例外)特大城市(小型的城市群为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城市群建设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不少教训。因此,本文针对我国城市群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可  徐唐奇  李平  张安录  
城市用地扩张与土地财政现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两者存在耦合关系。利用中国大陆地区264个城市2002-2011年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城市用地规模与土地财政收入呈递增趋势,组内差距扩大,两者具有相关性;城市用地扩张对土地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城市用地扩张都是土地财政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仅在全面工业化阶段存在反向关系。在现有制度设计下,城市用地扩张增加了土地供给,但仍满足不了城市因经济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产生的用地需求,是土地财政产生的根本原因,土地财政的增长是城市用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